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勸降

次日一早,一宿未眠的馮子材一大早的便將手下衆將聚集在了一起。

昨晚的事情他越想越是窩火,而且張野的動作也超出了他的預料,因爲不知道張野到底要幹什麼,所以馮子材的這顆心便一直提着,久久不敢放下。

隨着年齡的增加,馮子材也越來越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他怕若是在這麼拖下去的話,會把整個清軍給拖垮。

要知道上面的命令可是速戰速決,也就是說,清廷沒有足夠的糧餉來支撐他們在這裡打上一年半載,只有儘快的解決戰事,才能讓這些部隊哪來的回哪去,該誰發餉就找誰去。

甲午戰爭之後,清廷可是欠着日本兩億兩白銀呢,清廷現在每年的稅收也不過才八千萬兩一年,不吃不喝也得三年半的稅收才能還清。

再說了,養八旗和綠營每年就要兩千萬兩白銀,還有朝廷上下大小官員,皇家開支等等,這一年下來也就沒剩下多少錢。

就連戰爭欠款清廷都想讓百姓們湊出來還了,哪還有精力去支付一場戰爭的花費?

當然了,馮子材的擔憂並不是無厘頭的,事實上根據榮祿交代的,最晚在昨日下午就應該有一批軍糧抵達的,可是到了今日也沒見有一粒糧食運過來。

說實話,就連馮子材都很懷疑,這批糧食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再加上張野昨日又給自己來了個迎頭痛擊,想了半夜之後,馮子材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必須要搞清楚張野要幹什麼。

與之前跟法國作戰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張野也是一名漢人,所以也應該遵循一些漢人的習俗。所以,馮子材打算親自去會一會張野。

“大帥,三思啊!張野乃是賊首,您若是要去見他,恐怕賊子會趁機將您拿下,這對大軍於不利啊。”

副將聽了馮子材的計劃之後,大吃一驚,急忙拒絕道。

副將,在清軍的軍制中副將是可以帶領部隊單獨作戰的,也就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一般情況下副將也有自己的幕僚。

就像這次圍攻臨沂,清廷從各地調來了三十萬軍隊,統兵的大多都是副將,而那些提督總兵之類的人物則不敢過來,一是怕死,二是聽聞張野很厲害,不敢過來。

“是啊,大帥,三思啊!”

另一名副將也急忙勸阻道。

而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好心了,只是嘴上說說,心裡卻並不在意,甚至還巴不得馮子材趕緊去呢。

若是張野將馮子材給擒了,那他們可就有理由退兵了,畢竟昨天的那一幕可是還在腦子裡回放着的,誰也不想再去嘗試一次。

“不必多說,本帥心意已決。”

馮子材揮了揮手,制止了部下繼續說下去。

其實單獨去見張野也是被逼無奈的,作爲一名統軍幾十年的老將軍,豈能不知道他的部隊現在是什麼情況?

眼下張野的表現很頑強,至少從表面上看起碼可以支撐幾個月,可自己的部隊呢?能不能撐到火炮調過來都還是一回事。

除了本部人馬之外,還有誰是一心想要平叛的?所以馮子材必須要冒這個險,他必須要趁着部隊還沒有自亂陣腳的時候去見一見張野,儘可能的對其勸降。

臨沂城頭。

當接到馮子材請求單獨會見張野的消息之後,衆人紛紛表示出了疑惑,但卻沒人能夠料到馮子材的意圖。

楊軍威眼神中透漏出一絲冷冷的寒光,道:“老大,我覺得這是個機會,既然他敢來,倒不如直接拿下,或者殺了,失去了馮子材,清軍必然大亂,此次圍攻也就隨之流產,而我軍又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張野擡頭望了眼正獨自一人策馬而來的馮子材,心中頗有些敬佩,而老將軍應該得到的是禮遇,而非虐待。

“不,老將軍在國內有非常大的威望,此次單獨會面是由老將軍發起的,若是我軍將老將軍擒拿,勢必會在國內引起一番轟動,從而導致國民疏遠我軍,對我軍未來於不利。”

張野眼神中漏出了絲絲的堅定,再次看了眼馮子材老將軍的身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繼續道:“備馬,我單獨去會見老將軍,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動!”

臨走之前,張野仍舊不放心的再次叮囑道。

於公於私,這一次會見馮子材他這邊都不能作出什麼太過火的事情來。中法戰爭爲馮子材帶來了不小的威望。

在國民心中,他是民族英雄,若是在戰場上正面打敗了他,那不要緊,畢竟馮子材年紀大了,打仗肯定不會有以前那麼英勇了。

可若是用一些歪門邪道去打敗他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那麼不管是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得到百姓的諒解。

而普通的英雄只不過是一部分人的英雄,在某一件事情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只得到了小部分人的認可,並沒有得到衆多百姓的認可,所以在對待所謂英雄的時候,張野可以不計一切後果。

這就是民族英雄與英雄之間的差別,即便是張野,也不敢對民族英雄不敬,這是千百年來華人的傳統,沒有人可以逾越這道鴻溝。

張野策馬快速奔來,在鐵絲網兩米左右處穩穩的停了下來,而此時馮子材已經在此等候。

戰馬穩穩的停下,張野一個閃身直接跳下戰馬,雙手抱拳,對着馮子材老將軍深深的鞠了個躬,口中同時大聲的說道:“晚輩拜見老將軍!”

