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這注定是一個被記入史冊的一個年份。經過六年多、數十億兩白銀的高等教育和科研資費的投入,終於在這一年綻放了每一批果實。在北京、在上海、在江寧、在廣州、在武漢、在天津等等,各個地方各個大學,各機構工廠,似乎約好一樣在這一年舉辦着各種各樣的商品發佈會。

小到鋼筆大到服裝,即便是一個小小的抽紙盒的設計都讓歐美商人趨之若鶩,他們看到了這其中的所蘊含的利潤,一面拼命下訂單,一面由衷的感嘆中國果然是一個有着深厚文明底蘊的國度,但但是這優美的造型就不是他們所能想出來的。而歐美各國的專利部門在這一些似乎就成了專門爲中國人開設的一樣,每個月都有無數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雖然都是一些生活上的小發明小改進,但龐大的數量讓各國專利部門累的夠嗆。

大清外交部很忙,忙到外交部看到洋人就像欠他們二百塊錢一樣。就因爲這些都是些小發明小改進,所以也很容易被仿冒被抄襲,所以外交部就得整天忙着和各國公使交涉、各大清駐外公使機構就成天的跑各國國會、法院要求各國政府有效執行專利法,以保障各國商人的利益。因爲盜版仿冒而忙碌的不僅僅中國官方和商人,還有各國駐華公使領事。也許是因爲洋人看不起落後的東方國家,中國商品想要進入歐美市場總是困難重重,但自從皇上請各國駐華公使擔任鋼筆在各國的總經銷商而打開鋼筆的銷路一事傳出。各地商人就開始紛紛請各地領事。而這種盜版仿冒傷害的不僅僅是中國商人的利益也同是傷害了在華各國公務人員的利益,於是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盜版的打擊行動。

“什麼是發明?什麼是創造?說到底就是一羣有飽飯可吃的人爲了讓自己生活的更輕鬆而搗鼓出來的新玩意兒。說到底呀。懶惰使社會進步,勤勞使世界止步!”每週三的下午若無要事處理。都是皇帝與大臣們閒聊的時間,可以在海闊天空的吹牛當中相互熟悉對方的一些習慣,因爲光緒認爲閒聊是上下級一種很好的溝通了解的方式。於是每週三下午就有了一次的不做任何記錄的沒有話題的吹到哪算哪的聊天。只要沒事的人都可以參於,甚至一個侍衛對山海經上所記錄事件的真僞都曾引發過一次激勵的爭論。而這次與大臣們閒聊的時候,光緒說了自己的觀點。結果光緒話一出口,就遭來羣臣的一致的反對之聲音。

“勤勞乃是中華民族的美德,都做那懶漢世界早滅亡了。”有人不屑一顧的反駁說道。甚至有人拿出皇上自己曾經說過話做註腳:皇上也說過,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正是因爲勤勞所以才創造了世界上最璀璨的文明。

“懶的走路。於是我們製造出汽車、火車。懶的每次去計算,於是我們發明了數學公式。懶的一個個去殺人,所以我們發明了機槍。最明顯的例子是連從山上把樹截好,然後一推就滾到山下,不就因爲懶的去抗嘛!”

說話時光緒笑眯眯的無所謂的樣子,這更讓衆多臣子們開始口誅筆伐,雖然沒人敢說皇上如何如何,但還是有人敢說皇上的話如何如何的。不過說這些話的大多都是各部侍郎書史之類,反而各部重臣卻同時啞聲。能當坐在這些位置上的哪個不是人精。如果是說什麼神話故事,歷史人文之類他們還會與皇上爭論兩但,但今天他們發現皇上說這話時總有點別的意思,在沒有確認皇上話的意思時還是少發言爲好。以免觸了皇上的逆鱗。

光緒見沒人有不同意見,就揮了揮手止住了衆人的言論:“汽車的速度快,一次也能拉好幾個人。火車就更不用說了,它們的出現提高了通行的效率。同理公式提高了計算的效率。機槍提高了殺傷效率,滾樹下山不也可以讓本來去抗樹人的可以有更多的砍樹時間。這也提高了砍樹的效率。說到底呀,其實發明創造就是讓一件事情做起來爲更有效率的一種使用工具的方式。”

“科技讓生活更便捷。這句皇室企業的廣告詞也是這個意思吧!”回京爭奪大堂畢業生的兩江總督嚴復說道:“那皇上新開啃得雞快餐店把烤好的雞肉夾在兩片面包裡提高了什麼效率呢?”

