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

李素對宗教是敬畏的,因爲這一類人很偏執,而且能直接與鬼神聯繫,所以這類人不好惹,誰都不清楚他們背後的鬼神老大是什麼脾氣,萬一得罪了被雷劈呢?

除此之外,李素對宗教的認識或許還有點狹隘,他對僧道的看法仍停留在念經,煉丹,飛昇,以及……批八字,算流年,測字,看婚姻事業財運以及子嗣等等。

最後幾樣最吸引人,也最接地氣,至於這幾樣究竟應該是和尚乾的還是道士乾的。

玄奘的臉色很難看,手裡一串檀木念珠轉得跟風火輪似的,德高望重的大師似乎……犯了嗔戒?

“貧僧不會算流年!”玄奘重重哼道。

“批八字呢?”李素不拋棄不放棄地問道。

“也不會!”

“婚姻事業前程子嗣……你是大師,總有一樣會的吧?”

“貧僧……不會!”玄奘臉孔有點紅,李素覺得他可能在羞愧,和尚嘛,越是德高望重,羞恥心越強烈,畢竟千辛萬苦跑一趟天竺連批個八字都不會,換了李素是他,可能也會臉紅一下的。

當初第一次見到孫思邈時,老道士也是這樣,不會撬鎖,不會穿牆術,不會輕功……太失望了,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這個世界的和尚道士們到底怎麼了?

見玄奘臉紅得厲害,身子隱隱顫抖,李素怕把他羞死,於是果斷換了個話題。

“好吧大師,咱們不聊這個了。”

玄奘長吐一口氣,露出釋然的表情,剛纔的話題他顯然很沒有興趣。

“貧僧跟大唐將士們行路這些日子,多少聽說了一些李縣子的事蹟,李縣子領數千將士死守西州城。爲大唐立下大功,回到長安後,李縣子的前程怕是不可限量,貧僧這裡先恭賀縣子了。”玄奘含笑道。

“大師謬讚,些許微薄功勞,其實都是將士們的性命堆砌而成。對我而言,若能換得更多的將士活下去,我情願沒有這些功勞。”

玄奘低宣了一聲佛號,道:“斯言善哉,李縣子秉持仁心,功勞大,功德更大,貧僧觀李縣子器宇不凡,面潤額寬。正是貴人之相,若能多積德行善,必有福報。”

李素眨眨眼:“大師看得出我有貴人之相?”

玄奘笑道:“相面先觀氣色,李縣子氣色不凡,面俊目正,自是貴人之相。”

李素嗔道:“原來大師剛剛是在謙虛,快,幫我算個流年……”

****

離開西州已一個多月。隊伍走得不快不慢,半月後終於到了沙州。

在沙州短暫補充了糧草和淡水。換了一批駱駝馬匹,李素下令在沙州休息三天,三天後,隊伍再次啓程往東,朝玉門關方向行進。

仍是一路枯燥,仍是一路釋然。大家帶着滿滿的食物和飲水,還有對餘生滿腔的期待和希望,在烈陽下漫行漸遠。

在這個交通不便的年代裡,從西到東的路程,往往便花費了人生的小半年時間。

一個多月後。隊伍終於到了玉門關。

田仁會和玉門關將士的終點站便在這裡,雖然加了“光祿大夫”的銜號,可田仁會的實職仍是玉門關守將。

夕陽快落山時,玉門關遙遙在目,三軍將士歡呼振奮,打起精神加快行程,在夕陽的最後一抹光亮消失在地平線的那一剎,隊伍終於進了玉門關。

當夜田仁會在玉門關內設宴款待李素程處默,衆將士卸去一身疲倦與風沙,在篝火堆旁痛快喝酒吃肉,忘形處互相抱頭痛哭。

漫長時日的並肩戰鬥和同路同行,玉門關將士與程家莊和右武衛騎營已結下了深深情誼,今夜過後,大家便要分道揚鑣,若無意外的話,一生中已不會再見,人生的下一段路程,換與別人同行。

痛飲,放歌,大哭,沉醉。玉門關的當夜,將士們在這樣的氣氛裡盡情宣泄過後,終於沉沉睡去。

第四天一早,身披着滿身氤氳與霞光,隊伍再次上路時,已只剩下程家莊子近千老兵,和百餘騎營將士。

…………

進了玉門關便算是真正進入了大唐,玉門關以內纔是春風能吹拂到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深深刻着李家的名字。

