第649章 雙季稻引發的問題!

“主公,糜家二爺來了。就在偏廳候着,有一個時辰了。”

張遼剛進家門,張成便向張遼稟報了糜芳登門拜訪的事。張成雖然離開軍旅很久了,但是張遼既是以軍法管家,張成如今的做派依舊還是如昔日在軍中隨張遼左右那樣一絲不苟。

張遼自是知道今日必會有人上門,不過一大早的都有公務,便是上門也得等到午後或者是晚上,卻不料這早上就有個沒公務在身的糜芳上門了。

不過糜家和張家如今關係密切,一南一北的算是把持着兩條向西的商道。而且糜家出身不高,家主糜竺更是個穩重厚道之人,張遼便是如今對外人有些顧忌,對於糜家也要另眼相看。雖說商人好利,商人奸猾,可是真正能將生意做大、做強,能夠傳承數代百年的商賈世家卻並不是那種斤斤計較蠅頭小利,而是倚靠着誠信爲本的信條操持家務的。

“這樣啊。那我就先去看看糜老2因何事登門吧。張成、張新,你們二人午飯後到我書房來,爺如今也不能再等着人家出招了。”張遼吩咐了一聲後,徑自向待客的偏廳走去。

在張遼身後,張成、張新兩人恭敬的目送張遼離開後,兩人扭頭相視一笑。

張成說道:“主公終於忍不住了。這這些日子常有人窺探家門。若非主公嚴令不得生事,早就將這幫不開眼的傢伙給打發了。這下好了,主公估計今日就要解除禁令,那幫小子們也終於不用再抱怨光吃飯不幹活了。”

“成哥,人手夠不夠?不夠的話,我這裡還有一百來號人呢!”張新湊到張成跟前說道。

張成笑着瞥了張新一眼道:“胡說什麼。你那兒的人除了十八騎之外,全都是通過樞密院暗示調撥的護衛,真要動起手來,除了十八騎之外,剩下的誰敢相信?若是動手的地方換到城內,就是十八騎也不管用了。何況你我不同,你久隨主公身邊,早就是惹人注目的人物,還是省省心吧。”

“成哥,那我也不能什麼都不做,但看着弟兄們過手癮,我在一邊過眼癮吧?”

“剛纔不是說了嗎,你如今實在是引人注目,乾脆要動手的時候,你就爲我們吸引別人的注意就成。”張成笑着拍了張新一下。

張新苦笑着搖搖頭道:“唉!我還以爲能撈着什麼好,原來是讓我給弟兄們做靶子。也成!反正都是爲主公出力,做靶子倒還清閒。”

“走吧!先準備起來,也免得主公軍令下來,咱們措手不及。”

“也對!成哥,小弟與你同去。”

張府、偏廳。

糜芳辰時稍過一點便到了張遼府中,聽聞張遼出門訪友,他也沒有離開。只說是有要事需得報知張遼。雖然被張成安排在這偏廳,糜芳卻沒有絲毫不悅。畢竟張遼家除了親朋好友之外,基本上不會留客。

而且張遼的這個偏廳是他按着後世的會客室佈置的,地方不大,但是卻顯得十分簡約雅緻,木製的長短沙發鋪着厚厚的棉墊,與沙發座登高的茶几上放着精緻的茶點。這些奶油蛋糕可是隻有張遼家獨此一份。糜芳品嚐着茶點,觀看者偏廳的佈局,對張遼在家居佈置上的獨到之處也感到十分敬佩。如此一來,他也不覺得時間過得有多快了。

不過等了將近一個時辰,糜芳心中也有些急了。此時手中的香茗和茶几上的糕點也無法吸引糜芳了,雖然糜家已經正式入仕,可是糜芳卻不是歷史上那個歸附了劉備後當了將軍的糜芳。如今的糜芳在長兄入仕後實際操持着家族的生意,繼承他的父祖,成爲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商人。如此,也就對時間重視起來。

就在糜芳思索着是否要先行告辭,待晚上和長兄糜竺一同再來拜訪的時候,他聽到了屋外傳來的由遠及近的腳步聲。

“糜芳,你來可是子仲兄有事找我?”張遼人未進門,聲音先傳了進來。

“見過將軍!”糜芳趕緊走到門口,向跨進偏廳大門的張遼行禮。

“沒那麼講究。”張遼一把拉過糜芳。走到沙發邊上坐下後說道:“來人!上茶。糜芳,坐下吧。有事趕緊說,我可是已經耽誤你一個時辰了。早就知道你最重視時間,何況張家、糜家關係密切,我與子仲兄也是交情匪淺,私下裡哪裡用得着如此多禮?”