“提高了賣飯的效率呀。你們看抄個菜怎麼也得三五分鐘吧,朕這辦法好呀,把事先烤好的肉往麪包裡一夾就可以賣了,大家吃起來方便朕也能多賣兩個呀。前面講的懶理論當然也只是一個笑話,將現階段工作中繁瑣步驟簡化,將凌亂的事情規範化,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休息、吹牛。所以懶惰本身並不是錯,正因爲希望身體能偷懶,所以更要在思想上勤勞,去思考和改進現有的工作方式或者工具,用勤勞的思想換來我們的身體上的懶惰。如果連思想都懶惰了,這纔是錯的。”光緒一說完,衆臣擦了把汗,皇上今天說這個是什麼意思?

邊上傳來一個很不爽的聲音:“都說天子不與民爭利。皇上,你的這個啃得雞快餐店的出現可讓街上很多家小店都沒了活路了。”

“切,天子不與民爭利說的是天子不得使用天子的權利與民相爭而已。朕開的店可都是正經生意,他們競爭不過又關朕何事。朕可沒有動用權利干涉正常的商業競爭,南洋華人也不搞出一個速通物流與朕的順風物流進行競爭,朕不也沒幹涉嗎?要是他們能通過正常的商業競爭將朕的順風物流給打垮,朕也會心甘情願的退出物流行業。”說到這光緒突然停了下來:“不對不對,正說着什麼是發明創造呢。又被你們把話題給拐帶跑了,現在轉回話題呀。先往前說。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唐代大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孫真人丹經》中,記載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藥配方:硫磺、硝石、皁角一起燒的硫磺伏火法;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經總要》中曾提及在行軍時用指南魚來幫助辨別方向;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雖然只是一介平民。但也是讀書人,而身爲讀書人自然身家是有點底蘊的。說回現在,你看看今年我國在國內外申請的多項專利,不都是各地的學生或者是研究機構搞出來的。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就是在吃穿上並不擔心,而且有足夠錢來保證他們的實驗可以多次失敗。”

“當然了,我們必需首先肯定的是這些發明創造的本身是來源於生活的靈感,而更多的普通民衆必需爲明天的衣食而操心,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學識去總結和歸納。所以就需要像咱們這些吃飽了飯沒事幹的閒人,將普通民衆生活的靈感通過系統而有規劃的方式。把這些生活的靈感變成現實的產品。當然,這也就意味着利潤和財富。可是呢,一個國家不有僅僅靠少數幾個有學識的進來歸納這數億人的生活靈感吧,而且咱們所以朕要擴大教育,通過辦工廠等方式讓普通百姓變的更加富裕起來,因爲他們纔是這些生活發明的基礎。”

“咱們中華有五千年的歷史呀,可真正說的上改變生活的發明也就四樣。爲什麼?因爲廣大的普通百姓很少有吃穿無憂的時候,看看四大發明產生的時間,都是在一個王朝最強大和興盛的時候。也正是最多的百姓很少擔心吃穿的時間。只他們有時間有精力有餘錢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才能正真的有創造發明,否則都是閉門造車而已。咱大清有四萬萬人呀,不說什麼百分之一萬分之一。就是一年能有萬萬分之一個實用的發明,就足以讓中華傲立於世界之顛了。但是,如果百姓都在爲衣食住行而憂愁。在擔心未來的生活沒有保障,哪還有個屁精力去搞什麼發明。所以讓每一個百姓生活吃穿無憂、居有定所。讓他們的口袋裡有錢,讓他們有讀書識字有豐富的知識。而這正是我們這些作爲官員的職任,最最基礎的職任。”

“皇上聖明,可大清有四萬萬人呀――”

