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當然只是過渡的措施,等到全國的局勢穩定下來之後,項玉自然會根據人口的數量和分佈情況重新分配田地,以保證每一戶靠種地爲生的農民都有自己的田地,民以食爲天,糧食的安全是一個國家穩定繁榮的基礎,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還是這樣。
就在這兩地的局勢穩定下來之後,項玉就啓程返回了臺灣,跟他一起離開的還有南洋的艦隊,這個時候南洋一帶的防禦十分空虛,只有王佐才的一支艦隊在這裡,要防禦和巡視這麼大的面積,確實有點力不從心。
項玉之所以急着返回臺灣,一來是莫臥兒的使臣奧格杜薩已經在臺灣待了十幾天了,是時候跟他談一些正經事了,第二點就是他要跟顧惜緣完婚,兩人之間的關係這個時候已經確立下來了,如果不給她一個名分的話,項玉自己會內心不安,而且對顧惜緣的影響也不太好。
而項玉不知道的是,陳永華和多位官員已經在私底下商議了很久,以前不便於提出來,但是這個時候時機已經成熟了,再不提出來的話反而會對中華帝國不利,那就是請項玉登基。
以前項玉是因爲擔心登基會刺激到大清朝廷,使得他們發兵來攻,但是在臺南之戰以後,清廷實際上已經很注重海峽對面的這個對手了,而且中華軍也擊敗了對方的強大海上力量,再也不用擔心對方跨海來犯了,所以在當時就有很多人就有意要請項玉登基,不過後來因爲種種原因,這件事情被擱置了下來,而接下來各地的戰事不斷,中華軍也是勢如破竹各地捷報頻傳,這讓原本一些還心懷猶疑的人也逐漸的意識到了,中華帝國的崛起將會不可阻擋,他們也不再擔心失敗之後遭到清朝的清算了。於是也加入到了支持項玉登基的陣營之中。
這羣人以之前從大陸來臺的移民之中出來的官員爲主,他們見識了清朝的強大軍力,因此一開始的時候對中華軍的信心不足,不相信中華帝國能夠擊敗強大的清軍。知道後來隨着戰事的發展才轉變態度。
這個時候,軍方的態度十分明確,堅決擁護和支持項玉登基,甚至有人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參加他的登基大典了。
這些事情項玉並不知情,或者說是知道。但是卻並不顯露出來,情報部門裡面有一個是專門掌管內務的,這些情報和底下的官員的活動,都會定期的上報到項玉這裡來,因此有些事情他確實是不知道,但是有些事情他是知道但是卻裝作不知道。
奧格杜薩在基隆參觀了很多工廠,見過很多他之前不要說看了,就連聽都沒有聽說過的東西,這使得他感到大爲驚奇,尤其是對中華軍的犀利火炮和冒出熱氣的蒸汽機倍感興趣。
前者是因爲威力過於強大。以至於就算是拿着洋人的紅衣大炮甚至都沒有辦法比較,所以他纔會很感興趣。奧格杜薩雖然是奧朗哈則的小兒子,但是他也是一名出色的戰士,經常跟隨着父親四處征戰,在戰場上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勞,這讓奧朗哈則對自己的這個小兒子很是滿意,一度甚至動起了將來要傳位給他的想法。
不過後來卻不了了之,原因就在於,奧朗哈則自己是因爲手裡面掌握着軍隊的大權,這才成功的將自己的父親趕下臺。自己當了皇帝,所以他很忌憚自己的兒子之中出現和自己一樣的情況,因此不準自己的兒子手裡掌握太多的軍隊,以免威脅到自己的政權。這一點就和宋太祖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後杯酒釋兵權一樣。
奧格杜薩這一次被派來中華帝國,看上去是讓他出來歷練一下,這件事情事關重大,派別的人的奧朗則布可能會不放心,以顯得對他的小兒子很重視,但是實際上卻是將他支開。然後再着手清理他的勢力,從而削弱他對自己的威脅。
奧格杜薩這個時候哪裡知道這些,他還一位受到了重用,因此對此事特別上心,一心想要在自己的父親面前表現一番。
中華軍這個時候其實已經開始製造陸軍的新式火炮了,這種火炮就是根據海軍艦船上面的後膛火炮改進的,等到陸軍這邊換裝完畢之後,軍隊之中原先的滑膛炮就會被淘汰下來,陸軍手中的這些火炮足足有接近五百門,這其中有些會回爐鍛造,回收優質的鋼材,用以製造別的東西,但是這樣一來就會造成比較大的浪費,這種火炮其實還是十分先進的,除了中華軍自己裝備的新式火炮之外,這種滑膛前膛炮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火炮。
因此,項玉是有意將這些火炮向外兜售的。一門這樣的火炮是有其壽命年限的,這種火炮一般的壽命在500-800發炮彈左右,世界上其他的火炮可能達不到這種程度,但是因爲中華軍的火炮是用優質的剛纔鍛造的,而且這個時候的火藥的威力有限,點火發射的時候產生的膛壓比較小,因此對炮膛的磨損也不是特別嚴重。
中華軍因爲作戰頻繁,因此這些火炮基本上都使用了超過一半的壽命年限了,這個時候賣給莫臥兒人,他們在拿去行軍打仗,等到中華軍進攻印度半島的時候,莫臥兒人手中的這些火炮基本上都已經接近壽命期限了,因此也不會對中華軍造成比較大的威脅,更何況那個時候中華軍手中的火炮性能要更加先進。
中華軍的火炮的顏色是銀白色的,這主要是鋼材的顏色,而在奧格杜薩考察了中華軍的基隆級的火炮性能中華,這些從部隊退下來的火炮被重新粉刷塗漆,根據莫臥兒使用的顏色,這些火炮被塗成了黑色或者棕色,這樣一來,深色的漆將之前火炮使用過的大部分痕跡都給遮蓋住了,而奧格杜薩自己也從來接觸過鋼炮,因此也看不出來它們有任何的問題,所以雙方十分愉快的就簽訂了購買協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