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表演的時刻到了

祖大壽帶隊衝破建奴包圍回到了大淩河城,立刻下令封閉四門死守。然而建奴卻並沒有追擊過來,而是停步在壕溝之外。

清點兵力人數之後,士兵陣亡了兩千多,可謂損失慘重。

“狡猾的建奴!”看着城外遠處的建奴營地,城牆上的士兵人人心有餘悸。

“建奴並沒有趁着這個機會尾隨咱們殺入大淩河城,而是止步於壕溝之外,這究竟是爲何?”副將張存仁道。

“還能如何,他們是害怕強行攻城帶來的巨大傷亡,想着靠圍城逼迫咱們投降好不戰而屈人之兵,卻是想瞎了心。”何可綱冷笑道。

“也許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拿咱們當誘餌,打的是援軍的主意。”祖大壽道。

然而判斷對了建奴的盤算又能如何?自己等人被圍在城中,建奴的包圍如同鐵桶一般,根本出不去,便是想和外界取得聯繫都不可能!

剛剛戰敗導致士氣低落,糧食吃盡不得不殺戰馬爲食,對眼下的祖大壽何可綱等人來說,能做的也只是等待而已,等待朝廷援軍能夠儘快到來爲自己解圍!

而此時的錦州乃至大明朝廷,並不知道祖大壽的中計突圍失敗,還在爲吳襄的兵敗而震驚。

看着狼狽逃回的總兵吳襄,寧錦巡撫丘禾嘉一陣天旋地轉,知道自己前途算是完了。好在兵備道張春站了出來,派人四處收攏潰兵,最後竟然得五千多人。

吳襄兵敗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朝廷,引得朝野大譁。朝廷下旨問責丘禾嘉,罷免了他的巡撫之職,但對兵敗逃回的吳襄卻沒有問罪,遼西大敗之際,還需要吳襄繼續領兵。

而吳襄的救援失利,意味着以遼西自己的力量絕對無法完成解救大淩河城的任務,只能重新回到薊遼總督孫承宗的救援計策上來。

崇禎遂下旨,發薊州山海關遼西登萊遼南五鎮的軍隊救援大淩河城。

救援的總負責人自然由薊遼督師孫承宗擔任,遼南偏師則由平遼將軍王業泰統領。

朝廷的聖旨一路由快馬送到了登州,再跨越大海來到旅順,王業泰接到聖旨時,時間已經到了八月二十日,此時距離大淩河城被圍已經過去了將近一月時間。

接到聖旨後,王業泰立即召集諸將,“諸位,咱們表演的時刻到了。”

“願聽大帥吩咐。”周遇吉、徐敷奏、張旭、李彥直等人紛紛叫道。

諾大的地圖擺在桌子上,王業泰手指地圖,諸將圍攏在左右。

“朝廷此次的營救大淩河的策略是這樣,以薊州山海關遼西的軍隊爲主力,從正面向着大淩河行軍爲祖大壽解圍。咱們遼南的軍隊爲偏師,經蓋州海州擊建奴背後,兩路合擊,內外開花,試圖一舉把建奴消滅在大淩河城下。”王業泰解說着孫承宗的計策。

“諸位說說,此戰有無成功之可能。”

“薊州山海關遼西的軍隊,兵力沒有十萬也有八萬,再加上咱們遼南登萊,總兵力足有十萬,可堪與建奴一戰,當能擊敗建奴解救出祖大壽。”周遇吉分析道。

“薊州的軍隊在去年被建奴入侵時擊潰殲滅,現在都是新兵沒什麼戰鬥力,山海關確實有兵,卻要留足一定兵力守城,畢竟山海關是進京的門戶,錦州的軍隊先是被祖大壽帶入大淩河城,然後又經歷了吳襄之敗,能動員的兵力恐怕也不會太多。所以孫督師能調動的軍隊不可能太多,充其量也就五六萬人罷了。”徐敷奏卻搖搖頭,對周遇吉分析的十萬軍隊表示懷疑,他出自遼西深知遼西的虛實。

“登萊山東的兵力是不少,但和咱們遼南卻隔着大海,以海船運兵頂多也就調來萬兒八千,咱們遼南雖然有兩萬多人,但必須留下足夠的兵力守衛遼南,所以咱們遼南偏師能動員的軍隊不會超過兩萬人。”李彥直也道。

遼西六萬,遼南兩萬,加起來也就八萬,而建奴卻有五萬之多,明軍面對建奴並沒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更何況分爲兩路。經過二人的分析,便是周遇吉激動的心也冷靜了下來,在場的諸將都知道此戰絕不好打。

