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節 3d拍攝技術

克拉克對利維的關照,看似隨口一說,但是利維卻很清楚他說的絕對不是一句客氣話。

利維想要拍攝3d電影,這個決定現在一直都是有着很多的議論聲音的。3d電影如何拍攝,3d電影怎麼拍攝纔好看?這些問題,人們全都不得而知——畢竟,3d動畫片,還都是新鮮事物,3d版的真人電影,還是在imax上放映,這樣的電影該怎麼拍?沒人清楚。

當然,對於觀衆們來說,他們不理解這些問題。在他們看,3d版電影也無非就是一個電影,和2d版一樣拍就是了。可是,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在利維看來,這個電影的拍攝,需要注意的東西,就非常多。

比如說,imax的特點之一,就是它的屏幕更加寬大,視野也會更加寬廣。這樣的鏡頭特點,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決定了imax電影,不適合用近距離的特寫鏡頭來拍攝。

畢竟,在碩大的屏幕上面,露出來一張碩大的臉,不是一個多麼讓人心情逾越的事情。就如同玩笑中說的一樣,一個鼻孔頂的上一個下水道的規模,看起來肯定不是很舒服。

這個問題,利維記憶中可是有不少人都在犯的,很多3d電影拍攝時非得盯着人臉,讓人怎麼看都不舒服——不過,他們的電影本來也是靠着3d蒙錢居多,這些方面,只怕他們本來也沒有怎麼細想。

而要想滿足這個需要,imax電影需要的就是更多的呈現遠景鏡頭,呈現大場面。在鏡頭裡面出現幾十層高的大樓,出現巍巍羣山,出現星空影像,這些東西。比起來出現人臉,可是要好得多的。

而3d電影的遠景鏡頭使用,又和2d電影有着很大的不同。3d電影的拍攝,是需要注意到景深的問題的。畢竟,有了足夠的景深,才能夠凸現出來空間錯落感,讓3d效果凸顯出來。而要想要製造足夠的景深,那麼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要在畫面中心凸顯更加明顯的人物和景緻,來吸引觀衆。從而製造景深。如何在遠景鏡頭中製造景深?這本來就是一個麻煩事。

畢竟,有些電影的拍攝,賣的完全就是電影明星的效應。要是在電影裡面不給足了電影明星鏡頭,不去拍攝這些明星的特寫,那這個電影還怎麼拍?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麼,接下來的問題,也就相應的出現了。景深製造出來了,那麼電影中間位置的核心畫面也就會更加凸顯。人們會更加註意了。而在人們注意到了3d電影的核心畫面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去特別照顧其他的背景和全局畫面。這樣一來,也就造成了一個新的問題:人們的眼睛只盯着中間的景物看,不顧全局的畫面。眼睛就會更加疲勞。而如果電影的切換非常頻繁,景深不斷變化,人眼的疲勞程度,就會進一步增大——一部電影就算是再好看。要是讓觀衆們看一會兒就覺得很累,那麼電影也就算是白瞎了。

這些年來,隨着數字剪輯技術的成熟。就算是好萊塢拍攝電影,也是越來越多的採取短鏡頭,快切換的方式了。頗有一些導演靠着剪輯凌厲而成名,這樣的方式也爲人們所喜愛——畢竟,比起來難以拍攝的長鏡頭,短鏡頭多用一些,可以減低拍攝難度,加快拍攝進度。

可是,3d電影完全顛覆了這個好萊塢電影發展的規律。拍攝這樣的電影,最不能夠要的,就是凌厲的快速剪輯。在3d模式下看快速剪輯,人眼會很累是一個方面,而且,因爲imax的銀幕很大,也很容易造成另外一個問題:大屏幕給出來的信息量更大,更大的信息量,意味着人腦接受起來更慢,快速切換鏡頭,人腦不一定能夠適應的過來,很容易讓觀衆們看不清楚這個畫面,就跳到了另外一個畫面,這會給觀衆帶來很強烈的不適。

這樣的特點,也決定了很多導演們的拍攝手法,根本無法適應3d電影。比如說,在利維的記憶中,克里斯托弗.諾蘭就是堅決不肯拍攝3d電影的,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爲他很清楚,他的電影的很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剪輯出色。去拍攝3d電影,那是舍長取短,智者不爲。

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拍攝風格,拍攝風格不適合某種技術不可怕,沒有這種自知之明的,非得去嘗試,纔是真正可怕的。

因此,在3d和imax同時使用的情況下,第一個大麻煩是遠景鏡頭很多的,那麼第二個麻煩,就是需要更多的長鏡頭。

而注意到了這些之後,還並不算是完。因爲注意到了這些之後,下賣弄的一個問題也就馬上隨之而來了:長鏡頭在3d電影裡面,也是需要注意很多東西的,和一般的電影比,3d電影裡面,長鏡頭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減少鏡頭的晃動感:3d電影的拍攝方法決定了如果鏡頭晃動感強烈的話,很容易出現圖像重影,而這也一樣會引起觀衆不適。

