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

宮殿內,充滿了愛德華七世咆哮的聲音,英國的大臣們,一個個的站在下面,不敢怒,也不敢言,只能任由愛德華七世叫罵着。

維多利亞女王將英國交給他的時候,英國在遠東地區的統治力就有所下降。而現在他纔剛剛繼任幾個月的時間,英國人卻馬上就要丟掉香港了。那麼在過後幾個月,他們是不是也要丟掉印度?丟掉英國其他的領土?

愛德華七世不服,他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他必須要做出反應,讓那些反對英國人的亞洲人好好的看一看,英國纔是最強大的,哪怕我們在遠東的力量不足,那也不是你們能夠欺負的。

“陛下,憤怒並不能使我們改變現狀,我覺得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否則的話,只會讓中華帝國這個新崛起的國家越來越猖狂。”一名大臣說道。

“做些什麼,一定要做些什麼。去聯繫盧貝,三天後我要出訪法國。同時,海軍部必須要做好準備,這一次,我們要狠狠的揍一下那個張野,讓他認識一下我們英國人的厲害。對了,同時別忘了聯繫一下美國。美國人跟張野的關係最好,那我們就讓美國人來牽線,與張野進行和談,先暫時的拖住他。一切等大英帝國的艦隊到了之後再說。”愛德華七世憤怒的說道。

他這一次一定要狠狠的揍一下張野,跟大英帝國拼實力,你一個新崛起的國家還不是對手。我們路上打不過你,海上總能打過你吧?收復了香港又能如何?我派海軍過去。你一樣不行。只要我的海軍不離開香港。那麼香港就還會在我的治下。

1901年七月三日。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出訪法國,受到了時任法國總統盧貝的熱烈歡迎。雙方舉行了一系列的會談,並且達成多項共識。其中,英法兩國也秘密的達成了聯盟協議。

當然,按照實力,英國人根本就不用鳥法國人的。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轉變,英國人必須要來找法國人。隨着香港的淪陷。英國已經喪失了在遠東唯一的港口,距離香港直線距離最近的港口是緬甸的仰光港。而仰光港距離香港的距離有五千多公里,距離太遠,補給什麼的都很不方便。

而新加坡同樣也是英屬地區,但那裡距離香港也有兩千多公里,還是太遠。英國人必須要藉助法國人的越南,將那裡作爲新的海軍基地,在那裡與中華帝國進行長期的對戰,從而獲得對香港的控制權,如果有可能的話。奪取更多的地方。

“經我步兵第一集團軍之第四軍全體將士浴血拼搏,於昨日成功收復香港。將英國侵略者趕下大海,壯我國威,揚我士氣。今皇帝陛下要求全體之國民做好一切戰爭之準備,時刻準備英國侵略者的反撲。各方工廠要全力生產,壯大我帝國之工業能力,增強我帝國之抵抗能力……!”

全國各大城市,各小縣城內,只要人數超過一萬人的地方,不管是村莊,還是部落,又或者城市。今日一大早便播放着統一的廣播,這是張野自去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統一部署的項目。

南方各地目前尚在建設中,除了廣東的一些城市尚未完全覆蓋之外,其他的地方已經基本上覆蓋了。

香港的收復,讓張野看到了一絲的危險。英國作爲全球霸主,他們是不可能就這麼束手就擒的。如果他們不進行反撲的話,那就說明他們不是英國。英國人若是不反擊,若是不取勝,那麼英國人全球霸主的地位將會受到威脅。

香港一次失守,這對於英國來說並不重要。其他國家也不會因此而覺得英國已經沒落,因爲香港的失守有很多原因,或許是兵力短暫的不足,又或是別的原因。但很多人都明白,當時英國的遠東艦隊並不在香港。而這,也是香港失守的主要原因。

臨沂,今日張野召開了擴大會議,全國高級官員全部出席,更包括一些省份的省長也一併出席。這次會議的內容極爲重要,甚至有可能關係到中華帝國的存亡問題。

而在當初張野決定了要拿下香港的時候,張野就想到了要開這個會議。現在並不是後世,開會也不可能是件那麼簡單的事,全國範圍內頂多也就半天的時間就能趕到。現在,儘管有了拖拉機,可許多省份的省長更是在拖拉機上日夜兼程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趕到臨沂。

臨時會場內坐滿了大大小小的官員,下至省長,上至國務.院,軍部等職權部門,以及其手下的許多職能部門領導紛紛出席。這,同樣也是中華帝國自建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

上午八點整,會議準時開始。會場內一片亂糟糟的,不少人都相互打着招呼,聊着天。對於他們這樣的地方官員來說,這樣的機會並不多。聯繫更多的時候也是通過電報,很少有面對面的坐在一起聊天的。

