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

李素與太原王氏的恩怨不小,當年晉陽平亂時,李素狠狠坑了王家一次,王家家主被坑得不輕,被李素逼得生生倒戈,不得不果斷出賣盟友,倒向朝廷。

作爲家主的次子,王然當年也是從頭看到尾的,包括李績爲了配合李素演戲,派遣大軍駐紮在王家的大門口,擺出一副滅人滿門的架勢,將王家一衆老小嚇得不輕,這也是促成王家家主不得不倒向朝廷的原因之一。

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真正視死如歸的人是極少的,更多的是向刀口妥協屈服,王然當時也在王家的人羣裡,那一次他也嚇壞了,於是極力主張出賣盟友以求自保。

後來王家果然做出了最聰明的選擇,李素也順利完成了晉陽平亂的任務。

再次回到朝廷溫暖的懷抱,與李世民手牽着手,心連着心,最初的恐懼過後,心裡涌出的便是無盡的憤怒,對製造恐懼的始作俑者李素,王家上下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無奈李素更聰明,早早將這口黑鍋扔給了李世民。

雖然王家上下心裡都清楚是怎麼回事,但報復的念頭卻不得不放棄。

因爲李素在長安城羽翼漸豐,他不僅有皇帝的聖眷,還有一張無比強大堅韌的人脈網,這張網裡囊括了諸多當朝宰相名將以及皇子公主,可以說,在長安城的範圍內,只要李素自己不作死,尋常人還真沒辦法對付他。

放棄報復是一回事,但仇恨又是另一回事,王家雖然拿李素無可奈何,但並不影響一大家子對他恨得刻骨銘心,提起他的名字往往順帶着便將李素的祖宗十八代都拿出來虐一遍。

李素選在這個時候登王家的門,而王然居然願意見他,尤其是見面後居然沒指着李素的鼻子罵髒話,由此可見大門閥的教養是何等的高明,李世民實在應該給王家發一塊“構建封建社會文明五好家庭”之類的牌匾以茲鼓勵。

對於李素的貿然登門,王然是打心底裡不歡迎的,這種不告登門的惡客,就像穿了一雙新鞋在門口卻踩了一泡臭狗屎,感覺別提多彆扭了。

李素絲毫不覺得自己討嫌,反而很自來熟的開始跟王然稱兄道弟。

“啊,王兄……”李素拱拱手。

這個稱呼令王然臉頰狠狠抽搐了一下,囁嚅着嘴脣,還是選擇沉默。

“王兄,往事已已,恩怨休懷,爲何不放下?當年的事愚弟也是不得已而爲之,而且……”李素頓了頓,再次把李世民拉出來背黑鍋,壓低了聲音道:“而且,愚弟所爲皆是陛下授意,我食君之祿,身不由己呀。”

王然怒哼一聲,接着冷笑:“當年在晉陽究竟怎麼回事,你我心知肚明,莫牽扯陛下,陛下一代英主,可想不出如此陰損的主意。廢話不必多說,李縣公今日登門到底有何事,說完還是請你離開吧,王家廟小,容不下你這尊大佛。”

李素嘖了一聲。

太小心眼了,一點小恩怨現在都放不下,胸襟氣度如此狹窄,家業如何振興?企業如何跨國?古代人的侷限性啊!

“那愚弟就開門見山了……”李素收起了笑容,直視着王然,緩緩道:“晉王被圈禁的消息,想必王兄知道吧?”

王然有些驚訝,隨即繼續板着臉道:“那又如何?與我王家何干?”

李素徑自道:“晉王今年十七歲,是諸皇子中品行最端正,爲人最善良的,他是個好孩子,這次的命案他是被人陷害的,王家是百年大族,王兄在長安城久居,當知天子腳下之兇險,晉王這次無端被陷,說來亦是因此,可謂飛來橫禍,值此交困之際,太原王家難道不想做點什麼嗎?”

王然冷冷道:“李縣公有話直說,沒必要繞圈子,你到底想說什麼?”

李素直起身子,盯着王然的臉,肅然道:“我想請王家保住晉王。”

王然呆住,半晌之後忽然冷笑:“晉王是陛下最寵愛的皇子,如今事涉命案,連陛下都保不住他,我王家有什麼能力保晉王?再說,天家宮闈之事何等兇險,王家有什麼資格參與?李縣公攛掇王家保晉王究竟是何居心?你還嫌害王家害得不夠嗎?”

“不夠……”李素脫口而出,見王然一副要瘋了的模樣,李素自知失言,急忙道:“我的意思是說,王家做得很不夠!”

“什麼意思?”王然語氣已經很不耐煩,眼看要下逐客令了。

李素嘆道:“王兄莫忘了,晉王李治可是與太原王氏有婚約的,而且馬上要大婚了,認真說來,晉王如今可是你們王家的女婿,女婿有難,丈家卻見死不救,從此以後,不知天下人怎樣看太原王氏?”

“你!”王然勃然大怒,長身而起,指着李素惡聲道:“李素你欺人太甚!皇子事涉命案,與聯姻有何關係?聯姻是陛下的旨意,圈禁晉王也是陛下的旨意,你覺得王家該遵哪條旨意,違哪條旨意?”

李素冷冷道:“若晉王的王爵被削被貶爲庶民,與王家的婚約也取消,不知太原王家如何自處?”

怒極的王然聞言一怔,接着睜大了眼睛陷入了沉默。

看着王然呆怔的臉,李素嘆道:“不容置疑的是,李氏已坐穩了大唐江山,貞觀朝近二十年,朝堂君聖臣賢,民間百姓樸實,對內施仁政,對外行王道,已然是四海歸心的氣象,不出意外的話,大唐坐享數百年國運應是意料之中的事,江山姓李,當今天子主動與太原王氏結親,這樁親事對太原王氏有多重要,需要我跟你細說嗎?”

