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

主要是張旭率軍來的太快,兩千人全部乘坐戰馬,一路沿着蘇子河谷,經薩爾滸沿着渾河河岸逆流而上,經撫順直撲瀋陽。

一路三百多裡的路程,過了撫順才進入平原地帶,一路上經過的城池村鎮爲數衆多。

但因爲莽古爾泰抽調了絕大部分旗丁前往追擊堵截王業泰去了,從赫圖阿拉到瀋陽這一路空虛至極,根本就沒有什麼駐軍。

各村鎮的建奴婦孺恐懼的看着明軍突然出現,卻根本沒有阻攔的能力。

而對於各處建奴村子,甚至路過的城鎮,哪怕是撫順這樣的大城,張旭全不理會,而是徑直帶軍從城外經過,因爲他知道這些城鎮根本就沒有攻擊明軍的能力。

至於路過的這些建奴鄉村城鎮,自有李彥直負責處理。赫圖阿拉附近的建奴村鎮被肅清之後,李彥直會帶着新徵的漢奴大軍向瀋陽進發,在被解放的漢奴軍熱情飽滿的攻擊下,哪個村鎮都無法倖免。

因爲俘獲了大量的戰馬,張旭手下每個士兵都一人雙馬乃至三馬,備馬上攜帶着糧草物質,行軍的速度極快,三百多裡的距離,僅用了兩天時間便從赫圖阿拉到達了瀋陽城外,速度快到瀋陽守軍根本來不及反應。所以攻破城門纔會如此的容易。

瀋陽現在是建奴的都城,皇太極乃至所有建奴貝勒的家眷都在這裡。雖然大部分守軍和旗丁都被抽調到前線,但是每個家裡都有數量不少的奴僕包衣。

若是把這些包衣奴僕都集結起來,輕易便能集結一支數千人的軍隊。

這些包衣雖然都是漢奴身份,但很多人投奔建奴時間久了,已經生出了歸屬感,自然會爲建奴作戰。

若是那樣的話,有幾千包衣軍協助守城,想打下瀋陽便困難的很了,甚至不可能。畢竟張旭手中也只有兩千人馬,而瀋陽可是一座堅城。

跑到瀋陽城下時,守軍甚至連吊橋都來不起拉起,只是倉促關上了城門。

以火銃封鎖城頭,用木頭撞開城門,然後大軍一擁而入進入了城中。所以,攻入道瀋陽城中之後,便是張旭也感到萬分慶幸。

守城建奴只有三百八旗,匆匆來戰時,卻在明軍的火銃下碰的頭破血流。

兩千明軍,裝備的火銃便有一千支,更是用戰馬載了數十門虎蹲炮,在強大而猛烈的火力下,守城八旗根本沒有衝到近千肉搏的機會。

消滅了守軍,佔據了瀋陽城門,張旭便開始了佔領整個瀋陽的動作。

然而他沒想到接下來竟然非常的艱難。

瀋陽是一座大城,裡面居住的人口有七八萬人之多,大都是建奴貴族,並非是一般的平民旗丁。

而皇太極的皇宮也在瀋陽,皇宮裡居住着皇太極的皇后哲哲和一衆后妃,包括著名的大玉兒,也就是另一個時空順治皇帝的母親。當然此時皇太極還沒有去汗號稱帝,大金也沒有改爲大清,故哲哲只是稱大福晉,她的侄女大玉兒剛嫁皇太極不久只是側福晉。

