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

高祖李淵立國以前,劉平只不過是侯君集帳下一名兵曹,被侯君集行軍法打斷腿後才痛定思痛,奮起立功,終於在立國後混了個縣子之爵。天 籟 『小說

論資歷,劉平在大唐這些名將面前一點都不起眼,他的名字到現在都沒什麼知名度,論做人爲官的能力,其實也非常平庸,否則絕不可能在給李素賠罪時還犯這種低級錯誤。

劉平說到這裡時,長孫無忌臉色和語氣都不怎麼好了,心中甚至有些淡淡的悔意,——怎麼讓這麼一號蠢貨抱上了自己的大腿?世上趨炎附勢之輩多矣,選來選去居然挑了一個豬隊友,實在是流年不利……

能成爲大唐第一號權臣,長孫無忌的涵養城府自然不淺,儘管心中對劉平不滿,甚至有些厭煩,但臉上卻沒有表現出半點不滿的意思,仍然面無表情。

“李素這人,不可以常理揣之,老夫活了大半輩子,從未見過這等少年郎,他曾經立過的功,做過的事,劉縣侯你莫非沒聽說過?”

劉平垂頭恭謹地道:“當然聽說過,只不過……”

長孫無忌冷冷一笑:“只不過,見面不如聞名,對吧?乍見之下,覺得他只不過是個嘴上無毛的青澀少年,人家又是一臉和氣謙遜,甚至一臉軟弱可欺的樣子,你更覺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所以便存了輕慢之心,對不對?”

劉平嘆了口氣,臉色愈懊惱了。

長孫無忌哼了一聲,道:“劉縣侯,老夫不妨告訴你,放眼長安權貴門閥,包括老夫在內,誰都不敢輕覷李素,此子雖年輕,但他做出來的事卻是當世無雙,許多癡活一輩子的老人都比不上他,他若早生三十年,必是縱橫天下的英雄人物,他若與老夫同齡,連老夫都願對他甘拜下風,不敢與之爭長短,而你劉縣侯,呵呵……”

這番話很不客氣,長孫無忌話中的未盡之意劉平也聽懂了,連當今天子和當朝宰相都非常鄭重其事地將李素當成一位了不得的人物看,你劉平算哪根蔥敢輕慢他?你有那個資格輕慢他嗎?

劉平聞言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卻也不敢有任何不滿,只能老老實實垂頭聽着,神情越來越懊悔了。

長孫無忌闔上眼,輕輕呼出一口氣,道:“還有一件事老夫不妨告訴你,老夫如今是尚書省左僕射,是位極人臣的宰相,陛下的左膀右臂,你知道李素將來會是什麼人嗎?”

劉平呆愣着搖頭。

長孫無忌嘆道:“若老夫沒猜錯聖意,他將是未來大唐的第二個長孫無忌!”

劉平悚然一驚,目光震驚地看着他。

長孫無忌淡淡一笑:“不信是吧?老夫終歸越來越老了,總有致仕告老的一天,陛下也一樣,老一輩的人漸漸老了,位置卻不能空下來,所以陛下如今已在慢慢栽培年輕的能臣幹吏,如裴行儉,韓瑗,來濟等年輕人,但陛下心中最看重的,卻是李素。他常對我說,李素此子有經天緯地之大才,只可惜性情不足,尚需磨練,一二十年後,可相矣。”

長孫無忌轉頭看着他,道:“陛下這句話,你應該懂意思吧?簡單的說,李素是陛下爲大唐下一位帝王準備的宰相人選,大唐的第二個長孫無忌,而且老夫堅信,以李素之才,只要他不那麼懶散的話,在宰相的位置上必能創出一番比老夫更壯闊的功業……”

“如此重要的人物,令郎得罪本已不智,而你,登門賠禮卻還玩弄這點小伎倆,劉縣侯,老夫對你真有些失望啊……”

劉平一驚,長孫無忌這話委實很重了,由此看來,李素這人果然得罪不起,就連劉平的後臺靠山都不站在他這一邊,可見事情有點嚴重了。

劉平急忙躬身道:“下官已知錯了,還請相爺看在下官甫入長安不通世故,幫下官指點一條明路,下官感激不盡。”

長孫無忌搖頭:“明路?你把事情做到這個地步,老夫也解不開這個結了,幸好李素非心胸狹窄之輩,只要不把他得罪太狠,通常他也不會主動報復你的……”

目光一閃,長孫無忌瞥了他一眼,道:“你和侯家是怎麼回事?侯君集已被流放,長安城只剩了一些老弱婦孺,就算當年你與侯君集有些仇怨,如今也沒有朝他家人下毒手的道理,傳出去你這個縣侯還要不要做了?你以爲陛下將侯君集流放便果真是恨上他了麼?”

