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憂慮

琉球那霸港

在對日談判中被升格爲大清國總理的李鴻章,此刻身着正一品官服,在琉球王尚泰的陪同下,視察那霸港的擴建工程。此刻的那霸港內人頭攢動,足足三萬勞工正在對十數平方公里的港口進行擴建。別看人數衆多,但在缺少機械,純粹靠人力的年代,人少了這效率真是高不起來。即便如此,三萬人同時開工,可數月過去了,這港口的疏通工作都還沒結束,這那霸港的擴建工程看來肯定是要延期了。更別提皇上要在衝大東島建立的磷礦廠,那裡連工都沒有開。

“王爺,就招不到人了嗎?”。李鴻章皺着眉頭問着尚泰。其實李鴻章也明白,這應該是琉球的極限了。不過他還是抱着希望問了一句。

自從日本結束軟禁的尚泰返回琉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上國之意取消日賜七名字,恢復自古傳承的島名。隨即驅逐已經移民琉球的日本人。日本人的離開自然完成去日本化最關鍵的一步,可當近二十萬日本人的陸續離開後也造成了琉球勞動力的突然減少,而光緒的海軍擴建計劃在琉球也就因爲沒有足夠的勞動力而被迫廷期。雖然尚泰也上摺子奏請大清國移民琉球以補足日本人離開後的勞動力缺失的問題,並且可以將日本人原先佔有的土地房舍低價出售給新來的清國人。但是大清國內自己的工業建設也急須大量人力,而且戀土的中國人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土地。只要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獲得溫飽,他們就已經很知足了。

即便是立刻從國內強行運人來,也沒辦法填補那麼大的勞動力空白。爲了去日本化而將日本人全部驅逐琉球的主意實在太臭了,光緒那個悔呀,應該把日本人當奴隸留下做幾年苦力再趕走!

對於龐大的勞動力缺口。李鴻章也是毫無辦法。琉球本就有的一萬多華工,加上招募而來的兩萬當地人似乎就沒有更多的人力來源。

對於李鴻章的問題,尚泰也只能以搖頭回答。

剛回國就驅逐日本人,一來這是上國皇帝的意思。二來也可解被日本囚禁十年之苦。三來,日本在琉球十年殖民生涯強佔了原屬於琉球當地人的土地和利益,驅逐日本人後,日本人留下的財富就可以分給當地人,這樣做也是爲了他在十年後重新統治國家能重新獲得支持。經過十年囚禁的生活已經讓這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看透了,琉球這個小國沒有自保的能力,想要保住和平就只能依靠一個大國。日本的十年統治中對琉球可是殘酷的剝削。而反觀大清那邊。已經向中華臣服千年的琉球,不僅沒有遭到宗主國的欺壓,反而無論上國是哪朝哪代,都對琉球有不少的賞賜。而琉球人也是說漢話,着漢服。行漢禮。其實琉球人早就自稱是中國人了。做爲沒有子嗣的國王,能在生命最後的歲月中。能爲一直支持自己的琉球人多爭取利益也就滿足了。

所以當清國皇帝下旨要對那霸港進行擴建時。他就知道人力將不敷使用。所以他主動上折請求上國移民,而大清卻無人願來。雖然琉球人力已經無法再提高,但他很快就有了一個提意:“上國在對日戰爭中不是抓獲了數萬日本戰俘而組編爲建設兵團嗎?不如將其調回,可緩解當前無人可用之局面。”

尚泰的想法李鴻章就跟本沒有動過念頭:“葫蘆島、旅順、大連三地的建設人手尚不齊備,東北鐵路也因人手不足而放緩速度。此地實在無人可招,工程延期非王爺之過。實屬無奈之舉,本官回京後定向皇上稟明實情。”

“小王謝過中堂大人。”

一番例行巡視過後,在尚未完工的首裡城內,尚泰爲李鴻章舉行了一個歡送晚宴。因爲當入夜後。李鴻章就要登上龍吟號戰列艦前住下一個視察地點——臺灣基隆。

歡送晚宴上,不僅有琉球各島的代表、長老,還請來了當地一些華人大戶。在輕鬆的氣氛下,李鴻章品嚐了琉球獨特的美食,並於參加晚宴的人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在晚宴上,尚泰很無意的提到了南洋一帶正在販賣奴隸一事,卻讓李鴻章記在心頭。

回到軍艦上的李鴻章開始思考一些他一直沒有想通的問題。在葫蘆島開建四座二萬噸級的船塢,在那霸開建二座二萬噸級和爲將來預留的二座三萬噸級的船塢,還有旅順、基隆、威海……總計三十萬噸的造船能力。這麼多船塢可是有這麼多軍艦要造嗎?就算是有,大清國也沒這麼多鋼鐵可用?也沒有這麼多錢呀?李鴻章一路上做了很多設想,但每個設想他都可以用沒錢這個理由推翻。

