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歷史的慣性

王業泰有理由感到自豪,因爲取得的這一系列的勝利,都是在他的策劃下完成的。

大淩河一戰的結果已經傳了過來,雖然還是沒能改變遼西援軍被擊潰的事實,甚至連被自己救出的滿桂都戰死了,但是總歸救出來了祖大壽部一萬多人,還有大凌城內的兩萬壯丁避免了被吃掉的下場......

祖大壽及其率領的遼西軍固然自私跋扈,但祖大壽其人對大明還算忠誠,有他在,遼西便非常的安全。

而這一仗最大的勝利卻是王業泰的遼南軍打出來的!

王業泰率軍從鴨綠江北上攻克鎮江寬甸,然後經鳳凰城一路向西直到遼陽城下,把建奴的腹地打了個對穿,攻克城堡八九座,剿滅建奴屯住的村莊上百,斬獲八旗旗丁首級五千餘級,俘虜了建奴婦孺兩萬多人,解救了漢奴三萬多,已經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

若是再加上週遇吉部在大淩河城下斬獲的建奴首級,現在光是斬獲的建奴首級便有七八千之多!

至於張旭李彥直部取得的戰果,王業泰現在自然不清楚。但是他能想象出來現在建奴腹地的情況,建奴大部分旗丁都被自己吸引到了金州,腹地空虛至極,自然無力抵擋張旭的三千精銳。

也許張旭部斬獲的八旗兵首級沒有多少,但對建奴的破壞卻是前所未有的,還不知道有多少建奴村子被燒的,多少建奴婦孺被殺掉或者俘虜,恐怕現在建州三衛甚至是瀋陽都被張旭李彥直弄了個底掉吧!

想象着這種結果,王業泰如何能不開心!

經此一役,建奴八旗兵折損兵力過萬,損失的婦孺百姓還不知道有多少萬,若是張旭李彥直髮動漢奴包衣造反,恐怕建州瀋陽一帶所有的建奴婦孺都無法存活!

至於損失的牲畜糧食各種物質,被燒掉的田地村莊,那更是數不勝數!

經此一役,建奴的戰爭潛力被滅了個七七八八,失去大部分婦孺孩童,也就沒有了補充兵力的可能,建奴雖然還有四五萬的旗丁,但以後會越打越少。

失去了各種物質,建奴連渡過接下來這種冬季都將非常困難!以後更是將越打越弱!直到最終消亡!

只是想想,王業泰便對接下來的抗奴大業充滿了信心。

按照這種趨勢,用不了多久建奴便會被殲滅,沒了外患的大明將能夠騰出手來對付國內的動亂。

李自成張獻忠那些人看似蹦躂的厲害,現在的實力一般的很,只要朝廷對他們稍加重視,剿滅這些反賊並不困難!

哦,想的有點遠了,還是先想想接下來該怎麼辦吧。王業泰把飄忽的思緒收了回來。

“諸位,建奴匆匆忙忙撤退,咱們該如何去做呢?”王業泰笑着問手下諸將道。

“大帥,建奴匆匆撤退,是爲了圍剿攻略他們腹地的張旭將軍。張旭他只有一營三千人,如何是數萬精銳建奴的對手?

以屬下的意見,咱們應該迅速集結兵力北上,威脅遼陽爲張旭解圍。”

剛剛帶領船隊回來的周遇吉第一個發言,經歷了和建奴的一場大戰,和祖大壽配合擊潰了上萬八旗,周遇吉現在可謂是信心十足。

“不妥,”徐敷奏卻道,“建奴老巢被攻,恐怕所有建奴都處在了爆發的邊緣,所謂哀兵必勝,現在的建奴如同受傷的野獸一般,若是追過去的話必然受到建奴猛烈的打擊。

而咱們現在的兵力也就兩萬餘人,無論是兵力還是戰力都遠不如建奴,全師前往遼陽的話稍有不慎便有傾覆之險......”

“以徐將軍的意思,咱們要眼睜睜的看着建奴去攻打張旭嗎?”周遇吉不滿的問道。

“張旭他敵不過建奴可以退兵啊,他可以選擇經建州向鴨綠江撤退,或者乾脆撤入朝鮮境內!”徐敷奏理所當然的道。

周遇吉還要再爭時,卻被王業泰止住:“好了,徐將軍說的有道理。咱們即便全師前往遼陽,距離張旭也太過遙遠,根本無法及時增援。與其如此,不如選擇從東路經鴨綠江接應。”

“大帥您的意思是?”

