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慈禧要動手

軍隊的出征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搞定的,古時打仗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只說,此時也相差不大。

特別是張野要帶着所有的物資一塊走,當然了,像那些機器什麼的他是帶不走的,也沒打算要帶走,反正裡面都是德國人,清政府即便再怎麼混,也不敢去德國人那裡搶東西的。

雖然後方可以確保穩定,但張野卻還是要帶走那麼多的東西,爲什麼?主要還是防備清廷斷了自己的補給,只要有足夠的軍火,慈禧就拿自己沒辦法。

一直準備了一週的時間,一萬餘人全部出動,大大小小拉了上千輛車子,上面不是裝滿了彈藥就是糧食。

步兵炮被拆開,然後將其固定在四輪木車上,兩匹戰馬拉着裝有三根炮管的木車緩慢的前行。

因爲戰爭還沒有開打,所以張野他們也沒有太着急,每天也就行進個五六十公里,而且在行軍的途中,部隊也在進行着一些常規的訓練。

也就是部隊追擊時的隊形訓練,前後左右全都有斥候探路。

一路平安無事,百姓雖然時常另眼觀看這支軍容肅整的軍隊,但卻少有人敢上前打探,張野預定的地點是在大興安嶺內,那裡叢林茂密,一萬多人的部隊一旦鑽進去,就很難被發現,從而達到突襲的目的。

北京距離大興安嶺的國界處直線距離大約是一千五百公里左右,張野的近衛軍每天只行軍五十公里,最多不過六十里,所以等他們抵達大興安嶺的時候,已經是兩個月以後了。

五月初出征,七月初到達,漫長的行軍路上,到處都彰顯着無聊與枯燥,經過這兩個月以來的行軍,部隊的訓練情況更是得到了一些完善,至少比起出徵的時候,現在要更加精銳了許多。

走了一路,收購了一路的糧食,出發的時候張野帶了足夠一萬兩千餘人吃上三個月的糧食,可到了大興安嶺之後,他們的糧食卻足夠吃上半年。

儘管如此,張野還是不太滿足,因爲他知道,現在也不過才七月而已,半年之後,也就是次年的十二月、一月,屆時大興安嶺正是大雪封山的時候,冰天雪地,別說是糧食了,連只野畜都見不到。

所以當部隊剛一抵達邊境,張野便命人將所有的軍械物資卸下來,然後組織成數隊人馬出山去購買糧食。

慈禧的表現實在是太可疑了,張野不得不防備,而張野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至少儲存一年的糧食。

至於彈藥,威廉會通過德國的洋行將其運送至哈爾濱,然後在往大興安嶺附近送,部隊就在那裡接貨。

此時的哈爾濱可不是後世的哈爾濱,此時的哈爾濱可以說是全國最發達的幾個城市之一,其發達程度甚至都要超過了上海,僅次於廣州、天津等地

俄國人在這裡下了不少的功夫,力圖將這裡打造成一個遠東的超級城市,並希望以此來徹底的統治遠東地區。

而這,也是清廷跟俄國人談判的結果,將哈爾濱的管制權交給俄國人,而俄國人則撤回之前的提議,駐軍東北。

有了哈爾濱,俄國人對於遠東地區的統治就更加順利了,屆時他們可以通過哈爾濱,不停的向周邊地區進行輻射,已達到逐步蠶食的效果。

(這個屬實,有興趣的可以查一下,哈爾濱到目前爲止還保留着大量當時的俄國建築,以及哈爾濱原始佈局也都是俄國人設計的,其中一些設施至今爲止仍在使用。)

“老大,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已經榮升爲標統的楊軍威等人跟着張野走進一間臨時搭建的木屋內,一臉迷茫的問道。

“路上我們不是採購了一些布匹和棉花嗎?讓戰士們做成棉帽子,除了眼睛以外全部都要包裹進去。”

張野想了下,吩咐道。

東北的冬天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部隊沒有足夠的準備就進入這裡,等待他們的結果必然和拿破崙一樣。

而先前在北京雖然他們可以毫不費力的就採購到足夠的棉衣棉褲,但卻不合適,萬一被慈禧知道了,那近衛軍這一萬多人可就走不了了。

棉衣的事情張野已經告訴了威廉,讓他用工廠的利潤去購買五萬套棉衣棉褲以及冬季皮靴,這樣的話張野至少不用擔心自己買不到,也不用擔心會被慈禧提前得知。

這兩個月以來,張野時常回想起當日的一幕幕,越想越是覺得事情很蹊蹺,只有口頭冊封的遊擊將軍,沒有正式下達任命的文書,也沒有遊擊將軍的關防印信,更沒有出征儀式,甚至出征的時候,連鐵良都不願意露面。

如果只是慈禧的話,那還有情可原,人家是太后,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

部隊出征,鐵良作爲督軍是必須要到場的,而張野也通知了鐵良,但是鐵良的做法呢?出征的前一天,給了張野兩個月的軍餉,說他這兩個月要到南方去視察張之洞的鋼鐵廠,軍費就讓張野代爲發放,然後便不見了蹤影。

所有人都很反常,若是張野還覺得很正常的話,那可就沒天理了。

不過也好,慈禧既然將自己給放了出來,管她用什麼陰招呢,別想讓俺回去,所有的陰謀也別想得逞。

“老大,現在大夏天的,做那麼多帽子幹什麼?”

