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

排雲殿內,聚集了不少人,但大多都是地位顯赫的王公大臣,像張野這種不入流的小官,在這裡也只是墊底的,在那些王公大臣們面前,甚至一個太監說的話,都要比張野的話有用。

恭親王奕訢,兵部尚書榮祿,直隸總督李鴻章等人紛紛站在大殿前,張野是來的最晚的,也是地位最低的。

進入大殿之後,張野很識趣的站在了最後一排,先是跪地叩禮,然後便是一言不發。

若是沒有別人的話,張野還敢說幾句話,但是現在麼,這三位往這一站,哪有張野說話的份?

不過對於這次廷議的內容,張野倒是挺感興趣的,至少他還從未見過這三位湊到一起過。

雖然都是後黨的領銜人物,但各自都有各自的事情,李鴻章則要負責直隸地區的公務,鬼子六也要負責他的事情,榮祿則是兵部的那點事,榮祿倒是和鬼子六經常見面,但和李鴻章卻很少見面。

下意識的,直覺告訴張野,這次恐怕會有什麼大事發生了,否則的話,絕不會是現在這副局面。

北洋海軍戰敗之後,李鴻章一病不起,就連直隸的事情都很少管了,這次能夠拖着病體來到頤和園,這足以顯示出事情的重要性。

“哀家先前被俄國人給騙了,以爲簽下合約就能保證國家的安全了,但卻沒想到,俄國人竟是狼心狗肺,陰險的很,這次俄國人接連提出要駐軍東北,防備朝鮮的日本軍隊,哀家已經拒絕了數次,但俄國人卻以出兵相脅,諸愛卿以爲如何?”

許久之後,慈禧率先開口道,滿臉的後悔,但卻無可奈何。

國家弱小,本就沒有什麼發言權,本以爲跟俄國人簽訂了密約就算是保命了,但卻沒料到俄國人竟然還有這一手,這哪是什麼保命?明明就是要命!

“太后,臣以爲不妥,現在我朝並未與日本發生戰事,按照密約條文規定,俄國人是不準進駐我朝領土的,我們可以藉着這一點跟俄國人進行談判。”

李鴻章想了下,直接拒絕了答應。

李鴻章也是老臣了,深的慈禧太后的信任,也有過數次跟列強談判的經驗。而李鴻章談判的要領也很簡單,先炸後服,總之就是一個道理,先嚇唬你一番,然後我在服軟,給點好處大家繼續和平相處。

顯然,這一次李鴻章也有這種意思,先拒絕俄國人,然後在通過談判許以俄國人一些好處,讓他們放棄駐軍東北。

再說了,東北是什麼地方?那可是清朝起家的地方,整個華夏哪裡都可以丟,唯獨東北不行,這是目前爲止整個清朝高層共同的心聲。

“李大人的話雖然在理,但本王覺得還是不妥,先前我們簽訂協議只是爲了保全東北不被日本侵佔,卻沒想到俄國人竟然會起了獨吞東北的念頭,許以好處,無非就是給了俄國人一個步步蠶食的機會

。”

李鴻章的話音剛落,鬼子六便站出來反對。

而這一次鬼子六的意見倒是讓張野大吃一驚,以歷史上對鬼子六的見解,鬼子六顯然是不具備這種洞察國際事務能力的,即便是有,也不可能直接看透俄國人的意圖。

但是今天,鬼子六的表現確實讓人大吃一驚,他竟然看透俄國人的意圖了。

“恩,俄國人確實沒安好心,奕訢的話也在理,只是有什麼應對的辦法嗎?”

慈禧點了點頭,她能坐到今天的這個位置上,又怎會是蠢材?

先前只不過是被恐慌給迷了心神而已,鬼子六這麼一說,慈禧立馬就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連連點頭,但今日又必須要拿出個意見來,否則的話俄國人可是不會久等的。

到時候俄國起兵攻打,大清朝說不定就又要簽訂什麼賣國條約了,慈禧雖然簽了不少賣國條約,但她內心深處卻是不想這麼做的。

誰不想把祖國的疆土擴大?誰又想讓國家在自己的手上滅亡?

“這個,老臣還沒有想出對策。”

鬼子六一愣,不好意思的說道。

他能拒絕李鴻章的建議,只不過是覺得不妥而已,但要他真的拿出一個對策來,還真是有點難爲鬼子六了。

鬼子六雖然爲人不怎麼樣,也沒有什麼過人的膽識,但他這個人一生做的事情還是可以得到肯定的。

身爲洋務派的核心人物,鬼子六在清末晚期的時候在洋務改革方面的確下了不少的功夫,但是沒辦法,一個王朝的腐朽並不是一個人就能改變的。

慈禧和光緒的明爭暗鬥也加劇了洋務運動的失敗,各級官員的貪腐也是洋務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哎,若是新軍已經練成就好了,到那時咱們也不用害怕俄國人了。”

榮祿嘆了口氣。

他是親眼見識過新軍的,並且對新軍的印象也不錯,在上下都拿不出辦法的時候,他也只能講希望寄託在新軍身上了。

“新軍練成至少還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俄國人顯然是不會等那麼久的,況且俄國人既然已經有了侵佔東北的心思,那就絕不會等我們把新軍練成了再打。”

李鴻章搖了搖頭,他又何嘗不知道新軍一旦練成,他們就不用如此被動了?但練兵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俄國人在這個時候提出這種要求,顯然就是想趕在新軍尚未成型之前就拿下東北。

顯然,俄國人也並不想跟新軍交戰,時常在小站附近轉悠的外國人,肯定早就把新軍的動態一五一十的傳回給他們國內。

“若是真的開打,我們又能堅持多久呢?”

