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

一番不軟不硬的話,頂得王呈無話可說。

話說得很明白,李素給了他兩條路,耍橫或是講道理。

論耍橫,李績的幷州兵馬就在王家祖宅三十里外,一聲令下可將王家上下全部鎖拿下獄,晉地是王家的祖業,但歸根結底,這天下卻是李家的江山。

講道理,人證物證俱在,樁樁件件的證據都指向王家,每個證據都在告訴王家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你家造反了”。

朝廷平反自古便是天經地義的事,千年門閥造反,朝廷該滅還得滅,不會因爲你家勢力大就放你一馬,你都威脅到皇權了,跟你還有什麼好客氣的?不信我帶兵剿滅你?不信你可以試試。

王呈不敢試。

王家枝繁葉茂,傳延千年,族人遍佈大唐,作爲家主,稍有一個決策出了錯,對王家都是滅頂之災,越是龐然大物,越不敢輕舉妄動,責任太重,消磨了意氣。

冤枉是冤枉,可這個冤枉有苦無處訴,鬧到長安城李世民面前,王呈都辯無可辯,這事怎麼說都不佔理。

講理講不通,哪怕你帶一批儒生名士過來也沒用,聲音再大也大不過一個“理”字。耍橫的話,李素比他更橫,萬餘幷州兵馬此刻還在王家祖宅前巡弋遊走,虎視眈眈,隨時都能一口把王家吞掉。

直到此刻,王呈才真正開始正視面前這位年紀輕輕的縣侯了。

李素之名,王呈很早以前便知道,他的一些事蹟,包括跟東陽公主的小八卦,王呈都清楚,作爲大家族的族長,長安城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必須要入他眼耳的。在他以前的印象裡,李素的崛起只能算是“倖進”,嗯,大抵就是把皇帝哄高興了,皇帝陛下哈哈一笑隨手便封個官爵,這種寵臣弄臣性質的人物,歷朝歷代都有,不足爲奇。

直到今日與李素見了面,二人對了幾句話以後,王呈這才深深察覺到李素的不簡單,可以肯定,這傢伙二十出頭的年輕又是入省又是封侯的,如此聖眷絕非拍馬溜鬚而得來的,他是有真本事的。

多少真本事還沒看出來,但見面後三言兩語間,李素把整個王家逼到角落裡進退不能,僅憑這一點,這傢伙就絕不是個簡單人物。

王呈的神情首次露出凝重之色,這一刻,他真正把李素當成了可以平等對話的對手。

至於一旁上竄下跳刷存在感的小屁孩李治,嗯,王呈果斷無視了。

看着王呈額頭漸漸又暴起的青筋,李素有點擔心老先生爆體,只好拱了拱手,儘量把語氣放得平和一些。

“王家主,晉陽是王家祖傳基業,王家經營千年,可謂名望極隆,當年我高祖皇帝晉陽起兵,也多呈王家恩義相助,王家與天家應是一榮俱榮纔是,您何苦自誤?”

王呈瞪着他,怒道:“何出‘自誤’之言?王家本是清白的,全是被你所誣!”

李素淡淡笑道:“好吧,下官就說個假設,嗯,假設啊,比如說王家確實是清白的,晉陽亂局的幕後指使人其實是另一家門閥,因爲與王家有了交易……具體什麼交易就不說穿了,總之,王家願意裝聾作啞任由那家門閥上竄下跳,當初雪災將至,王家或許會心存僥倖,覺得煽動數十萬災民作亂,可教日月換了新天,王家或能從中取利。可是如今雪災已停,朝廷賑災的糧食源源不斷,幷州兵馬已至晉陽枕戈待旦,同時我們已知道那些被利用的災民就躲在晉陽左近的山谷山腹中,文也好,武也好,我們都已做好了準備,今時非同往日,敢問王家主,你覺得那家門閥還有勝算嗎?他們與你的交易還能作數嗎?那一家出了事,王家能好到哪裡去?王家何苦鐵了心要跟那家門閥一條道走到黑?王家對朝廷的怨恨果真如此不共戴天了嗎?”

王呈臉色時青時紅,瞪大了眼睛卻久久訥訥無語。

李素悠悠地道:“時也,勢也,審度而行之。那家門閥縱然根基牢固,千年底蘊深厚,可是想趁大災而作亂,重演當初高祖皇帝晉陽起兵,妄想佔了李氏江山,恐怕有些自大了吧?王家主也是活了大半輩子的一族掌令,見識閱歷自比我們這些黃毛小子更多更廣,請問王家主,你真的對他們有信心嗎?”

王呈終於露出了猶豫之色,李素冷眼看着,頗爲欣賞地笑了。

欣賞的其實並非王呈的識時務,事實上李素並不覺得自己一番話可以讓他做出不同的選擇,一切還是因爲利之所趨。

李素敢肯定,自李績所部兵馬對王家形成合圍之勢的那一刻起,王呈便已有了決定,他帶了一羣儒生士子氣急敗壞跑來晉陽城理論,這個舉動本身就是一種含蓄的服軟,向朝廷低頭承認自己錯了,否則以王家家主之尊,在明知朝廷已懷疑他的情勢下,哪裡還敢進晉陽城?他敢來,證明他已意識到王家的危勢已迫在眉睫,朝廷在他家門口擺出兵馬可不是嚇唬他的,審時度勢之下,王呈不得不服軟,不得不親自進晉陽城。

李素欣賞的,卻是王呈的演技。

明明已服軟了,可偏偏在他和李治面前還要做出一副不甘不願的樣子,彷彿王家還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今日服軟我是給你面子之類的模樣。

