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誰掌大權

到了這些家主們都最關心的第三項事宜,衆人還以爲依然是太傅盧植主持這個事宜,盧植卻宣佈讓呂布全權主持。

盧植原本一直懷疑呂布對大漢朝廷的忠心,對他勢力的飛速擴充憂心忡忡,每天都要求呂布跟他一起誦讀儒家經典,妄圖增強呂布心中的忠義思想。

直到後來呂布那一句“古有呂尚佐武王,今有呂布輔少帝”的口號流傳開來,盧植知道了呂布野心的上限只是效仿祖先做個齊王而已,才慢慢放鬆對呂布的警惕,轉而把內閣許多大事都‘交’給呂布決定。

盧植知道自己的身體支撐不了幾年了,其他那些輔政大臣都跟他一樣老了,現在朝廷的股肱之臣只有呂布和鄭泰,但是鄭泰不諳軍事,無法掌控軍隊,在未來的局勢裡無法真正地掌着大漢這個破舊的船隻遠航,盧植想在臨終前把朝廷大事都託付給呂布,便刻意地栽培呂布。

呂布事先已經把自己對該如何甄選最合格的官吏的想法跟內閣輔臣們做了一番‘交’流,內閣輔臣們對冀州這些都不太熟悉,往昔的察舉制度已經基本失效,便只得同意使用呂布現在的模式。

因爲甄選官吏很耗時間,天子這個宴席便從申時就開始了。

爲什麼一定要在這個天子宴席之間就把官吏給確定了,是因爲呂布考慮道:“要讓這些官吏直接在天子面前產生,讓他們產生自己是天子‘門’生的感覺,從而在一開始就有對天子的忠誠度,而不只是效忠於他們的家主和薦主。”

盧植等內閣輔臣覺得很有道理,便建議天子劉辯照呂布的意見辦理。

呂布站起身,走到宴席的中間高臺上,高聲說道:“某幼而習文,長而演武。寸鐵在手,有萬夫不當之勇;片甲遮身,有千人難敵之威。跨下徵騎名赤兔,手中寒戟號方天。天下英雄聞吾怕,我是健勇神威呂奉先。”衆人盡皆愕然,不知呂布爲何如此誇耀自己。

呂布見衆人驚愕的表情,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剛纔便是我向天子自薦的自薦詞。現今天子剛剛降臨鄴城,對冀州各位豪強世家知之不深,朝廷諸大臣亦是常年在洛陽,對冀州亦是不甚瞭解,而朝廷的察舉制度本來是爲了郡守縣令之類的官員而設置了,那些縣令做得好纔有可能調往朝廷任職。可現在的情況是朝廷中樞各個衙‘門’都缺乏能臣幹吏,察舉制度便不敷使用,爲今之計便是希望各家各戶的賢才學一下‘毛’遂來一次自薦,至於自薦詞便學學我剛纔那樣的格式,不須太長,亦不可太長。”

衆人聽呂布這麼一說,才明白他剛纔的誇耀原來是做自薦詞。

呂布又讓‘侍’中劉和宣讀了一下朝廷空缺的職位,總共有一百八十多個官位,基本上在場的世家都能分到一個,但是官職高低權力大小就要靠每個世家子弟的才能表現來定了。

在天子宴席裡當場決定的重要職位有十八個,有三公九卿的丞、內閣尚書‘侍’郎以及其他重要職位。

其他那些職位則在各個衙‘門’裡面試錄用,願意從事那個官職的世家子弟可以前去報名參加面試,合適者當場就錄用,即可就職。

第一個官職是御史中丞,負責糾察百官,與尚書令、司隸校尉專席而坐,京師號曰三獨坐,權柄甚大。

呂布早就把這個職位內定給田豐,這次拿出來,是走個形式,算是表演‘性’質的,讓各個世家大族看清楚,朝廷確實是願意委任你們冀州世家子弟爲朝廷重臣,他們卻不知田豐已經投效呂布,不然呂布決不會把這麼重要的位置定給他。

尚書令黃琬宣佈了御史中丞這個官位暫缺能臣執掌,任何人覺得有能力有資歷擔負這樣的重任的,都可以站起來‘毛’遂自薦。

按照之前的安排,田豐田元皓當仁不讓地站起身,將自己之前曾擔任過‘侍’御史曾經彈劾過某個宦官某個權臣的光輝事蹟講了出來,其他世家子弟聽田豐講完,沒有一個有勇氣站出來跟田豐競爭的,田豐順利擔任御史中丞。

那些世家家主多不知道這是呂布等人的暗箱‘操’作,見朝廷把這麼關鍵的職位都拿出來給冀州人做,足以見證朝廷的誠意,那我們還猶豫個啥,就全力擁護這個朝廷了,若是能把董卓幹掉然後天下一統,我們這些人也算新朝廷的從龍之臣,家族勢力肯定比之前要好很多,想到這裡,所有世家家主都興奮起來。

