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

崇禎四年八月十日,建奴已經圍城半月有餘。祖大壽部攜帶的糧食幾乎耗盡,將領們建議殺馬充飢,祖大壽十分有餘,因爲他知道若是沒了戰馬,在以後和建奴的戰鬥中將失去主動。

就在這日,皇太極派人跨過壕溝到達大淩河城下,往城上射出箭書,喝令祖大壽何可綱張存仁等速降。

“建奴殘暴無恥,視我明人如豬狗一般,前有老奴屠盡遼東百姓,後有奴貝勒阿敏屠永平四城,現在還想來招降咱們,簡直是白日做夢!”何可綱不屑的道。

“我祖家世代爲朝廷鎮守遼西,祖輩都是大明之忠臣,皇太極竟想讓老子投降,瞎了他的眼!”祖大壽也叱罵道。

遼西軍和建奴征戰多年,無數將士戰死沙場,幾乎家家都有人死在建奴手中,有着解不開的血仇,兩個主將既然意志堅定,部下士兵自然無人會想着投降,對建奴作戰的意志十分堅定。

祖大壽雖然堅持不降,卻也知道己方面臨的危險,外面建奴壕溝護牆數重,而且建奴兵力遠勝於自己,想靠這一萬多軍隊突圍幾乎沒有可能,他只能把希望放在外面的援軍身上。

“朝廷絕不會看着咱們被困,必然會發兵救援,等到援軍到來之時,咱們和援軍裡應外合,必然能大破建奴於大淩河外!”祖大壽鼓舞士氣道。

監軍道張春奉孫承宗之命到了錦州,才發現自己和孫承宗想的有點多。遼西最精銳的部隊被祖大壽帶到了大淩河城,建奴達五萬之多,再加上松山援軍的失敗,錦州和寧遠的將領們根本沒有膽子主動前去救援。

有心救援的反倒是寧錦巡撫丘禾嘉,然而丘禾嘉幾次召集寧錦將領們議事,救援的行動卻一直沒有進行,軍糧問題,開拔經費,將領們提出的問題很多,搞得丘禾嘉焦頭爛額。他雖然名爲寧錦巡撫,是寧遠錦州一帶最高文官,但遼西乃是軍鎮,手下這些都是粗鄙不文的丘八,軍官士兵們都聽軍頭的,對他這個巡撫並不感冒。

“張監軍您來了,本官肩上的擔子可以卸了。”丘禾嘉對張春的到來長出一口氣。

張春苦笑道:“我只是奉督師大人命令來錦州,請諸將不要擅自行事以防建奴分個擊破而已,督師並未給我其他權利。”

丘禾嘉失望道:“原來如此。”

對此時的丘禾嘉來說,萬分希望朝廷能派出官員替代自己,好把自己從這個漩渦中摘出。建奴傾巢而來,大戰一觸即發,一旦戰敗,身爲寧錦巡撫的自己絕對無法推卸責任,罷官抄家甚至殺頭都有可能......

和丘禾嘉不同,監軍道張春則要負責的多,到達錦州數日,他積極瞭解建奴的情報,做着出戰前的準備,因爲他知道朝廷出兵的命令不會等太久。

......

北京朝廷,遼西的戰報早已送了過來,崇禎召回了薊遼督師孫承宗,並兵部尚書樑成棟,以及溫體仁等大學士,商議着對策。

出兵是肯定要出兵的,無論是朝廷還是崇禎,都無法眼睜睜看着大淩河城內的祖大壽部被建奴消滅。然而怎麼出兵,出多少兵,調遣那些人都是問題。

“陛下,以老臣愚見,出兵當謹慎才行。建奴兵力達五萬之多,救援軍隊人數少了,恐非建奴的對手。以老臣看來,當兵分兩路救援,一路以薊州、山海關的軍隊爲主,彙集寧遠錦州人馬,兵力可達十萬,從正面壓過去,堂堂正正和建奴直接對陣。

另一路則以遼南山東軍隊爲側翼,遼南東江總兵王業泰部下有兩萬多,可再發三萬山東兵組成五萬人馬,交由平遼將軍王業泰指揮,從金州北上,經蓋州海州直攻建奴後路。如此兩路夾擊,必然會讓建奴顧此失彼,若其選擇和我正師對陣,則要冒着後路被王業泰偏師切斷的危險。若其選擇回師攻打王業泰,則大淩河之圍自解。”

孫承宗侃侃而談,把自己的對策一五一十詳細解說。在他看來,大淩河之戰絕非危難,反而是一次機遇,憑藉此仗說不定能夠把建奴主力一舉殲滅!

