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交換完各自所得的信息,皆唏噓不已,不意大梁城中,有此等膽大妄爲之徒,於光天化日之下,王城之外,公然劫持使韓使者,令大魏顏面盡失。
芒卯道:“事急矣,請知會有司亟遣人捉拿盜賊!”
魏齊道:“將軍何出此言?此非區區數名盜賊,數百人一擊傷門衛,劫使者而去,豈有司能辦?縱能辦,又如何出城?甚望將軍遣軍使四下巡探,稍遲恐僅得其屍矣!”
芒卯道:“秦人兵臨城下,城中武卒近半在城上,城中已不足三萬,守城尚不足用,焉得他爲?軍使四出哨探,如得其便,自當回報。然萬不可令軍使專尋使者,如漏失秦人,其害更劇。”
魏齊道:“以將軍之見,爲盜賊者何人?”
芒卯道:“正無有解。吾已將被創西門衛盡皆收拿,待其稍蘇,即赴有司審問,必得其詳。”
魏齊打算稍漏一點底,但隱藏了情報來源:“大梁門衛言,盜賊中某人頗似公子門下……”
芒卯渾身一抖,驚道:“此事可真?信陵君門下?”
魏齊道:“正是。其人言之鑿鑿,吾卻難辨真僞,但言與將軍知。”
芒卯道:“若此事爲實,願魏相救我!”
魏齊道:“將軍何出此言?”
芒卯道:“信陵君公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主也。吾雖爲將軍,臣也。主家但有驅使,但遣一豎子,持半尺之牘示吾,吾焉敢不從;而以盜賊爲之,是不以臣爲臣矣。臣當辭去,以避其禍。”
魏齊道:“將軍此何言哉,此何言哉!魏王信將軍,舉國託於將軍,將軍因小故而失大信,豈不爲天下笑!甚爲將軍不取也。”
芒卯道:“非臣有始無終,然爲貴人所忌,豈能活耶?……吾心已亂,願魏相教我!”
魏齊道:“依吾之見,將軍多遣軍使,四下巡哨,以得其情。如爲使者爲信陵君門下所劫,須賈大夫必無損害。但以快騎遠巡三十里,必得其詳。”
芒卯想了想,道:“魏相果然高見。劫大夫者,信陵君也;欲見大夫者,亦信陵君也。若沿大道直往信陵君營中,必能得其詳也。”
魏齊拍膝叫道:“大善!”
芒卯即從屏風前案上取了一枚節符,叫道:“宣芒申上堂!”
在堂外侍候的家人聽到一個“宣”字,惟恐聽錯,於階下回道:“臣即往情。”
芒卯道:“宣!”
家人這才確定,剛纔聽到的的確是個“宣”字,連忙高聲叫道:“宣芒申公子上堂!”這一嗓子,驚動了全家,所有聽到的家人都愣了一下,隨即也高聲叫道:“宣芒申公子上堂!”一直傳入後宅,也嚇了芒申一跳,聽得真切了,連忙高聲回道:“奉宣!”由聽到的家人一聲聲傳到前面。
芒家五個成年的兒子,長子芒寅本來總司城外之軍,但自從陳留運回幾車糧食後就沒了消息。二子芒亥和三子芒辰均已隨樑尉公子出城,留在家中的只有四子芒未和剛剛回家的芒申,而芒申目前名義上還是信陵君的軍使。父親在城上巡查時,他們自然也跟在身後,都看到了西門內的情況,但什麼也看不出來;也找不出當時在場的目擊證人,所以只會緊張而沒有辦法。父親與門客們商量時,他們居於下位侍候,雖沒有發言,但衆先生的話還是全都聽到耳朵裡,特別是懷疑係信陵君門客所爲,這讓對信陵君有一定了解的芒申深以爲然。
魏相魏齊到府,兄弟倆回到後宅,擠在芒辰的室內,嘀咕些自己的見解——無疑,須賈使團遇襲,讓兄弟倆十分不安。但又沒有什麼特別的見解,只能乾着急,相互閒話聊以解憂。忽然聽到府內大聲宣自己上堂,芒申吃了一驚;芒辰年齡略長,有些見識,連忙推了芒申一把,道:“奉宣。”芒申幾乎是下意識地回了聲:“奉宣!”
兄弟倆回家後,馬上參加了與門客們的會談,回到後宅,芒申並未回自己房,所以只是把皮甲解了下來,並未換回常服。聽到一聲宣,就在芒未的協助下穿好甲,繞到堂前階下高聲回報:“芒申領命!”
芒卯道:“上堂接令!”
芒申拾級而上,見芒卯手持節符,立在堂前,魏相魏齊站在他的身後。芒卯一臉嚴肅,道:“中大夫須賈遇襲,賊人已出西門直西而去。現命汝領軍使五人,騎馬哨探直西五十里,望見囿中回報!”