糜芳和張遼也不是初次見面,剛纔那一禮也不過是熟極而流,他身爲糜家“大掌櫃”,終日裡也免不了和權貴打交道,這一套早就是銘刻在骨血裡的程序了。

糜芳從懷中拿出兩份書柬,恭敬的放在張遼面前,然後才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口說道:“將軍,這是一份雙季稻的產量和北邊子龍妹夫託家兄轉送將軍的書信。”

“子龍?”張遼的注意力還是被趙雲吸引了。不過他還能分出輕重,雖說糜芳是糜竺的弟弟,趙雲的二舅哥,張遼也不能在糜芳面前露出什麼真實感情,否則以糜芳久歷商場的眼力,自然能夠探究張遼的真實心意。

“雙季稻產量如何?”張遼拿起封面上寫着“日南稻種”字樣的書柬,邊拆邊問。

“將軍,那可是大豐收!大喜啊!”糜芳說道這雙季稻,不由得興奮起來。

張遼見糜芳有些手舞足蹈,心中也不禁蕪爾。這也難怪糜芳有些失態,這稻種從尋找到播種再到收穫,糜芳基本上是親力親爲,甚至還因爲育苗、施肥、植株等問題,從兗州、徐州甚至日南郡舊地蒐羅了十餘名有經驗的農夫親自指點。如今雙季稻終於引種成功,一畝地的產量立刻翻番,別說糜芳要興奮。就連張遼也早已經因爲終於可以吃到久違的大米飯而心中狂喜不已。

高興的可不止糜芳和張遼,同樣興奮的坐不住的還有一貫給人以穩重清雅印象的荀彧。當糜竺將自家引種雙季稻實驗成功的消息和數千畝不同等級的農田的產量已詳細的數據報給荀彧時,荀彧在看完一遍之後立刻興奮的站起來滿屋子亂轉,一點都沒有平日裡“留香荀令”的穩重。

“子仲啊!好事啊!大好事!”荀彧興奮的有點不知說什麼好,“子仲,你們糜家這可算是爲我解決了大難題啊!”荀彧定了定神,對糜竺感謝道。

此話荀彧卻並非虛言,且不說曹操如今的治下稻穀種植數量並不多,便是有稻穀,那也是單季稻,產量也有限。如今糜家引種日南郡的稻種,經過數年培育後,終於能夠在數千畝農田上做出實驗,成功種植了雙季稻,而且平均畝產也能達到五石,以淮河流域的徐州、豫州和本屬揚州的江北兩郡,再加上剛剛到手的荊州,還有因爲四面環山,氣溫環境和淮河流域比較近似的漢中地區,若是能夠推廣雙季稻種植,這就使得曹操治下的糧食總產量最少能增加三到四成。若真能如此,以曹軍如今的戰鬥力,就南征荊州這種規模的戰役。曹軍可以連續進行兩場到三場。也就是說,若南征荊州之前雙季稻就已經推廣開來,曹軍現在早就可以攻入江東之地了。

然而興奮一小會兒之後,荀彧突然間有冷靜下來。他想到了陳羣等人正在謀劃的事情,想到了糧食的增加在此時獲得最大好處的還是曹操,卻會給限制曹操實力的計劃帶來無法估量的破壞。想到這裡,荀彧的笑臉就漸漸收斂起來,人也沉默下來,坐回自己的位置發呆。

糜竺倒是對荀彧此時的心理活動十分明瞭,雙季稻從尋獲稻種到育苗,再到不斷地培育適合中原生長的稻種。再到如今的實驗成功,數年的功夫,早就足夠讓糜竺將所有可能牽扯的問題全部考慮清楚。雖然張遼的這份草稿不過是月前流傳出來的,但在各地廣佈客棧、酒店、飯館的糜家又怎會不瞭解箇中詳情。不過糜竺如今也不過就是個司農丞,雖是九卿副手,實際上的主管,可是這件事卻輪不到糜家有太多的發言權。若不是因爲如此規模的種植不可能隱瞞太久,糜竺甚至考慮過再多壓幾年,觀察一下風聲再說。如今糜竺也只能將此時上報,至於頭疼的問題,還是交給家族勢力龐大的尚書令荀彧去操心吧。

