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秦國出兵(下)

既然決定要増加稅收。當然就乾脆多徵收一點。因爲誰也不敢保證。這一戰會打多長時間。與其等到錢糧不足。再進行徵收。不如一次就收足。

王綰和李斯向秦王政施了一禮。道:“臣尊大王之令。”

秦王政點了點頭。又道:“徵收稅賦的事情先就這樣決定了。不過既然這次伐燕將分兩路作戰。那麼兩路人馬的主將如何確定。這一點在表章上未曾提起。不知衆卿商議得如何了。”

衆人都互相看了一看。因爲領軍主將的人選。只能是由秦王政來決定。因此在表章裡當然沒有提及。而且這一次是分兵兩路作戰。當然需要有兩名主將。而且在趙地一還必需要留下坐鎮後方調度的人來。一方面保證糧草物資的供應。瞭解前方的戰事;另一方面在需要增援前線的時候。也可以馬上領軍帶隊出發。

秦國能夠獨自領軍出戰的大將到是有不少。除了在場的四名大將之外。還有王賁、李信、辛勝、蒙恬等年輕的一代。但聽秦王政問起。衆人卻都有一些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回答。

領軍進攻燕國的主將當然好選。隨便那一個都行。而坐鎮後方調度的人選也不難。只有駐守井陘。對抗代軍的主將難以決定。因爲這支軍隊的主將很有可能面對高原。沒有人願意輕易的選擇高原作爲對手。這到不是說秦國的諸將都是貪生怕死。或者是畏懼高原。而是戰事的關係重大。因爲高原的用兵之道確實高明。步騎兩軍。都被他運用得神出鬼沒。也給秦國的諸將留下的印像太過深刻。對付這樣的敵人。如果沒有幾分把握。只是呈匹夫之勇。根本就沒有用。自己的生死是小。最終還會損兵拆將。連累了整個戰局。

秦王政見一時無人應答。第一時間更新也知道衆將的心裡想法。當然這也是在情理之中。如果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跳出來稱自己領軍可以擊敗高原。秦王政只會認爲他是大言不慚。相反現在衆將都不輕易接話。說明每一個人都在認真的考慮。謹慎持重。另外現在離出軍還有一段時間。刦並不用馬上就確定主將的人選。因此秦王政道:“好吧。領軍主將的人選。今天暫時不議。散朝之後。王卿招集其他將領一起計議。看看有沒有對付高原的好辦法。寡人就是不信。我大秦疆土萬里、帶甲百萬。能征慣戰之將不計其數。就對付不了一個區區高原。”

聽了秦王政的話之後。其他諸將也都覺得臉有些掛不住。王剪道:“請大王放心。我們一定會想出一個對付高原的辦法來。”

秦王政點了點頭。道:“好吧。你們先都退下去吧。從今天開始。就要着手準備出兵的事務了。”

衆人向秦王政施了一禮。這才紛紛退下。等衆人都退了王宮之後。秦王政也苦笑了一聲。自已繼位己經超過了二十年。親政的時間也有十五年。己經連續滅掉了韓趙魏三國。使秦國的領土、人口擴大了近一半。單以開疆擴土的規模來說。己經超過了歷代的秦國君主。但只有這一次出兵。秦王政確實沒有多少把握。而這時秦王政不禁又想起剛知道高原隨火石天降時。赤松子就曾作出預言:雖降於趙。終益於秦。

本來秦王政對這個預言己經不報信心了。但從這一次赤松孑卜筮的結果來看。秦王政對他的預言能力又再一次建立信心。只可惜赤松子對高原的預訁和這一次卜筮的結果一樣。字面上雖然並不難。但實際上等於什麼都沒說一樣。當然也許是要等到結局出現之後。才能明白。只是秦王政心裡等不到那一天。也許應該找赤松孑問一問。讓他觧釋一下。關於高原的預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只是自從荊柯刺秦結束之後。秦王政雖然給赤松孑加封了尊號。但在心裡多少總有一些過不意。因此一直都沒有招見過赤松子。現在當然也就更沒法去求赤松孑解釋。

不過秦王政轉念一想。自己不好去找赤松孑。不妨可以從荷華這辦想想辦法。自從荷華化身玄鳥以後。她和赤松子的關係似乎近了不少。到像是一對真正的師徒。而荷華是自己的第一時間更新有什麼話也都好說一些。因此先通過荷華。試探一下赤松子的態度。到也不錯。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秦王政的心情也暢展了不少。這才起身離開大殿。轉回到後宮去了。