入了關以後,遇到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與西域千里罕無人煙的景象截然相反。

中原漢人的打扮,頭上挽着髻,挑着擔子或揹着竹簍,微風輕拂送來陣陣麥香,夾雜着一絲熟悉的久違的炊煙味道,玉門關彷彿成了一道長長的分割線,關外的遊牧,關內的農耕,兩者之間被劃分得涇渭分明。

入了關以後,李素和衆人的心情明顯振奮了許多,路上每一處都有着不同的風景,不像關外的大漠,走到哪裡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沙塵。

王樁自入關後,表現得最興奮,這段日子與方老五的關係處得不錯,兩人並騎走在一起,王樁甚至能夠有模有樣跟方老五吼幾句字正腔圓的秦腔,嘶啞難聽的嗓音嚇得人畜退避,鬼見鬼愁。

“再走約莫一個月便能到長安了,哈哈!總算回家了,這裡纔像人待的地方。”王樁扯着嗓子吼了兩句秦腔後,使勁抹了把臉大笑道。

李素皺了皺眉,撥馬離他遠了點,噪音太大,李素喜靜。

“回到家後兵部會有封賞文書吧?”王樁期待地看着他,上次聖旨裡封賞了許多人,只不過像王樁這種小人物的功勞,聖旨上未提一字,只說了一句“論功誥賞”便交代了過去,於是王樁很不幸被劃入“等等”那一類人裡面,只能回到長安後等兵部裁核功勞後再決定封賞的大小。

“沒錯。回去後耐心等一陣,你在西州立下的功勞,朝廷終歸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王樁興奮得直搓手:“能封個啥?陛下若是龍心大悅,手指縫一鬆,說不定便封我個縣子爵位啥的呢……”

李素斜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做人還是實際一點比較好。封爵恐怕不太可能,指望兵部那些傢伙給你裁核軍功的話,讓你當個隊正應該差不多了,所以,不能指望他們,你在西州差點連命都搭上,身上受傷不下二十處,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不是一個‘隊正’便能交代得過去的。”

王樁愈發興奮:“還能當更高的官兒?”

李素笑道:“回到長安。陛下必然會召我覲見面君,待我在陛下面前述職過後,捎帶提你和鄭小樓一下,保你們做個校尉應該問題不大,能管七八百人呢,也算是官了吧。”

王樁瞪圓了眼睛,接着仰天大笑幾聲“哈哈”,然後開始運氣吊嗓子……

“鬼哭狼嚎之前先滾遠!”李素很不客氣地破了他的功。

王樁心情燦爛得不行。屁顛顛地跑到隊伍最前方開始狼嚎。

“我不想做官,陛下面前莫提我了。”鄭小樓在旁邊酷酷地道。

李素轉過頭看着他。神情並無意外,顯然鄭小樓的回答在他的意料之中。

“做官不好嗎?走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出入乘車騎馬,有人在前面給你打着儀牌儀仗,不僅威風,而且很招桃花……”

鄭小樓冷冷掃了他一眼。嘴角一撇,露出很不屑的模樣:“當官是很威風,可以得到百姓們的敬畏,可是你的上面還有更高的官,你是不是也要對他們敬畏?每天見了面。彎腰,行禮,問好,或許還會耐住性子忍受幾句不太入耳的訓斥,當這樣的官,有意思麼?”

李素神情一滯,沒想到沉默寡言的鄭小樓,思想竟如此深邃,一語便道破了官場的真實面目。

“其實你也不喜歡當官的,對吧?你的性子如此懶散,其實和我是一路人,你應該去當遊俠兒,人生快意恩仇。”

李素擡頭,看到鄭小樓那張被放大的臉,目光充滿了探究尋味。

“臉拿開!別離我那麼近!還有,我不想搭理你了,你這人太不會聊天。”李素嫌棄地將鄭小樓那張臉推遠。

…………

…………

貞觀十四年六月廿五,李素和程處默領程家莊和騎營兵馬到達長安。

雄偉巍峨的城牆在目,李素許明珠王樁等人的眼眶頓時紅了,衆人立在高高的龍首平原上久久不語,離鄉千日,近鄉情怯,當初離開時鮮衣怒馬,翩翩少年,如今回來滿身風塵,百戰餘生,明明只離開了三年,卻彷彿隔了一輩子。

