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王紫煙
“王紫煙”這個名字,是王惡絞盡腦汁選出來的。
日照香爐生紫煙,多詩情畫意。
美中不足的是,陳詩語絕對不會改名叫照香爐。
“紫煙,吃飽飽,睡覺覺,長高高……”
王惡輕車熟路地曲臂託着王紫煙,讓她在溫水裡戲耍。
果然幼兒還是喜歡溫暖的水域,王紫煙咯咯笑了兩聲,小胳膊小腿在水裡划動着,大盆裡泛起絲絲漣漪。
恢復了精神的陳詩語,微笑着看王惡逗弄王紫煙,心裡那一絲擔憂也拋之九霄雲外。
夫君是真喜歡妹娃子,不是寬慰之辭。
轉念一想,王紫煙脣紅齒白,呃,齒還沒生出來,明眸瓊鼻,除了吃與拉,要麼呼呼大睡,要麼笑眯眯的,誰見了不喜歡?
沒看着邊上婆婆拿着毛巾,準備給王紫煙擦水麼?
公公王老實搓着雙手,似乎想抱一抱小紫煙呢。
王延一直在嘟囔“失寵了”之類的話,卻還是蹲在水盆對面,與王紫煙有一搭沒一搭地對話,王紫煙肉乎乎的小手抓着王延的手指不放。
或許王延並不明白阿孃生弟弟或妹妹的區別,但他本能地喜歡上這個漂亮的妹妹。
嗯,就衝着妹妹喜歡與自己接近,以後就應該多呵護些。
陳成夫婦也笑眯眯地呆在一旁,時不時與王紫煙說上幾句話。
放心了,女婿是糟糠之妻不下堂,外孫女也極得寵,一家子和睦着呢。
岳丈也不好當,女婿太無能了,難免要嫌棄人家,擔心女兒受委屈;
女婿太能幹了,走到權勢巔峰,卻得擔心自家女兒會不會遭到冷遇,甚至是休妻。
這年頭的婚姻保護,就是非“七出”不得休妻,但對於權貴來說,並非牢不可破的藩籬。
“親家翁,百日洗兒宴,額家要出一半的力,順便安排上幾桌,請請親朋故舊,你看合適否?”陳成尋了王老實說話。
王老實琢磨了一下,明白陳成的用意,當即笑着點頭。
陳成也就是小小地蹭一下王惡的名頭,不過分。
……
長安城內氣氛雖然怪異,卻一直沒出甚麼事,王惡索性請了幾日假,安心帶娃。
王紫煙戴上七彩的回紇帽,手腳套着蒙舍詔送上的銀飾,脖子上掛着馮智戴送來的長命鎖,據說已經請大德開過光。
手腳一動,銀鈴鐺便發出悅耳的響聲,王紫煙動得更起勁了。
滿月了,外面的風比較和暖,王惡抱着王紫煙在院子裡走動,已經顯出老態的大黑、小黑搖着尾巴,好奇地打量着小小的人兒。
王紫煙黑寶石般的眼珠子輕輕轉動,小嘴巴含着一根手指頭,奇怪地看着大黑、小黑。
咦,這兩個奇怪的東西是甚哩?
“這是額們家養的細腰犬,大黑、小黑,是兄長王延的夥伴喲。大黑、小黑,這是你們的新主人喲。”
大黑、小黑輕輕地叫了一聲作爲迴應,唯恐聲音大了驚到小主人。
中門大開,李泰胖乎乎的身影出現,氣呼呼的。
“你個王端正,不當人子,千金都滿月了不知會一聲。呀,小美人,你好呀。”
王紫煙不認生,衝着李泰直笑,樂得李泰都快醉了。
“妹妹叫甚麼名字?王紫煙,好聽。”小胖墩李欣輕輕揮手,揚起手中七彩布偶。“這是額阿孃親手爲紫煙妹妹做的喲。”
王惡微微一笑,仔細打量着布偶。
很常見的老虎、鹿,帶了一點卡通的風格,看上去很萌。
布里庫提的手藝不錯呀。
“紫煙要謝謝李欣兄長,帶來那麼好看的布偶哦。”
王惡笑眯眯地開口,示意錢旺接下布偶。
紫煙張着小嘴,“嗯啊”地附和着,小手煞有介事地摸向李欣的臉龐,然後歡快地笑了。
太熟了,所以不用太正式。
錢旺讓人搬來椅子,大家在院子裡曬着日頭,李欣吃着擺上的一堆零食,眼睛都眯到看不見了。
小王莊果然是老饕福地,看看這甜甜的花生糖,且慢,這麻辣的是甚麼東西,如此美味、酥脆,再來一斤,不,兩斤!
李泰聽到那耗子偷食般的咀嚼聲,忍不住出手拿了一片塞嘴裡,吃完之後忍不住罵起李欣:“有好吃的不叫你阿耶,想吃獨食嗎?”
“王端正,這是甚?”
“這是洋芋、馬鈴薯、土豆。”
李泰抓了幾片土豆片,死活沒看出差別。
王惡開始指指點點:“看清楚,這一片是土豆片,這一片是洋芋片,這一片是馬鈴薯片。”
額信你個鬼!
王惡嘿嘿直笑:“好了,不逗你,洋芋、馬鈴薯是土豆的別名。”
李泰眼裡閃過一絲得意。
就說嘛,如果是不同物種,能瞞過本王這堪比法器的舌尖?
等等,土豆?
這東西不是耿國公從新世界弄回來的物種嗎?
好像就司農寺與小王莊有種植吧?
王惡鼻孔裡哼了一聲:“土豆生長週期是六十至一百天,畝產六百斤朝上,塊莖繁衍不要太快。要不是還有個休眠期,現在都能鋪滿武功縣了。”
原始種的土豆,產量還是太低呀,後世彩色土豆,畝產二千到三千斤,黑色土豆畝產三千斤呢。
不過,高產的土豆太吃肥了。
李泰曾俯身民間,當然知道畝產六百斤意味着甚麼。
五石左右的產量啊!
尋常稻、麥、粟,平均畝產在三石左右啊!
即便是溼重,那也是了不得的數字。
咔嚓咔嚓,這兩爺仔啃到另外一筐油炸薄片。
味道甘甜,嚼起來越發停不下來。
“這是番薯,莖、葉、種子皆可繁殖,地肥瘦均可種,藤可餵豬,葉可做菜,莖可煮、可蒸當主食,最好是與其他主食交替食用。可炸了當零食,是上好的粗糧。”
“最重要的是,可畝產二千斤。”
這不是王惡吹噓,明末引入紅薯時就有記載,“一畝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加之“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得以迅速推廣。
遺憾的是,番薯匆匆傳播的速度,趕不上明朝滅亡的腳步,明朝終究亡於貪腐、饑荒、土地兼併、內憂外患,最終番薯的便利全部便宜了入關的滿清。
李泰的身子僵住了。
只要好吃,你說他與豬搶食他都不介意的。
畝產二千斤,即便水分再多,曬乾也有千斤了吧?
這能讓大唐多養多少人?
養一萬萬人口,應該能行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