劉平又是一驚,隨即額頭的冷汗開始往外滲了。

長孫無忌的目光越來越冷,投靠他的這個傢伙實在太不省心了,而且看樣子不僅僅是缺心眼,簡直是智商有缺陷啊,此刻他心中不由越來越後悔,當初爲什麼嘴賤收下這麼一號智障……

“侯君集雖被捲進了李承乾謀反案,可他捲進並不深,而且在李承乾謀反那晚,他還主動跪在太極宮前請罪,陛下其實不忍問罪,只不過擔心衆口難掩,這纔將他流放瓊南,但陛下一直惦念着侯君集,老夫猜想,不出五年,侯君集必然會被召回長安,重新起用,劉縣侯,這個時候你拿侯家婦孺開刀,就算不怕侯君集回來報復,難道你也不怕陛下知道後龍顏大怒?你以爲侯君集這輩子都翻不了身了麼?”

劉平聽得冷汗潸潸,這個錯犯得可比得罪李素的那個錯嚴重多了,搞不好會掉腦袋的。

“相爺,下官,下官只是……”

長孫無忌冷冷一哼,道:“罷了,幸好你錯得不算嚴重,令郎只不過揍了侯傑一頓,還被李素半路攔下,令郎也捱了李素的揍,陛下縱然知曉,想必也不會重治你,不過劉縣侯,老夫可要警告你,從今日起,你安平侯府不得對侯家有任何挑釁衝撞,尤其要管教好你的兒子,至於原因,你是清楚的,侯家若有個三長兩短,第一個找你麻煩的不是侯君集,不是李素,而是當今天子!明白嗎?”

劉平大鬆一口氣,擦着額頭的冷汗不停點頭。

長孫無忌嘆了口氣,不滿地看了他一眼,對劉平愈失望,並且暗暗在心中做了一個決定,這個劉平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留他在自己的陣營委實是個不定時的炸彈,傷不傷得了人不知道,但一定會傷着自己,今日以後,還是棄掉這顆子吧。

接下來二人又寒暄了一陣,長孫無忌這纔將劉平打走。

看着劉平忐忑不安地離開了前堂,長孫無忌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

剛纔在劉平面前,長孫無忌一直在爲李素說話,而且也擺明了態度不會站在劉平這邊,更不可能幫劉平出頭,只不過……

李素做出來的事情,終究令長孫無忌心中不悅。

要保侯家沒問題,與安平侯府衝突也沒問題,但是,你派二十個部曲日夜守在侯家大門前,一副與仇家拼命的架勢,這個……就很有問題了,你不可能不知道安平侯的背後站着長孫家,那麼你此舉是什麼意思?是衝着誰來的?不拿宰相當幹部是嗎?

深吸了一口氣,長孫無忌的臉色漸漸恢復了平日嚴肅端正的模樣,可是心中那一陣不舒服,卻越擴越大……

*****

長安城永遠不缺話題,不缺熱鬧。

作爲一個人口百萬的都城,長安每天都生着大大小小的新鮮事,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它們拼湊在一起,構成了人世間的衆生相,就連僧道亦不能脫俗,他們也佔據了衆生圖裡的一處風景,和尋常人一樣,被紅塵裡的情與仇左右着嗔喜,唯有寺中的金身菩薩端坐廟中,目光悲憫地注視衆生悲歡。

就在長孫無忌和劉平都以爲上次的衝突事件已經過去的時候,長安城生了一件事。

這件事跟侯家和安平侯府有關。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上次侯傑被劉顯堵在路上差點被廢,後來李素遇見了,將這樁衝突攔了下來,並且不忍故交家眷被人欺凌,於是派了二十名部曲日夜守在侯家門口,給了侯家滿滿的安全感,不僅如此,李素還給侯家送了米麪,送了銀錢,保障了侯家滿門婦孺的生活。

