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

受小冰川氣候的影響,百年罕見的乾旱席捲了整個大明北方,從大名府到京城的一段路上隨處可見從秦晉兩地來的逃荒流民。天籟小說

好在如今是天啓七年,雖有天災但無**,注重鄉誼的傳統北方鄉紳或許沒有江南商人爲主體的鄉紳那麼吝嗇,整個北直隸境內隨處可見有施粥的大戶。

而大名府更是由於有知府盧象升的治理,整個大名府境內自施粥的大戶就更多,這樣的舉措雖只能吊流民的一口命,但也因此將即將席捲大江南北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延遲了一兩年。

大名府知府盧象升憂心忡忡的看着自己的子民,若不是陛下召見,他寧願一輩子留在大名府,讓這裡的百姓真正的無饑饉之憂。

但朱由校給他的一道聖旨和署名爲“保皇黨相關材料”的一大卷文書以及一封朱由校的親筆信,還是讓他選擇了掛冠進京。

“大名府知府盧象升見過陛下!”

盧象升還是第一次來見到朱由校,朱由校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明末歷史最令自己敬重的大明官員,沒有之一。

“建鬥請起,一路風塵僕僕,還沒來得及歇息吧”,朱由校說着就令人賜座,賜薑湯。

當值的王承恩見此便親自從小黃門手裡接過錦墩,放在盧象升背後,然後又親自捧湯於盧象升。

有些受寵若驚的盧象升萬萬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四品知府居然會受陛下如此待見,還讓堂堂的司禮監掌印給自己捧湯。

倒是王承恩依舊是滿面春風,從自己陛下從三日前就念叨着問盧象升還有幾日進京時起,王承恩就看得出來自己這位陛下對這位名不見經傳的盧知府的情義必定不淺。

所以他也不敢做大,也刻意在盧象升面前表現得謙恭,以博得陛下好感。

盧象升也只得忙不迭地拱手謝恩,並道:”陛下,臣願意成爲保皇黨一員,矢志不渝的效忠陛下!“

“愛卿不愧是我大明第一忠臣,王承恩,立即傳旨西暖閣,大名府知府盧象升補兵部左侍郎之缺,並掛京營提督之職”。

朱由校現在都是直接下旨給西暖閣,再由西暖閣的輪值大學士孫承宗或魏廣微擬旨然後由內閣給司禮監,司禮監再批紅。

這樣其實就是架空了內閣的權力,或者說內閣和司禮監都的權力都集中在了西暖閣,因爲玉璽也放在了西暖閣,只有輪值的輪值的秉筆太監纔有批紅權。

正因爲這樣,朱由校的獨裁權力大幅度的增加,但在形式上還是沒有變,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也無人肯反對。

再加上現今朝中重臣都是保皇黨的大臣,也沒人敢有異議,即便是孫承宗也因爲內閣大學士和司禮監在一間屋子裡辦事而認爲這樣更有效率,更省事。

不過,當王承恩帶着旨意到西暖閣後,輪值大學士孫承宗竟來到了朱由校這裡,並道:”陛下,四品知府直接提拔爲兵部左侍郎是不是太着急了些,朝中東林言官只怕又有一番口舌了,而且,兵部堂官已是顯貴還是外臣,再掌京營,禍患不小啊。“

“唉,孫先生未免迂腐了些,值此國難之時,真人才,當不拘一格以用之!“

孫承宗見此只得點頭同意,心裡卻很是不解,這個盧象升不過是一小小外官,爲何獨得陛下青睞。

倒是盧象升很是淡然,雖然他也不知道自己爲何能得到陛下火線提升,但剛纔朱由校一句“真人才”已讓他心潮澎湃。

恰好這時,王承恩匆匆忙忙的拿着一信箋走了進來:“陛下,我東廠剛剛得到消息,範家商隊已北上現到達臨清地界,另外,張家商隊也進了關,所運的正是韃子的生皮,據悉,他們準備在京城賣給範家店鋪,然後與預先連好線的薊遼副總兵奚吉傑接觸,將我大明最新的一批鐵甲兵器秘密運出關外,與此同時,在京城的張氏糧鋪已在大肆收購京城糧食,目前京城糧價又漲了三成。”

“這羣可惡的奸.商!”

孫承宗沒顧忌自己是在皇帝身邊,但素來嫉惡如仇的他在聽到這羣晉商又是走私物資給韃子又是囤積居奇,企圖國難財後,就氣得不行。

不過,朱由校的心情也沒好到哪裡去,他從不反對商人經商,他甚至希望大明的商品經濟能進一步展,但他也不願意讓這些自私自利的商人挖大明的根基。

如果這些晉商沒有忠於大明的覺悟,那朱由校就不介意用暴力去喚醒他們的覺悟。

朱由校沒再說話,而是提腳就往乾清宮右側的西暖閣走去。

西暖閣常駐人員是左中允李明睿,李明睿一見陛下和自己恩師前來,便忙要作揖行禮。

但朱由校和孫承宗都沒有理他,隨和跟來的王承恩也沒有說話,盧象升倒是願意告訴他,但他現在還沒資格入值西暖閣。

“李明睿,掛地圖,告訴朕,現在曹文詔、黃得功,滿桂、毛文龍、趙率教、姜瓖、周遇吉分任何職,另外,宣府、大同、太原、薊州、遼東、固原、延綏七鎮現任總兵官是誰,其履歷和家中關係立即告訴我!”

朱由校一進來就開始問。

已經習慣了這位皇帝陛下無厘頭詢問各種問題的李明睿也想也沒想就立即一邊展開地圖一邊回道:

“曹文詔,現任遼東遊擊,鎮守在錦州,黃得功在薊州做參將,滿桂任山海關副總兵,毛文龍,剛被陛下封爲東江總兵官,趙率教則在寧州做參將……”

李明睿的記憶力素來驚人,再加上現在任職中樞,朝中各級文臣武將早已是爛熟於心,見朱由校點頭後便又將現任九邊各鎮總兵官都簡單介紹了一遍。

衆人不解朱由校突然爲什麼會關心這個,直到片刻之後,朱由校才起身問王承恩和孫承恩:”你們說,八大晉商在朝中到底有多大的勢力?“

王承恩倒是能想朱由校之未想,忙拿出一冊子來:“陛下,這是我東廠花費半月時間摸清的八大晉商在朝中的勢力關係網,裡面涉及到一位前任輔,三位前任或現任部堂大員和六位四品以上京官以及各省督撫不下十名,布政使以下更是不計其數。”

朱由校不由得笑了起來:“都說東林黨勢大,如今與這晉商一比,倒也遜色不少。”

說着,朱由校就拉下臉來,神色嚴肅地道:“八大晉商這塊毒瘤,朕一定要將他挖掉!”

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場大富貴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
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場大富貴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