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家請客,姥爺和姥姥是安排到了學校的食堂,那裡地方大,而且正是寒假期間,還沒人。
請了石橋鎮有名的喜宴大師傅掌勺,人家有一整個團隊,只要給錢,一切喜宴的事務人家全給你整利索。
二端覺得這種理念很超前啊,給主家省了好多事兒呢。
家裡的老疙瘩要嫁人了,楚文治兩口子自然的卯足了勁兒操辦,這孃家請客也要有裡有面兒。
基本上家裡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到場了,光收禮的喜單就寫了挺厚一沓。
二端偷偷看了一眼,隨禮基本就是五塊十塊的,還有隨兩塊的呢。想想這時候的物價,也就忍了。
不喜歡熱鬧的姚婉瑜露了個面兒就走了,留下岑鋒和岑放吃酒席,二端還顛顛兒把舅姥姥送到街上。心裡明白,舅姥姥這都老給面子了。
瞅人家送的賀禮,二端都有點咋舌,一套水晶的酒具。這玩意絕對是外國貨,感覺很適合擺在別墅裡的那種。沒見到小姨的新房,二端也不知道啥樣,不過估計不是別墅吧。
遠在煤礦的三舅由於工作原因沒辦法回來,三舅媽領着亮亮哥來的。估計是姥爺給三舅提拔的事兒使勁了,三舅媽態度好得很,尤其是對小姨夫。
這裡面的原因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不過這樣也沒什麼,最怕的就是沒有能拿住她的東西,那纔要命呢。這家裡有個她忌憚的人物存在,姥爺和姥姥就能多親近三舅和亮亮。
總之二端覺得一切都挺好,有磕磕絆絆,但總體的方向是往好的方面發展的。
等到了正日子,一大早小姨就被姥姥叫起來了,連帶着睡在小姨被窩裡的她都給拎起來了。
二端困得直哼哼,被媽媽冷冰冰的手握住小腳丫,一下子就精神了。
“快起來,今天你小姨出門子,你得壓車呢。”楚睿雲一邊給閨女穿衣服,一邊叮囑她今天該乾的事兒。
是哦,孃家這邊年紀最小的就是二端和哥哥型子了,他倆今天有重要任務呢。
估計是看我長的可愛吧,二端美滋滋滴想。
等二端拾掇好了,就又鑽進小姨的屋裡看小姨收拾。頭一天她和媽媽還陪着小姨去澡堂子洗的澡呢,她還從家帶了雞蛋和蜂蜜,給小姨敷了個臉。
別說,效果不賴,小姨今天臉上的皮膚真夠滑溜白嫩的。
今天小姨化妝以喜慶爲主,二端還拿鐵勺子把小姨的睫毛給整翹,看起來眼睛更大了。
她這些千奇百怪的招兒,媽媽和小姨早就見怪不怪了。也不知道二端這孩子腦子裡咋就那麼多招兒呢?偏偏還都挺有效。
照例是媽媽給小姨編的盤發,還戴上一朵紅色的頭花,新娘子的感覺upup!
結婚的禮服是一身大紅的棉旗袍,又暖和又喜慶,這是金燮從老字號的店裡早早就給楚睿琴訂做的。
估計整個石橋鎮就這一份,別無二家。
二端覺着金叔叔,哦不,小姨夫心可真夠細的,小姨那婚服上領口袖口裙襬的白狐狸毛,可不好淘換。估計小姨夫得出點血。
姥姥看到小姨裝扮一新,眼裡透着喜悅欣慰。拿出一個盒子,打開裡面有一隻金色的牡丹花圖案的頭飾,正好戴在頭頂,和這身兒中式的婚服搭配極了。
二端都不知道姥姥還有這等好寶貝兒呢,看來這過去是大地主的家庭,怎麼着也有點家底兒的嘛。
“小琴,可這打扮可真漂亮啊!不愧是咱石橋鎮的第一美人兒。”小姨的幾個要好的朋友,圍在小姨周圍嘰嘰喳喳地說笑。
二端在一邊遠遠地看着小姨紅撲撲的臉龐,過了今天,小姨就要走入她人生的新階段了呢。
還沒等二端自己煽情過癮呢,就聽外面噼裡啪啦的鞭炮響起來,這是接親的人來了呀。
小姨夫果然很着急啊,從省城開車過來得倆小時,這八七點多就到了,那豈不是五點就出門了?
迫不及待地跑出去,二端出了大門就看到門口停了五輛汽車。打頭的是一輛“大超”,也就是這個時候最最拉風的豪車,豐田皇冠。
小姨夫好大的手筆呀,弄這麼豪華的車來迎親。二端都覺得服了,反正這石橋鎮估計就只有她小姨的婚禮有這樣的氣派。
另外的是一輛212吉普,一輛桑塔納,還有兩輛麪包。估計麪包是爲了多拉點孃家送親的人。
不過小姨夫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被迎進門,而是被哥哥姐姐們堵在了大門口。
宏明,宏陽,宏傑,加上佑安,四個大小夥子,把大門堵得嚴嚴實實,嘴裡嘎嘎樂,管小姨夫要紅包,還讓小姨夫管被衆人擁在門口的姥爺姥姥改口叫爸媽。
很有眼力見兒的爸爸讓二端騎在自己脖子上看實況,二端抓着爸爸的耳朵,支起身子看小姨夫咋進門。
金燮的智商自然不是吃素的,帶來接親的都是能派上用場的小夥子。一邊笑眯眯地隔着門管姥爺姥姥叫了聲爸媽,一邊已經開始掏紅包了。
門裡的孃家人自然不能這麼輕易放過金燮啊,齊聲喊:“沒聽見!”
金燮又笑嘻嘻地清了清嗓子,用上了軍人的吼功,震耳欲聾啊。
這下沒毛病啦,塞紅包吧。從門縫塞了一個又一個,哥哥姐姐們拿着一個傳給下一個,連坐在爸爸脖子上的二端都得了一個紅包。
最後還是姥爺發話了,大家才把門打開,讓新郎官進門。
二端捏着紅包,小聲跟爸爸說:“爸,快走,進屋。我還得給我小姨小姨夫戴花呢。”
女兒奴周景林扶住姑娘的小腿,就顛顛兒進了屋,還是二端提醒他低點,否則二端準撞門框上。
進屋下地,二端鑽進了小姨的閨房。小姨正盤腿坐在嶄新的褥子上呢,她的小姐妹在一邊陪着。
“小姨,我小姨夫馬上就來啦!你要穩住!”二端晃着手裡的紅包,樂呵呵地給小姨提醒。
聞言楚睿琴心裡一下子就緊張起來,又期待又忐忑。
“鞋都藏好了麼?小姨你等下可別先說話啊,等姨夫先說話了你再吱聲。記住啊!”二端操心地在屋裡轉磨磨兒,還不忘叮囑小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