如何處理這些長鏡頭,才能夠讓觀衆們更加適應?這也是個問題。

這些問題,全都是3d電影和普通的大片的不同之處。如果說2d電影的大片,是靠着動作場面多,場景切換快這些特點來制勝的話,那麼3d電影的優勢,是場景大,層次感強,更加能夠凸顯畫面。

而科技上的進步,一方面是促進了電影的發展的,而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更好的拍攝技巧才促進迎合纔可以。

一部好的電影,不只是科技的產物,也是拍攝技巧的產物。拍攝電影時,對電影中的演員固然需要注意,對新興科技的拍攝手法也需要足夠的注意,才能夠拍攝好了電影。3d電影在利維的記憶中有很多,可是真正拍攝好了的,卻沒有幾部,因爲這樣的電影,本來也不是那些隨意拍拍就可以的東西。沒有足夠的技術就來玩這些,只會拍的一團糟。

這種種的問題,在利維腦子中,一幕幕的劃過着。這是這些問題,現在除了利維之外,卻並沒有多少人能夠總結出來——畢竟,利維看過的3d電影,已經不知道有多少部了,對這些電影,他有着一個大概的思路和認識。

這已經很難得了。因爲現在的這些導演們,還都在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當然,有人的才華更高,能夠從3d的特點和imax的特點上面,總結出來一些3d電影的拍攝規律,但是,再怎麼出色的推斷,也只是推斷,比起來利維這樣的已經有了很深的瞭解的。他們對細節的把握,畢竟還是有些差距的。

只是,他對這些東西的掌握,他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利維以往拍攝的電影,雖然在鏡頭剪輯方面還算好,但是在人物塑造,拍攝鏡頭方面。卻是非常注意使用近景鏡頭的。現在驟然間要拍攝遠景鏡頭爲主的電影,該怎麼拍攝?在別人看來這是很大的問題。

可是,因爲心裡有着對這些東西的更好認識。利維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早早的就做了自己的選擇。

“首先在,我要說的是,所有的鏡頭都得要用膠片imax拍攝,而且在拍攝的時候,換面彼此我們使用滿屏,不適用超寬屏。在這方面,使我們首先要注意的。”

這個問題,利維是和邁克爾說的。畢竟電影的籌備工作邁克爾需要賣力氣很多。

這些想法,利維自然有自己的原因:膠片拍攝是爲了更好的體現出來imax效果,在這一方面,利維得向諾蘭學習:雖然說諾蘭從來不拍攝3d電影,但是他在2d電影中堅持的這種做法,也是使得觀影效果大爲增強的。

而在屏幕寬度方面,利維自然是選擇了滿屏——他很清楚,imax電影中,上下有兩條黑邊,是多麼難受的觀影體驗,真要是想要拍攝好了3d電影,那麼就得用滿屏才行——這個方面,他相信詹姆斯.卡梅隆肯定也是認同的,因爲在他的記憶力,不只是阿凡達是滿屏拍攝,就連原本是超寬屏拍攝的2d版泰坦尼克號,在轉變成3d模式後,也變成了滿屏,這方面,本來就是技術上必須注意的事情。

而對邁克爾關照完了這些,對鮑勃那裡,他也關照了很多。

“電影一開頭,最好就立即是宇宙畫面。imax的屏幕更寬,在觀衆們的視角看來,就會離電影更近。如果一上來就直接用遠景鏡頭表現出來深度的話,那麼很容易就可以把觀衆們拉到電影中,讓觀衆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個是首先要注意的。”

3d電影拍攝,如何讓觀衆產生置身其間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利維在這個方面,也得特別叮囑一下鮑勃纔可以。畢竟,鮑勃以前只寫過2d電影的劇本,在有些問題上,他需要注意起來。

這樣的一上來就浸入畫面的做法,早在一些紀錄片中就有應用了,這次利維也希望自己的劇組運用上。

除了這個,再比如說,鏡頭切換也是個方面。

“鏡頭切換的時候,儘量使用漸變,而不要使用突變。別追求突然性,別追求刺激感,更多的用渲染,用逐漸增強的壓迫感來讓觀衆身臨其境。這方面,也是要注意的。”

比起來第一部,這一部的鏡頭切換這裡自然也就需要改變:第一部的時候,利維刻意用快速切換的方式,來不斷地呈現三個人的生活,但是到了這一部裡面,這樣快速切換就不能夠用了。

而相比之下,利維更希望的,是使用漸變鏡頭來完成切換——畢竟在他的記憶中,少年派就是這樣做的,而且也是大獲成功的。

這些成功的經驗,他沒有道理不用。博採衆長,才能拍攝出來好的電影。

電影拍攝是一門技術,而3d電影拍攝則是一門全新的技術。而很幸運的是,利維比起來別人,更好的掌握了這門技術,在這門技術方面,他是有着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能力的。