其實哪有那麼多可能,光緒想法其實很簡單——騙錢。葫蘆島是爲了光緒心中新式戰艦所準備,旅順擴建也只不過是爲艦隊提供一個保養的基地,其它地方聲勢浩大的建設工作其實財政就沒有撥足錢的準備,之所以還要這樣做一來爲艦隊提供一個停靠的基地,最重要是讓國人知道朝廷要大力發展海軍,大量建造軍艦。如此一來,就可以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鋼鐵行業,讓朝廷減少對海軍配套工業的初始投資。要是什麼都靠朝廷出錢才能引進設備辦起工廠,僅憑每年八千萬兩銀子收入的朝廷還搞個屁呀。再說了,誰說船塢建好了就一定要造軍艦,還可以造貨船嘛。造貨船也是爲將來造軍艦培養技術工人。

對於李鴻章而言,想得通與否事情還是要做。從葫蘆島開始視察,當他在旅順登上太平洋艦隊旗艦龍吟號戰列艦時,上萬噸的艦體、雄壯的水兵和整齊的軍艦隊列,讓他看到了什麼纔是一隻真正的艦隊,那不是他北洋水師可以比的。在琉球,李鴻章本可行天子儀仗,因爲他是代天子巡幸屬國。但是他沒有。還只是行欽差儀仗。因爲他實在捉摸不透眼前的這個皇上。

甲午一戰北洋全敗,全憑皇上力挽狂瀾。戰後他雖被革去全部官職,卻在對日談判之時突然被升爲一個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清總理,然後是他的女婿張佩倫出任臺灣巡府。有人說,皇上如今實領朝政,爲平衡朝局,以爲安定太后之心,他李鴻章之所以當上總理,就因爲他本是太后的人。而他女婿張佩倫出任臺灣巡府卻又是皇上要安他李鴻章的心。李鴻章對此說法只是一笑了之,他這個總理可不是大家口中那種高高掛起的總理。而是真正行使宰相之權。從表面上看,他李鴻章沒有因爲甲午戰敗而遭貶,反因爲他把遼東淮軍的指揮權交給皇上,而獲得皇上青睞。但李鴻章心裡卻明白,皇上是給他來了個釜底抽薪。

甲午戰前的李鴻章之所以能坐領地方遙領朝廷。就是因爲他有大清第一艦隊的北洋水師,還有一隻效忠自己的清銳淮軍。甲午一戰。自己的軍事力量一戰而光。但李鴻章卻不擔心。因爲他還有直隸這個置於自己勢力下的地盤,如今他還是帝國總理,行事更加方便。只要再給他二三年時間,他又可以發展出自己的軍隊。加上遠在臺灣的女婿,又可遙相呼應。但是就在此刻,皇上拒絕由他提意的新的直隸總督人選。反而讓一直與自己不合的張之洞出任直隸。如此一來,張之洞必將驅逐自己在直隸的勢力。只要再有二三年功夫,那曾經置於自己掌控下的直隸就將徹底變成他張南皮的地盤,而失去根基的自己若還想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那就只能跟隨皇上。

而他張南皮也好過不了。原本上折要在兩湖組建自強軍的張之洞被調任直隸出任總督,同他李鴻章一樣也失去了根基。就算是他張之洞想把直隸收入囊中,身爲大清總理的李鴻章又豈會讓與自己一直有嫌隙的張南皮安安穩穩的接收直隸?如此一來,無論他李鴻章還是張之洞,想要在朝堂上立足就只能靠着皇上,而皇上就可以利用他們二人相互的牽制,而指點江山。這纔是真正的朝局制衡之道呀。

至於太后,只要皇上軍權在握,任太后折騰也翻不過天去。而且皇上不聲不響的利用新成立的大清銀行將整個國家的財權納入掌中,現在更是將朝廷賦稅重地的兩江收入囊中。即便太后真的翻過天來,大清最精銳的軍隊可都是跟皇上真槍真炮打過仗的,太后連應付的能力都沒有,而且沒有錢的朝廷什麼都幹不了。

二十年的隱忍、二十年的退讓,終於在一場戰爭中全部爆發。帝王家的勢、術之道,被皇上用的是淋漓盡致。對着太后比畫了二十年的皇上終於一戰而立。

想着想着又想遠了。李鴻章嘆了口氣,開始辦他在琉球的最後一件事——召見大清國派來爲琉球訓練軍隊的教官。訓話不過是千篇一律的東西,無非是效忠皇上,用心辦差最多是多說一句,要尊重當地的習俗。

對於琉琉,爲了表示琉球效忠上國之決心,他們已經幾百年都沒有軍隊了。而此次天朝上國的皇上主動派員爲琉球訓練琉球人自己的軍隊,這足以感動琉球人。大清國不是日本那樣的征服者和統治者,打下琉球的大清國軍隊在日本投降後本要全部撤回威海,在國王尚泰以無力維護地方爲由才勉強留下一個團。上國皇帝說:琉球的土地應當由琉球自己來守衛。所以派來教官爲琉球訓練軍隊。在訓練中表現優秀的年青人還將要前往大清軍校學習。