第二個職位是將作大臣,掌管宮室、宗廟、路寢、陵園地土木營建。

這個職位執掌營建,油水豐厚,一下子站起來五十多個世家子弟說願意擔任將作大臣,排除年紀三十歲以下的,排除從來沒有土木營建經驗的,只剩下五個人,這五個人說了一下各自的履歷,他們的家族都在河間郡,跟先帝劉宏未曾入宮前就曾認識,憑着故‘交’,他們都曾參與過洛陽皇宮、靈帝陵墓的修建,還曾參與這個皇宮前身趙忠‘私’宅的建造。

呂布發現其中一個人,是沮授附屬家族河間李家的家主李值,李值素以通曉易學著稱,‘精’通土木營建之學,另外四個人或是白名單的或是灰名單上的,呂布便認定讓李值擔任將作大臣,負責最後決選的其他內閣輔臣不願在這個無關緊要的任命上得罪呂布,便同意了。

沮授和李值都感‘激’地衝呂布示意點頭。

當李值到任以後,呂布便把鄴城、皇宮、將軍府的修繕任務全部‘交’給他處理。

隨後的職位陸續還有太常丞、宗正丞等一系列不掌實權無關緊要的高官顯官任命,呂布便任由其他輔臣做主,來決定最合適的人選,只有遇到那些灰‘色’名單的家族子弟跟紅黃‘色’家族子弟才能相近難以抉擇時,呂布便優先照顧紅‘色’、黃‘色’名單上的家族子弟,抑制那些灰‘色’名單上的家族。

十八個職位經過‘毛’遂自薦、資格篩選、才能展示、內閣輔臣面試四個環節,到了最後,呂布這一排的紅‘色’、黃‘色’名單上的家族子弟竟然拿到了十個職位,而呂布手上的紅‘色’名單上只有田家、沮家、董家、陳家、朱家等五個家族,黃‘色’名單上的家族也只有趙郡馮家、渤海郡廖家、平原郡焦家、常山郡傅家、魏郡郭家,算來是十個大家族拿到了十個官位,而那個灰‘色’名單上的十二個大家族裡面只拿到了二個官位,白‘色’名單上的十個大家族只拿到六個官位。

那些大家族家主們到現在纔看得明白,內閣裡真正有發言權的是呂布。

有些大家族家主在天子宴席後就直接去了呂布的將軍府拜見呂布,討論進一步深度合作的問題,當然還有很多家族執‘迷’不悟,還是一心想跟呂布爲敵,等待他們的將是極端悲慘的下場。

除了這十八個職位以外,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職位要向所有世家招聘。

那個職位便是大長秋,宣達皇后旨意,管理宮中事宜,爲皇后近‘侍’官首領,原來都是由宦官擔任,然而經歷了十常‘侍’之‘亂’,呂布和盧植都強烈不同意太后繼續招納宦官。

呂布覺得太監的存在對國家添‘亂’大過貢獻,又是摧殘人‘性’,他也不想老是面對那些‘陰’慘慘的‘陰’陽人,就乘着十常‘侍’之‘亂’的機會徹底廢除宦官制度。

宦官制度是古時帝王掌握全國絕對權力之後,想要“擁有”且“獨佔”多位妻妾所衍生出來的制度。妻妾一多,就有生活起居所必需要顧及的僕傭人力的問題,如果讓宮‘女’來管理這些雜役,有時會增加後宮中的問題,且古代認爲‘女’‘性’體力較弱,較難做粗活,因此最好是由不全或去勢的男‘性’來去處理,於是纔有去勢的男‘性’作爲宦官的制度產生。東歐的拜占庭帝國以及後來的鄂圖曼帝國也有宦官制度,並且也曾有多位位高權重的宦官左右宮廷政局。但是在西歐,就不太流行宦官的制度了,中世紀很多國家有‘弄’臣、有供王公貴族曲樂的遊唱詩人,但就是沒有宦官,宦官算是東方帝王專制制度下的產物。

呂布並不認爲古代一個國家非要有宦官,沒有宦官的國度,宮廷也依然能夠維繫的很好。宦官的存在也與一個國家的強與弱沒有絕對關係,有宦官也只不過便於帝王搞所謂的後宮佳麗三千人這類的‘私’心罷了。君王沉溺‘女’人,國家又怎能夠強盛?少一些後宮爭寵,也少一些‘精’力用在無謂的地方。法國宮廷光是孟德斯潘夫人和曼特農夫人這類的情‘婦’之爭就已夠攪得天翻地覆了。中國如果在更早的秦代就廢除宦官,沒趙高,沒十常‘侍’,這個國家可省下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十常‘侍’原來把持了所有宮中事宜,還掌握了部分宮外的權力,呂布跟其他輔臣、太后商議後,把宮外的權力分給內閣,宮內的則有太后、皇后、公主執掌的‘女’官們負責,不再蓄養宦官,如果嫌棄‘女’人力氣弱,幹不動重活,完全可以在徵召宮‘女’之時就徵召那些力氣大的‘女’‘性’。