政治人物的基本技能,演技必須要精湛,說哭就哭,說笑就笑,一言不合就飆演技,感人搞笑或是催人尿下,全看當時的劇本怎麼安排。

王呈此刻的演技很不錯,至少李素覺得自己的火候做不到這般爐火純青。

良久,王呈擡起頭瞪着李素,嘿嘿冷笑:“老夫看出來了,李縣侯,你這是禍水東引,大家心裡清楚,王家與此事無干,可你把這頂謀反的帽子硬生生扣在王家頭上,王家若欲自辯,只能發動王家的力量,把幕後那人揪出來才能自證清白,而朝廷則完全可以壁上觀,李縣侯年紀輕輕,心思倒是狠辣周全,自古英雄出少年,老夫終於信了這句話了。”

李素正色道:“家主此言差矣,既然非把話說透了,下官斗膽問一句,王家果真清白麼?清不清白,大家心照不宣便是,如今情勢已明朗,縱然下官今日不與你說這些,敢問家主如何決斷?還是願意跟他們一路硬扛到底?”

李治這時插言道:“王爺爺,我大唐立國後,高祖皇帝和父皇可曾有半點虧待王家之處?若有,請王爺爺直言,小子回去稟奏父皇,父皇必會自省,給王家一個交代。”

一搭一唱,王呈神情愈發猶豫了。

這時,縣衙外忽然傳來一陣匆忙的腳步聲,方老五的身影出現在庭院內,滿頭大汗地抱拳行禮,道:“稟侯爺,城外有亂民攻城!”

李治和王呈聞言大驚,李素卻不見意外之色,只是平靜地挑了挑眉梢。

“亂民人數幾何?軍械若何?城門可曾關閉?”李素鎮定地問道。

方老五道:“亂民從東西兩面城外而來,小人大致看了看,大約七八萬人上下,亂民未披甲,兵器大多是鐵鋤,竹竿,柴刀之類,鮮少有持大唐制式軍械者,付將軍見遠處城外冒出黑壓壓一片便覺得不對勁,馬上下令遷災民入城,緊閉四面城門,嚴命以待。”

李素點點頭,然後眨了眨眼,狐疑地望向王呈:“王家主,這該不是你的手筆吧?數遍晉地,只有王家纔有此膽魄氣度呀……”

王呈一呆,接着勃然大怒:“安敢血口噴人!王家怎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顧不得自辯,王呈說着忽然垂下頭,臉上的陰森怨毒之色一閃而過。

李素眼中閃過一抹笑意,他知道這陰森怨毒之色並非衝着他而來的,想想也冤,幫他們背了黑鍋也就罷了,卻趁着王家家主進晉陽城,悍然煽動災民攻城,此舉不僅直接造了朝廷的反,還將王呈也陷入了險地,顯然存了一鍋全端的殺念。

感情破裂了,交易作廢了,李素敢肯定,王呈現在肯定如被負心薄倖郎拋棄的純情少女一般,由愛生恨,由粉轉黑了。此刻他心裡想的必然是如何把那家門閥大卸八塊。

…………

…………

庭院衆人一片沉默,縣衙庭院外,王呈帶來的一羣儒生名士則悉悉索索一片慌亂,不少穿着青衫頭戴綸巾的儒生想進庭院勸家主逃跑,但看到王呈鐵青陰沉的臉色後,儒生們非常識趣地退回了庭院外,焦急地等待家主的決斷。

轟!

城外忽然傳來一陣震天的巨響,接着山呼海嘯般的喊殺聲遠遠傳來,庭院內外,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

果然是災民作亂!果然是真正的舉旗造反,事情終於鬧到不可收拾了!

“王家主,到了這個時候了,你還不快說實話!你真打算讓整個王家爲那些賊子陪葬嗎?今日城外之敵本官或許無法退之,但殺你祭旗壯威卻易如反掌!不管你們是否清白,王家就是這次攻城作亂的主謀,朝廷兵馬必將王家殺個雞犬不留!”李素忽然厲聲喝道。

王呈猛地一激靈,擡頭看着李素凜然且帶着殺機的臉色,王呈咬了咬牙,使勁一跺腳。

“好個盧家!竟敢落井下石,太原王氏必與你不死不休!”

李素眼一亮,急忙追問道:“盧家?范陽盧家?原來竟是他們?”

王呈瞥了他一眼,怒哼一聲,沒理他。

李素不計較,不失時機地問道:“范陽盧家祖業在河北道幽州易州一帶,他們爲何跑到晉陽煽動作亂?”

王呈怒道:“天下門閥旁支繁多,遍佈天下,誰說盧家便只能在范陽活動?我王家也有旁支在幽州,怎樣?哪條王法說不準許了?”

李素失笑,這老頭,自打剛纔把盧家抖出來後,心裡便憋了一股火,嗯,算了,不跟老人家計較……

“盧家在晉陽的旁支是哪一支?他們住在哪裡?”

“晉陽城外北面四十里,石佛村……”王呈彷彿泄去了渾身的力氣,虛軟無力地道。

“王樁,方五叔!”李素揚聲大喝。

“在!”二人抱拳。

“石佛村盧家,拿人!無論主僕全部鎖拿!”

“是!”

看着二人領命而去,王呈呆愣片刻,道:“此時亂民攻城,晉陽被圍,你們……如何出城拿人?”

李素忽然展顏一笑,朝他眨了眨眼:“或許……城外的亂民忽然良心發現,自動自覺給我們讓開了一條道呢?”(未完待續。)

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雅妙物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求本月保底月票!!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
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雅妙物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六百三十七章 深宮奏對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求本月保底月票!!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