鬼子六反問道

打仗,以前又不是沒打過,哪一次不是信心滿滿,哪一次不是成功敗北?打了這麼多年,打了這麼多次,怎麼還是不吸取教訓?

新軍固然很強,但卻只有七千人,跟那數萬俄國軍隊比起來,即便在強大也扛不住,鬼子六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纔會直接反問榮祿和李鴻章。

顯然,鬼子六的反問也讓慈禧眼神黯然一淡,雖然聽起來不太中聽,但這卻是實話,她必須要接受這個結果。

可如此以來,俄國人的要求怎麼辦?他們接下來又該怎麼辦?

權利雖然給人帶來**,帶來榮耀,帶來渴望,但權利同時也給人帶來了悲劇,帶來了苦澀,這一刻,慈禧再一次體會到了這種感覺。

“太后,咱是不是聽一聽張野的意見?他年紀輕,雖然沒什麼經驗,但勝在對洋人的東西比較熟悉,說不定還能讓咱們找到解決的辦法?”

李蓮英及時的提醒道。

三位大臣都無法拿出一個讓人滿意的結果,這時李蓮英自然不會忘了張野,而先前張野也頻頻向李蓮英暗示,這會兒李蓮英也終於找到了機會。

“嗯,也行,那就聽聽吧。”

慈禧點了點頭,若不是李蓮英提醒,慈禧差點都忘了還有張野這個人,雖然他就站在大殿上,但卻絲毫沒有進入慈禧的眼中。

“啓稟太后,卑職以爲,俄國人的要求我們大可不必理會,可以讓他們自己去唱這個獨角戲。”

張野語出驚人道。

這話搞的衆人有些摸不着頭腦,當然了,也有憤怒的,你張野這不擺明了說我們是閒得慌嗎?

“此話怎講?”

慈禧忽然又提起了興趣,張野的話雖然語出驚人,也沒有采納的意義,但這還是第一個敢這麼跟她說話的人,慈禧也很好奇,張野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俄國人此時根本就沒有能力在遠東地區發起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所以即便真的開打,也只能是局部戰爭,可以說只要我們能夠扛過第一階段,接下來俄國人就束手無策了。

俄國人於六年前開始修建鐵路,但進展實在是太慢了,依照現如今的進度,恐怕再有個十年也未必會完工。

沒有鐵路,國土跨度又那麼大,俄國人又有多少運力可以保證把部隊給運送到前線呢?即便部隊徒步過來,補給又怎麼辦?

在我們國家,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可以補給的地方,即便如此,要想從雲南運送糧食到京城,也是十不存一,況且是俄國呢?所以,即便俄國要開戰,也不會是現在,即便要打,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月。”

張野細細的將自己的理由講了出來

這個並不是什麼秘密,慈禧等人之所以害怕,一是因爲對俄國不瞭解,二是兵力太弱,根本就沒有打勝的信心,所以纔會聽到俄國人要找他們的麻煩,就嚇的趕緊投降。

“那你的意思就是打?”

李鴻章皺了皺眉頭,跟俄國人打?這倒是超出了李鴻章的預計。

李鴻章雖是內臣,但是在外交方面也有不菲的政績,況且李鴻章在洋人的心理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他雖然知道俄國人是列強中最弱的,但也不是清朝可以比的。

“打,清俄之間必有一戰,我們若是不打,將來可就要丟掉整個東北了,而且俄國人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滅了我們大清,從而吞併整個天朝。所以這一仗必須要打,但不是現在。”

張野繼續說着。

李蓮英已經告訴自己慈禧有意要擴軍,若是自己不能抓住這個機會忽悠他們一番,又怎會成功的把軍隊給擴充?

前世自己就是營長,對管理營級單位早已得心應手,即便是團級單位他也有過管理的經驗,加上這幾個月來的親身體驗,張野明顯的感受到,自己有能力管理一協的部隊,也就是一個旅。

“那是在何時?”

鬼子六忽然問道。

“半年之後!”

第35章 沂蒙山第61章 各方反應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章 重回小站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4章 一鳴驚人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2章 不堪一擊第22章 近衛軍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209章 刺殺(4)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章 何去何從?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55章 斬鐵良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16章 洋人來了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38章 反衝鋒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5章 練兵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8章 威力驚人第138章 反衝鋒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49章 監視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68章 大軍壓境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78章 調來調去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206章 刺殺(1)第184章 屈辱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58章 未戰先潰第102章 徐世昌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2章 近衛軍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74章 勸降第22章 近衛軍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59章 復漢軍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98章 深入合作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80章 清軍潰敗
第35章 沂蒙山第61章 各方反應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章 重回小站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4章 一鳴驚人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2章 不堪一擊第22章 近衛軍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209章 刺殺(4)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章 何去何從?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55章 斬鐵良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16章 洋人來了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38章 反衝鋒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5章 練兵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8章 威力驚人第138章 反衝鋒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49章 監視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68章 大軍壓境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78章 調來調去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206章 刺殺(1)第184章 屈辱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58章 未戰先潰第102章 徐世昌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2章 近衛軍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74章 勸降第22章 近衛軍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59章 復漢軍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98章 深入合作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80章 清軍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