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十一月十日,朝廷封賞的聖旨終於到了遼南。
趁着海面還未徹底冰封之時,三艘海船從天津衛港口出發,跨越整個渤海來到了旅順口。
隨船除了宣旨的朝廷使者,還有三十萬餘兩紋銀、一萬五千匹各式布匹,還有一些其他物品,都是用來賞賜平遼軍的。
連年的戰爭,內憂外患,國庫早已入不敷出,根本拿不出賞賜的銀兩。
爲此崇禎不得不拿出內庫不多的銀兩用來犒賞。
天啓時代,魏忠賢爲皇家積攢的家底本來不少,皇家內庫有不少銀子,可經過了這幾年的折騰,內庫已經空空如也。
不賞賜不行,所謂賞不逾時,立了戰功便得及時獎賞,否則會寒了立功將士的心,以後恐怕再沒有人願意爲朝廷賣力。
王業泰和平遼軍立下如此大功,若不及時獎賞,天下人又怎麼看。
所以哪怕砸鍋賣鐵,崇禎也不得不咬着牙出了這筆銀子。
隨着獎賞而來的,還有立功將士升官的聖旨。此次大戰,立下戰功的將士數不勝數,王業泰列了名錄隨着捷報送到了京師。
而朝廷派出的兩撥使者檢驗了功勞首級後,便按照了名單進行封賞。
像立下大功的周遇吉和張旭,分別被封爲旅順總兵和沈遼總兵的官職,都掛上了都督同知的官銜,相當於正二品的武將。
其中攻下建州瀋陽的張旭因爲功勞太大,被朝廷給了個世襲瀋陽衛指揮同知的恩萌,他的兒子出生下來便是從三品的武官。而周遇吉則加了一個世襲千戶。
而徐敷奏因爲沒有參加襲擊建奴腹地也沒有增援大淩河,只是守衛了金州關,立下的功勞自然遠不如兩人,不過王業泰依然爲他請功,被封爲金州總兵,世襲百戶,爲從二品武將。
王業泰屬下三員大將都被封爲總兵,其他人也都雞犬升天,一直跟在王業泰身邊的王猛被封爲副將,還是指揮親衛營。其他如楊小磊李小明張良斌等也都被封副將,至於封參將遊擊將軍的更是多達三十多個。
陡然間,王業泰手下多了三十多號將領,但軍隊就這麼多,並未因爲他們升了官就增加軍隊,原來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原來率領多少人還是多少人。
文官系統,王業泰手下第一幕僚李彥直因爲有平定建州瀋陽之功,被朝廷直升了遼東監軍道加按察副使銜,一躍成爲正四品文官。李彥直有舉人功名,又立下大功有此封賞也不爲過。
至於王業泰屬下的葛洪、宋仲平等人也在封賞的名單上,分別被封爲六品,七品的文職,不過暫時沒有實缺,依然在王業泰麾下效力。
而在此戰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敵情司孟洛夫卻沒有在此封賞名單上,一是因爲孟洛夫固辭,再就是考慮到孟洛夫工作的隱秘性,加以封賞不太合適。
但遼南一系高層都知道,孟洛夫率領的敵情司地位是何等的重要,相當於朝廷的錦衣衛一般。
孟洛夫不願拋頭露面王業泰也不勉強,他授命孟洛夫繼續擴大敵情司,逐漸把觸覺延伸到關內。
軍官們加官進職,普通士兵也有獎賞,或者升爲低級軍官,或者獲得大筆的賞銀,凡是跟着王業泰出征鴨綠江的,最少也有十兩賞銀。而鎮守金州關城沒有參戰的也都有五兩以上的獎賞,相當於他們過去三個月的餉銀,自然是皆大歡喜。
當然以崇禎撥付那點錢財根本不夠,王業泰又私下從繳獲的錢財中撥出了二十萬兩銀子,便連運送糧食物質的輔兵,每人也獲得至少三兩的賞銀。
大肆犒賞的結果,便是遼南催生出來一大批有錢人,每戶家裡都趁幾十兩上百兩銀子。於是結下的幾個月,遼南的物價必然會騰飛,各式貨品非常的暢銷。
考慮到這種情況,爲了使得遼南的錢財不至於外流,王業泰命商業司緊急在各地開設自己商鋪,整個遼南實行壟斷,外來商人運來的貨物只能賣給商業司。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手下都得到封賞,便連普通的軍戶輔兵都得了好處,聖旨上唯獨沒有提及王業泰,沒有加官也沒有進爵,連錢財獎賞都沒有。
但遼南衆人都知道,瘋傳已久的封侯已經成了定局,因爲朝廷讓王業泰安排妥當軍務之後,擇日進京述職。封侯是何等大事,作爲受封者自然要親自前往京師,這是應有之義。
手下的三員大將都成了總兵,在理論上已經和王業泰這個平遼總兵官平級,所以王業泰這個平遼總兵官也做到頭了,必須得升一升了。
總兵已經是地方武將最高軍職,再往上升便只能是負責一方的總督或者督師。督師一般是文官,會加上兵部尚書銜或者乾脆以內閣學士充任督師。王業泰是武將是勳貴,只能當總督,以侯爵充任遼東總督,這極有可能是王業泰未來的職位。
侯爵已經是超品,再充任總督,這妥妥的是獨霸一方的軍閥藩鎮,權勢實在是滔天。而遼東鎮也勢必成爲獨樹一幟的存在!想想,王業泰的一幫屬下們都感到激動。
不過王業泰並沒有急着動身進京受封,而是有條不紊的安排着遼南的事務。
新兵募兵工作已經完成,又從新遷入的漢民之中招了一萬五千軍隊,編爲了五個營,營官及各個中級軍官的人選也都確定了下來。接下來便在周遇吉的總理下練兵便是。
新遷入的漢民安置工作在監軍太監方正化的負責下也已經完成,遼南地區多了幾十座塢堡,這些漢民都被安置在了塢堡之中,由遼南派遣的軍官負責管理。
寬甸方面,因爲進入了冬季,海面已經結了薄冰,把解救漢民前往遼南的工作已經停止了下來,這些漢民都暫時安置在寬甸或者鎮江堡,那裡原來就有房屋村子,雖然受到破壞,稍加修繕便能住人。
考慮到大批糧食牲畜運往遼南後糧食不足,周遇吉已經派出了軍隊和大量百姓渡江進入了高麗國,受到威脅的棒子朝廷緊急和周遇吉接觸,承諾會提供數十萬石糧食,以恭祝大明擊敗建奴收復遼東大片領地。至於棒子國會不會因爲提供這筆糧食而百姓餓肚子,那就不是王業泰考慮的範疇。
既然是屬國,就要對宗主國盡義務,光得好處沒有任何付出的屬國要了何用?在王業泰看來,藩屬國應該和大明內地百姓等同,都要向中央朝廷繳納稅賦纔是。
ps:求個訂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