第一五五節 真實的謊言第三二零節 變數第二五二節 獎項和權勢第六十五節 萬事俱備第二五四節第三二九節 大起大落第十六節 萬無一失第一三七節 彎路和坦途第八節 我是踏腳石?第三零五節 羣星第一三七節 彎路和坦途第一二二節 崇高之美,愛情之美第二五零節 意識流中的真實第四十節 資金與劇本第八十四節 口碑第三十節 賭博第二六一節 特效的輕與重第一四三節 競爭第二六九節 預告片第四十節 資金與劇本第一二七節 宴會第十節 知識就是力量第三一五 新年禮物第一四九節 小金人第一三五節 劇組人員第四十二節 5,14,1350第一四一節 繁忙勞碌第三三四節 強烈反響第一五零節 地位的建立第三三六節 各自解讀第二三四節 評審團第三二三節 四美元第二零九節 有功之臣第一七七節 劣勢改編第七十四節 知己第四十六節 秘密第八十二節 對比第四十二節 5,14,1350第七十九節 演員的認同第二十七節 70:1第一三三節 籌劃第七十九節 演員的認同第五十七節 矚目第一四八節 經典不容忽視第一六五節 方方面面第一六一節 製片工作第四十六節 秘密第七十三節 冰美人第一二八節 舉手之勞第三三一節 黑暗森林第二六四節 宣傳週期第十七節 當夢想近在眼前第二十六節 草創第十六節 萬無一失第二四八節 失去的曾經第二六零節 資金迴流第九十五節 薇諾娜第一六七節 依附第一六六節 大人物第七十七節 後期製作第七節 籌謀第四十九節 追求第一零八節 艾米麗第六十八節 演技第一三零節 頑童第一一三節 叛逆第一零八節 艾米麗第五十三節 對手第五十六節 常識第十八節 傑克第一五六節 夢想之帆第一一五節 管的寬的導演第二二零節 持續的戰爭第二九四節 藝術設計第二二一節 合資的可能性第七十七節 後期製作第三一五 新年禮物第一一零節 童星第一九六節 誰的蛋糕第二六三節 時間第一一三節 叛逆第一三三節 籌劃第二十八節 演員第二九六節 歧視的對象第二五四節第九十一節 科技發展第三四一節 未來第二六一節 特效的輕與重第二十二節 千萬第一四八節 經典不容忽視第一零四節 決心第十二節 CSI第六十六節 宣發第一七三節 亞洲第一三六節 娜奧米第二十七節 70:1第一零八節 艾米麗第一零六節 典禮第二六九節 預告片第四十八節 電影
第一五五節 真實的謊言第三二零節 變數第二五二節 獎項和權勢第六十五節 萬事俱備第二五四節第三二九節 大起大落第十六節 萬無一失第一三七節 彎路和坦途第八節 我是踏腳石?第三零五節 羣星第一三七節 彎路和坦途第一二二節 崇高之美,愛情之美第二五零節 意識流中的真實第四十節 資金與劇本第八十四節 口碑第三十節 賭博第二六一節 特效的輕與重第一四三節 競爭第二六九節 預告片第四十節 資金與劇本第一二七節 宴會第十節 知識就是力量第三一五 新年禮物第一四九節 小金人第一三五節 劇組人員第四十二節 5,14,1350第一四一節 繁忙勞碌第三三四節 強烈反響第一五零節 地位的建立第三三六節 各自解讀第二三四節 評審團第三二三節 四美元第二零九節 有功之臣第一七七節 劣勢改編第七十四節 知己第四十六節 秘密第八十二節 對比第四十二節 5,14,1350第七十九節 演員的認同第二十七節 70:1第一三三節 籌劃第七十九節 演員的認同第五十七節 矚目第一四八節 經典不容忽視第一六五節 方方面面第一六一節 製片工作第四十六節 秘密第七十三節 冰美人第一二八節 舉手之勞第三三一節 黑暗森林第二六四節 宣傳週期第十七節 當夢想近在眼前第二十六節 草創第十六節 萬無一失第二四八節 失去的曾經第二六零節 資金迴流第九十五節 薇諾娜第一六七節 依附第一六六節 大人物第七十七節 後期製作第七節 籌謀第四十九節 追求第一零八節 艾米麗第六十八節 演技第一三零節 頑童第一一三節 叛逆第一零八節 艾米麗第五十三節 對手第五十六節 常識第十八節 傑克第一五六節 夢想之帆第一一五節 管的寬的導演第二二零節 持續的戰爭第二九四節 藝術設計第二二一節 合資的可能性第七十七節 後期製作第三一五 新年禮物第一一零節 童星第一九六節 誰的蛋糕第二六三節 時間第一一三節 叛逆第一三三節 籌劃第二十八節 演員第二九六節 歧視的對象第二五四節第九十一節 科技發展第三四一節 未來第二六一節 特效的輕與重第二十二節 千萬第一四八節 經典不容忽視第一零四節 決心第十二節 CSI第六十六節 宣發第一七三節 亞洲第一三六節 娜奧米第二十七節 70:1第一零八節 艾米麗第一零六節 典禮第二六九節 預告片第四十八節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