“子仲,此事除了你的家人之外,尚有何人知曉?”荀彧開口問道。

糜竺回答道:“此事乃是當初舍弟率船隊南下前,文遠將軍讓舍弟關注周邊農作物以及引種事宜,故而舍弟纔有了從日南郡舊地尋覓稻種之舉,這些年來的培育經過文遠將軍也大致知曉。此外,就是幽州妹夫子龍,一年前文遠將軍曾讓竺送了一包種子到幽州,讓妹夫在幽州試種,看看是否能夠將稻穀引種到北方。此外應該就沒什麼人知道此事了。”

糜竺這話雖然不假,但是無論是糜竺還是荀彧,都對如今被郭嘉主持的樞密院軍情司十分忌憚,天知道郭奉孝的這批手下在除了關心敵對諸侯之外,是否也對他們這些下屬同樣關注。可是表面上,他們誰也不敢隨便談論此事。

“北方?”不過荀彧還是被糜竺話中提及的稻穀北移吸引了,“稻穀的產量向來要高於麥子,若是稻穀能在幽州順利種植,哪怕只能種植一季,糧食也能多出不少啊!文遠深謀遠慮,荀彧不及也!”

荀彧對張遼可是真的服氣,軍務就不說了,曹軍中戰功第一併不是吹牛的。政務上也有連續兩任州牧的實績,如今青州、幽州皆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多賴當年張遼根基的紮實。文才方面,詩歌、書法甚至學術,張遼都有精彩的表現,風頭甚至將荀彧、荀攸這樣的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世家子弟完全掩蓋過去。農事上張遼也有當年建議屯田的功勞。如今又多了一個引種雙季稻。這些東西,換成別人,單有一樣便足以名垂青史,而張遼卻偏偏似個全才一般。加上眼光長遠,荀彧此時突然有一種和張遼詳談的衝動。

“子仲,此事事關重大,既然文遠也是知情之人,不若有勞子仲陪彧去一趟文遠家,與文遠好好商議一番如何?”荀彧知道張遼如今已成各方競相拉攏的對象,也不願因別人搶先而耽誤正事,他此時卻是想和張遼好好的談一次,看看是否真的能夠保住大漢皇室,保住他爲之努力奮鬥的事業。

“文若公有此興致,竺焉能不陪?文遠將軍在農事上也是見識非凡,當年兗州屯田,產量最高的可就是文遠將軍親自帶人侍弄的幾百畝田地。這稻種又是他使人尋覓的,問他也不算問道於盲。不過文若公,你我是否現在就走?若是此事出發,說不得還能蹭文遠將軍一頓好飯菜。再晚一會兒,那就只剩下殘羹冷炙了。”糜竺笑着說道。卻將此行的原因全部歸結到農業生產上,也讓荀彧打消了最後一絲顧慮。

看着知情識趣的糜竺,荀彧心中暗暗讚歎糜竺心思穩重,手段老練,同時卻又對張遼產生了無比的“怨念”。要知道,糜竺也是被張遼親自引薦給曹操的,從那時候起,荀彧就再也沒有爲錢糧頭疼傷神過。

“走吧!文遠府上慣有美食,如今各大家族中誰不是眼巴巴的看着張家的廚房是否又出新菜式。原本文遠不在家,也不好隨意打擾,如今他既然回來了,自然是免不了要叨擾一番的。不過子仲稍待,待彧將手中公務處理完結。”荀彧說完,便不再說話,快速的處理起今早送到尚書檯的公務。

張府偏廳中。

“畝產平均五石……好啊!”張遼看着這雙季稻的實驗結果心中也委實高興。雖說他很清楚這些多出來的糧食大頭還是會被主家拿走,可是百姓總算也能得到些實惠。張遼見過大大小小家世不同的地主就不下百家,真正能不顧佃農死活的並不多,張遼也不奢望能夠天下大同,只要能讓百姓多一條活路,他也算沒白“穿”一回。

“將軍,這五千畝田地中真正的上等田不過五百畝,剩下的四千五百畝中有兩千畝是中等田,還有兩千五百畝則是肥力耗盡的下等田。不過在正式種植雙季稻之前,家兄命人將這兩千五百畝下等田全部種植了兩年的菽(毛豆),又用將軍曾指點農家制造的肥料肥地,在種植雙季稻之前,這兩千五百畝的下等田的地力已經全部恢復,部分土地出產甚至接近上等田的產量。將軍這可算是爲國爲民的善舉啊!”糜芳口中雖然是在奉承張遼,但是他的心中又何嘗不認爲張遼確實是多才多藝,博學多識。

