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各路勤王軍

距離北京城六十里的良鄉城,不久前經歷過建奴偏師的一次攻打,在全城軍民的拼死守衛下城池保住了,眼下建奴向南攻向固安東安等地。

而現在,一支風塵僕僕的軍隊出現在良鄉以西,卻是應召而來的山西勤王軍。

八千軍隊,在山西巡撫耿如杞、山西總兵張鴻功的帶領下翻越太行山從紫荊關進入到了順天府境內。

看着城外出現的客軍,良鄉知縣很想不去理會,近萬的大軍,僅僅是補給便能把良鄉庫府徹底掏幹……

然而看着身邊虎視眈眈的欽差特使,拒絕的話根本說不出口,哪怕特使只是內宮的一個小太監,也就帶着幾個錦衣衛。就在昨日,易州知州剛剛因爲拒絕給客兵提供補給而被撤職查辦,被欽差特使拿下送往北京。

八千軍隊,索要十日的補給便要十萬斤糧食,還有相應的油鹽蔬菜等等。以縣府的能力根本拿不出,良鄉知縣李憲不得不召集縣內士紳富戶,強行進行分派。

士紳富戶們當然不肯答應,紛紛叫苦,他們或是有着秀才舉人的功名,或是家裡有着強大的背景,並不把知縣李憲十分放在眼裡。

然而李憲還未發作,來的欽差特使大怒,一聲令下,隨行的錦衣衛一擁而上,把這些士紳富戶抓了起來,要以阻撓軍務問罪。最終逼的他們不得不答應如數襄助糧餉。

崇禎二年,雖然崇禎裁撤了東廠冷落了錦衣衛,但錦衣衛的兇名還是廣爲傳播。一旦被他們抓入詔獄,不死也得脫層皮,沒有人再敢硬抗。

一車車糧食送往城外的軍營,李憲鬆了口氣的同時,卻也知道這次的事情還沒有完。士紳富戶們被強逼着捐獻錢糧豈能善罷甘休?事後必然會有反彈,自己這個知縣估計也當不了太久。

耿如杞和張鴻功很感慨,早在出兵之時,他們便感覺此行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出了山西后八千人便成了客兵,補給什麼都得仰人鼻息,一旦得不到補給斷了軍糧,八千大軍別說勤王,說不定便會有譁變的危險。

然而出了山西之後,所過城池竟然都積極給大軍提供補給,而且提供的還要比補給的多。兵部的命令傳了過來,讓大軍前往薊州聽命,而薊州殘破,所以要攜帶足夠大軍一月的軍糧,而這些軍糧都要沿途城池提供。

若是以前,讓這些城池地方官府提供這麼多補給根本不可能,而現在有朝廷派出的欽差特使,這一切變得簡單了許多。

補給的事情得到了解決,軍隊糧餉不缺自然士氣高漲,一路上擔心的問題一掃而空,耿如杞和張鴻功對趕走建奴充滿了希望。

當然,耿如杞和張鴻功不知道的是,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他們這支山西兵命運及其悽慘,不知什麼原因,到達北京附近後被兵部從良鄉調到通州,從通州調到昌平,從來沒有在一個城池駐紮超過一天,而按照大明的規矩,客兵到達第二日地方城池纔會給補給,一連三日得不到任何補給,最終導致士兵譁變抄掠鄉村,崇禎皇帝聞言大怒,下詔逮捕了耿如杞和張鴻功,一年後於西市斬首……

而這個時空,有了王業泰的退敵策略,最起碼明朝的迎敵辦法不像另一個時空那麼混亂,而欽差特使的派出使得軍隊補給全無問題,歷史上的譁變消失了,而大明多了八千勤王的忠勇將士,耿如杞和張鴻功的背鍋命運也得到了改變。

在良鄉休整補給了糧食之後,耿如杞和張鴻功立刻帶兵向北,經昌平向薊州方向進發。沿途所過城池皆提供糧食,到達薊州時攜帶的糧食足有四五千石之多,足夠大軍一個多月之用。

而此時,三邊總督楊鶴派出的五千勤王軍在延綏總兵吳自勉的帶領下經過龍門渡口越過黃河到達了山西境內,他們將向北經太原府進入大同,再經過宣府向薊州進發。

龍門的南方,陝西巡撫劉廣生親率三千秦軍也趕到了蒲州黃河渡口。

更遠的西方,甘肅的勤王兵也正走在茫茫的黃土高原上。

河南巡撫範景文、江西總兵魏照乘、鄖陽巡撫樑應澤也各自帶着屬下軍隊走在前往北京的勤王之路上。

他們都有一個目的,前往北京勤王,驅趕入侵掠奪的建奴,保衛大明的國都!

