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吉兆(下)

原來按照傳說:秦的祖先,是顓頊帝的孫女,名叫女修。《純文字首發》有一天在女修織布的時候,有一隻玄鳥從空中飛過,掉落一顆蛋來,女修把這顆蛋吞食了,生下一個兒子,名叫大業,就是秦人的始祖。

大業長大以後,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兒女華爲妻。女華生下大費,後來大費輔助大禹治理水患,立下不少功勞。因此治水成功後,舜帝爲表彰大費的功勞,賜給他一副黑色的旌旗,並將一個姓姚的美女嫁給他。大費行拜禮接受了賞賜,併爲舜帝馴養禽獸,他所馴養的禽獸大多馴服,因此舜帝十分滿意,於是又賜他姓嬴,改名柏翳,也就是贏氏的始祖。

居說大費生有二個兒子,一個名叫大廉,另一個叫若木,而大廉的玄孫叫孟戲、中衍,身體長得很象鳥,但說人話。因此贏部族以玄鳥爲本族的圖騰。

而在商周更替之時,贏部族兩分:其中主力一支以飛廉、惡來父子爲先後首領,成爲商朝鎮守西陲;一支仍居中原腹地,並隨着周武革命而滅商,於是贏部族的這兩支力量分開了。鎮守西陲的一支因忠於商朝,而疏遠周朝,遠避戎狄聚居的隴西地帶獨立耕牧,這便是後來的秦部族。而仍居中原腹地的一支,卻臣服周王國,其首領造父成爲周穆王的王車馭手,後來因功封於趙城,於是演變爲趙部族。因此秦趙本是同宗之族,都是崇尚玄鳥。

荷華化身爲玄鳥,不僅是秦國的祥瑞之兆,而且在趙人看來,也同樣是一個吉兆。當然除了吉兆之外,剛纔在荷華身上顯示出的神蹟,也足以鎮服住所有的趙人。

荷華緩緩的轉過身來,面對着王城,跪倒在地,道:“女兒懇請父王,能夠收回屠城之令,赦免邯鄲一城百姓。”

秦王政呆了一呆,一時不知應該怎答覆。這時在城牆上,尉繚跪伏於地,道:“萬鳥賀祥,公主化身玄鳥,仍是天降祥瑞之兆,我大秦必將統一天下,臣請大王,應公主之求,收回屠城之令,赦免邯鄲一城百姓。”

尉繚說完之後,其他大臣如王綰、李斯、蒙毅、姚賈、頓弱、王剪、蒙武、李信、羗廆等衆人也都跪倒在地,齊聲道:“請大王,應公主之求,收回屠城之令,赦免邯鄲一城百姓。”

城上城下的秦軍士兵也都全部跪倒在地,一齊道:“請大王,應公主之求,收回屠城之令,赦免邯鄲一城百姓。”

“請大王,應公主之求,收回屠城之令,赦免邯鄲一城百姓。”

秦王政手扶城垛口,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對着城下道:“好,荷華,寡人答應你,赦免邯鄲一城百姓,屠城之令收回。”

聽了秦王政的話之後,城下的趙國百姓也發出一陣歡呼的聲音,畢竟這是得到了秦王政的親口允諾,正式取消了屠城令。

就在這時,趙人之中忽然有**叫道:“多謝公主救了我們。”

這一聲頓時提醒了趙人,於是趙人紛紛都向荷華叩拜不止,有人叫“多謝公主”,也有**喊“公主萬歲”。而秦王政在城頭上見了,也不禁笑道:“剛纔分明是寡人赦免他們,現在他們確都在感謝荷華,反到沒有人理會寡人了。”

尉繚道:“大王乃是公主之父,趙人感謝公主,自然就是感謝大王,以大王之胸襟開闊,就將這份人情讓給公主,又有何妨。”

其實秦王政也就是這麼一說,但心裡並無不悅之感,聽了尉繚的話之後,不禁放聲大笑,道:“好吧,寡人就把這份人情讓給荷華了。”

而這時在廣場上,陳乙的驚魂才定,轉向對荷華叩拜的趙**叫道:“你們現在知道感謝公主了嗎?剛纔在幹嘛,還想要加害公主,連我都捱了好幾下,你們說這該怎麼算。”

荷華微微皺眉,道:“陳乙。”

陳乙立刻嚇得低下頭,退到一邊。

在人羣中有一個人跪立起來,道:“小人劉過,剛纔就是小人首先用石頭砸公主,卻不知公主真的是一片好心,救了這全城的百姓,現在小人追悔莫及,請公主下令,將小人處斬,小人願意以死向公主謝罪。”劉過一說完,立刻又有幾個趙國百姓跪立了起來,都願意以死像荷華謝罪。