“有沒有試過在種植旱稻的時候套種豆子?或者也不一定是稻田,可以是茶園、果園或者其他的作物。若是那種對地力要求不高的作物,也好和種植稻麥的田地進行輪種,以維護地力。這也是我自己的胡思亂想,並沒有事實根據,切勿立刻動手,還是要如雙季稻那樣,實驗成功後方可推廣。即便是所需時日長久,可一旦成功,也是個名垂青史的機會。”張遼後世倒是聽說過種植豆子可以恢復地力,也聽說過套種這個名詞,如今有了機會,也得顯擺一下。不過張遼不會胡說一氣,還是用探討的語氣和糜芳說話。

這種行爲在糜芳眼中卻是不折不扣的謙虛謹慎,“將軍言之有理,糜芳回頭便和家鄉商量此事。若是真的成了,那糜家也就可圓了祖先的夢了。”

張遼看着糜芳,心中有些感嘆。若是沒有他的攪和,如今的糜芳應該是在劉備手下爲官,糜家也將從徐州豪族成爲陪着劉備流浪的,不說喪家犬,也差不多。緊接着還得失去妹妹,再失去劉備的重視,被關羽欺辱,最後死了還得不到一個好名聲。想想當年糜家爲了劉備破家拋產,將整個家族押在了劉備身上。結果卻是家破人亡,糜家也沒有享受到真正的權貴生活。倒是如今,糜竺實質上已經是九卿之一,糜芳也快樂的操持着家務。而糜貞這個剛烈的女子更是嫁給了趙雲,並誕下自己的子女。糜家的結局完全被篡改,讓張遼頗有些成就感。

而當張遼看到趙雲的書柬之後,張遼的心中就更加喜悅了。

書柬的內容很簡單,趙雲並沒有向張遼表示忠心,也沒有對曹操調動他們的舉動說三道四。可是趙雲卻和陳到一起,將他們各自的親信部下的名單交給了張遼,並在信中懇請張遼多加照拂。這種毫無花巧的東西,卻實實在在的表明了趙雲和陳到的意見。

他們確實對曹操有所不滿!但是他們也並沒有投靠張遼的意思。這份名單不過是爲張遼順利接管幽州、幷州的北疆軍隊而留下的,也使得張遼可以無視那些鼠目寸光之人的挑釁。

“子龍、叔至皆是沉穩忠厚之人,這東西可不是他們的本意。”張遼一眼就看出事情的真相,但是張遼的話風一轉道:“不過既然送來了,我也就笑納了。可惜我北上之時他們卻要南下,無法敘舊了。也好,省得有人羅裡囉嗦、沒完沒了。”

張遼說着,擡起頭笑着對糜芳說:“叔至那裡我遣人回信,子龍那邊還要勞煩糜芳你了。”

“能爲將軍效力,糜芳榮幸之至!”糜芳忙起身拱手道。

“啊?哈哈哈!!!”張遼聞言大笑,但笑聲中誰又知道內含着多少無奈,多少歡喜……

月中了,大郎拉拉票。求票嘍!!!)(!)