而只有穿越者王業泰知道,山東登萊的軍隊根本指望不上,在另一個時空,登萊巡撫孫元化確實派了兵從海路增援遼西,半路上卻遇到海浪返回,繼而引發了孔有德叛亂。

這個時空,由於自己的存在,遼南的情況迥然不同,但指望孔有德等人和建奴激戰,實在是有些異想天開。

所以,雖然孫承宗盤算的很好,但對此戰的後果,王業泰完全不抱任何希望。遼南遼西相距千里,兩路軍隊想協同作戰幾乎不可能,而任何一路軍隊面對建奴都處於絕對的劣勢,建奴完全可以採用各個擊破的方式,先後消滅遼西遼南兩路援軍。而等到遼西遼南的軍隊被殲滅,祖大壽的大淩河自然也守不住,到時遼西遼南軍隊盡墨。大明再也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和建奴正面抗衡,以後面對建奴便只有防守。

“大帥,難道此戰沒有一點希望了嗎?”周遇吉絕望的問道。

王業泰微微一笑:“誰說的,不是還有咱們平遼軍嗎。”

“可是咱們也只有兩萬人,對建奴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啊。”周遇吉道。

“按照朝廷的旨意孫督師的計策是這樣,可是咱們何必要按朝廷旨意行事?”王業泰笑道。

“您是說?”周遇吉眼中突然泛起神采。

“他打他的,咱們打咱們的,咱們爲何要以自己之短擊建奴之長?東江鎮存在的意義本來就是牽制建奴,而非正面和建奴作戰。”王業泰笑道。

“建奴傾巢而出,兵臨大淩河城下,內部防禦必然空虛,咱們從海路直撲皮島,從鴨綠江向建奴腹地展開進攻,便如建奴入侵大明一般橫衝直闖,破其村寨,殺其百姓,焚其田地。建奴老巢被攻打,必然會回師救援,如此大淩河城之圍自解!”

ps:晚上還有

第37章 請鎮東江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71章 鑄炮和陰謀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13章 神機營,周遇吉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55章 種田第62章 各懷心思第26章 王業泰要冒險第152章 沒糧去找棒子國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68章 嫌隙第63章 落入陷阱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38章 王先通回家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7章 激勵士氣第82章 凌遲處死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21章 交戰第115章 中計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11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180章 克復遼東全境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14章 選拔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131章 王業泰決定增援大淩河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89章 準備第50章 陷井第82章 凌遲處死第24章 出城援救滿桂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第11章 一百家丁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第92章 圍殺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101章 忙逃離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10章 賺大了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164章 塞外諜報來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63章 大婚第36章 遭人陷害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75章 使其內亂(第一更)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91章 佯攻第100章 人心亂第161章 王業泰論弊制第80章 東江商隊第97章 冬日第9章 賭資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116章 表演的時刻到了第51章 平定叛亂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16章 表演的時刻到了第3章 崇禎的期待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16章 表演的時刻到了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50章 陷井第22章 滿桂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86章 無私的孫元化(第三更)第93章 建奴退了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33章 張之極的訓斥第98章 廣鹿島第173章 收復蓋、復、海三州(第一更)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44章 監軍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71章 鑄炮和陰謀
第37章 請鎮東江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71章 鑄炮和陰謀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13章 神機營,周遇吉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55章 種田第62章 各懷心思第26章 王業泰要冒險第152章 沒糧去找棒子國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68章 嫌隙第63章 落入陷阱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38章 王先通回家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7章 激勵士氣第82章 凌遲處死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21章 交戰第115章 中計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11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180章 克復遼東全境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14章 選拔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131章 王業泰決定增援大淩河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89章 準備第50章 陷井第82章 凌遲處死第24章 出城援救滿桂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第11章 一百家丁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第92章 圍殺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101章 忙逃離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10章 賺大了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164章 塞外諜報來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63章 大婚第36章 遭人陷害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75章 使其內亂(第一更)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91章 佯攻第100章 人心亂第161章 王業泰論弊制第80章 東江商隊第97章 冬日第9章 賭資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116章 表演的時刻到了第51章 平定叛亂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16章 表演的時刻到了第3章 崇禎的期待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16章 表演的時刻到了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50章 陷井第22章 滿桂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86章 無私的孫元化(第三更)第93章 建奴退了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33章 張之極的訓斥第98章 廣鹿島第173章 收復蓋、復、海三州(第一更)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44章 監軍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71章 鑄炮和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