楊軍威愣了愣,旋即摸着腦袋反問道。

“我有種不祥的預感,太后可能要對我們動手。”

張野低聲道,事到如今,所有的結果馬上就要浮出水面,一切事情也都漸漸的清晰了起來,慈禧要對他們動手,這個張野在出徵之前就已經料到了,否則也不會做了那麼充分的準備

“這怎麼可能?我們奉命駐紮邊境,防備俄軍的偷襲,太后怎麼可能要對付我們?”

李三才有些不敢相信,下意識的問道。

“非也!非也!本來我還只是有些猜測,但是從出征的那一刻開始就有點懷疑了,到了這裡之後,我基本上已經確定了這是真的。”

趙克明搖了搖頭,其實他也早就看出了一些貓膩,只不過不敢確定而已,因爲沒有真憑實據,所以也不敢跟張野說這些,直到他知道張野也知道了這些,而且還正在做準備之後,這才放下了心。

“此話怎講?”

李三才還是有些不太明白,搞陰謀什麼的他不在行,所以對於上層的事情也一直都不感興趣,張野和趙克明說的模模糊糊的,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太后只是口頭冊封老大爲遊擊將軍,卻不見詔書以及官印,軍隊出征,古往今來都有出征儀式,前年北洋海軍和陸軍出征也有,但爲何到了我們這裡卻什麼都沒有?

鐵良一直都想拉攏我們,卯足了勁兒的要滲透進近衛軍中,但卻無論如何也進不來,這次出征他爲何不來?出征前一天,他爲何將兩個月的軍餉都交給了老大?這半年以來,鐵良不是沒有離開過北京,也不是沒有離開過一兩個月的例子,以前爲什麼不交?”

趙克明繼續說着,分析的頭頭是道,基本上跟張野分析的差不多。

聽完趙克明的分析,張野也是爲之一愣,他還不知道自己的身邊竟然還藏着這般人才,自己是有後世的經歷以及對歷史的先知,所以纔會猜測到這些。

而趙克明卻什麼也沒有,他就是一個完完整整的現代人,而且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毛頭小子,他能看出這些貓膩來,這也說明了趙克明有很高的政治造詣。

“我操,我說鐵良那個王八蛋這次怎麼這麼好,感情是憋足了勁兒的想要收拾我們,老大,你就說怎麼辦吧?大不了打回北京幹了滿狗,當了幾百年的皇族還讓他們當出脾氣來了,氣死老子了。”

搞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之後,李三才頓時變得有些暴躁,直嚷嚷着要打回北京,滅了清朝。

“不急,不作死就不會死,別忘了我們當下的任務,防備俄國。先讓部隊休息三日,三日後開始在此處建設新的軍事基地,伺機而動。”

張野搖了搖頭,打是一定要打的,但卻不是現在。

現在的第一任務還是修建基地,趁着天熱,土地開化,儘可能的多砍伐一些樹木搭建房屋宿舍,否則等到冬天的時候,連個柱子都打不下去,沒有房屋的話,一個冬天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

而且這一年也不是什麼太平年,三個月後德國的兩個傳教士將會在山東曹州鉅野縣被殺,德國正好藉着這個機會發難,屆時清廷肯定會忙於應付,無力應對自己

而這個時候,則是練兵的最佳時機。

半年的時間,張野所訓練出來的軍隊都是速成的,根基不穩,此刻也正好可以藉着這個機會好好的在磨練一番,儘早讓部隊進入到第三代陸軍的序列。

所謂的第三代陸軍,嚴格意義上是指二戰末期的列強軍隊,第一代則是火器時代剛開始的時候,第二代則是一戰時期,第四代則是二戰後,擁有各種科技的軍隊。

此時張野還沒有組建第四代陸軍的能力,所以只能先讓他們進入到第三代,然後在慢慢的發展爲第四代。

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58章 未戰先潰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5章 練兵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39章 截擊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65章 怒砸地主家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09章 刺殺(4)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217章 試探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4章 一鳴驚人第61章 各方反應第77章 一語道破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16章 洋人來了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6章 軍刺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99章 麻煩事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9章 戰前對持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78章 調來調去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84章 屈辱第96章 地主聚會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57章 進攻之前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5章 練兵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59章 下馬威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207章 刺殺(2)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207章 刺殺(2)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41章 未來的路第96章 地主聚會第72章 又是夜襲第19章 頤和園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2章 不堪一擊第226章 誰動打誰
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58章 未戰先潰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5章 練兵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39章 截擊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65章 怒砸地主家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09章 刺殺(4)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217章 試探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4章 一鳴驚人第61章 各方反應第77章 一語道破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16章 洋人來了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6章 軍刺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99章 麻煩事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9章 戰前對持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78章 調來調去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84章 屈辱第96章 地主聚會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57章 進攻之前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5章 練兵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59章 下馬威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207章 刺殺(2)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207章 刺殺(2)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41章 未來的路第96章 地主聚會第72章 又是夜襲第19章 頤和園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2章 不堪一擊第226章 誰動打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