張野的舉動顯然讓人很不理解,站在馮子材身後幾公里處的清軍,城頭上的復漢軍,也包括馮子材本人,都被張野的這一舉動給搞的暈頭轉向。

這本是敵人,怎麼一見面卻猶如晚輩見了長輩一般的恭敬?雙方之間難道就真的沒有一點火氣?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昨日張野才殺了那麼多的清軍,馮子材不可能不放在心上。

“你我之間素不相識,且老夫乃是朝廷欽命的征討大將軍,而你乃叛軍,一兵一匪,見面本應水火不容纔對,可你爲何要對老夫行如此大禮?”

馮子材放聲問道。

軍人的腰是彎不得的,這一點馮子材很清楚,況且現在雙方是敵對關係,此時張野拜見自己,等同於是拜見敵軍將領,如此一來的話,城頭上的守軍可是看的清清楚楚,士氣會大跌。

從張野之前的舉動看來,他不應是這種沒腦子的主纔是,可到底是因爲什麼原因,才讓他選擇這麼冒險?馮子材很好奇。

“剛纔那一拜,是晚輩欽佩老將軍當年的英勇,大戰法軍,創下鎮南關大捷,乃民族英雄也,就憑這一點,不管你我如今身份如何,都應該受此一拜。好了,我崇敬民族英雄的事已經過去了,拜也拜過了,總歸是沒有失了禮儀。”

張野緩緩回答道,旋即話音一轉,道:“現在你我恢復敵對身份,說吧,見我有什麼事?”

“這……”

馮子材有些難以接受。

張野竟然會說出此番言語,這句話雖然是每一個漢人都會說的話,但從張野的嘴裡說出來,這意義可就不一樣了。

但張野這恩怨分明的性格,也讓馮子材頗爲欣賞不已,一時間開始爲張野擔憂了起來,畢竟與朝廷作對,可是沒什麼好下場的。

若是能讓自己早些年遇到此子,在經過數年的培養,將來必定會成爲漢人領袖,立下不世之功。

“老夫有三十萬大軍,而你不過數萬軍隊,抵擋不了多久的,你我一旦開戰,受傷的只能是百姓,士兵的家人會失去親人,你可曾想過他們的感受?投降吧,老夫保你平安無事,享盡榮華富貴,也保證朝廷不會爲難你手下的士兵。”

馮子材緩緩開口道,此次前來的目的便是勸降,即便先前張野的舉動讓馮子材很是感動,但作爲老將軍,也只能如若無事,鎮定自若的勸解道。

“不,老將軍,你可曾瞭解過我爲何會反?可曾瞭解過那些跟隨我的士兵,爲何會一心跟隨我造反?難道他們就不爲家人着想嗎?

不,正是因爲他們時刻都在爲家人着想,爲整個漢人着想,所以纔會義無反顧的跟着我反。

至於您手下的這三十萬大軍,您就真的以爲他們能攻破這臨沂城嗎?兩軍若是開戰,我可以向你保證,你的三十萬大軍就會向現在這樣,根本就跨不過這道鐵絲網。”

張野反擊道,投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在自己的字典裡從來就沒有過投降這兩個字。

而此時張野與馮子材只隔着一道鐵絲網,原本是三道鐵絲網,先前士兵拆開了兩道供張野通過,雖然馮子材看到了拆除鐵絲網的方法,但張野並不擔心,因爲他們根本就無法抵達鐵絲網,所以也就根本不可能會拆除。

“老夫已奏請朝廷調集五百門火炮,你若強守,待老夫火炮一到,你該如何去守?”

馮子材仍舊很不甘心,現在說的話只不過是嚇唬張野罷了,希望以自己的老道,可以嚇住剛剛出道的張野,但是很可惜,張野的表現又讓馮子材失望了。

“你的三十萬大軍等不到火炮調過來就會潰散的。”

說完,張野便調轉馬頭直接撤回臨沂城,嘴中同時大喊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209章 刺殺(4)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23章 三個月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210章 被逼瘋了的卜力第78章 調來調去第17章 代言人:威廉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128章 預備役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57章 進攻之前232章 多事之秋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33章 叛軍?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69章 軍艦入港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50章 剪辮子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54章 投靠?第210章 被逼瘋了的卜力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5章 練兵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93章 禍水南引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54章 投靠?第22章 近衛軍第22章 近衛軍第1章 重回小站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0章 欺人太甚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59章 下馬威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221章 國債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25章 調兵第34章 何去何從?第39章 截擊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55章 斬鐵良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95章 徐州城破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33章 叛軍?236章 拉攏德國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22章 近衛軍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
第209章 刺殺(4)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23章 三個月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210章 被逼瘋了的卜力第78章 調來調去第17章 代言人:威廉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128章 預備役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57章 進攻之前232章 多事之秋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33章 叛軍?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69章 軍艦入港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50章 剪辮子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54章 投靠?第210章 被逼瘋了的卜力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5章 練兵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93章 禍水南引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54章 投靠?第22章 近衛軍第22章 近衛軍第1章 重回小站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0章 欺人太甚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59章 下馬威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221章 國債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25章 調兵第34章 何去何從?第39章 截擊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55章 斬鐵良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95章 徐州城破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33章 叛軍?236章 拉攏德國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22章 近衛軍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