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

太平洋貨運公司、琉球海運公司、輪船招商局……大清國內所有的海運船支紛紛向渤海進發。海軍陸戰一師在大連集結、陸戰二師在威海集結、獨立炮兵一師在大沽集結、獨立炮兵二師在上海集結,駐守奉天的陸軍第三師正在裝車、駐守江寧的第八師正在裝車、駐守臺灣的第十一師正在基隆集結、琉球師在那霸集結、三個朝鮮師在釜山集結、遠在南洋的坤甸華人自治軍唯一的一個團已經裝船在往北趕了……

因爲日本拒絕將六艘軍艦賠給清國,於是清國動用包括藩屬國?軍隊在內的十萬大軍要殺向日本本土。消息傳來,對甲午年清國在日本沿海的大洗劫還歷歷在目的整個日本民衆驚慌失措,還爲躲避戰火紛紛拋下他們在沿海剛剛建好的家園紛紛向內地逃去。

美國調停、法國調停……美國甚至已經說動日本把最後六艘軍艦交給中國了,但中國就一句話:就要幾艘破爛軍艦都不給,現在中國不要軍艦不要賠款,就要日本天皇來京城親自給皇上獻舞賠罪。不敢提錢的事情,萬一美國又大筆一揮借錢給日本,那還如何達成徹底解決日本的目的。所以拿日本天皇說事,事實上日本明治天皇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場下令與清國進行本土決戰。可見明治怒火之盛。

無論歐格訥如何說,無論是唐紹儀還是李鴻章都無示無可奈何,只因爲皇上不許。

“朕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心索取賠款以至日本民衆承擔過重的賦稅而流離失所。故只提出讓日本拿現有之財貨抵付賠款。不想日本撮爾小國不念上國之恩典竟然公然拒令,如不嚴加懲處。我天朝上國顏面何存?”對於歐格訥的勸說,光緒怒不可遏。

歐格訥一陣頭暈目旋。從來都是務實的大清皇帝陛下從何時起又開始注重顏面了?竟然不要一分錢的賠款,只要日本天皇到他面前跳一場舞?這於當年的乾隆皇帝何其相似。好吧,好吧。也許屢戰屢勝的清國自以爲擺脫了落後,又想重現所謂的天朝上國的所謂尊嚴吧。萬一日本天皇真答應來,大清豈不是什麼好處都撈不着。對此,回京參加參謀本部軍種協調會議的吳德仁大爲不滿。

“說你是一頭蠻牛還真沒錯。”光緒狠狠的鄙視了吳德仁:“明治會跳舞嗎?就算他跳的再好,朕都不會滿意。那做爲下國的國君是不是要平息下上國帝王的怒火呀?想讓朕息雷霆之怒,那就要拿些軍艦了,開放些通商口岸了。進貢點稀罕珍玩了,給點真金白銀什麼的了,如此朕才能息雷霆之怒。”光緒雙眼一瞪:“那時要什麼還是大清一句話,反正是明治答應的,到時連洋人都沒話說。”

於是衆人恍然大悟。吳德仁高興的說:“皇上,您太壞了。”

李鴻章回到家一言不發,在家養月子的李菊藕前來問安卻被莫名其妙給罵了一頓。罵完人的李鴻章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內生悶氣,誰能想得到面對吳德仁和笑罵,皇上不以爲忤反以爲喜。什麼叫謝謝誇獎?軍隊的將領們偏偏對這種言論大加讚揚。還紛紛表示要向皇上學習。真不愧是皇上一手帶出來的軍隊。可這種不分禮儀廉恥的秉性卻讓李鴻章等接受舊式文化教育出身的老臣們無法接受。也許這就是外交的真諦吧?!

