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商賈

大梁尉忽作省悟道:“是吾疏忽了。大子乃爲催糧而來,非隨徵者。請大子隨意。”

芒寅道:“小子不幸,未能附樑尉之後,卻也系從軍。樑尉教訓得是。”

大梁尉道:“適才芒申公子傳將軍令,大子與虎仲先生往陳留催糧,是耶,非耶?”

芒寅道:“小子有情回稟,請揮退左右。”

大梁尉疑惑地望了芒寅一眼,示意隨從下堂。連芒申在內全都顯出意外的神情,衆人在樑尉公子的引導下,全都退到堂外。芒寅從前裳下掏出一個皮袋,道:“小子奉命出城掌城外民軍,願大梁尉相助。”

大梁尉訝道:“原來大子身負重任,吾卻不知,唐突大子,就此陪罪。”

芒寅道:“其間還有隱情,願大梁尉慎勿泄露。”

大梁尉道:“敢不從命!”

芒寅道:“小子怎敢!”

大梁尉道:“大子重任,本不當問。卻爲何與吾同行?”

芒寅道:“小子少經戰事,值此亂時,出城時恐舉止失措,糜爛時勢。惟思以大梁尉之車駕爲依止,則庶幾矣。”

大梁尉道:“大子思慮周詳,非吾等所及。如與吾同出,尚望大子依吾計而行。”

芒寅道:“正要大梁尉教訓!”

大梁尉道:“少時,由芒申公子助大子換商賈布衣,戎服容出城後再換;大子革車請暫寄寓下,回城後再行歸還。”

芒寅還要再問,大梁尉不待他說話,即出門將樑尉公子喚來,吩咐他再備一套布衣與大子。樑尉公子答應着去了。

大梁尉進門後,又意味深長地看了芒寅一眼,道:“大子出陣,似無器械隨身。”

芒寅心中又是一驚,連忙低頭行禮掩飾過去,道:“大梁尉目光如炬,……按禮,小子當旦日家父拜將後,方可領符出陣,惟父以爲軍情緊急,故小子越禮而行,託庇於大梁尉,先行出城,陣前效力。明日武卒出城時,方將一應所需於營前交割。”

大梁尉又望了他一眼,道:“勤勞王事,芒氏一族真良臣也。”

芒寅不敢回話,只再行禮遜謝。見大梁尉不再提問,芒寅壯着膽子問道:“大梁尉令小子寄車駕與府上,小子愚鈍不明,願大梁尉教訓!”

大梁尉道:“夜來吾等全着布衣出城。出城後自有去處換裝,車駕也盡在城外。大子少時便知。現在時辰尚早,大子可稍事歇息。”旋又讓請芒寅走出門外,喚了聲“芒公子”,芒申來到階下行禮。大梁尉道:“汝雖方至吾府,姑爲東道,請大子與虎仲先生至汝下處歇息。日晡同來堂前一餐。將吾等出城之計詳盡告知。”

芒申行禮後,向芒寅和虎仲先生作了個邀請的手勢。芒寅見如此陣仗,也就下階,與虎仲先生一同向大梁尉端正行禮,又向芒申致禮,跟着芒申向東廂房而去。

分配給芒申的廂房不大,只一席一幾,芒申將兩人讓到席上就座,自己則席地而坐相陪。芒申道:“大梁尉以城外形勢不明,不便大開城門而出。擬假商賈之名,從北水出城。”

虎仲先生神情一變,道:“大梁尉……竟也能走商路?”

芒申道:“似有深交,非淺短日近也。”

虎仲先生道:“大梁尉亦英雄也。大子此行倒要小心在意。”

芒寅道:“此言何意?”

虎仲先生道:“此處非商議之地。”

芒申道:“伯兄何難?”

芒寅道:“不過赴陳留催糧而已,值秦軍圍城,故難耳。否則易事也。”

芒申見芒寅不願再說,臉上神色不定,卻也不再問,轉道:“商賈之服蓋亦出於商家。不知其價幾何。”

虎仲先生道:“向公子討價否?”

芒申道:“倒也未聞。”

虎仲先生道:“區區幾件布衣,倒也不必承他人情,照付便是。”

芒申道:“理必如此。少頃衣至,吾且問價照付。”

虎仲先生道:“正是此理。大子可從旁相助。”

芒寅道:“喏。”

虎仲先生道:“臣隨大子奔走,自隅中至日晡,滴水未進,倒有些口渴。不知大梁尉府可討得水吃?”