李素說着忽然冷笑起來:“你們王家倒是聰明,沒出事便削尖了腦袋往裡鑽,出了事便馬上縮起腦袋裝聾作啞,這種行徑別說看在天下人眼裡,就算是隻看在陛下眼裡,你覺得陛下對王家會是怎樣的評價?更別說晉王如今還沒被定罪,只是爲證清白主動請求圈禁而已……”

“就算那個馮渡確實是被晉王殺的,就算宗正寺定了晉王的罪,就算陛下將晉王削去了王爵,你以爲晉王這輩子果真就只是庶民了麼?別忘了,晉王是長孫皇后嫡出的皇子,也是唯一一個被陛下帶在身邊親自撫育的皇子,可見他的分量在陛下心裡多麼重要,殺一個御史而已,算得多大事?一兩年以後待此案風聲過去,以陛下對他的寵愛,難道不會隨便找個由頭將他召回長安恢復他的王爵?”

“那時的李治,又成了晉王,可那時的太原王氏是什麼?你們王家在晉王最需要援助的時候無情無義袖手旁觀,王家的女兒嫁過去了,你覺得晉王會給她好臉色?會給你們王家好臉色?可是反過來說,如果這個時候你們王家聯同山東士族一起站出來聲援晉王,爲晉王請命,不論成與不成,晉王都將永遠記在心裡,未來你們王家將會收穫到什麼,相信也不必我來說,你自己最清楚。”

“我……”王然神情微動,欲言又止。

李素嘆了口氣,道:“今日我來找你,並非害王家,相反,因爲當年的恩怨我有愧於心,這一次我是來補償王家的,幫你們王家謀一份豐厚的資本,這份資本或許眼前看不到實際的好處,頂多一年兩年,王家便知這份資本有多雄厚了。”

王然哼了一聲,一肚子的怒火發不出來。

眼前這傢伙真是好一張利口,黑的能說成白的,明明是上門來求助,現在說得好像主動給王家送一份天大的好處,王家上趕着幫了晉王的忙,還得對晉王感恩戴德……

在這孽畜的眼裡,王家到底有多賤?

嗯?等等……他剛纔說“豐厚的資本”?這話……

王然忽然擡起頭,疑惑地看着他:“李……李縣公此言,莫非另有深意?”

李素眨眼:“你覺得有深意?”

王然:“…………”

這人果然很討厭,這兩年來王家一直想弄死他的心情是正確且偉大的。

現在最適合做的便是掀桌子翻臉,不過李素剛纔最後一句話太嚴重,王然隱隱察覺不同尋常,只好努力忍住把他扔出去的衝動,表情也儘量放得更隨和一些。

“事關重大,還請李縣公明言,誤了大事,想必對李縣公也無甚好處。”王然努力保持客氣的語氣道。

李素笑了笑,左右環視一圈,然後壓低了聲音,幾乎輕不可聞地道:“王兄,陛下如今……只有兩位嫡子了。”

簡單一句話,聽在王然卻如同晴空一聲霹靂,炸得他整個人頓時精神了。

話沒說透,但王然不是傻子,更何況這句話裡的信息量很大……

“李縣公莫非意指……”王然頓了頓,吞了口口水,艱難地吐出那兩個要命的字眼:“……東宮?”

李素眨眨眼,笑道:“恐怕如今世人都覺得魏王會是未來的太子吧?”

王然緊抿着脣,沒吱聲,神情仍有些戒備。

李素接着道:“按說呢,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是禮制,不過咱們的大唐可不太一樣,你別忘了,當今陛下……亦非嫡長子,更何況前太子李承乾謀反事敗被廢以後,如今的大唐已經沒有嫡長子了,剩下的兩位嫡子只有魏王和晉王,爲何世人都認爲魏王是未來的太子,卻從來不覺得晉王能當上太子呢?論聖眷恩寵,晉王可從來不差魏王半分,他可是陛下親自撫育長大的……”

王然眼皮直抽,沉默半晌,道:“魏王在朝堂中有根基有聲望,朝臣皆以太子事之,晉王有什麼?”

李素冷笑:“朝堂有根基有聲望,王兄你覺得這是魏王的優勢?”

“難道不是?”

“在朝臣和百姓眼裡,這自然是優勢,可你有沒有想過陛下如何看魏王?從古至今,但凡英明的帝王,哪個願意看到下面的臣子勢大自重?哪怕是親兒子也不行!朝臣的眼裡看到的只能是皇帝,不能是別人,你們眼裡的‘衆望所歸’,恰恰是陛下的大忌!像晉王這種性情溫和,孝順而孤立的皇子,卻極易得到陛下的歡心,而魏王這樣的,你知道叫什麼嗎?”

王然呆怔,木然搖頭。

李素停頓片刻,盯着他一字一字道:“魏王這樣的,叫‘結黨’,取禍之道也!”

王然身軀一震,怔怔地看着李素。

李素悠悠嘆了口氣,笑道:“東宮太子,大唐的儲君,這個位置何其重要,它到底屬於誰,你我說了不算,朝臣甚至天下人說了都不算,陛下覺得誰更合適當太子,他纔是太子。現在,王兄你還覺得晉王毫無勝算嗎?”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八百九十八章 借兵交易求保底月票!!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八百九十八章 借兵交易求保底月票!!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九百一十六章 主僕相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緣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