還沒等清國的貨船郵輪裝滿軍隊,德國突然向日本宣戰。理由很簡單,日本人殺害了旅日的德國人。德皇威廉二世認爲,日本在面對大清即將到來的攻擊還挑釁德國人。這是對德意志帝國的挑釁。於是德國不接受日本賠償,要用戰爭來告訴日本,德意志帝國的威嚴不容褻瀆。當天。停留在大鵬灣的德國遠東艦隊帶着已經裝船的德國遠東陸軍全部的一個師向日本殺來。

英國震驚、美國震驚、法國震驚……世界一片譁然。當然也只能譁然一下而已。

誰都知道這是德國故意的,要不然你今天才對日本宣戰。你的陸軍就已經裝好船了?雖然找藉口開戰這種事,哪個國家都會幹。只是你造假也不能造的如此假吧。

“這表兄弟兩都是瘋子。”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裡憤怒着摔掉自己的杯子,當着內閣大臣的面咆哮着對俄皇、德皇這兩位表兄弟進行最殘忍的詛咒。

英國的基本國策就是區域平衡,爲了這個目的英國以借款的方式將清國定購的軍艦轉售給日本,拉着美法意奧等國重新武裝的日本,卻被清國一戰以弱勢艦隊打到幾乎全軍覆沒。如此一來,英國將無法收回日本貸款,同時還失去在清國的既得利益,於是做爲首相的索爾茲伯裡遭到了內閣最嚴歷的質問,大有將他彈劾下臺的舉動。

正是滿頭包的索爾茲伯裡在手忙腳亂應會內閣彈劾之時,俄國宣佈了造艦計劃,德國對日正式宣戰。別看他現在滿臉憂國憂民,實則索爾茲伯裡的心裡是樂開了花,這給了他一個保住首相之位的機會。

英國人是驕傲的,因爲遍佈世界的海軍讓整個世界都必需看英國人的臉色行事,一切都很好。可自從清日第一次開戰以來,就開始有人不斷挑釁大英帝國的尊嚴。首先是俄國,他們公然向清國發攻擊企圖佔領清國東北地區,然後日本不顧大英帝國的警告企圖與俄國人合夥,最後被清國人教訓了一頓。然後就是德國,他們強逼着清國租借港口。然後利用英清在日本方向的矛盾,拿下了來該由英國建造的清國滬湘錢路修築權。之後就是德國的海軍法案,德國要組建公海艦隊來挑釁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現在俄國人又來了,他們有着更瘋狂的海軍計劃。於是德國更進一步,他們要與大英帝國爭奪遠東霸權。如果大英帝國再不做出反應。那整個世界將看輕英國。

利益損失也可慢慢補回來,但帝國的尊嚴來的更爲重要。於是德俄兩國轉移了內閣對於首相的不滿,內閣轉而要求首相必需拿出切實保障帝國尊嚴的辦法來。

大英帝國還有另一項基本國策。就是英國皇家海軍規模要超過世界第二和第三兩個國家的海軍總和。於是索爾茲伯裡當天就說服內閣成員拿出了四條威嚴級戰列艦和八艘巡洋艦的建造經費,只是何時開建需要等費舍爾從遠東回來才能確定。此外,一紙電報發到了英國駐華公使歐格訥的面前。

“沒問題。”唐紹儀把文件交回給歐格訥:“旅順是中國海軍母港,各類物資都非常齊備。貴國遠東艦隊只需要提供需求清單,大清就會準備好一切。當然,需要付錢。”

清國竟然同意即將北上訓練的英國遠東艦隊進入旅順港進行補給?歐格訥蒙了。英國爲了保住在日本的最後利益,爲迫使清國停止對日軍事行動,同時也爲了向德國施壓,英國國會下令遠東艦隊向北展示武力。同時要求歐格訥向清國正式提出英國遠東艦隊希望進行旅順港進行補給。英國人都想好了。他們認爲清國肯定會拒絕,這時再提出只要清國不進攻日本,他們可以讓日本進行一定數額的賠款,只要遠東艦隊能在大連獲得補給就行。必竟遠東艦隊的目標不是清國而是德國。可旅順港不是說任何它國船支和本國普通貨船都不得靠近的嗎?這次爲什麼如此大方的同意英國遠東艦隊進入,清國人打的什麼算盤?

歐格訥認爲是不是自己聽錯了,於是他再次強調道:“我國遠東艦隊需要的是進入旅順港補給,貴國在這方面真的沒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呀。只要英國支付所需補給物資的費用就行。”唐紹儀還故做嚴肅道:“如果不付錢那肯定不行。”說完哈哈一笑,就是不給英國人以任藉口和機會。

英國佬哪裡知道,因爲距離的原因。英國國內的電報需要在蘇伊士運河進行第一次轉發,然後在香港進行第二次轉發才能到北京。然而清國中央情報局在蘇伊士運河就已經截獲這封電報,清國朝廷比歐格訥還要早知道電文內容。再說自從葫蘆島開建軍艦以來,關於軍艦建造的機密在旅順也越來越少。而旅順事實上更多的進行的也是保養和建造小型軍艦。即使這樣。軍艦維護碼頭也在旅順港裡面的西碼頭。而東碼頭跟本就是物資和人員的轉運碼頭,這裡除了最新的補給設備和作業方法外,基本沒有高級機密。而這些補給的設備和方法。早就隨着太遠洋貨運的船隊傳了出去。德國如今正在仿造這樣的方式。而英國遠東艦隊是不可能進入西碼頭的,那爲什麼要拒絕呢?