“喂,什麼意思,朕說要立馬做到嗎?一年達到是不現實的,十年能達到也不可能,甚至咱這一代人要做到這個目標都是實現不了的。但一百年以後呢?再不行二百年,只要把這個國策堅定的推行下去,只要沒人搗亂,總有能實現的一天。當然,我們也要清楚,一個人從有改進和創新工具的心思到修改完畢會花費多大的心思,所以纔要學洋人的專利法來保護髮明者能在自己的發明獲利,不然費盡心思搞出來的發明給別人拿去賺錢,那誰還有心思去搞什麼發明創造呀。”光緒突然停了一下:“說到這朕要問一下,抽紙是朕的發明也是報了開放專利的,聽說各地商家買了好幾十萬盒了,爲什麼朕的專利分紅沒有拿到。是商家敢欠朕的錢不給還是被人貪污了?”

中國的專利分爲二種,一種是封閉式專利,這類專利只能經發明人授權才能使用。另一種就是光緒所說的開放式專利,這種專利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向專利局索要專利權用於生產製造,但需要交付給專利人指定的費用。比如光緒發明的抽取式紙盒就是開放專利(當然僅限於中國人使用),光緒指定的是每銷售一盒就要交一釐錢的專利費,月結。時間已經過去二個多月了,各地統計總銷售量包括出口在內爲二十三萬盒,爲什麼內務庫的帳上沒收到一分錢,這個要問問。

聽到皇上的問話,所有大臣眼個珠子都瞪出來了。李鴻章喃喃的問道:“皇上今日講這許多,就爲了這二百多塊錢?”

“蚊子腿也是肉,正大光明的錢幹麼不要。”

此次聊天因爲皇上的二百多塊錢不歡而散。還沒有哪個商家敢欠皇上錢不給的,專利費已經打入皇上在大清銀行的個人賬戶上,內務府管理的皇室資產還管不到皇上的個人賬戶。所以光緒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不歡而散的原因在於衆臣對皇上連這點蠅頭小利也不放過的態度。

現在看每盒一釐錢當然是蠅頭小利,但光緒知道後世滿大街都是這種抽紙。全國數十億人每天消耗加起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一羣沒長遠眼光的大臣還非要說天子應讓利於民,爲天下之表率。表你個頭。你們懂個屁。光緒心中無比憤恨的想道。

“皇上今日又被駁倒了?”在大學堂學習小半年的白富美子皇妃的漢語已經能比較流利了,而且還在學堂內教授日語課程。今天沒課在家休息,見皇上回來就爲剛門還在氣嘟嘟的光緒端上一杯冰水。

“誰說不是呀,一羣王八蛋呀――”大熱天一杯冰水下肚,光緒頓時神清氣爽。

“這不正是皇上想要的結果嗎?”楊棗兒抱着閨女下樓來,看着皇上一臉奇怪的樣子後接着說道:“若皇上啓用的是唯唯諾諾的臣子,又將把駁倒皇上的臣子革除,想必就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了。”

“你都看出來了――”光緒上前去看自己的女兒,只見她雙眼緊閉睡的正香。楊棗兒將女兒伸過卻被光緒拒絕了。

“這丫頭跟老子八字不合。只要我一抱就哭。把丫頭放下來,坐下來跟我說說你都看出什麼來了?我也好調整一下用人的策略。”

“就連臣妾都看出來了,想必朝中大臣也都看出來了。到是妾身很奇怪,爲何那些辯駁最歷害的皇上似乎都看不上是何因?”

“能是何因,就因爲他們引經據典,有理有據。你想想呀,我與大臣們聊天總來沒有固定的話題,更容易說着說着就跑題。從山海怪誕到國內外地方風俗,雖說大多都虛無縹緲。但總都是記錄在書本之中或是口口相傳的故事。而要在這樣的論述中引經據典那需要讀多少書查找多少資料,讀了這些多書還有時間關心工作嗎?都有說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看些奇談怪論迎上所好並沒有錯。但你在看這些奇談怪論之時但凡有些心思,都會留意所看地方的地理人文。可這些引經據典的人卻對現今各方地理人文毫不知道情,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這些都是企圖藉機倖進之輩,這些人留着沒事逗樂一下也就是了。真要把這些人用起來非壞事不可。其實不僅我是這麼想的,李相也是這個意思。”

“皇上似乎對這些奇談怪論。特別敢興趣?”

