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慈禧用計

?頤和園內,李蓮英此刻也顧不上什麼形象,邁開了步子,臉色焦急的朝着萬壽宮跑去。

路兩邊的小太監見了之後也只能急忙的躲在一旁,然後低下頭彎着腰行禮。

若是放做平時,李蓮英或許還會教導他們一番,可是今天,李蓮英完全沒有這個心思。

“太后!太后!大事不好了!”

剛一進入萬壽宮,慈禧太后如同往常一樣,跪坐在蒲團上誦經唸佛。

若是以往,李蓮英可不敢在這個時候打擾,哪怕是皇上來了,也得站在一邊候着,但眼下發生的這件事情卻容不得李蓮英有半點的耽擱,他必須馬上的把事情給彙報上去。

“冒冒失失,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哀家正在念經的時候不要打擾,萬一惹怒了佛祖可怎麼辦?”

慈禧雙眉緊皺,面色頗爲不喜,仍舊閉着眼睛,低聲斥責道。

“太后,奴才知罪!可真的是出大事了,奴才不敢有片刻的耽擱,否則也不會來打擾您和佛祖。”

李蓮英在心中暗暗的嘟囔着,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只知道唸經拜佛?能不能幹點正事啊?不過嘴上卻不敢這麼說,依舊只能老老實實的說着。

“是不是馮子材打不過張野?”

大事?能有什麼大事?若是真有的話,也就只剩下山東的那點事了,三十萬大軍打不過一萬人,這倒也算是大事,慈禧下意識的便想到了這裡。

“太后,馮子材剛剛送來摺子,於前幾日身染重病,無法下牀,請求告老還鄉。”

李蓮英小心翼翼的說着,生怕自己說得太快,讓慈禧生氣。

“眼下這大清正是用人之際,他卻病了,前些日子榮祿回來的時候不還好好的嗎?這怎麼就突然病了呢?”

慈禧語氣有些不善的回覆道。

這滿人是靠不住了,但卻必須要依靠滿人,眼下只能暫時用漢人,可這馮子材竟然也靠不住了。

前些日子還生龍活虎的,這才幾天的時間?到底是什麼病能讓他突然間下不了牀?慈禧下意識的便以爲馮子材自認爲打不過張野,所以便稱病辭官,好回鄉落個清淨。

按理說發生這事倒也無可厚非,論年齡,這馮子材要比慈禧還大個十來歲,也是該回鄉養老了,可你早不奏晚不奏,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上奏告老還鄉,這慈禧能高興的了嗎?

“回太后,應該是真的,據底下的人彙報吶,前些日子馮子材單獨去會見了張野,想要對其進行勸降,但對方卻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兩人只不過交流了短短兩三句話,馮子材便像是丟了魂似的,回到大營之後便一病不起,現在差不多整個山東的郎中都去看了給瘋子才個遍,說是什麼心病,治不好!”

李蓮英熟練的回覆着,作爲大內太監總管,除了管理着宮裡的事情以外,李蓮英手中還握有一支情報機構,主要負責爲慈禧打探情報,以便於慈禧可以及時作出決定。

也正是有了李蓮英手中的這支情報機構,所以慈禧才能在歷次決定中力壓皇帝,早先一步作出決定,讓皇帝即恨又沒辦法。

而這支情報機構送上來的情報也非常準,至少到目前爲止,失誤率在百分之十以下,十件事裡只有一件不準確,這足以說明這支情報機構的能力。

“心病?不礙事,讓他再撐一撐,眼下朝廷中無人可用,這馮子材若是告老還鄉,山東那三十萬大軍怎麼辦?難不成還要哀家親自去統領不成?”

慈禧搖了搖頭,根本就沒打算放走馮子材,當時把榮祿召回來讓馮子材頂上去,就是爲了一舉殲滅張野的,這馮子材若是走了,接下來交給誰?再讓榮祿去統領?

明明只有一萬敵軍,被打潰散了之後卻謊稱有十萬敵軍,這種人又怎能讓慈禧安心?她怕若是不及時滅掉張野,他會像當年太平天國那樣愈演愈烈,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另外在擬一道摺子,在欽州賞馮子材一座宅院,黃金一千兩,白銀五萬兩,下人五百,良田兩千畝,打完了這仗他便可自行卸職回鄉養老。”

心病也是病,慈禧要用人,自然要讓人心服口服,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所以一方面要求馮子材繼續領軍作戰,另一方面則是豐厚的獎賞。

同時在許諾於他,打完了仗便可直接回鄉養老,這在某一方面上也會調動馮子材的積極性。

“太后,此舉恐怕不妥。”

李蓮英萬分糾結的迴應道,接下來的事他不知道該如何去說,但卻又不能不說。

眼下慈禧已經誤會了他的意思,馮子材告老還鄉本是大事,但在這件事面前卻是小事,而且即便馮子材繼續統兵,也不是去圍剿張野了。

“爲何?”

慈禧臉色忽然一變,勃然大怒。

本來正在念經被打擾了就很不高興,現在李蓮英又拒絕了自己的命令,她似乎感受到了自己的權威再次被挑釁,而且還是被一個太監挑釁。

雖然不知道李蓮英今日爲何會變的如此反常,但此時心中不喜的慈禧纔不會去管那麼多,打一巴掌在給一顆棗,這是典型的敲打手法,也用慣了。

“太后,半個月前鉅野縣的一座教堂內,忽然竄入了十來個歹人,將德國傳教士給殺了,德國方面忿然大怒,已派遣多艘軍艦出征,奴才剛剛接到的消息,德國軍艦已經佔領了膠州灣。奴才覺得此時我們應當先處理德國的事情比較好。”

李蓮英被嚇的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快速的說着原因。

“什麼?”