――――――――分割線―――――――――分割線――――――――

衆文武大臣離開了王宮之後。因爲天空己晚。因此各自告辭回府。等明天再詳細商議對策。

衆人之中。只有韓騰住在外城。因此和其他大臣告別之後。轉回到自己的府邸。

因爲這時韓騰把手下的人幾乎全都派出去追趕高原。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因此整個府裡都顯得空蕩蕩的。冷清了不少。剛一進府邸。韓騰就立刻詢問留守在府裡的家將。道:“有消息沒有。”

家將搖了搖頭。道:“回稟大人。沒有任何消息傳回來。”

韓騰聽了。也不禁苦笑了一聲。趕上走上了風伯雨師兩人居住的小樓。這時兩個人正在小樓上靜坐。見韓騰來了。兩人也立刻問道:“有高原的消息嗎。”

韓騰搖了搖頭。道:“沒有。不過今天秦王政招見我們。已經做出了決定。出兵進攻燕國。”

風伯雨師對進攻燕國並不感興趣。風伯繼續接着前面的話題。道:“這都己經過去了三天時間。就算是還追不上高原。但多少也能夠發現一些行蹤線索。爲什麼到現在還一點消息都沒有呢。”

雨師道:“是啊。難道說高原把所有的痕跡都抹去了嗎。還是他在某一個地方躲起來了。因此才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來。”

韓騰怔了一怔。頭腦中忽然靈光一閃。道:“這到是很有可能啊。”

風伯道:“什麼。”

韓騰苦笑了一聲。更多更快章節請到。道:“也許一開始我們就弄錯了。高原連夜留書離開蒙家。給我們造成了一個他己經搶先一步離開咸陽的印像。並且成功的調動我們派出大量的人手四面出擊去追趕他。其實他根本就沒有離開咸陽。我們當然不可能在路上發現高原留下的痕跡。結果等我們找了半天。而仍然一無所獲之後。他卻可以再從容的離開咸陽。返回代郡去。”

風伯、雨師也同時一怔。道:“如果高原還留在咸陽的話。那麼就趕緊在咸陽城裡進行搜找。”

韓騰搖了搖頭。道:“沒有用。因爲我們已經失去了高原的行蹤。我也不能肯定。他這時還在不在咸陽。也許他是躲在城外的某個地方。也許這時他己經返回代郡去了。而且現在我們絕大多數的人手都已經派出去了。把他們招回來。至少需要二三天的時間。而這段時間裡。又會發生什麼事情。誰都預料不到。而且現在秦王政已經下令。進攻燕國。我還有五神將他們這些人都有軍務在身。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在咸陽城裡尋找高原。而且也許高原根本就不在咸陽城了。我們還上那裡去找他。”

風伯恨恨道:“想不到這一次這麼好的機會。居然還是讓高原跑掉了。真是棋差一着。全盤皆輸了。”

雨師也苦笑一聲。道:“是啊。此人不除。終將是我們的大患。那麼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韓騰道:“秦王政已經下令進攻燕國。而且這一次是同時對燕代兩地用兵。重點是防範代郡出兵救援燕國。而一但燕國被秦國所滅。代郡也難以自保。我看高原一定會出動代郡的全部兵力。以抗秦軍。因此如果能夠在戰場上一舉擊敗代軍。連同代燕一起滅亡。那麼就算高原能夠僥倖逃脫性命。但失去了地盤、軍隊。恐怕也難有大做爲了。”

風伯點了點頭。道:“不錯。如果沒有地盤、軍隊。高原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並不可怕。不過高原在秦國也有佈局。而且有了足夠的力量。一但代郡滅亡。他仍然可以藉助秦國的勢力。。”

韓騰道:“我們在秦國也不是全無勢力。完全可以在秦國和高原爭鬥一番。雖然高原在秦國的勢力比我們強一些。但他失去了代郡之後。底氣不足。我們未必鬥不他。而且秦國最重視軍功。如果這一次出戰。我能夠統領一路人馬。擊敗代軍。立下大功。我在秦國的地位會大大提升。只是現在秦國的國力尚未恢復。而我的南陽軍也在大梁一戰中損失殆盡。因此想要戰勝代軍。必須從族裡再調動人手來增援。”