“就像上次那樣,走水路前往鴨綠江口,經鴨綠江逆流而上,佔據寬甸,便能和張旭取得聯繫,到時增援也好,接應張旭撤退也罷,都被全軍向遼陽進軍強得多。”王業泰解釋道。

“此役咱們雖然大挫建奴,但還要看到建奴依然具備強大的實力,其主力八旗並未受到太大損失。

現在的建奴如同受傷的野獸,若是再招惹很容易被其反噬。此役咱們取得的戰果已經夠大了。接下來應該好好消化戰果,積蓄力量,滅建奴並不急於一時。”王業泰語重心長的道。

現在的王業泰在軍中的威望高到沒邊,凡是他的話都被被絕對的服從。周遇吉雖然心有不甘,卻也不得不承認王業泰的策略纔是最好的,當即表示願意帶軍前往鴨綠江負責此事。

“周將軍,你一路東征西戰實在太辛苦了,鴨綠江的事情還是交給兄弟我吧。”徐敷奏笑嘻嘻的道。

周遇吉點點頭,不再相爭。一來確實有些累,再就是他也知道自己立下的功勞已經很大,總得讓別人立一些才行。不然就太招人嫉恨了。

“好,既然是徐將軍你提議從鴨綠江增援張旭,此事便交由你負責。”王業泰當即決定道。

“建奴的目光現在都在瀋陽建州,根本無暇顧及東面的寬甸,你此行到寬甸應該非常順利。

我把所有的戰船都調給你,再給你兩營士兵,你到寬甸的任務不是和建奴打仗,而是接應張旭以及被解救的漢奴百姓迴歸。

徐將軍,你要記住,你多接回來一個漢民百姓,多接回來一匹戰馬一頭牛,建奴的力量便會損失一分,咱們將來對建奴的優勢纔會更大,才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滅掉建奴!”王業泰諄諄囑咐道。

“末將尊命,必不負大帥所託。”周遇吉抱拳道。

徐敷奏帶人乘船離開了,經海路到達寬甸至少需要半個月時間。皇太極和莽古爾泰匆忙帶領八旗兵北上,張旭現在遭到的壓力肯定很大,能撐多少時間誰也說不準。

王業泰雖然有些擔心,但現在也沒得辦法,就如同一開始說的,從陸路援救根本不現實。

只能希望張旭機靈一些了,不過有李彥直在,應該沒有多大問題。李彥直打仗不行,腦子確實靈活的很,王業泰暗暗想道。

建奴走了,徐敷奏也帶人離開了,金州關平靜了下來。

王業泰在金州沒有多待,命周遇吉帶兵駐守金州,他自己帶人返回了旅順。

戰鬥暫時結束了,日子還得過下去。爲了這次大戰,王業泰抽調了遼南所有的輔兵,幾乎集結全部力量準備應付建奴的進攻,石灰的生產,海鹽的曬制,甚至連漁船隊的出海都停止了下來。

魚鹽是遼南的經濟命脈,而新開墾的田地也要抓緊時間種下冬麥,這樣來年纔有口糧。所以,除了守金州的軍隊以外,其他戰兵輔兵所有男丁都被王業泰解散,全部加入轟轟烈烈的大生產之中。

而除了生產以外,還有一件事需要納入日程,那便是解救的漢民安置工作。

在鎮江寬甸王業泰解救了三萬多漢民百姓,還俘虜了兩萬餘女真婦孺。現在這些人還都在皮島和沿海的島嶼。

那些島嶼可無法養活這麼多的人,所以必須把他們接到遼南來。

但這些人的安置,田地房屋等等又是很大的問題。好在攻打建奴繳獲了衆多的戰馬牛騾牲畜,還有大批的糧食物質,最起碼在物質這一項是不缺的。

不過遼南的土地終歸有限,現在已經有了十多萬人,再加上這些被解救的漢民,以後田地會越來越緊張。

看來必須得開發蓋州甚至海州的土地了,王業泰暗暗的道。

蓋州和海州雖然緊鄰遼南,但沒有金州關的阻隔,將直面建奴的進攻,所以王業泰很有些猶豫。

不行就先建一些城堡吧,就像遼西那樣,以城堡的形式進行推進,每個城堡都能安置數千上萬人,有長生島特產水泥在,修築城堡並不困難,王業泰想道。

山東總兵張可大來向王業泰辭行,並請求王業泰給補充一些糧食物質。

張可大奉命增援大淩河,現在大淩河戰役已經結束,他就沒有必要再在遼南盤桓。

雖然張可大的山東兵沒有派多少用場,但畢竟出了一些苦力,在金州關很是幹了不少活,而且張可大還算聽話,他手下的山東兵也沒敢騷擾地方,對他王業泰還算滿意,所以很慷慨的給他補充了糧餉物質,足夠數千山東兵回到登州所用。

而且對張可大,王業泰還贈與了好些財物,並許諾會把一百級建奴首級記在他的頭上,這令張可大欣喜若狂。斬首建奴一百級,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對王業泰,張可大簡直是感恩戴德,差點想留在遼南不走了。

然而張可大剛剛帶人乘船離開,一艘船從登州而來,帶來了孔有德造反的消息,讓王業泰不禁愕然了。

王業泰知道,在另一個時空孔有德在山東造反,荼毒山東近兩年,把好好地膠東半島弄了個一團糟,而登萊巡撫孫元化也因此被朝廷殺掉問罪。

王業泰滿以爲,這個時空隨着自己的出現,建奴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明軍的實力比另一個時空強了好多,孔有德沒有膽子再造反纔是,沒想到他還是狗改不了吃屎!

