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經過了一個冬天時間的準備,這個是中華軍已經做好了軍事行動的準備,而這一次他們想要作戰的對象並不是東北的清廷,而是北邊的蒙古。
這個時候除了科爾沁部之外,其他的蒙古部族都還處在搖擺狀態,自從他們之前的條件中中華帝國拒絕了之後,蒙古人就有點不知所措,這個時候降也不是不降也不是,而在去年的秋天,當中華軍的進攻目標放在清廷的身上的時候,他們甚至動過派軍從草原南下,趁着中原地帶防守空虛的時候進行一番活動,想在冬天來之前打打秋風。
只不過蒙古人的動作迅速的被中華軍發現,而中華軍停止進攻北邊的清廷,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個。
這也使得項玉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先解決掉這個大麻煩再說,這個時候蒙古人顯然是留不得的,必須要將他們的全部軍事實力摧毀殆盡,中華軍這纔可以放下包袱進攻清廷。
而且一旦解決了蒙古的問題,那麼中華軍對清廷作戰的時候可選擇的作戰路徑也就不再單一了,到時候既可以越過山海關向北推進,也可以通過駐紮在蒙古和清廷邊界一帶的軍隊威脅清軍的側翼。
四月份,中華軍的十萬大軍開始向北推進,而爲了防止清廷出兵策應蒙古人,所以項玉在山海關佈置了四萬的防守軍隊,這樣一來如果清廷想要幫助蒙古人的話,從山海關一側進攻是沒有用的,只能直接出兵蒙古,正面的應對中華軍的進攻,可是這樣一來的話,那就正中了中華軍的下懷,中華軍巴不得清軍從佈滿堡壘的地方出來跟自己野戰。
中華軍兵分兩路,很快就收復了內蒙全境,在清軍撤退到關外去了之後,這些地方暫時的出現了一個勢力真空期。這讓蒙古各部紛紛動起了心思,他們搶先出兵,在中華軍的軍隊還沒有到的時候就佔領了這些地方,只不過這個時候在面對中華軍的大軍來犯的時候。蒙古人很識趣的放棄了這些地方,選擇了後撤。
而不出意料的是,清軍真的出兵蒙古了,雖然只有五萬騎兵,而且並沒有選擇跟蒙古人的聯軍待在一起。顯然他們不想跟着蒙古人一起正面對抗中華軍的進攻,而是想要在側翼尋找機會,如果中華軍有什麼破綻的話,他們肯定會選擇出擊,如果實在是找不到什麼破綻的話那就按兵不動,靜待雙方戰局的進展,如果蒙古人的抵抗富有成效的話,清軍依舊會選擇幫助他們防守,但是如果蒙古人抵擋不住中華軍的進攻的話,清軍就會十分安全的撤回到遼東去。
清軍的意思項玉看的很明白。那就是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但是前提條件是自己不能損失太大。
蒙古人當然也看得明白清廷的意思,所以各部族之間這才屏棄掉之前的各種矛盾,將部落的軍隊集中起來選擇在蒙古的首都烏蘭巴托這一代抵抗中華軍的進攻。
蒙古人的這個選擇可謂是相當的精明,因爲北京距離烏蘭巴托其實是相當遠的一段距離,而中華軍的進攻線路拖得越遠的話,其面臨的補給問題也就越嚴重,在茫茫的草原之上,騎兵的強大機動能力將會對中華軍的後勤部隊造成相當大的威脅。
而爲了解決這一個問題,中華軍選擇了節節推進。在不斷的向前推進之中不斷的等待着後續的後勤部隊的到來,在距離烏蘭巴托還有四百里的距離時,兩支中華軍合兵一處,而這個時候後勤隊早已將最後的一批也是最大的一批物資運了過來。中華軍在接下來的戰鬥之中將再無後顧之憂。
五月初,中華軍已經抵達了烏蘭巴托,這個時候蒙古人肯定不能困守孤城和中華軍作戰了,因爲不同於中原的堅城,烏蘭巴托雖然是成吉思汗下令築造的都城,但是其規模和堅固程度跟中原漢人修建的城堡根本就沒有可比性。而犧牲掉騎兵最大的優勢機動性,而被動的在城內防守的話,蒙古人幾乎可以肯定他們這一戰必敗。
此時蒙古聯軍的總兵力達到了二十萬,蒙古人在向全世界擴散的路上,雖然將自己的勢力範圍極大的擴充了,但是造成了一個很不利的局面,那就是他們的人口和軍隊被分攤了,包括四大汗國和元朝的建立,都使得蒙古人的實力是被削弱了,而不是增強了,這個時候的蒙古諸部遠不能跟成吉思汗那個時期的實力相提並論,這二十萬大軍其中能夠稱得上是精兵的也就只有八萬人,僅僅是比清軍的騎兵多出了一點。
中華軍絲毫不理會蒙古人的襲擾,直接就奔着烏蘭巴托而去,這個時候誰都知道蒙古人的牽扯能力很強,在運動戰之中的消耗力是很厲害的,所以中華軍就想利用自己的主動進攻,迫對手必須出來和自己硬拼,畢竟這個時候是在別人的地盤上作戰,時間拖得越久對中華軍這邊也就越不利。
蒙古人被無奈只能在距離烏蘭巴托不遠的地方和中華軍展開了決戰,烏蘭巴托對於蒙古人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二十萬騎兵進攻十萬步兵,單從紙面實力上來說,雙方可謂是不分上下的,可是實際上的情況卻幾乎是一邊倒的,蒙古人的騎兵想要使用蒙古人s箭法來消耗中華軍,他們都是輕騎兵,衝擊力沒那麼強。
只不過這個時候中華軍裝備的步槍無論是在s程上還是精準度上面,都要遠遠的超過蒙古人的弓箭的,所以當蒙古人施展開他們最擅長的取勝方法的時候,卻被中華軍的火槍打的灰土土臉,再加上中華軍的火炮的攻擊,給蒙古人的騎兵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二十萬人的騎兵直接被打死了接近兩萬人,超過五萬人受傷逃走,而其他的軍隊幾乎全被打散了,而最關鍵的是,中華軍在這一戰之後十分輕鬆的就拿下了烏拉巴託。
蒙古人這個時候聯軍被打散了,於是各自率軍回到了自己的部落,但是他們的生存和活動空間已經被擠壓的十分厲害了,向北是氣勢洶洶的俄國人的地盤,向南直面中華軍的進攻,向西是中華軍控制的新疆地區,向東則是清廷,本來蒙古人是可以選擇撤往清廷方向的,只不過因爲他們在清廷退回關外的時候,就已經和清廷離心離德了,這個時候即便是退到了遼東去,對於他們而言依舊是一盤死棋。
蒙古人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向中華軍投降了,只要有一個部落帶了頭,其他部落也就相繼效仿,最後就連一直支持清廷的科爾沁部也倒向了中華軍。
蒙古的收回對於中華軍而言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的,這不僅解除掉了北邊的這個巨大的威脅,歷朝歷代,北方的遊牧民族都是中原朝廷的最大隱患,這一局面到了這一天終於得到了改變。
而另外的一個好處那就是給中華軍提供了一片養馬場,儘管在佔領了新疆西藏等地之後,中華軍手中已經得到了一批馬,但是其數量顯然還不足以建立一支騎兵部隊,而這個時候隨着蒙古的拿下,整個蒙古草原都是中華軍的養馬場,而且還能就地招募到大量的善於騎s的士兵,再給他們裝備上先進的馬槍,這支部隊勢必將會比成吉思汗時代橫掃歐亞大陸的那個騎兵軍團更加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