“對呀,上古的傳說是多麼神秘呀。超能力的戰鬥、神秘而強大的陣法,伴隨着一個個完整的情節。那你們想想,在古代那種知識貧瘠視野狹小的古人,他們是如何編寫這些故事的,還是他們真的見到類似的事情。要想憑空捏造一個與現實生活毫不相關的完整的神話故事這是不可能的,既然不是憑空捏造,那這些故事說的是外星來客還是上古文明的遺蹟,單是這種猜想就足以讓人浮想聯翩、引人入勝了。”

“既然皇上如此喜歡這些故事,不如把這些臣子全部調到教育部,讓臣妾把他們編成一本書如何?”

“嗯,這個可以有。看來,當皇帝總是有些好處的。把他們整理記錄下來,如果有猜想就另書成冊,然後把這些傳承給後世子孫。告訴他們,他們生活的不僅是一個有着輝煌的過去的國度,更應該告訴他們,這個國度還有着無數引人入勝的神奇故事。我們還要將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從小就在對這些輝煌過去和神奇故事的好奇下成長。讓這些好奇心去鼓勵他們在追尋和探查這些神秘故事真像的同時,將這個國度帶入更強盛的未來。”

“皇上,妾身也想去聽聽可以嗎?”

“當然可以呀,你要有空就去嘛。朕娶了如此美貌的妻妾總要拉出去顯擺一下,要不然人家還以爲娶了個醜女不敢帶出門見人呢。我希望從我這開始,皇宮裡的后妃就不應該再是關在皇宮的金絲雀,我更希望你們能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將來也帶着孩子們出去看看,別讓將來的帝王只在這狹小的宮牆內長大而不知天下事。女孩子雖說要文靜些好,但也不能是無纔是德的柔弱女子,只有有更豐富的知識和見聞才能真正的做好相出一個好丈夫,教出一個更優秀的孩子。至於男孩就應該在羣山間跳躍、在原野上馳騁、在大海里弄潮、在炮火中穿梭,能在鄉間與老農學耕田,能在工廠與技師鑽機牀,更能在廟堂與士子論天下,只有這樣長大的男孩,才配做一個國家的帝王。”(未完待續。。)

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決心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140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83章 軍制改革第77章 國家尊嚴第22章 都是難題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6章 教育與品牌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268章 你們的中國心第47章 開學之日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429章 表演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403章 空軍逞能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47章 開學之日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121章 不拋棄第64章 漢陽鐵廠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32章 水師議事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187章 旗餉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35章 容閎回國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14章 視察第414章 歷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補給第407章 追擊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67章 夢裡夢外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103章 大清參謀部第5章 朝堂之下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31章 水師操演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決心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88章 生絲大戰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57章 局勢紛亂第62章 賣多少錢呢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52章 國家爲重第103章 大清參謀部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12章 整頓內務第24章 紛爭四起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82章 演習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232章 進京,需要用炮火開路第107章 還能退到哪裡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405章 重炮的轟鳴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245章 驚天巨案第224章 齊聚一堂
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決心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140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83章 軍制改革第77章 國家尊嚴第22章 都是難題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6章 教育與品牌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268章 你們的中國心第47章 開學之日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429章 表演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403章 空軍逞能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47章 開學之日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121章 不拋棄第64章 漢陽鐵廠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32章 水師議事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187章 旗餉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35章 容閎回國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14章 視察第414章 歷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補給第407章 追擊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67章 夢裡夢外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103章 大清參謀部第5章 朝堂之下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31章 水師操演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決心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88章 生絲大戰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57章 局勢紛亂第62章 賣多少錢呢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52章 國家爲重第103章 大清參謀部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12章 整頓內務第24章 紛爭四起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82章 演習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232章 進京,需要用炮火開路第107章 還能退到哪裡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405章 重炮的轟鳴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245章 驚天巨案第224章 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