安全感有了,錢也不缺了,侯家長子侯傑原本就是一個浪蕩紈絝公子,有錢又不怕被人揍,自然便打着李素的幌子恢復了以往酒肆買醉青樓買笑的幸福生活。

當然,侯傑的做法頗受爭議,畢竟侯家破敗成這般境況,老爹流放瓊南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釋還,正是舉家艱困之時,侯傑卻打着李素的幌子,拿着李素的錢,繼續過着以往的浪蕩生活,說得好聽這叫沒心沒肺,說得難聽這叫爛泥扶不上牆。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侯傑滿長安尋歡作樂買醉邀妓之時,終於又出了事。

李素派了二十名部曲守在侯家門口,便等於向長安城的權貴們釋放了一個很明顯的信號,侯家以後就是李素罩着了,但凡不是太缺心眼的權貴,找侯家麻煩之前最好掂量掂量自己惹不惹得起李素。

不論與侯家有沒有仇怨,李素這麼一出面,長安城的權貴果然沒對侯家有任何動作了,說是怕李素也好,說是給李素一個面子也好,總之,侯家安全了,連侯傑也這麼認爲,他覺得自己大抵能繼續在長安城橫着走了。

然而,侯傑終於還是遇到了不長眼的,或者說,是故意衝着他去的。

某日下午,剛在青樓與一個風塵姑娘胡天胡地一番,侯傑心滿意足地往家裡走,路過一條暗巷,侯傑冷不防被人拉了進去,然後……一通暴揍,侯傑被揍得哭爹喊娘,甚至驚動了巡街的武侯,待武侯們急急忙忙趕來時,施暴者已不知所蹤,巷內只剩侯傑一人躺在地上哀嚎,很不幸,他的左腿被人打斷了,小腿骨呈一種奇特的角度軟軟地彎曲着,而侯傑哀嚎一陣後便痛暈過去了。

侯傑出事,當天便上了長安城的熱搜頭條。畢竟侯家與安平侯的仇怨喧囂塵上剛剛纔被李素平息下去,侯傑還蹭着上次事件的頭條熱度呢,沒過幾天馬上又出了事,於是噌的一下直接衝上了熱搜榜第一。

長安城對侯傑莫名遇襲一事衆說紛紜,有的說是安平侯府的報復,有的說是侯傑在青樓爲了姑娘與某紈絝公子爭風吃醋,還有的直接把矛頭對準了長孫無忌,說是長孫相爺殺雞儆猴,故意打斷侯傑的腿給李素看,警告李素不要多管閒事,莫摻進安平侯和侯家的恩怨裡去……

反正侯傑是受害者,作爲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市井百姓來說,他們沒有任何的偏向性,衆口相傳的各種版本的流言其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劇情朝他們最希望的方向展,於是,李素和侯家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而長孫家和安平侯府也莫名其妙被扣上了一個屎盆子,欲辯而不能,滿腔悲憤。

不論任何說法,總之,侯傑的腿已經斷了,而肇事的兇手卻不知所蹤。侯傑被武侯擡回侯家後,侯君集的正室夫人侯方氏馬上下令閉門謝客,侯家上下任何不準出門一步,就連日常的吃食用度都是託門口的李家部曲幫忙買來。

事之後,安平侯府,長孫府,侯家,還有李素家。處於風口浪尖的四家竟沒有一家動家僕部曲去長安城闢謠解釋,但是長安城內卻已是暗流涌動,侯傑被襲事件在沉默的市井裡緩緩酵,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度蔓延,或是扭曲渲染。

據說侯傑遇襲的當日,長孫府便派了家僕,匆匆忙忙將安平侯劉平接到了長孫家,兩個時辰後,滿頭冷汗一臉悲憤的安平侯劉平才着急忙慌從長孫家出來,臉色非常難看,充滿了焦急和憤怒,顯然與長孫無忌的聊天很不愉快。

至於李家,當然也沒有出聲解釋,旁人都清楚,李素沒必要解釋什麼,他不是侯家的仇人,完全沒動機去害侯家。

奇怪的是侯家,作爲實實在在的受害者,按理說這個時候正是侯家哭天喊地的時候,可是侯傑出事已經兩天了,侯家仍然大門緊閉,未聽到任何動靜。

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求保底月票!!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給大家拜年!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三十九章 皇庭夜宴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
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求保底月票!!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給大家拜年!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三十九章 皇庭夜宴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