第333章 兩種不同的心情!第470章 憤怒的劉表!第681章 戛然而止的戰爭!第一三六章第325章 男子的尊嚴!第一百零七章第633章 孫吳的反擊!第四十六章第一三一章第119章 上第三十二章第535章 涼州縫隙!第381章 溫馨的年夜!第八章第423章 張遼和蔡琰的學術思想小碰撞!(下)第三十一章第六十四章第574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攻城!第一百零二章第323章 曹系將領的默契!第578章 南征荊州之真假難辨!第548章 佈局!第435章 樞密院、樞密使!(下)第715章 曹、張平等,曹家趣聞!第234章 準備過年嘍!第399章 幽州整軍會議(上)第695章 建安十五年!第653章 下馬威!第一四五章第197章 開戰(2)第441章 曹軍的部署!第419章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四九章第276章 戰火將起!第214章 戰事結束第332章 接班人的培養!第547章 招攬臥龍、鳳雛的難度!第435章 樞密院、樞密使!(上)第380章 新年對戰錦馬超!(上)第462章 神仙難救尋死之人第430章 回家之路!第463章 各方算計!第402章 甘當幕後黑手!第一二八章第361章 涿郡之兵,不動!第117章 下第188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八十一章第373章 曹軍反擊!第159章 官拜青州牧第671章 投石問路,拋磚引玉!第330章 漢朝的官員任職迴避制度!第293章 先守後攻!第484章 黑暗中的笑聲!第359章 迎管寧!第538章 開府建衙之屬官任命!第217章 先呂后袁第543章 堵塞,交通事故!第247章 水軍的部署第419章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423章 張遼和蔡琰的學術思想小碰撞!(上)第466章 荀彧來了第210章 甘寧的禮物——火燒泉州城(中)第195章 中華民族的殖民時代?第446章 張遼在邊境的遭遇戰(1)第692章 張遼再勸曹孟德!第500章 衆人的煩惱!(上)第456章 白狼山之戰!(上)第197章 開戰(3)第六章第461章 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第494章 荊州俊傑(下)第159章 官拜青州牧第37章 上第636章 士族的反應!第三十一章第143章 下第557章 完善計劃!第563章 劉備要溜!第525章 曹操的對手!第440章 難樓歸附!第164章 安排第580章 南征荊州之束縛解開!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257章 白馬之戰(下)第592章 南征荊州之江陵投降!第710章 善後!第272章 冬季攻勢(6)第一百零四章第414章 解決國內矛盾的治標之法!第405章 曹操北上的影響!第213章 上島第490章 回家的路上教孩子!第392章 挑選接班人!第311章 新的戰鬥!第697章 着書立說所爲何?民族氣運,家國存續!第713章 醒悟過來的曹操!第一百零八章第465章 拖延時間也是一門藝術!(中)
第333章 兩種不同的心情!第470章 憤怒的劉表!第681章 戛然而止的戰爭!第一三六章第325章 男子的尊嚴!第一百零七章第633章 孫吳的反擊!第四十六章第一三一章第119章 上第三十二章第535章 涼州縫隙!第381章 溫馨的年夜!第八章第423章 張遼和蔡琰的學術思想小碰撞!(下)第三十一章第六十四章第574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攻城!第一百零二章第323章 曹系將領的默契!第578章 南征荊州之真假難辨!第548章 佈局!第435章 樞密院、樞密使!(下)第715章 曹、張平等,曹家趣聞!第234章 準備過年嘍!第399章 幽州整軍會議(上)第695章 建安十五年!第653章 下馬威!第一四五章第197章 開戰(2)第441章 曹軍的部署!第419章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四九章第276章 戰火將起!第214章 戰事結束第332章 接班人的培養!第547章 招攬臥龍、鳳雛的難度!第435章 樞密院、樞密使!(上)第380章 新年對戰錦馬超!(上)第462章 神仙難救尋死之人第430章 回家之路!第463章 各方算計!第402章 甘當幕後黑手!第一二八章第361章 涿郡之兵,不動!第117章 下第188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八十一章第373章 曹軍反擊!第159章 官拜青州牧第671章 投石問路,拋磚引玉!第330章 漢朝的官員任職迴避制度!第293章 先守後攻!第484章 黑暗中的笑聲!第359章 迎管寧!第538章 開府建衙之屬官任命!第217章 先呂后袁第543章 堵塞,交通事故!第247章 水軍的部署第419章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423章 張遼和蔡琰的學術思想小碰撞!(上)第466章 荀彧來了第210章 甘寧的禮物——火燒泉州城(中)第195章 中華民族的殖民時代?第446章 張遼在邊境的遭遇戰(1)第692章 張遼再勸曹孟德!第500章 衆人的煩惱!(上)第456章 白狼山之戰!(上)第197章 開戰(3)第六章第461章 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第494章 荊州俊傑(下)第159章 官拜青州牧第37章 上第636章 士族的反應!第三十一章第143章 下第557章 完善計劃!第563章 劉備要溜!第525章 曹操的對手!第440章 難樓歸附!第164章 安排第580章 南征荊州之束縛解開!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257章 白馬之戰(下)第592章 南征荊州之江陵投降!第710章 善後!第272章 冬季攻勢(6)第一百零四章第414章 解決國內矛盾的治標之法!第405章 曹操北上的影響!第213章 上島第490章 回家的路上教孩子!第392章 挑選接班人!第311章 新的戰鬥!第697章 着書立說所爲何?民族氣運,家國存續!第713章 醒悟過來的曹操!第一百零八章第465章 拖延時間也是一門藝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