對於爲琉球訓練軍隊之事在朝議之時還是有不少官員反對,他們認爲如果琉球有了成規模的軍隊,一但起反心必將多廢手腳。此話一出,光緒立馬訓斥,如果大清自己強大到不可動搖,何人敢反。光緒以皇上之威當場通過此項議案。身爲參謀總長的王士珍知道皇上的深意,因爲私底下皇上對他說過,戰場喋血何必無辜損耗自家血脈,炮灰的工作總要有人做吧。

然而,琉球人根本就不知道光緒真實的想法。感恩戴德的琉球人,卻實打實的選出了自家最優秀的年青人,參加軍隊接受訓練。

深夜,太平洋艦隊行駛在茫茫大海上。當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他們已經來到基隆。在搖晃的船上過夜,李鴻章睡的不好。但是他趕時間,因爲他還要去上海、去江寧、去漢陽。這是皇上的意思,也是他自己的意思。他要親眼看看目前工廠的情況,好爲將來皇上施政提供最準確的信息。

基隆碼頭上,張佩倫大張其鼓的擺開迎接的駕式。因爲他要迎接的不僅僅是他的岳父,更是以一地巡府迎接代天子出巡的大清總理。

相比眉開眼笑的李鴻章而言,遠在夏威夷的李恩富卻是眉頭緊皺。

自從光緒島的無線電發報站建好以後,皇上就轉交給他一份專用的密碼本。然後就是皇上親自發來的密電,皇上準備要對呂宋下手,讓他儘快開始對關島和塞班島的計劃。

其實光緒也不願意這麼做。國內政局不穩,工業一片空白,本當是安心於國內,發展工業,爲將來打基礎的時期。可形式比人強,三年後的1898年,不安心僅稱霸美洲的工業大國——美國,就會藉着人爲製造的“緬因號事件”,對西班牙宣戰。美國從此打響了武力擴張的第一槍。

如果讓美國佔領了呂宋,再想奪回來,就必須直面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加之美國人都是歐洲後裔,如果美國藉着張白人皮拉動整個歐洲對抗正在崛起的中國,那就沒得玩了。但是,如果眼睜睜的看着美國佔領呂宋,難不成真讓美國把中國關在大陸裡面?所以只能提前下手,在國內還是一團亂麻時下手。先把大義的名份拿下來,但願呂宋傳承千年的對中國的朝貢思想還沒有全完退化。

李恩富哪裡會知道這些事情,眼下這些地方都還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那是西班牙在強大的時候佔領的。現在,雖然西班牙輝煌不再,但老邁的鬥牛士也不會輕易的將這些地方拱手相讓,要想真正奪取併吞並這些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戰爭。

皇上拜託你,你現在連國內都沒收拾好,別提還有正在蠢蠢欲動的日本正在醞釀着瘋狂的報復。當前最應該乾的是穩定國內政局,發展基礎工業,做好應對日本的準備,而不是向西方發起挑戰。此刻你就想劍指南洋,難道你就真不怕後院起火,讓所有付出最終付之東流。你這是拿泱泱華夏的未來做賭注。

在常年炎熱的夏威夷,李恩富不由驚出一身冷汗。他認爲,他有必要回國與皇上面談一次。(未完待續……)

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393章 隱秘之事第90章 中央銀行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292章 同命運第99章 宣戰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264章 回國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64章 漢陽鐵廠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198章 過年了第26章 出現改變第184章 衝突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365章 天崩第76章 針鋒相對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403章 空軍逞能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88章 生絲大戰第365章 天崩第112章 遺召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235章 大 躍 進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283章 離別第208章 要造反?第88章 生絲大戰第13章 暗流涌動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300章 二十九章 開價第144章 炮擊在繼續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374章 回京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64章 漢陽鐵廠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50章 插曲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78章 計較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233章 摺子戲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77章 國家尊嚴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109章 去死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93章 馬綹子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145章 噩耗不斷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2章 水師議事第276章 公審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12章 遺召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171章 我是中國人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
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393章 隱秘之事第90章 中央銀行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292章 同命運第99章 宣戰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264章 回國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64章 漢陽鐵廠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198章 過年了第26章 出現改變第184章 衝突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365章 天崩第76章 針鋒相對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403章 空軍逞能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88章 生絲大戰第365章 天崩第112章 遺召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235章 大 躍 進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283章 離別第208章 要造反?第88章 生絲大戰第13章 暗流涌動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300章 二十九章 開價第144章 炮擊在繼續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374章 回京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64章 漢陽鐵廠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50章 插曲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78章 計較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233章 摺子戲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77章 國家尊嚴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109章 去死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93章 馬綹子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145章 噩耗不斷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2章 水師議事第276章 公審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12章 遺召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171章 我是中國人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