芒申接過節符,敬一禮道:“喏!”轉身下堂。回到後宅,見芒未說明情況,芒未連忙到西側院吩咐備六匹馬,芒申到前面廂房,啓請五位先生相助。車右先生想去,芒申堅決不許,說父親早晚必有請教,這等小事不必車先生親駕。車右先生遂點了五人,商量妥當巡哨的線路和要點,裝備整齊,各攜弓箭,都隨芒申到西側院,牽着備好的馬,出了里門,上馬持節於手,口裡呼喊着“軍使出西門!”六人一人聲,直向西門而去。
西門城軍早早聽到呼喊,升起千斤閘,打開城門,六人一馳而過。待城門關閉,六人已經只見塵煙,不見人影。
在城內大家判斷,目前最大可能,須賈是被信陵君的門客所劫,雖然目的不明,但應該沒有惡意。所以大家商量,如果遇到了,一定好言勸慰,不能真如盜賊一般動手擒拿。何況,人家瞬間就打暈了十名門衛,五名軍使,還都是門客,就算要捉拿也沒這能力。
出城後,六騎分成三組,正面和兩翼各一組,分重點各自查看。由於是尋找線索,自然不是撒開了猛跑,都只是正步前行。以這個速度等走到可以望見囿中的地方折返,大約得到黃昏。
追蹤的線索並不複雜。目前是戰時,大道上基本無人行走,大車留下的車轍和行人的腳印均十分清晰,他們只要順着跡印追蹤下去即可。
由於當時還未發明馬鐙,受乘騎技術限制,加之養馬既費事又費錢,所以會騎馬的人比會駕車的還要少。這五人能夠入選,主要原因在於他們都會騎馬,雖然在芒府也是門客的待遇,但地位並不很高。這次能夠跟着少將軍一起出差,多少覺得是個機遇,有意無意地均想表現一下,一個個極目遠眺,均想第一個發現新的線索。
道路的盡頭正是鄭安平服役的樑西驛,所有的印跡一直延續到這裡都沒有中斷。再往前走就是從荒野中踏出來的路了,要分辨出這羣人的印跡遠沒有在正路上方便。
一名門客建議道:“盍往驛舍暫歇?”
另一名迴應道:“然也,然也。公子乃軍使,入驛舍理所應當。”
樑西驛距大梁三十里,正是一舍距離,按常理應該略停打尖。這六人雖是騎馬,不過以當時騎乘技術,並不比步行輕鬆多少,加之又是緩步而行,這時已至正午。溫暖的太陽正在頭頂,曬得人渾身癢癢。芒申想,那羣盜賊既然也一路行來,至此大約也要歇歇吧。於是道:“如此甚好,諸位先生且請。”衆門客哪裡肯,一定要讓芒申走在前面。
這一行下了馬,離開大道,直往驛舍而來。在門前的小場地上,車轍零亂,但從深淺上看,是幾天前留下的。應該是從信陵君一行離開後,就沒有人再靠近過這裡。這很好理解:所有壯丁都被徵發,在家的婦孺老弱,大概不敢離家太遠;旁邊的逆館,在戰時自然不能開張,都關門謝客。孤懸於荒野的驛站自然無人能來。驛舍大門關着,但沒有上鎖。芒申自然知道里面正常情況沒有人,但還是習慣性地敲敲門,沒有迴應;仔細聽了聽,門內毫無聲息,遂一把推開門。
庭院內並無人跡,這更加堅定了芒申的判斷:那羣盜賊,或說信陵君的門客,並沒有進入驛舍,而是直接離去。芒申把馬栓在門前的馬樁上,回頭道:“賊人並未入館。吾等稍息片刻即順大道往囿中而去。”
那五人點頭會意,也把自己的馬找地方栓了,隨着芒申進入驛舍,順手關上門。六人一起上了堂,確認館舍內並無一人,遂自行來到後院,自取了十升粟,又取柴草點火烹煮。芒申見衆門客習以爲常,知是隨芒卯出門多次皆是如此,也不作怪,只得順着他們的意思,吃一頓再行。——萬一時間晚了,那就加快些步子,也能趕回來。一名門客取了瓦罐出門打水,突然驚叫起來。芒申等一驚,連忙衝出來。見那名門客一臉驚恐道:“馬……馬……”衆人衝出門去,發現剛纔拴在這裡的馬,全都消失。芒申只如五雷轟頂。按理說門口發生的事,自己在裡面應該能夠聽到。這麼悄無聲息地把六匹馬牽走,必是養馬,不,盜馬高手。芒申當然不會相信,自己是倒了黴纔會遇上這羣盜馬高手,對方必是早已埋伏左右,而自己一無所知。
太大意了!芒申懊惱地想。錢財上的損失先不說,回去如何交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