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高層會議

臨沂,張野的官邸,同時也是復漢軍司令部。復漢軍軍政府被安置在了兩條街以外的原臨沂縣衙內,那裡是目前張野勢力範圍之內的行政中心,而張野所在的沂州府邸,則是復漢軍的最高指揮中心。

軍政分家,這是王林一早就有的打算。而且再往後,他還打算將軍隊在細分一下,現有的體制還有些缺陷,部隊基本就是主官的一言堂,雖有副官,但他們兩個的級別並不一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們的發揮。

張野打算在部隊中實行參謀制,參謀下設至營,團設置參謀長,配以獨立的參謀體系。日後軍官的選拔任用將不再侷限於指揮系統,參謀系統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人才選拔基地。

對日戰爭之後,部隊一直忙碌着善後工作,一直持續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基本工作這纔算是完成。剩下的只要將工作詳細的安排下去,下面的人自然就能解決。

“都說各自的感覺吧。”

張野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的八個人,分別是李三才、趙克明、楊軍威以及他們三個的副手,政府方面只有徐世昌,另外還有兵工廠廠長王林,這個是總廠的,也就是所有的軍工產業都歸他管,加上張野也不過才八個人。

會議的規模不大,但意義卻極爲重大。戰後已經一個月了,新兵已經補充進了部隊,現在每個旅下面都有一萬多人,這即便放在後世,那也是一個師的兵力。

這個會議。其實就是總結一下在戰場上的得與失。然後在討論一下現在的問題。張野每天看似很閒。其實他也很忙的,根本沒時間去給他們三個一個個的講解,所以只能把問題轉移到會議上來解決。

“戰鬥方面倒是沒什麼好說的,不足的地方我們也都知道,接下來只需要針對不足去進行補充訓練就是了。現在唯一的問題就在於新老兵之間的磨合存在着很大的問題,如果按照這種趨勢持續下去的話,恐怕再有半年部隊也別想磨合好。”

李三才搶先說道。

原本還挺期待新兵的到來呢,可等他們來了之後卻纔發現。感情就不是那麼回事。其實這些新兵也不差,他們進入一線部隊的時候,要比其他很多老兵剛來的時候還要優秀。

畢竟訓練的時間在那放着呢,很多技能方面都要比當初的老兵好很多。可問題卻還是出現了,新老兵之間的配合還存在很大的問題,經過了半個月的磨合,這個問題沒有得到一點好轉,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而且李三才也發現了一個很不好的苗頭,老兵和新兵儼然已經成爲了兩個團體,隱隱有相互對抗的趨勢。

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老兵們覺得新兵沒打過仗,雖然訓練的不錯。但那都是紙上談兵。否則的話,在訓練中需要做一些戰術配合的時候,老兵們往往都能很好的完成,新兵們卻完不成,最終拖了老兵的後腿。

除此之外,在長官訓示的時候,新兵也指出了他們的問題,他們認爲他們的整套動作都是在新兵營裡學的,而且到了這裡也沒有改變一點,所以他們的動作纔是最好的,而老兵們則有些投機取巧的嫌疑。

總之,矛盾點就這麼產生了。兩方都覺得自己是對的,理論上講,新兵們在新兵營學到的是對的,否則也不可能把那一套技術放到新兵營裡去教。

而這些老兵們也都是從新兵營走出來的,所學的東西與他們一模一樣。而現在爲什麼做出來的動作變形那麼大呢?

原因就在於他們的經驗,他們已經上過戰場了,戰場讓他們對其中的一些動作進行了修改。例如倒地的動作,新兵們嚴格按照新兵營的要求去做,而老兵卻不管那麼多,怎麼快,怎麼方便就怎麼來。

而兩者的區別就在於,新兵的方式更注重保護自己的身體,從而忽略了一定的速度。老兵們則放棄了保護身體的一部分,更加註重了速度。

關於這個問題,李三才這個暴脾氣也很惱火,當時對着新老兵一通教訓,結果回到指揮部之後他也沒搞明白到底誰對誰錯。

可以說兩者都錯了,又可以說兩者都沒錯,至於具體的,他也搞不明白。除了李三才那裡之外,趙克明和楊軍威那邊也基本上出現了相同的問題。

“新老兵之間的磨合,這個還需要幾次實戰才能將他們的默契度練到最好。至於矛盾點,按老兵們的方法來做,不過在此之前,你們回去之後各自在部隊裡找一些尖兵,看一看他們是怎麼做的。要把兩者結合起來,拿出一套新的方案。”

張野點了點頭,示意道。

這個問題早晚都會出現的,這是無需質疑的。張野用的方式是後世練兵的方法,放到現在可以說很先進,也可以說很落後。

因爲在某些方面是格格不入的,而且在後世,他們的訓練方式大多也來自於幾十年前的戰鬥經驗,打的更是立體戰爭,跟現在完全就不一樣。

而現在部隊已經總結出了經驗,那麼就完全沒必要在照搬後世的方法了。這套方法放在幾十年後或許是最先進的,但是放在現在,用處不是太大。

張野之所以把這套方法搬出來,無非也就是手裡沒有其他的練兵方法,而自己又看不上現代的練兵方法。所以,只能用後世的方法來練,然後通過實戰在一點點的改正。

“那新兵營裡的不就白練了嗎?”