而此時建奴的皇宮還沒有經過後世的擴建,非常的逼隘,也只有大政殿、十王亭、崇德殿等數座宮殿。

而皇宮裡的人數也遠沒有進入北京多,整個皇宮只有百十人,除了十幾個妃子外,剩下的便是侍女和包衣奴隸和少量侍衛。

皇太極的大福晉哲哲是蒙古科爾沁部落的女人,蒙古女人和漢人女子不同,便是女子也從小騎馬射箭,強悍之處遠勝漢女。

當聞聽明軍進城之後,哲哲大驚,但並沒有太過慌亂,而是命令宮中少數侍衛和包衣奴僕集結起來,大約有五十多人,分發武器準備防禦。

這些包衣都是在建奴這裡生活了十多年,才能得以侍奉皇太極後宮。而且大部分人不是明朝宮裡的太監,而是正常的男人。這些人再建奴這裡生活的久了,家人也都在這裡,對建奴已經有了歸屬感,早已經自認是建奴一員。

在哲哲的指揮下,皇宮的城門被封閉,侍衛和包衣們拿着弓箭上了城牆,進行防禦。

攻入城後擊敗守軍的第一時間,張旭便派出了兩百人的隊伍直撲皇宮,試圖先控制住皇太極的家屬。

然而到達皇宮後,在明軍面前的是緊閉的宮門和城上嚴陣以待的守軍,一時半會竟然沒有辦法。

畢竟守衛皇宮的侍衛和包衣人數雖少,卻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可以躲在牆後躲避明軍的火銃,明軍想攻入宮去兵不容易。

強行進攻的話必然有很大傷亡,爲首的軍官帶着手下逼在宮門處,派人去向張旭報告。

而此時的張旭卻頗有些焦頭爛額。因爲不僅進攻皇宮受阻,明軍在很多地方都受阻了。

瀋陽城內有着衆多的建奴貝勒貴族府邸,每一個府邸都是一個單獨的院落,每個府邸中都有着衆多的奴僕。

明軍攻入城內,這些府邸自然會關閉院門,試圖靠着院牆抵抗,而裡面的包衣奴僕們也拿着武器和明軍拼命。

他們的家人都在這裡,根本顧不得什麼曾經漢人身份,而且這個時代的人也沒有什麼國家民族概念。

張旭原本的打算是,以部分軍隊守住城門,然後把剩下軍隊分爲十幾部分,每個部分百十人,分別進攻皇宮和城中倉庫要點,以及各個貝勒府邸。

然後發動城中的漢奴起來造反,幫助明軍控制城池。

在他看來,瀋陽的守軍已經被消滅,接下來的任務自然輕而易舉。

然而他低估了這些建奴貴族家屬們抵抗的決心,而百十人的隊伍想攻入一個府邸也確實困難。

除了瀋陽的糧倉被拿了下來,進攻皇宮和大部分貝勒府邸都失敗了。建奴的抵抗太過激烈,便是女人都拿弓操刀和明軍拼命。

他媽的,反了她們了!張旭怒了。

把大部分的軍隊都集結了起來,開始重點進攻建奴的皇宮。

數百火銃手在宮門外列陣,分成四組輪流開火,彈丸雨點般射到城頭,把幾十個侍衛射的不敢露頭。

十幾個強壯的明軍擡着一根巨木兇猛的撞擊着宮門,巨大的撞擊聲遠遠的傳了出去。

大政殿中,皇太極十幾個福晉側福晉聚在一起,一個個抱着幼小的兒女瑟瑟發抖。

大福晉哲哲坐在中間的主位上,臉色蒼白無比。她再是堅強,也畢竟是個女子,如何不感到恐懼。

若是明軍攻入宮中,下場是什麼她一清二楚。

二十歲的大玉兒靠在姑姑身側,同樣身體顫抖着,身材苗條臉蛋俊美的她便是恐懼也楚楚動人。此時的大玉兒還沒生福臨,身材容貌正是最好的時候。

“姑姑。”聽着外面的撞擊聲,大玉兒恐懼的拉住了哲哲的袖子。

“莫怕,莫怕。”哲哲撫着侄女的手背,柔聲安慰道。

“大福晉,宮門已經被明軍撞破。”一個奴才屁滾尿流的衝入宮中,向哲哲報告着噩耗。

終於要來了嗎?哲哲臉上露出的黯淡之色,擡起頭來,看着殿中的衆女人。

“大汗正在和明國決戰,卑鄙的明軍卻偷襲了瀋陽。你們都是大汗的妃子,是愛新覺羅家的女人,萬萬不能受辱,丟了愛新覺羅家的臉。

你們每個人面前都有一碗毒藥,裡面是鶴頂紅,喝了它用不了片刻便會斃命毫無痛苦。

現在都給我把它喝了吧!”