……

第426章 軍令如山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233章 碧眼奴第717章 堅持走王道第483章 拓跋送上門第327章 迎娶甄姜(四)第634章 塞外決戰二第677章 伏擊曹操第666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442章 盛名非虛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275 章 兼任度遼將軍第617章 微服私訪二第349章 討董之曹操慘敗汴水第395章 皇宮密道懇第635章 呂布斬魁頭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22章 拒絕殺丁原第71章 詭異的客棧第506章 通天教第342章 貂蟬豔光四射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781章 三國相師第831章 劉備殺張飛家眷第648章 滅棒子當滅三韓第791章 絕色步練師中第87章 設太師太保第359章 討董之盟軍慘敗第444章 大獲全勝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194章 尊重皇權第98章 董卓背黑鍋第816章 袁紹被炸死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171章 一箭雙鵰第730章 樑王陵財寶第733章 胖丫頭糜貞第793章 見到魯肅第164章 郭嘉坑袁紹第185章 培育好馬第499章 向蒙古騎兵看齊第55章 跟典韋比試第231章 華佗的麻沸散第410章 皇后公主睡不着第154章 原來是你第654章 擊敗袁術第395章 皇宮密道懇第336章 向華佗求助第118章 韓遂與董卓第245章 呂布感冒了第265章 對付南匈奴(五)第157章 女侍衛統領第653章 各個擊破第798章 迎娶萬年公主第584章 幽州重騎送葬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204章 一曲動蔡琰第288章 謹遵太后懿旨(二)第438章 雞澤暴雨第239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五)第611章 遼東三賤客第390章 日夜兼程第466章 回家感覺真好第579章 寧可錯殺三千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3章 勸丁原入宮第682章 曹家千里駒第645章 死神的戰旗第814章 小喬的幸福第243章 箕關有李肅第510章 通天經第676章 黃忠斬夏侯淵第692章 姜維的父親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506章 通天教第283章 小甄宓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583章 公孫瓚十五萬大軍第467章 全民入籍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277 章 如此全面戰略合作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462章 太史慈請兵第787章 虞翻和顧雍第83章 呂布好演技第208章 亦能覆舟第671章 曹操屠城第606章 精簡機構小科考第517章 孫策母親吳夫人第592章 引誘敵人入城第396章 自作多情自作孽第436章 中計了第779章 賢才袁渙第234章 大漢布種天下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431章 路堵死了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
第426章 軍令如山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233章 碧眼奴第717章 堅持走王道第483章 拓跋送上門第327章 迎娶甄姜(四)第634章 塞外決戰二第677章 伏擊曹操第666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442章 盛名非虛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275 章 兼任度遼將軍第617章 微服私訪二第349章 討董之曹操慘敗汴水第395章 皇宮密道懇第635章 呂布斬魁頭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22章 拒絕殺丁原第71章 詭異的客棧第506章 通天教第342章 貂蟬豔光四射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781章 三國相師第831章 劉備殺張飛家眷第648章 滅棒子當滅三韓第791章 絕色步練師中第87章 設太師太保第359章 討董之盟軍慘敗第444章 大獲全勝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194章 尊重皇權第98章 董卓背黑鍋第816章 袁紹被炸死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171章 一箭雙鵰第730章 樑王陵財寶第733章 胖丫頭糜貞第793章 見到魯肅第164章 郭嘉坑袁紹第185章 培育好馬第499章 向蒙古騎兵看齊第55章 跟典韋比試第231章 華佗的麻沸散第410章 皇后公主睡不着第154章 原來是你第654章 擊敗袁術第395章 皇宮密道懇第336章 向華佗求助第118章 韓遂與董卓第245章 呂布感冒了第265章 對付南匈奴(五)第157章 女侍衛統領第653章 各個擊破第798章 迎娶萬年公主第584章 幽州重騎送葬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204章 一曲動蔡琰第288章 謹遵太后懿旨(二)第438章 雞澤暴雨第239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五)第611章 遼東三賤客第390章 日夜兼程第466章 回家感覺真好第579章 寧可錯殺三千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3章 勸丁原入宮第682章 曹家千里駒第645章 死神的戰旗第814章 小喬的幸福第243章 箕關有李肅第510章 通天經第676章 黃忠斬夏侯淵第692章 姜維的父親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506章 通天教第283章 小甄宓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583章 公孫瓚十五萬大軍第467章 全民入籍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277 章 如此全面戰略合作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462章 太史慈請兵第787章 虞翻和顧雍第83章 呂布好演技第208章 亦能覆舟第671章 曹操屠城第606章 精簡機構小科考第517章 孫策母親吳夫人第592章 引誘敵人入城第396章 自作多情自作孽第436章 中計了第779章 賢才袁渙第234章 大漢布種天下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431章 路堵死了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