在另一個時空歷史上,正是因爲補給的問題,數支勤王軍先後出了問題,而其他勤王軍便是到了北京也沒有發揮出多大作用,沒能阻擋住後金八旗兵的搶掠財富人口,沒有繳獲建奴的首級。有的只是千里勤王的疲憊,有的只是一路上的食不果腹,有的只是降落到極限的士氣。

而現在,歷史的車輪終於偏離了一些,最起碼這些勤王的將士再也不用擔心會餓肚子。

而此刻,距離北京四百多裡的薊州平谷縣城。

昌平總兵尤世威,和總理薊州、昌平、保定軍務的兵部右侍郎劉策,分別帶兵從昌平、密雲趕到了這裡,拜見薊遼督師孫承宗。

見到孫承宗,劉策誠惶誠恐,因爲此次建奴入侵,他這個總理薊州、昌平、保定軍務的兵部右侍郎是第一責任人,責任其實要比頂頭上司薊遼督師袁崇煥更大。

而現在,袁崇煥已經被下獄,劉策知道也許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便會步袁崇煥的後塵。事實上在另一個時空,崇禎三年的正月,也就是再過一個月,崇禎即下旨把劉策捉拿並斬於北京西市,卻是比袁崇煥死的更早。

現在的劉策知道,自己罷官已經成定局,要想保住性命,就必須得在和建奴的戰鬥中立下功勞。

“範董啊,唉,希望你能知恥而後勇,率部下和建奴激戰。若是能成功拿下遵化,也許能稍微彌補一下你的過錯。”孫承宗嘆息道。

劉策臉色蒼白道:“愷陽公放心,拿不下遵化,策寧願死在那裡。”

孫承宗搖搖頭:“我知道你有必死之心,但打仗不是憑一勇之氣就行的,咱們得好好謀劃一下該如何去打。”

第71章 鑄炮和陰謀第104章 這個冬天有些忙第133章 抵達大淩河城外第7章 御前軍議第121章 交戰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117章 諜戰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50章 陷井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163章 大婚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51章 平定叛亂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66章 分工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155章 大封賞第117章 諜戰第15章 李邦華的肯定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第74章第2章 破家爲國王業泰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133章 抵達大淩河城外第11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22章 虛實第33章 張之極的訓斥第63章 落入陷阱第29章 皇太極的決斷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92章 圍殺第150章 建奴愛咋滴咋滴第72章 東江內亂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104章 這個冬天有些忙第51章 平定叛亂第16章 新軍編制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7章 御前軍議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69章 炮轟登州水城第97章 冬日第182章 三年第143章 歷史的慣性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22章 虛實第182章 三年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98章 廣鹿島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24章 出城援救滿桂第117章 諜戰第49章 暗地裡的陰謀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第134章 血戰大淩河(六千多字更新)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45章 登萊巡撫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66章 分工第15章 李邦華的肯定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72章 東江內亂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56章第17章 激勵士氣第50章 陷井第100章 人心亂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00章 人心亂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43章 手下被抓第156章第79章 定東江第13章 神機營,周遇吉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83章 大連灣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89章 準備第23章 王業泰好樣的第16章 新軍編制第37章 請鎮東江第91章 佯攻第38章 王先通回家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第34章 王業泰被彈劾了第99章 真正的手段
第71章 鑄炮和陰謀第104章 這個冬天有些忙第133章 抵達大淩河城外第7章 御前軍議第121章 交戰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117章 諜戰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50章 陷井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163章 大婚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51章 平定叛亂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66章 分工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155章 大封賞第117章 諜戰第15章 李邦華的肯定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第74章第2章 破家爲國王業泰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133章 抵達大淩河城外第11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22章 虛實第33章 張之極的訓斥第63章 落入陷阱第29章 皇太極的決斷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92章 圍殺第150章 建奴愛咋滴咋滴第72章 東江內亂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104章 這個冬天有些忙第51章 平定叛亂第16章 新軍編制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7章 御前軍議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69章 炮轟登州水城第97章 冬日第182章 三年第143章 歷史的慣性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22章 虛實第182章 三年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98章 廣鹿島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24章 出城援救滿桂第117章 諜戰第49章 暗地裡的陰謀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第134章 血戰大淩河(六千多字更新)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45章 登萊巡撫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66章 分工第15章 李邦華的肯定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72章 東江內亂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56章第17章 激勵士氣第50章 陷井第100章 人心亂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00章 人心亂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43章 手下被抓第156章第79章 定東江第13章 神機營,周遇吉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83章 大連灣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89章 準備第23章 王業泰好樣的第16章 新軍編制第37章 請鎮東江第91章 佯攻第38章 王先通回家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第34章 王業泰被彈劾了第99章 真正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