哲哲衝着殿中的衆女人沉聲道。

衆女頓時哭泣了起來,一個個搖着頭,恐懼的看着面前的毒藥。

“難道你們想在明軍面前受辱不成?”哲哲憤怒的叫道。

“大福晉,我,我不想死啊。”皇太極的一個妃子拼命的搖着頭,無論如何也不願去碰那毒藥。

“來人,幫幫她。”哲哲威嚴的道。

兩個同樣發抖的宮女走了過去,試圖去灌藥,那妃子拼命的掙扎着,藥碗被打翻在地上。

哲哲萬分的憤怒,然而卻沒有太多辦法,這時她深深的後悔,後悔把所有的侍衛都派去守宮門,應該留下些人先處理了這些女人。

看着滿殿的人,有皇太極的妃子,有皇太極幼小的兒女,哲哲深深的生出了無力感。

大汗啊,我對不起你,沒有給你守好後宮。哲哲衝着天空喃喃的道。

“大玉兒,你是我科爾沁部落的鳳凰,是大汗的側福晉,你不能讓大汗蒙羞,乖,把這晚毒藥喝了吧。”哲哲溫柔的對侄女道。

大玉兒看着眼前的毒藥,緊咬着嘴脣緩緩搖頭。

“怎麼,連你都不願爲大汗去死嗎?”哲哲失望的道。

大玉兒抽泣道:“姑姑,我不怕死,但這樣死去毫無價值,我不甘心!”

“那孩子你想怎麼樣?”哲哲輕輕的問道。

大玉兒咬着嘴脣,神色萬分的堅定:“我便是要死,也要拉着明國大人物一起死,好能爲大汗盡一份力,這樣的死去我不甘心!”

哲哲欣慰的看着自己的侄女:“好吧,既然你要這樣,姑姑也不勉強。但是你要知道,這條路充滿了屈辱,會無比的艱難。”

密集而沉重的腳步聲響了起來,大批的明軍已經衝入了宮內,看着遠處出現的明軍,哲哲悲哀的一笑,端起了面前的藥碗,一飲而盡。

“姑姑!”看着口鼻流血的哲哲,大玉俯身在地,悲哀的哭了起來。

“張將軍,已經徹底肅清了宮內守衛,宮裡所有的人都控制了起來。”一個部下跑到宮門外向張旭報告着,“裡面都是建奴僞汗皇太極的妃子還有皇太極幾個年幼兒女,張將軍,咱們該怎麼處置這些人?”

“皇太極的女人?哈哈哈。”張旭暢快的大笑了起來。

攻入建奴都城,攻下皇太極皇宮,抓住了皇太極所有女人,這是張旭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這樣大的功勞,就這樣落在自己手中,這簡直讓張旭驚喜若狂。

“將軍?”手下還在等着命令。

“皇太極的家眷,自然要分別對待。”張旭停下了笑聲,“把她們都關在一間房中,等到回師時帶走,這些人對朝廷十分有用。”

“將軍,皇太極的幾個妃子生的極美,您要不要看看?”手下小心的說道。

張旭白了他一眼:“你看本將是貪戀女色的人嗎?這些建奴女人又腥又羶,有什麼好看的!”

“是是是。”手下趕忙就要退下。

“傳我的命令,別的女人無所謂,皇太極的妃子誰都不要亂動。否者我閹了你們!”張旭命道。

雖然攻下了瀋陽,張旭卻沒有意得志滿,他知道什麼樣的身份做什麼樣的事情,皇太極的女人自己最好不要亂動,把她們送到京城功勞會更大。再說,建奴的女人有什麼好的,萬花巷的窯姐都比她們強的多!