王業泰有些後悔,明明知道孔有德這廝的操行,而因爲忙於對付建奴,忙着改變大淩河之戰的結局,對孔有德完全忽略了。自己明明應該提醒孫元化的!不過即便自己提醒孫元化,恐怕他也不認爲孔有德會造反吧。

翻開登州敵情司小五送來的情報,王業泰仔細的看着,對孔有德造反始末有了瞭解。

和另一個時空很相似,孔有德先是奉孫元化的命令,帶着部下從海路增援大淩河,在另一個時空,孔有德是因爲遇到暴風無法到達被迫返回,這個時空給孫元化的理由同樣如此。

但王業泰知道,這理由根本不成立,因爲張可大能夠帶兵到達遼南沒有遇到暴風,爲何暴風偏偏襲擊孔有德的船隊?所以根本就是孔有德自己貪生怕死不敢和建奴作戰!

孔有德帶兵回到登州後,孫元化非常惱怒,既然海路不通,便命令他帶兵從陸路前往遼西增援。

從登州經陸路前往遼西,等於是圍繞着渤海轉了大半圈,足足一兩千裡的距離,可要比海路艱難的多。

孔有德雖然滿心不情願,但也無法違背孫元化的命令,磨磨蹭蹭帶着手下軍隊出發了。

也許是行軍的艱難,也許是一路上地方官府如同防賊一樣防範着他的軍隊,一路所過集鎮都閉門罷市,而地方官府給予的給養也嚴重不足,總而言之這一路過得並不愉快,部下士兵怨言非常大。

到達滄州境內吳橋鎮的時候,幾個士兵闖入大戶王象春家抓走了幾隻雞,被王大戶的兒子告到孔有德面前,孔有德臉上掛不住,下令處置了那幾個士兵,從而引得部下大譁,焚燒了王家莊園。

部下李九成趁機勸說孔有德舉兵造反殺回登州,恰在這時,大淩河之戰的一部分消息傳到了滄州,聽說滿桂的四萬援軍被建奴全殲之後,孔有德對繼續增援大淩河陷入了絕望,便聽從了李九成的話,帶着部下悍然造反,一路搶劫向着登州殺回。

孔有德的部下都是窮兇極惡的東江遼兵,沿途地方官府根本不敢攔截,就這樣讓他一路向登州殺回,不過在王業泰收到情報的時候,孔有德還在萊州府境內。

按照歷史的發展,孔有德會在耿仲明爲內應下輕鬆攻下登州城,然後開啓長達一年多的山東之亂。

看着手中的情報,王業泰很是感慨,歷史終究有其慣性啊!

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51章 平定叛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1)第166章 分工第63章 落入陷阱第77章 皮島上的女真人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65章 勝局第106章 火炮(第二更)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79章 定東江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12章 見上司第28章 救出滿桂第152章 沒糧去找棒子國第156章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85章 合作(第二更)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16章 新軍編制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35章 朝堂上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67章 旅順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156章第91章 佯攻第150章 建奴愛咋滴咋滴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80章 東江商隊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14章 選拔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138章 尾聲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151章 日子過得難啊第139章 爽第27章 狙擊奴酋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105章 鑽牀(第一更)第65章 勝局第163章 大婚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75章 使其內亂(第一更)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86章 無私的孫元化(第三更)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32章 囂張跋扈第17章 激勵士氣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29章 皇太極的決斷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58章 兵臨城下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9章 賭資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02章 背鍋俠毛承祿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83章 大連灣第26章 王業泰要冒險第58章 兵臨城下第93章 建奴退了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100章 人心亂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50章 陷井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80章 克復遼東全境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63章 大婚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122章 虛實第10章 賺大了第182章 三年第159章 皇帝的家宴第159章 皇帝的家宴第14章 選拔
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51章 平定叛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1)第166章 分工第63章 落入陷阱第77章 皮島上的女真人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65章 勝局第106章 火炮(第二更)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79章 定東江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12章 見上司第28章 救出滿桂第152章 沒糧去找棒子國第156章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85章 合作(第二更)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16章 新軍編制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35章 朝堂上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67章 旅順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156章第91章 佯攻第150章 建奴愛咋滴咋滴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80章 東江商隊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14章 選拔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138章 尾聲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151章 日子過得難啊第139章 爽第27章 狙擊奴酋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105章 鑽牀(第一更)第65章 勝局第163章 大婚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75章 使其內亂(第一更)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86章 無私的孫元化(第三更)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32章 囂張跋扈第17章 激勵士氣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29章 皇太極的決斷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58章 兵臨城下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9章 賭資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02章 背鍋俠毛承祿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83章 大連灣第26章 王業泰要冒險第58章 兵臨城下第93章 建奴退了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100章 人心亂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50章 陷井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80章 克復遼東全境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63章 大婚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122章 虛實第10章 賺大了第182章 三年第159章 皇帝的家宴第159章 皇帝的家宴第14章 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