聖旨上要求的是李素到長安後即刻入宮面君,李素只能忍住歸心似箭的心情先朝長安城走去,許明珠貼心地給他換上了嶄新干淨的朝服,王樁蔣權程處默等人陪着他走進城門。

長安西城延平門外,李素下了馬,朝守門的將軍遞上腰牌和告身文書,將軍檢查過後驚訝地看了李素一眼,隨即側過頭朝身後一名軍士低聲吩咐了一句,軍士點頭領命,獨自一人飛快朝太極宮方向飛奔而去。

李素和蔣權等人滿頭霧水,守城門的將軍也不解釋,只朝衆人恭敬抱拳行了一禮。

程處默已安排程家莊子的老兵先行回家,李素等人只領着騎營百餘人進了城。

長安城仍如往常般繁華似錦,李素等人走得很慢,每個人臉上洋溢着歡快的笑容,看着來往穿梭不停的商販和百姓,沿路聽到粗獷的叫賣聲,甚至還有原汁原味的關中話罵街,李素臉上的笑容愈發深了。

不知不覺,他已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深深的熱愛,他早已融入了這個世界,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真正的家,而前世的種種,似乎只是他做過的一場夢,他是真正生於斯長於斯的大唐人。

牽馬入城,穿行西市,擁擠的人潮裡,李素和蔣權衆人悠閒愜意地朝太極宮方向走着,李素甚至幾番停下來。在路邊的店鋪裡給許明珠買了一支鎏金碧玉簪花,當着衆人的面插在許明珠如雲的髮鬢邊,羞得許明珠俏面通紅的同時,也虐死了無數單身狗。

穿過西市坊門,前面快到延壽坊時,忽然聽到前方一陣敲鑼聲。一隊金甲翅盔,盔帽上直插着兩根長長的白鵰翎毛,身着華麗的騎隊遠遠行來,路中的百姓商人們紛紛躬身退避。

離得近了,李素等人也認出來,這是太極宮的羽林衛,真正的皇帝貼身儀仗和衛士,爲首一人穿着絳紫色宮裝,卻是一名中年宦官。

長安城裡。羽林衛這幫人是老大,他們代表的是皇帝儀仗,輕易不會出宮,一旦遇見,只有清道避讓的份。

李素與衆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大家不約而同地朝大道旁邊讓開,讓這羣羽林衛禁軍先過去。

誰知羽林衛和宦官離李素十丈距離時,卻忽然同時下馬。宦官徑自朝李素走來。

李素呆住了,神情有些驚愕。直到宦官面帶恭順的笑容走到李素身前,這纔回過神。

“涇陽縣子,定遠將軍,西州別駕李素接旨——”宦官嗓門尖細,中氣卻十足,一開口附近數十丈的行人百姓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迎着鬧市中百姓商販們驚訝的目光。李素整了整衣冠,面朝宦官拜下。隨着李素的下拜,周圍無論臣民百姓商販皆面朝宦官跪下。

“臣,李素接旨。”

宦官徐徐道:“傳陛下旨,涇陽縣子李素遠略西域。克定西州,功比開疆,特賜李素長安城騎馬,授玉冠,玉帶。”

李素驚了一下,急忙垂首道:“臣謝隆恩。”

很快,兩名羽林衛禁軍上前,將李素原來的官帽和腰間的錦帶摘下,爲李素換上了一頂鑲嵌玉石的樑冠,冠上三道豎線,代表着李素的官階高低,腰間也被繫上一根由兩百多片翠玉鑲成的玉帶,搭配着他緋色的官服,顯得愈發俊朗。

蔣權,王樁和程處默等人羨慕得兩眼通紅,瞬間變成一羣兔子,紅着眼看着李素。

許明珠靜靜站在李素身後,興奮得俏臉通紅,小拳頭攥得緊緊的,似乎在無聲的方式用力宣泄着喜悅的心情。

鬧市周圍的百姓聽到宦官的旨意後,才明白這位穿着官袍的年輕人和他身後那羣傷的傷,殘的殘的漢子們竟是克守西州,百戰餘生的大唐將士,頓時肅然起敬,待李素換上玉冠玉帶後,人羣恭敬而整齊地朝李素躬身行禮。

“將軍辛苦,大唐萬勝!”