不過到底是年輕人,心中有着好奇心,他也想看看奴酋的女人會有多漂亮。佈置了接下來的事務後,便信步走到了關押這些妃子的屋子,隔着窗戶看去,一下子看到了大玉兒,眼睛便直了。

我的乖乖,原來建奴女人中也有這麼漂亮的啊,張旭嘖嘖讚道。

彷彿感受到了張旭的目光,大玉兒擡頭看去,目光正好和張旭相接。張旭竟然感受到那妃子向自己露出笑意,再仔細看看,卻沒有發現異常。

乖乖,這妃子很是年輕漂亮,比萬花巷的窯姐強。若是送給大帥的話,大帥肯定會開心!

不過得悄悄地送,不能讓小姐張妙音知道,否者麻煩就大了。

說起來大帥也挺可憐,當這麼大官,身邊連一個女人都沒有,也從來沒見過他拈花惹草,這樣的日子自己看着都心疼!

心中想着,張旭轉身離開了。他不是不喜歡女人,也不是膽小到不敢動皇太極的妃子!

被關押在另一個屋的那幾個侍女好像不錯,看起來挺水靈的,一會兒便讓人送到自己房裡。手下的王八蛋太多,下手晚了可不行!張旭暗暗想到。

隨着皇宮這座堡壘拿下,瀋陽的大事便定了,雖然還有不少貝勒府邸在抵抗。但沒有軍隊僅憑一些包衣奴僕根本成不了氣候。

第22章 滿桂第83章 大連灣第9章 賭資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7章 御前軍議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09章 錦州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6章 新軍編制第144章 監軍第100章 人心亂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163章 大婚第163章 大婚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119章 攻打鎮江堡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21章 大戰將起第44章 登州李彥直第14章 選拔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110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138章 尾聲第22章 滿桂第119章 攻打鎮江堡第34章 王業泰被彈劾了第117章 諜戰第58章 兵臨城下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37章 請鎮東江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74章第7章 御前軍議第96章 生意談成第68章 嫌隙第58章 兵臨城下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58章 兵臨城下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105章 鑽牀(第一更)第77章 皮島上的女真人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101章 忙逃離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44章 登州李彥直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122章 虛實第23章 王業泰好樣的第117章 諜戰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38章 王先通回家第2章 破家爲國王業泰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83章 大連灣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60章 攻防(求收藏求推薦)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79章 定東江第10章 賺大了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66章 分工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77章 皮島上的女真人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27章 狙擊奴酋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55章 大封賞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100章 人心亂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92章 圍殺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63章 落入陷阱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36章 遭人陷害
第22章 滿桂第83章 大連灣第9章 賭資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7章 御前軍議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09章 錦州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6章 新軍編制第144章 監軍第100章 人心亂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163章 大婚第163章 大婚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119章 攻打鎮江堡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21章 大戰將起第44章 登州李彥直第14章 選拔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110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138章 尾聲第22章 滿桂第119章 攻打鎮江堡第34章 王業泰被彈劾了第117章 諜戰第58章 兵臨城下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37章 請鎮東江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74章第7章 御前軍議第96章 生意談成第68章 嫌隙第58章 兵臨城下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58章 兵臨城下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105章 鑽牀(第一更)第77章 皮島上的女真人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101章 忙逃離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44章 登州李彥直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122章 虛實第23章 王業泰好樣的第117章 諜戰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38章 王先通回家第2章 破家爲國王業泰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83章 大連灣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60章 攻防(求收藏求推薦)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79章 定東江第10章 賺大了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66章 分工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77章 皮島上的女真人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27章 狙擊奴酋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55章 大封賞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100章 人心亂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92章 圍殺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63章 落入陷阱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36章 遭人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