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隆到日本的距離其實並不算太遠,但是中華軍這邊的常規戰艦的航速都不太快,根本上英國人的艦船的速度,所以爲了確保出征的艦隊在三月份對清廷的作戰之前能夠趕回來,中華軍這邊決定出動五艘鐵甲艦,這五艘鐵甲艦航速快,噸位大,而且火力又強,就算是遇到了日本的大型艦隊也能夠全身而退,而英國人的戰艦的性能也十分出衆,想來日本人拿他們也沒什麼辦法。
最終由十四艘艦船組成的聯合艦隊離開了基隆向北進發,中華軍這邊的艦隊指揮官是基隆艦的艦長林長義,中華軍編隊之中的五艘軍艦分別是:基隆艦、安平艦、臺中艦、臺東艦、新加坡艦。除了這五艘艦船之外,剩餘的臺南艦和福州艦這個時候留在了臺南和基隆兩地,以備意外事件的發生。
五艘軍艦之中新加坡艦是最新服役的,這還是一艘嶄新的戰艦,相比於她的前輩們,它的航速更快,噸位更大,火力更強。
新加坡艦因爲安裝了最新式的兩臺蒸汽機,因此動力輸出提高了10%,最高航速達到了27節,這個航速已經接近後世的主力驅護艦了,不過跟一戰和二戰時期的高速驅逐艦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爲了安裝新型的發動機,所以艦艇的長度稍稍提高了一些,達到了134米,噸位也增加到了4600噸,滿載排水量更是超過了五千噸,而和其他四艘戰艦不同的是,新加坡艦上一共有十四門火炮,分別是四門主炮和十門副炮,而其他的戰艦則只有十二門火炮,少了兩門副炮。
造成這一原因就是因爲新加坡艦的艦長增加之後,甲板上的空間更大一些,然後給了增添一門副炮的安裝空間。
相比於中華軍這邊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戰艦來說,英國人的戰艦則顯得凌亂很多。主要不同的地方就是艦船的大小型號和裝炮數量都各不相同,這些艦船之中除了海登的約克號戰艦之外,其他戰艦都不是很大,而約克號也只是一艘三級戰艦。不同於十八世紀中期的那種劃分,這個時候的三級戰艦無論是噸位還是火力都要弱很多,約克號的排水量大約在七百噸左右,滿載排水量估計有接近九百噸。
雖然這樣的噸位比起中華軍的幾艘鐵甲艦來說要小很多,但是即使對於中華軍的其他戰艦而言。海登的坐艦還是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更不用說是何日本的那些小舢板相比了。
在1854年的黑船事件之中,美國人也只不過是用了四艘戰艦就成功的敲開了日本的國門,甚至還沒有向英國人對付清廷那樣使用武力,只是將自己的戰艦到日本人的門前晃悠了一圈之後,就達成了自己的目的,逼迫日本人打開了國門。
而聯軍這一次的艦隊規模要比後世大得多,而且在經歷了萬曆朝鮮戰爭之後,日本人的水師力量尚未完全恢復過來,所以無論是中華軍這邊的林長義還是英軍的加里.海登。都對這樣的行動感到信心十足。
混合艦隊全速全軍,不到兩天的時間就抵達了中琉球島,然後馬不停蹄的繼續北上,三天之後到達了九州島,這裡是薩摩藩的領地,不過薩摩藩在之前的琉球衝突之中已經被中華軍的海軍給打殘了,加上其境內的有價值的目標也沒有多少,所以聯軍對於這樣的目標顯然是沒有什麼興趣的,特混艦隊繞過了九州島繼續北上。
其實這個時候的九州島上設有日本對外的兩個通商口岸之一,那就是長崎。不過無論是中華帝國還是大英帝國,這個時候都不在日本人的通商目標國之列,加上九州島對於日本來說畢竟不是中心地帶,無論是人口規模還是購買力。都不足以消化掉這兩個國家的大量商所以聯軍的目的是要求日本幕府開設更多的通商口岸。
聯合艦隊繞過九州島之後繼續前進,一路上通過了四國島的海面,經過鳥語、下田、橫須賀之後,終於抵達了江戶附近的海面。
艦隊來到了江戶灣之後,林長義按照之前項玉的交代。在三浦水道的東端的浦賀登陸了,這裡是江戶對外的出海要道,佔據了這裡等於卡住了日本人脖子。
德川幕府的軍隊發現一支數量衆多,體型巨大的艦隊駛進了自己的領海之後,又是憤怒又是驚懼,在這個時候還從來沒有過一支外隊抵達過江戶這邊的海域,而且還直接將江戶的水道給封鎖了,這些人一看就是來者不善。
不過日本人雖然憤怒,但是他們也不是傻子,這支艦隊的規模不小,而且戰艦的體型實在是太過意龐大,遠比他們幾十年前交手的明朝的水軍戰艦還要大,不僅如此,這些戰艦中間還有幾艘巨大的戰艦的樣子實在是太過於奇怪,不僅擁有者銀白會反光的顏色,而且上面還沒有船帆,下面也沒有划槳,不只是船帆,這些戰艦上面甚至連桅杆都沒有,這可是大大的出乎了日本人的認知了,於是他們本能的聯繫到一些不好的是事物上面,在心裡面將聯合艦隊想象的愈加可怕。
而實際上原先的基隆幾戰艦是具有桅杆的,不過在經過後續的改進之後,這樣的設備就被拆除了,之所以拆除桅杆和船帆,主要是因爲蒸汽機的改進,使得戰艦的動力系統的穩定性大大提高,而且在經濟航速上面的巡航力也成倍的擴大,戰艦在十五節的航速可以行駛超過五千海里,在八節的航速上面航程更是超過了一萬海里,這樣的距離對於中華軍的作戰來說是完全足夠的。
所以新建造的福州號和新加坡號上面的桅杆根本就沒有設計,轉而建造了類似於後世的那種一體式的設計,使得艦船內部的空間大大的提高了,艦上士兵的居住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儲煤倉的面積也增加了不少,這也進一步的支撐了艦船的遠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