崇禎聽得連連點頭,便是兵部尚書樑成棟也擊節讚賞。然而這時內閣大學士溫體仁卻說話了。

“陛下,按照孫督師的計劃,要出動十五萬大軍之多,這恐怕是大明在北方一半以上的軍隊,調動這麼多軍隊至少需要耗費一兩個月時間,怕就怕大淩河城的祖大壽堅持不了這麼久。”溫體仁皺眉道。

孫承宗緩緩道:“這點兵部大人不用擔心,在築城之前,我調集了兩萬擔糧食給了祖大壽,兩萬擔糧食足夠大淩河城內軍民吃上兩個月,以祖大壽將軍之能力,守城兩月當無問題。”

溫體仁卻搖搖頭:“事情恐怕不如孫督師您想的這麼樂觀,就在昨日兵部接到天津衛方面報告,有海船從海上到達天津,被海防官兵盤問時發現船上裝載的滿是糧食,海船運送糧食純屬正常,可天津巡按杜雲卻發現不對,調查後發現糧船竟然是從錦州那邊開來。寧錦軍屯供應自己吃尚且不足,如何有糧食向外販賣?杜雲懷疑是有人走私軍糧,便把糧船扣押了下來,審訊之後,船上商人招認糧食卻是從錦州購買,是從祖大壽兒子手中低價購得,杜雲便上書報告給了內閣,要求內閣派人往遼西徹查此事。”

“溫閣老是說,那批走私的糧食是老夫調給祖大壽那批?”孫承宗震驚的道。

溫體仁點點頭:“恐怕就是,所以,大淩河城內的糧食恐怕沒有想象的要多,孫督師您的計策太緩了,我恐怕祖大壽堅持不了那麼久。”

孫承宗聞言身體晃了兩晃,滿臉都是悲憤:“老夫費盡心力調集的軍糧竟然被私下販賣,祖大壽管教兒子不嚴,可真是害人害己啊!”

祖大壽父子再怎麼混賬,可手中的一萬多士兵可是大明的精銳,無論如何得救出來。崇禎斷然下旨,命寧錦巡撫丘禾嘉調集遼西軍先行試探着爲大淩河解圍,最不濟也得送些糧食入大淩河城。

ps:三百首訂,距離四百不算太多,兄弟們給力些啊,給撲街的老任多一些支持吧,看一章只要一毛錢而已。

第106章 火炮(第二更)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74章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56章 建奴攻來第138章 尾聲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167章 旅順第49章 暗地裡的陰謀第78章 佔據皮島第79章 定東江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80章 東江商隊第18章 好的裝備纔有強大戰鬥力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43章 歷史的慣性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105章 鑽牀(第一更)第119章 攻打鎮江堡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79章 定東江第22章 滿桂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109章 錦州第166章 分工第12章 見上司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155章 大封賞第82章 凌遲處死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32章 囂張跋扈第22章 滿桂第96章 生意談成第54章 建制第36章 遭人陷害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8章 坑人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150章 建奴愛咋滴咋滴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01章 忙逃離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131章 王業泰決定增援大淩河第78章 佔據皮島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86章 無私的孫元化(第三更)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11章 一百家丁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91章 佯攻第178章 王業泰很不爽(第二更)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21章 大戰將起第35章 朝堂上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00章 人心亂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4章 選拔第65章 勝局第43章 手下被抓第163章 大婚第58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54章 建制第51章 平定叛亂第153章 王業泰很有錢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93章 建奴退了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56章 建奴攻來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57章 入京第179章 誰都指望不上第20章 奪回遵化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62章 各懷心思第68章 嫌隙
第106章 火炮(第二更)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74章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56章 建奴攻來第138章 尾聲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167章 旅順第49章 暗地裡的陰謀第78章 佔據皮島第79章 定東江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80章 東江商隊第18章 好的裝備纔有強大戰鬥力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43章 歷史的慣性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105章 鑽牀(第一更)第119章 攻打鎮江堡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79章 定東江第22章 滿桂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109章 錦州第166章 分工第12章 見上司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155章 大封賞第82章 凌遲處死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32章 囂張跋扈第22章 滿桂第96章 生意談成第54章 建制第36章 遭人陷害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8章 坑人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150章 建奴愛咋滴咋滴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01章 忙逃離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131章 王業泰決定增援大淩河第78章 佔據皮島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86章 無私的孫元化(第三更)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11章 一百家丁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91章 佯攻第178章 王業泰很不爽(第二更)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21章 大戰將起第35章 朝堂上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00章 人心亂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4章 選拔第65章 勝局第43章 手下被抓第163章 大婚第58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54章 建制第51章 平定叛亂第153章 王業泰很有錢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93章 建奴退了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56章 建奴攻來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57章 入京第179章 誰都指望不上第20章 奪回遵化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62章 各懷心思第68章 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