陳乙也沒有想到,自己這一句話,居然會引出這麼多人站出來向荷華謝罪,因此一時也怔住了。

荷華道:“好了,如果我要追究你們對我的不敬行爲,也就不會救你們,既然我救了你們,那麼你們就要好好的活下去,絕不可以再輕言生死,聽到沒有。”

這幾個人也都是熱血漢子,聽了荷華的話之後,也不禁熱淚盈眶,對向荷華連連叩頭不止。

這時荷華又道:“這一次大家能夠活命,其實並不在我,而是我父王開恩,才饒恕大家,因此大家必須向我父王謝恩。”說着,荷華轉過身來,又跪倒在地上,道:“多謝父王開恩。”

其實趙人感激的只是荷華,對秦王政仍然並沒有好感,甚致還可以說是仍有幾分仇視,誰都不想向秦王政謝恩,只是現在衆人對荷華己經是推崇倍致,幾乎是荷華說什麼就是什麼,因此荷華這一說,衆人也跟在荷華的身後,向秦王政叩首,然後齊聲道:“多謝大王開恩。”

秦王政在城頭上道:“爾等百姓,平身。”

衆人起身之後,秦王政又道:“寡人本意,是要屠盡邯鄲之民,只是念在荷華一片仁心,不忍殺戳,感動上天,故萬鳥下界賀祥,荷華化身玄鳥,因此寡人才饒爾一城之民,尓等能夠得以活命,並不是寡人開恩,而是荷華之功,爾等不必叩謝寡人,要謝就謝荷華吧。”

原本趙人就不想感謝秦王政,因此聽了秦王政的話之後,也立刻順水推舟,於是又向荷華稱謝不己。

荷華舉起雙手,示意衆人安靜,大聲道:“各位鄉親父老,你們如果感激我,那麼就請聽我一言。”衆人聽了,也紛紛安靜下來。

荷華才道:“我知道你們中間有不少人的親屬都死秦軍的手裡,但我是秦國公主,現在趙國已經亡滅,邯鄲以屬大秦所有,各位以後也就都是秦國之民,過去的恩怨就一筆勾消,因此我希望各位鄉親父老能夠安守秦國法令,從此以後,做一個安善良民,不得再生異心,再有異動之舉,凡是與秦國爲敵者,也就是我贏荷華的敵人。如果有人膽敢違抗秦國的法令,反抗秦國的統治,那麼我第一個就不會饒過他的,各位是否答應。”

衆人聽了,立刻紛紛道:“我們都知道了,公主放心吧,只要秦國不殺我們,我們也就不會反抗了,一定會老老實實的。”

荷華點了點,道:“好,我相信大家能夠做到,那麼現在大家各自都回去吧。”

衆人又向荷華叩拜,然後才各自轉身,返回自己的家裡去了。而荷華這才帶着陳乙,轉回到王城中。在穿過城門洞時,辛勝和守衛在城門洞的秦軍士兵都恭恭敬敬的向荷華施禮,道:“公主。”

荷華微笑着向他們點了點頭,道:“讓你們擔心了吧。”

辛勝嘿嘿笑了一笑,道:“公主,老實說剛纔微臣確實很擔心,差一點就衝出去救公主了,那知公主竟然能夠感動蒼天。到是讓我們白擔心了。”

荷華向他們欠了欠身,道:“謝謝你們了。”然後才轉上了城牆上。

這時秦王政和衆大臣還在城牆上沒有走,荷華走上城牆之後,立刻又跪倒在地,道:“這一次是女兒任性妄爲,請父王責罰。”

秦王政哈哈大笑,環顧官員,道:“你們說,寡人該不該責罰荷華呢?”

其實在場的官員那一個不是人精,當然看得出來,荷華向秦王政請罪,不過是故作姿態而己,不過這麼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在顯示出神蹟之後,還能夠保持這樣歉恭的態度,又給足秦王政面子,這份心智既使是一個成年人,也未必能有。

不過秦王政這麼一問,官員們當然知道這時該說什麼,才能配合着把這一齣戲演完,王綰首先出列,道:“臣恭喜大王,昔日穆公之時,弄玉公主引曾蕭史乘龍下凡,以爲吉兆,穆公乃得霸於天下,而現今公主引萬鳥賀祥,身化玄鳥,更是大吉之兆,我秦國定能統一天下,開立新朝。何況公主仁心大度,身系萬民,自然不該受罰。”

王綰這一帶頭,其他的官員自然紛紛附和,秦王政大笑道:“荷華,你聽到沒有,還不快起來。”