歐格訥在表示完感謝之後。匆匆趕回公使館,他要將這一新的情況向國內報告。英國人不會知道德國對日宣戰跟本就是清國鼓動的結果。甚至那個無辜的德國人就是清國間諜幹掉的。甚至清德已經談好勢力劃分,清國要北海道,德國要九州島。本島是留給英美的,本來還想拿四國島把法國拉進來,只是法國人猶豫沒答應。

於是,清國海軍陸戰一師、炮二師、琉球師、三個朝鮮師加上坤甸團總計四萬餘人的第一批進攻部隊在海軍第二特混艦隊的護航下,於9月20日從旅順出發,浩浩蕩蕩殺向日本。

這此部隊從將領到士兵都是經歷過戰爭的,必竟是第一波進攻部隊,他們需要一次進攻就佔領穩固的灘頭陣地來顯示大清軍威,所以只能勝不能敗。海軍陸戰隊只負責在艦炮的掩護下搶佔灘頭陣地,保證陸軍平穩登陸。帶上朝鮮軍隊是爲防萬一,讓他們在失去艦隊掩護下先打陸戰,藉以試探日本陸軍實力,反正打敗仗的是朝鮮軍隊。

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支部隊裡還有一支番號叫陸軍第八旅的部隊,他們由朝鮮、琉球、暹羅、緬甸、安南等國派往清國進行學習的士官生組成,完成一年基礎訓練和語言學習後本來應於9月正式進入大清陸軍軍校學習,現在他們受命進入戰場。除了檢驗一年來的學習成果外,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真實感受戰場的氣氛。

清國艦隊在經過鹿兒島時。碰到了正揮軍佐世堡的德國艦隊。兩支艦隊在交錯之時互相鳴炮致敬,向着各自的目標而去。日本就慌了。爲帝國顏面計,天皇是決對不能去清國獻什麼狗屁舞的,清國也不接受賠款調停,既然人家已經打過來了,那應戰也就是了。可帝國海岸如此之長,清國會在哪裡登陸呢?如何佈防、如何應對就成逼瘋整個日本大本營的問題。

山縣有朋、大山岩等一批將領聚集在大日本帝國地圖面前傷透了腦筋。德國可以甩在一邊,就憑他們那千把人最多也就打下個佐世堡,沒有兵力再進一步(清國故意泄露了德國目標,被英國轉告日本)。沒有了海軍的日本無法抵擋清國的登陸。而清國十萬大軍可是有資本強攻東京的。東京灣被水雷封鎖,在兩岸炮臺的掩護下清國無法強衝。那隻能從兩側進攻東京,於是三蒲半島就成了防衛重點。可清國也知道想打下東京必然要經歷一翻血戰,萬一清國的目的不是東京而只求戰領一地呢?四國、九州、北海道因沒有海軍不想放棄都只能放棄。那清國強攻大阪再打下京都,就等於切斷了東京於本島西側的聯繫,然後清國可以公然賴在日本不走。進攻名古屋也有同樣的效果,或者進攻仙台可以拿下本島北部……

萬一清國跟本就是來日本洗劫一翻也不是沒有可能呀,雖然海岸線已經被搶過一次了,但你看看人家在印尼是怎麼幹的。直接派陸軍衝進內陸大搶特搶,日本再被這麼來一次可就真要崩潰了。這樣一來清國登陸地點的選擇就更多了,北方海岸也暴露在清國人的艦炮下面。