慈禧猛然一驚,手中的佛珠也掉在了地上,渾然不知。

德國出兵了?還有那鉅野到底是怎麼回事?

德國人一直都對山東有不軌之心,這個慈禧很清楚,但這些年來德國人的表現也並不是特別的強勢,所以也就暫時沒有理會德國人,只要做的不過分,就隨他們去吧。

雖然知道早晚有一天德國人會因爲不滿足現狀而提出更加過分的要求,但慈禧卻計劃着,到了那時新軍已經連成,即便在海上打不過你們,我們還有陸地不是?

只要新軍能在陸地上阻止你們進攻,那大清的話語權就該重了吧?屆時即便籤訂條約,大清也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而不是像甲午那樣,海陸兩軍輸個精光,一點討價的餘地也沒有。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吶!”

慈禧身體顫抖着一連說了兩句。

此時的慈禧心氣還比較足,畢竟現在清朝雖然簽訂了不少的條約,但還沒有到達臨界點,真正讓清廷從神壇跌下的是三年後的八國聯軍事件。

也正是在那件事之後,清廷才徹底的失去了人心,國內也是大小起義事件不斷,朝廷方面也無心管理,更是無力管理,只能是撐一天算一天。

“啓稟太后!奴才倒是有一計,只是不知道是否可行?”

慌亂之中,李蓮英忽然想到了一條妙計,但就是不知道是否可行,不過只要慈禧願意,那就是可行的。

“說來聽聽!”

慈禧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彷彿瞬間老了幾歲,渾身無力的跪坐在蒲團上,有氣無力的問道。

“現在張野勢頭正旺,我們也未必會打的過他,與其跟張野在山東死耗,不如讓張野去跟德國人死耗,看誰能耗的過誰。反正他是叛軍,一切行爲只代表他自己。”

李蓮英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雖然不是很完整,但多少已經有了輪廓,其大意就是讓張野去跟德國人死磕,說不定負負得正,張野把德國人給打退了,自己也消耗了大量的軍隊,到時候清軍在一窩涌上,這場危機就這麼解決了。

聽到這個計劃之後,慈禧忽然眼前一亮,先前一直緊皺着的眉頭也終於放鬆了下來,臉上也開始出現了笑容。

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若是得以成功,朝野上下必然會對她更加愛戴,讓權力繼續保持在她手中。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樣會讓那些賤民繼續心甘情願的去當奴才,不會去想着反朝廷。不過有一點必須要堅持到底,張野必須要死,他手下的部隊能收服則收服,若無法收服便讓他們陪着張野一起去死。

很快,在慈禧的心中便成型了一個更加龐大、更加完美的計劃。

“以哀家的名義告訴張野,命他前往膠州灣沿線地區抗擊德軍,若是抗德成功,或是取得大捷,哀家便封他爲平德王。同時命令袁世凱巡撫山東,率軍進駐山東,清剿匪患,並負責張野所部的輜重供給。”

決定之後,慈禧直接下令道。

滿清自開國之後,也就只有那幾個漢人王爺,到如今早已經消失了數百年的時間,此時滿人靠不住,也就只能重新寄希望於漢人身上了。

當然了,這只不過是表面現象罷了。慈禧此舉只不過是爲了打動張野,讓他出兵。

在慈禧看來,出兵造反是爲了什麼?還不是榮華富貴?既然你要榮華富貴,那我便給你,給你這世間漢人最高的榮譽,僅次於皇族之下。

但是另一方面,她卻派袁世凱巡撫山東,負責張野所部的後勤輜重。

袁世凱是什麼人?張野本是他的部下,他豈會允許張野爬到他的頭上?以袁世凱的聰明應該會想到,這個漢人王爺只不過是個幌子罷了。

其真實的目的是要讓袁世凱卡死張野的輜重,逼他與德國人死磕。

而慈禧就是欺負張野身邊全都是年輕人,不知道這滿人的規矩,更不知道漢人,在這裡是不可能被封王的,給他一個幻想,誘騙他出兵,這一旦出了兵,可就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

只能要麼勝!要麼敗!

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91章 建學校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58章 未戰先潰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35章 壞消息第61章 各方反應第73章 夜襲失敗第209章 刺殺(4)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206章 刺殺(1)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35章 壞消息第97章 舌戰地主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17章 突圍?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33章 叛軍?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63章 艱難時刻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207章 刺殺(2)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57章 進攻之前第57章 進攻之前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99章 麻煩事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9章 戰前對持第73章 夜襲失敗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28章 預備役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74章 勸降第35章 沂蒙山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80章 光緒退位
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91章 建學校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58章 未戰先潰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35章 壞消息第61章 各方反應第73章 夜襲失敗第209章 刺殺(4)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206章 刺殺(1)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35章 壞消息第97章 舌戰地主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17章 突圍?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33章 叛軍?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63章 艱難時刻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207章 刺殺(2)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57章 進攻之前第57章 進攻之前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99章 麻煩事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9章 戰前對持第73章 夜襲失敗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28章 預備役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74章 勸降第35章 沂蒙山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80章 光緒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