荷華聽了,立刻道:“多謝父王,多謝各位大人。”

秦王政又道:“傳寡人之令,立刻大擺盛宴,寡人和荷華要好好慶賀這次的吉兆。”說着,秦王政拉着荷華,一起走下了城牆,而其他官員也都隨後跟着,紛紛下城。

韓騰掉在衆人的身後,看着秦王政和荷華的背影,眼睛裡又露出了凝重的光芒來。

第908章 邯鄲戰局(上)第17章 ,河關第218章 如約撤軍(上)第861章 漢秦結盟(一)第493章 閱軍(八)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67章 辯論(上)第111章 再度出擊第250章 突襲陰山二第931章 定都(三)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579章 機關術(下)第503章 潛入咸陽(八)第547章 自立更生(上)第796章 舞者(上)第274章 告辭第379章 開府治事(下)第227章 初見荊柯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780章 九黎族的行動(二)第636章 九黎族來人第908章 邯鄲戰局(上)第806章 臨別獻舞(二)第552章 燕國的希望(一)第774章 制度(上)第832章 秦軍來襲(六)第797章 舞者(下)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333章 襲擊(上)第799章 稱王典禮(下)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第620章 退軍(二)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97章 秦軍追擊(下)第499章 潛入咸陽(四)第283章 出使齊國(三)第331章 稷下學宮(五)第571章 秦軍反擊(一)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414章 擴軍備戰(一)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263章 匈奴的反撲(二)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2章 強盜第610章 撤軍與追擊(四)第58章 坦白身世第668章 九黎族的內亂第32章 趙都邯鄲第215章 燕國求和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485章 齊國來使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374章 投誠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665章 問責(一)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183章 人材第208章 豪強叛亂(一)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491章 閱軍(六)第379章 開府治事(下)第63章 門客第511章 開導第303章 齊國異士下第806章 臨別獻舞(二)第555章 薊京之亂(上)第826章 三國會盟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107章 對策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468章 撤離大梁(二)第24章 ,並城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第931章 定都(三)第149章 捕馬(上)第182章 行政制度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738章 進攻受阻(六)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459章 秦宮決斷(下)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880章 邯鄲攻防(三)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837章 各有算計(四)第359章 誓師出發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591章 攻與防(十)第502章 潛入咸陽(七)第774章 制度(上)第601章 突襲薊京(四)第763章 荷華的推論第618章 驅獸作戰(五)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382章 聯軍作戰(下)第876章 陣前立威(三)第97章 秦軍追擊(下)
第908章 邯鄲戰局(上)第17章 ,河關第218章 如約撤軍(上)第861章 漢秦結盟(一)第493章 閱軍(八)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67章 辯論(上)第111章 再度出擊第250章 突襲陰山二第931章 定都(三)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579章 機關術(下)第503章 潛入咸陽(八)第547章 自立更生(上)第796章 舞者(上)第274章 告辭第379章 開府治事(下)第227章 初見荊柯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780章 九黎族的行動(二)第636章 九黎族來人第908章 邯鄲戰局(上)第806章 臨別獻舞(二)第552章 燕國的希望(一)第774章 制度(上)第832章 秦軍來襲(六)第797章 舞者(下)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333章 襲擊(上)第799章 稱王典禮(下)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第620章 退軍(二)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97章 秦軍追擊(下)第499章 潛入咸陽(四)第283章 出使齊國(三)第331章 稷下學宮(五)第571章 秦軍反擊(一)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414章 擴軍備戰(一)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263章 匈奴的反撲(二)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2章 強盜第610章 撤軍與追擊(四)第58章 坦白身世第668章 九黎族的內亂第32章 趙都邯鄲第215章 燕國求和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485章 齊國來使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374章 投誠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665章 問責(一)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183章 人材第208章 豪強叛亂(一)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491章 閱軍(六)第379章 開府治事(下)第63章 門客第511章 開導第303章 齊國異士下第806章 臨別獻舞(二)第555章 薊京之亂(上)第826章 三國會盟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107章 對策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468章 撤離大梁(二)第24章 ,並城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第931章 定都(三)第149章 捕馬(上)第182章 行政制度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738章 進攻受阻(六)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459章 秦宮決斷(下)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880章 邯鄲攻防(三)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837章 各有算計(四)第359章 誓師出發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591章 攻與防(十)第502章 潛入咸陽(七)第774章 制度(上)第601章 突襲薊京(四)第763章 荷華的推論第618章 驅獸作戰(五)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382章 聯軍作戰(下)第876章 陣前立威(三)第97章 秦軍追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