風伯和雨師互相看了一眼。風伯道:“這件事情關係重大。我們也不能輕易做主。必須要返回族裡。和其他人商議之後。才能決定。”

韓騰點了點頭, 道:“好吧。那就煩勞兩位長老儘快趕回族裡。早做決定。”

第794章 楚國使團第825章 心意第416章 擴軍備戰(三)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177章 吉兆(下)第808章 新年第643章 啓程(下)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793章 宮中安排第725章 大戰再即第446章 水淹大梁(二)第308章 組織(下)第160章 遇險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103章 趙秦首戰(二)第333章 襲擊(上)第274章 告辭第401章 突襲大梁上第893章 長街之戰二第482章 燕國請臣(上)第466章 再見白靈族(三)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387章 滎口攻防戰(二)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第129章 追擊秦軍(上)第856章 中途攔截(二)第543章 迴歸代郡第632章 三國合縱(三)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345章 縱論天下(下)第94章 趙軍出戰(下)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481章 報功宗廟第534章 秦國出兵(下)第135章 敗局己定第466章 再見白靈族(三)第17章 ,河關第717章 新營地(三)第247章 迴歸第473章 回程(上)第206章 前後夾擊(四)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560章 會戰(二)第394章 渡河之戰(四)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530章 刺秦(五)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927章 挑戰(五)第783章 遷都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427章 再回大梁(上)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646章 迎擊匈奴(一)第147章 本經陰符七術第131章 戰後餘波第93章 趙軍出戰(上)第836章 各有算計(三)第549章 說服(上)第825章 心意第73章 趙王不朝第52章 苦戰(上)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319章 商鋪開業(三)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804章 合縱初成(下)第558章 列陣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523章 進見秦王政(下)第713章 斷後(上)第925章 挑戰(三)第175章 民暴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421章 底達桂陵(上)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340章 營救(四)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208章 豪強叛亂(一)第131章 戰後餘波第782章 燕國亡滅第671章 局勢逆轉(下)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25章 詔回邯鄲第226章 暴利第799章 稱王典禮(下)第15章 ,招降(下)第845章 改道邯鄲(上)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第397章 楚軍撤軍第94章 趙軍出戰(下)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299章 問難下第812章 進駐陶邑(上)第179章 修煉成果
第794章 楚國使團第825章 心意第416章 擴軍備戰(三)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177章 吉兆(下)第808章 新年第643章 啓程(下)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793章 宮中安排第725章 大戰再即第446章 水淹大梁(二)第308章 組織(下)第160章 遇險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103章 趙秦首戰(二)第333章 襲擊(上)第274章 告辭第401章 突襲大梁上第893章 長街之戰二第482章 燕國請臣(上)第466章 再見白靈族(三)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387章 滎口攻防戰(二)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第129章 追擊秦軍(上)第856章 中途攔截(二)第543章 迴歸代郡第632章 三國合縱(三)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345章 縱論天下(下)第94章 趙軍出戰(下)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481章 報功宗廟第534章 秦國出兵(下)第135章 敗局己定第466章 再見白靈族(三)第17章 ,河關第717章 新營地(三)第247章 迴歸第473章 回程(上)第206章 前後夾擊(四)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560章 會戰(二)第394章 渡河之戰(四)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530章 刺秦(五)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927章 挑戰(五)第783章 遷都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427章 再回大梁(上)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646章 迎擊匈奴(一)第147章 本經陰符七術第131章 戰後餘波第93章 趙軍出戰(上)第836章 各有算計(三)第549章 說服(上)第825章 心意第73章 趙王不朝第52章 苦戰(上)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319章 商鋪開業(三)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804章 合縱初成(下)第558章 列陣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523章 進見秦王政(下)第713章 斷後(上)第925章 挑戰(三)第175章 民暴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421章 底達桂陵(上)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340章 營救(四)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208章 豪強叛亂(一)第131章 戰後餘波第782章 燕國亡滅第671章 局勢逆轉(下)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25章 詔回邯鄲第226章 暴利第799章 稱王典禮(下)第15章 ,招降(下)第845章 改道邯鄲(上)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第397章 楚軍撤軍第94章 趙軍出戰(下)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299章 問難下第812章 進駐陶邑(上)第179章 修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