張野從後場走出,會場內頓時一片安靜,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眼光看向張野行注目禮。哪怕這裡是國家會議,在座的全部都是國家的高層,可今日,會場內依舊有不少的士兵站崗。所有人進出,都必須要嚴格接受檢查,不準攜帶任何武器進場。甚至在進場之前,他們也要在專人的監督下換一套衣服。

開會時所需要用到的紙筆,也統一供應,個人所攜帶的一切物品,均不準進入會場。安保嚴格更是前所未有,史無前例。

“長話短說,沒用的話今天也別說了。這個會議的時間不會太久,我希望大家能夠遵守這個規定。該做筆記的做筆記,該幹什麼的就幹什麼。

好了,接下來說下第一件事,我們收復了香港,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接下來英國人肯定會全力反撲,我們將會面臨着空前的壓力,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這一點我希望大家能夠做好準備。各省的工業建設也必須要加快速度,並且保證質量,特別是安全生產這一塊,決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回去之後,各地分別尋找合適的地方,籌建一座與臺兒莊差不多的工業園區,至於具體的,會後會有人發給你們臺兒莊工業園區的介紹,過幾天你們也可以親自到臺兒莊工業園區去參觀一下。

一切所需要的設備,均有我們自己生產,若是實在生產不來,我們會去美國採購。另外就是鋼鐵這一塊,各省必須要加緊排查,進行搜查,一旦發現有鐵礦,必須要進行仔細的勘察,拿出具體的報告,一旦可行,立即進行開採。暫時沒有鍊鋼廠不要緊,先把開採出來的礦石堆積起來,等日後鍊鋼廠建好之後在一起鍊鋼。

山東各地的五年計劃已經進行到了第二個年頭,南方各省的計劃還沒有提上日程。今天我就給你們下個命令,也算是給你們做個統一的規劃。接下來的五年內,各省必須要全力發展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工業等方面。

公路的要求是縣城與縣城之間,必須要有一條新標準的公路。至於鐵路,接下來會給你們每人發一張概括圖,以及你們各自境內的路線。各自在修鐵路、公路的時候,務必要與鄰省做好交接,避免到時候雙方碰不到頭的尷尬局面。

按照目前的規劃,全國將會修建兩橫一縱三條鐵路大動脈,各個省份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修建數量不等的鐵路,但基本上各省都要修建一條十字形鐵路,個別省份除外。

另外,還有一點,這個也是最重要的,沿海地區的省份,必須要做好一切應對準備。一些適合登陸,或者暴漏在海邊的地區,所屬居民必須要內遷至少三十公里。嚴防英國海軍襲擊我國海岸地區。五年之內,我們是戰略防守任務,所有人都不要想着打出去。這是個長久任務,必須要執行。同時,公路也必須要修通至各個炮臺所在地。

未來五年之內,各省的任務只有三個,鐵路、公路,工業園區。這需要大量的資金,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正好可以給各地的百姓找個活幹,讓他們掙點錢。接下來中央銀行將會全力配合各省,也會按照帝國的預算,將資金分別下發給你們各省,剩餘不足的,由各省自己籌備。”

張野好不歇息的一口氣說了一大串,下面的衆人也是不停的記錄着張野的話,一點也不敢馬虎。

這就是皇帝與總統的區別,總統講話的時候,或許會有人敢偷懶,可皇帝講話的時候,絕對不敢有人分神。而張野之所以採用帝制,原因也很簡單。剛統一的中華,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掌控全國的發展,否則的話,總統上位,其他人會不服,到時候又是胡亂的扯皮。

搞不好歷史上的北伐什麼的還會再次發生,當然,部隊都在張野手中,軍事鬥爭倒是不大可能,可口水戰,相互扯皮也是會影響到國家發展的,這是實情。

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17章 突圍?第57章 進攻之前第76章 慈禧用計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95章 徐州城破第221章 國債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33章 叛軍?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7章 新的開始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80章 清軍潰敗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9章 頤和園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55章 斬鐵良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33章 叛軍?第96章 地主聚會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54章 投靠?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217章 試探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章 重回小站第23章 三個月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97章 舌戰地主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39章 截擊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2章 不堪一擊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8章 威力驚人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32章 卸磨殺驢?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3章 賭注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09章 刺殺(4)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217章 試探第149章 監視第198章 軍校行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2章 怪陣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72章 又是夜襲
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17章 突圍?第57章 進攻之前第76章 慈禧用計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95章 徐州城破第221章 國債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33章 叛軍?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7章 新的開始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80章 清軍潰敗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9章 頤和園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55章 斬鐵良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33章 叛軍?第96章 地主聚會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54章 投靠?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217章 試探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章 重回小站第23章 三個月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97章 舌戰地主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39章 截擊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2章 不堪一擊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8章 威力驚人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32章 卸磨殺驢?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3章 賭注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09章 刺殺(4)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217章 試探第149章 監視第198章 軍校行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2章 怪陣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72章 又是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