震耳欲聾的恭賀聲迴盪不息,喧囂的長安鬧市在這一刻,爲一位年輕的將軍短暫地寂靜了片刻。

李素眼眶一紅,長長呼出一口氣,默然朝百姓們回了一禮。

宦官仍面帶笑容,朝李素笑道:“請李縣子上馬,陛下特許李縣子日後可長安城騎馬。”

李素猶豫了一下,還是跨上馬,接受百姓們的行禮。

李世民的這道旨意裡,長安城騎馬,授玉冠玉帶等,雖然看似不起眼的賞賜,沒什麼實際的用處,但卻是一種極高的榮耀,這種榮耀以前也有過,一般都是賞賜給大勝歸來的國朝名將,而且非開疆闢土平天下之大功而不可得,對一個小小的縣子賞賜這些,尚是大唐立國以來的首次,已然算得上是厚賜了。

李素心情有些激動,看着蔣權程處默他們的羨慕目光,還有許明珠興奮得通紅的崇拜喜悅表情,以及四周百姓商販們恭敬的行禮,長呼一口氣後,心中竟生出一股“大丈夫當如是也”的豪情。

有了這道聖旨,接下來前往太極宮的路竟通暢了許多,李素獨自騎馬在前,身後跟着蔣權程處默和騎營將士,再後面便是百騎羽林衛禁軍護送,隊伍浩浩蕩蕩朝太極宮行去,路上無論官員百姓見之無不恭敬行禮,退避一旁。

穿過西市,經過延壽坊,太平坊,當隊伍跨過太平坊的坊門,離太極宮只有兩三里路時,前方又急匆匆跑來一隊羽林衛,照例,羽林衛禁軍隊伍前又是一名宦官。

這次李素心裡有了數,於是趕緊下了馬,朝宦官迎去。

宦官走到李素身前,尖着嗓子大聲道:“涇陽縣子李素接旨——”

李素當先下拜,周圍的百姓們也跟着下拜。

“傳陛下旨,涇陽縣子李素血戰西夷,死守西州,功在社稷,少年英傑殊懷大志,忠烈可嘉,着賜金魚袋,並賜賞太常寺‘秦王破陣樂舞’。”

李素呆了一下,又趕緊垂首道:“臣謝隆恩。”

很快,兩名禁軍上前,將他腰間的銀魚袋摘下,畢恭畢敬地給他換上了一隻金魚袋。

換好後,李素起身,擡頭一看,赫然發現太平坊的坊門外人山人海,圍着數千百姓商販,而坊門中間一個小小的空地上,不知何時搭起了一座高臺,高臺上,二十餘名身着鎧甲,手執劍盾的舞伎,一個個生得無比俏麗白淨,卻穿着男人的鎧甲翅盔,隨着高臺後的樂班一陣編鐘敲擊聲,二十餘名俏麗貌美舞伎執劍盾而舞。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聖開昌歷,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高臺後方,一羣同樣貌美的歌伎齊聲而歌,隨着壯闊激昂的歌樂,臺上的舞伎齊舞翩躚,劍盾時而列陣,時而進擊,一羣美貌女子竟生生舞出沙場金戈殺伐之勢。

李素獨自一人站在高臺下,蔣權程處默和百姓們離他足足兩丈,致使李素方圓兩丈內一片空曠,連宣旨的宦官都靜靜退避一邊。

這一刻,這一舞,是獨屬於李素一人的榮耀!

李素看着臺上的歌舞,興奮激動的心情漸漸平復,接連兩道賞賜的聖旨,此刻李素也漸漸咀嚼出了味道。

當初西州時,李世民的聖旨封賞衆人,唯獨漏了李素,不是刻意的忽略,而是李世民想要給他一份萬衆矚目下的榮耀和體面,今日這般陣仗鬧得長安皆知,這便是李世民給他的體面封賞。

李素相信,在自己邁入太極宮的宮門以前,一定還有封賞的聖旨在等着他。

***

ps:大章,大章,五千多字大章。。。天氣太冷了,不但凍得手指生了凍瘡,連思路都好像凍住了似的,所以更新有點慢。。。只是有點哦。。。(未完待續。)

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發配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八章 妖孽橫生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 上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宮消息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
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發配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八章 妖孽橫生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 上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半提審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宮消息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