正說之間,門外有人高聲道:“大梁尉奉大子等清酒一罐。”芒申回頭看時,一名舍人拎着一水罐站在門口。芒寅、芒申和虎仲先生一同起身,芒寅上前行禮,芒申從舍人手中接過水罐,均道:“謝大梁尉賜酒。”舍人還禮而去。虎仲先生輕輕一碰芒寅,芒寅會意,執手送出門外,直至階下,而虎仲先生也跟着走出來行禮,兩人一直待舍人走遠方纔回身,眼睛有意無意地掃視着四周,以及相鄰的房舍。

進入房間後,芒寅悄聲道:“先生有所感?”

虎仲先生制止道:“未可必也。”

芒寅目視芒申道:“卻是爲難申弟!”

芒申會意道:“何以言此!弟雖僅有三日餱糧隨身,伯兄一出,定能成功。又何難之有!”

虎仲先生道:“我大梁難,秦人更難。只要秦人覓食無着,不過十天半月,自然退去。大子糧或未至,而敵已退,也未可知。”

芒寅道:“只籍先生吉言!”

芒申從罐上取下陶盞,先從罐中頃出少許,灑在地上,三人默默聞了聞,未聞異味;芒申又頃出少許,自己咂了咂,旋遞給芒寅、虎仲先生依次咂了咂,各覺無異,芒申纔將罐中水頃出,先敬虎仲先生,再敬芒寅,最後自己飲了一口。各人俱道一聲“好”,復將盞酙滿,置於案上。

芒寅問道:“大梁尉府何如而有如此甘冽之酒?”

芒申回道:“弟入府後,聞其府上言談,似後院中新打一井,頗甘冽可口,無需澄淨,直可入酒。”

虎仲先生道:“如此府前賣酒,倒也不無小補。”衆人聞之莞爾。芒寅舉盞再飲一口,道:“的是清冽。吾家中卻無此井。”

虎仲先生道:“豈止府上,大梁城中,……,只怕魏王宮中,也無這等甘泉。”

三人如此談論些閒事,卻聞叩門之聲。門聲吱呀,一人匆匆地吩咐道:“將筐搬入。”旋又稟道:“布衣雜物已取至。”只聽得大梁尉之聲:“請衆人堂前領受。”

芒寅等三人聞聲起立,出了門,來至堂前;其他房間也陸續有人出來,俱在堂前依次站立。卻見門外兩人擡着一個碩大的柳筐進來,堂前放下,揭開蓋,卻是一筐衣裳。

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113章 計糧第50章 防民第194章 追蹤125章 洛陽白氏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372章 巴姊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40章 勵士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97章 會魏齊第369章 賜婚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35章 計議第178章 驚訊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56章 計謀第61章 席議第147章 尉氏第77章 聚兵第6章 囿中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70章 蔡澤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230章 司勝第238章 議兵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56章 計謀第297章 會魏齊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13章 贈劍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30章 烤肉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74章 將相和第133章 呂太公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209章 乘其隙第303章 韓襲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6章 謀定第59章 拜將第237章 圖秦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63章 商賈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128章 階父第94章 再入小城第66章 濮陽呂氏第92章 整軍第293章 韓援第275章 和議第二章 戰警第80章 司馬堂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22章 善後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9章 降服(三)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04章 夜訪第138章 席次第138章 席次第169章 誘供第222章 善後第357章 管祭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34章 旦夕評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64章 失散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130章 烤肉第7章 圃田第68章 城北驛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5章 計議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98章 敵乎友乎第4章 信陵君第230章 司勝第10章 麻三
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113章 計糧第50章 防民第194章 追蹤125章 洛陽白氏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372章 巴姊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40章 勵士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97章 會魏齊第369章 賜婚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35章 計議第178章 驚訊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56章 計謀第61章 席議第147章 尉氏第77章 聚兵第6章 囿中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70章 蔡澤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230章 司勝第238章 議兵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56章 計謀第297章 會魏齊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13章 贈劍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30章 烤肉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74章 將相和第133章 呂太公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209章 乘其隙第303章 韓襲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6章 謀定第59章 拜將第237章 圖秦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63章 商賈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128章 階父第94章 再入小城第66章 濮陽呂氏第92章 整軍第293章 韓援第275章 和議第二章 戰警第80章 司馬堂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22章 善後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9章 降服(三)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04章 夜訪第138章 席次第138章 席次第169章 誘供第222章 善後第357章 管祭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34章 旦夕評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64章 失散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130章 烤肉第7章 圃田第68章 城北驛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5章 計議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98章 敵乎友乎第4章 信陵君第230章 司勝第10章 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