一個人一個說法可能性就太多了,什麼可能都有。山縣有朋一拍桌子做出了決定。不管清國如何行動,首先保證東京的安全。近衛師團和第一師團駐守東京,第二仙台師團南移至宇都宮防衛東京北側。第三名古屋師團東進至橫浜與進駐神奈川縣的第五師團共同防衛清軍最可能登陸的三蒲半島,本來要調第四師團到橫浜的。可人家死活不動,只能把名古屋一併交給第四師團協防。第六師團雖然人數足夠。可武器不足,只能留守九州,能拖住德國人就行了。其它各地警察合部集合,以應對不時之需。

“帝國的命運就在這此時。爲了帝國的未來,諸君此去,我等九段板再見。”

之所以要九段板再見,那是因爲此地有一座奉明治天皇之諭而建的、奉自明治維新時代以來爲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的招魂社――靖國神社。“靖國”二字取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國也”,意爲使國家安定。雖然現在裡面沒幾個人,但意義重大。(題外話:不管日本人對中國或是東亞做了什麼,日本人蔘拜靖國神社唯一錯了的地方就是日本是戰敗國,至少對於日本人來說那裡供奉的是爲國家民族做出過奉獻和犧牲的先烈們,有理由享受着來後輩的祭祀。不像天朝,那些爲國爲民犧牲的先烈們就因爲不是爲xx黨而犧牲的,所以死後的遺骸被房地產商和政府無情拋棄……對此,已經無言。)

可不管山縣有朋說的是多麼絕決無比,內閣成員迴應的是堅決執行,但不能代表所有的日本人或都所有的日本軍隊。比如日本第四師團長黑川通軌就一臉急色的拉着張樸芳,希望他能幫忙聯繫清國讓清國不要進攻大阪。

“師團長閣下,你找錯人了吧?這種軍機怎麼可能是我一個走私犯能打聽到的!”張樸芳一臉無奈的說道:“我儘量多的幫你運來糧食了,在戰事結束前這是最後一次送貨了。”

黑川通軌除了能表示感謝和付錢外,只能再次拜託張樸芳儘量幫忙想想辦法。成不成是一回事,這勞務費還是少不了的。

德國登路佐世堡時沒有遭到抵抗,但整個佐世堡艦炮射程外卻佈滿的日本第六師團官兵,德軍人少佔了空無一人的佐世堡也不急着進攻。於是自日本有史以來重沒有被外國?軍隊攻入本土佔領城市的歷史被德國打破了,但必竟還沒有交火,只是清國艦隊越來越近了。

日本大本營猜到了清國的戰略目標確實就是東京,但日本猜錯了清國的進攻方向,日本全力防守的三蒲半島沒有迎來清軍,第一個迎來炮火卻是伊豆諸島中的利島。(未完待續。。)

第96章 戰爭開始了第98章 諜戰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300章 一十五章 全面進攻第60章 麼蛾子第3章 各懷心思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254章 一線生機第300章 零四章 挑釁?調戲!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364章 我是誰?第128章 傷員第253章 我們有槍炮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267章 被羞辱的英國第60章 麼蛾子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157章 態度第112章 遺召第128章 傷員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269章 光緒的憂慮第174章 欺人太甚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決心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57章 局勢紛亂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30章 定遠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198章 過年了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184章 衝突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98章 諜戰第221章 信念第122章 不放棄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172章 震驚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45章 海軍準備第80章 紛亂第113章 焦點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371章 由小見大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414章 歷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補給第357章 競爭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86章 朝局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407章 追擊第121章 不拋棄第78章 計較第80章 紛亂第63章 有錢了第365章 天崩第375章 分歧第140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91章 開國大典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292章 同命運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183章 羣鬥
第96章 戰爭開始了第98章 諜戰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300章 一十五章 全面進攻第60章 麼蛾子第3章 各懷心思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254章 一線生機第300章 零四章 挑釁?調戲!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364章 我是誰?第128章 傷員第253章 我們有槍炮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267章 被羞辱的英國第60章 麼蛾子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157章 態度第112章 遺召第128章 傷員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269章 光緒的憂慮第174章 欺人太甚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決心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57章 局勢紛亂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30章 定遠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198章 過年了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184章 衝突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98章 諜戰第221章 信念第122章 不放棄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172章 震驚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45章 海軍準備第80章 紛亂第113章 焦點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371章 由小見大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414章 歷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補給第357章 競爭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86章 朝局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407章 追擊第121章 不拋棄第78章 計較第80章 紛亂第63章 有錢了第365章 天崩第375章 分歧第140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91章 開國大典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292章 同命運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183章 羣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