李三才鬱悶的撓了撓頭,搞不清楚張野到底想幹嘛?

新兵營的東西是張野一手搞出來的,現在他只聽自己這麼一說,連看都不看的就直接否定了自己先前的決定。這簡直太敗家了吧?

“新兵營裡的那些東西是我根據我見到的,以及我的理解總結出來的。它們並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現在我們已經經過了實戰的檢驗,那麼有一些明知道是錯誤的東西,爲什麼不去改正?

我們都是最高指揮官,我們可以犯錯,但我們也必須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及時進行改正。假如今天我們不做這個決定,那麼日後在打仗的時候,那些老兵的存活率會很高,而新兵就只能通過死亡來總結出自己的經驗。

我們既然有能力減少日後的傷亡,爲什麼不做?難道僅僅只是爲了面子上不好看嗎?扯淡,在我看來,只要能讓士兵多活幾個,就算不要臉又能怎樣?”

張野冷靜的說着。

犯錯也許並不難,難的是勇敢的站出來去面對錯誤。特別是指揮官,有時候你明明錯了,下面的人也不敢說,即便是說了,你也發現了自己的錯誤。或許有時候會覺得面子上掛不住,所以就讓他錯着來。

這樣做面子的確是保住了,可損失的卻是部隊,而且還是無法挽回的損失。人沒了,可以再招,可是這中間所浪費的時間,精力,找誰賠去?

張野必須要給這些未來的最高長官們灌輸一種有錯必改的概念,不能讓他們隨着職位與權力的增長,自信心也開始暴漲,甚至到盲目的地步,這是決不允許的。

“將軍,兵工廠這邊需要擴建了,現在部隊實在是太多了,哪怕工廠這邊每天三班倒也不能完全滿足部隊的需求。”解決了上一個問題,王林毫不客氣的提着自己的意見。

兵工廠現在的規模並不大,雖然在全國來說是最大的,那是因爲根本就沒有幾個。現在每條生產線都不停的運轉,採礦工人和運輸工人也都不停的工作着,依舊無法滿足需求。

而部隊那邊也是個白眼狼,幾乎就派人守在車間門口,恨不得把剛生產出來還沒入庫的彈藥就直接給拉走,搞的王林沒少跟張野抱怨。

“恩,你那邊先準備廠房,我這邊再去跟美國人談談。總這麼幹也不是個辦法,還的想辦法買一套設備製造機器,回來咱們自己造設備。”張野點頭同意了王林的意見。

購買設備這是必須的,即便王林不說,張野也不會忘了這件事。而且張野已經讓田夏禮在美國那邊打聽了,看哪家公司能夠賣一套完整的設備製造機器,哪怕價格貴一點也無所謂,只要敢賣,我就敢買。

而美國方面對於這個控制的比較嚴,想要買到設備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對了,卜五兄,你這邊得組織點人了,把鐵礦到家裡的路翻修一下,儘可能的搞平整一些,如果實在不行的話,用混凝土也得把這條路給修通。

同時,棗莊那邊也要建一座鍊鐵廠,把那裡的鐵礦石拉到家裡太費力了,直接在棗莊提純之後在往家裡送。”

張野轉頭對着徐世昌吩咐道。現在政府方面需要大力的發展經濟,可發展經濟又需要從很多方面來入手,首先,就是要增加百姓的財富,只有這樣,才能刺激經濟的發展。

修路,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後世美國曾經用修路造橋度過了經濟危機,這也證明這條路是可行的。

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99章 麻煩事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59章 下馬威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200章 辦學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207章 刺殺(2)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09章 刺殺(4)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76章 慈禧用計第58章 未戰先潰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230章 百廢待興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77章 一語道破第79章 夜襲清營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37章 打哪呢你?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72章 又是夜襲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2章 怪陣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54章 投靠?第159章 下馬威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35章 沂蒙山第97章 舌戰地主第221章 國債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44章 發大財了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210章 被逼瘋了的卜力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135章 壞消息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61章 各方反應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17章 試探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8章 張野的抱負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9章 戰前對持第225章 調兵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99章 麻煩事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86章 第一把步槍
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99章 麻煩事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59章 下馬威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200章 辦學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207章 刺殺(2)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09章 刺殺(4)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76章 慈禧用計第58章 未戰先潰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230章 百廢待興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77章 一語道破第79章 夜襲清營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37章 打哪呢你?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72章 又是夜襲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2章 怪陣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54章 投靠?第159章 下馬威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35章 沂蒙山第97章 舌戰地主第221章 國債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44章 發大財了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210章 被逼瘋了的卜力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135章 壞消息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61章 各方反應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17章 試探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8章 張野的抱負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9章 戰前對持第225章 調兵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99章 麻煩事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86章 第一把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