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

朱由校自然知道,交趾布政使司就是現在的越南,在宣德年間被大明放棄,但後來在嘉靖年間,時主政安南的莫氏政權又內附爲安南都統使司,但實際上並不受大明實際控制,只能算是一個羈縻地區。

不過如今的安南國卻也並非莫氏所主宰,而是分裂爲名義上是莫朝、後黎朝、占城三個政權同時存在,實際上卻是後黎朝又分爲南北阮趙和一個獨立的武氏,一共三個割據政權的局面。

總之,現在的安南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也正是大明重新統治安南的最好時機。

而如今,隨着大明海洋貿易發展,特別是南海領域的開發越發的深入後,安南的地理位置就變得尤爲的重要,更何況在安南也蘊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

所以,對安南進行改土歸流,剷除地方割據政權,重新建立交趾布政使司,對於大明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再加上,現在大明軍隊特別是陸軍停歇已久,也是時候小試一下牛刀,以在實戰中促進大明軍事實力進一步提升。

並且,一些新研製的槍炮與其他非常規武器也需要實戰經驗一遍。

兵部呈上來的這道奏疏就闡明瞭這些內容,並也做了軍費估算,但朱由校並沒有立即在奏疏上直接批覆,而是向盧象升說道:“這安南如今具體是什麼情況,愛卿可有所知?”

“回稟陛下,自我朝棄交趾布政司後,安南本爲黎朝所統治,但後來莫氏做大,莫登庸逼黎氏禪位而建立莫朝,我朝嘉靖年間前黎朝大將鄭氏反叛,從新恢復黎朝,莫氏退居高平,但後黎朝中鄭阮兩族不合,再加上原大將武氏也擁兵自重,因而造成現在這種四分五裂的局面。”

盧象升起身回答後,朱由校便點了點頭道:“如此更好,不過若我大明直接冒然動兵倒也不妥當,一則名義上安南還是我大明之都統使司,二則一旦我大明壓境則勢必會使得其安南國內各級政權摒棄前嫌,協同一心,共抗我大明;武氏、阮趙等雖說矛盾重重但都還歸順於後黎朝爲臣,而莫氏也甘願納貢於後黎朝,則正說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得想個萬全之策即要控制安南又不能讓這些割據政權聯合起來對付我大明。”

“依微臣看,既然莫氏曾內附我大明,我大明當不承認黎朝之政權,並降旨於莫氏逼其平叛,同時以黎朝不歸附我大明爲由協助莫氏滅黎,以達到助弱勝之效,等黎朝鄭阮兩族一滅,滅掉武氏與莫氏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楊嗣昌這時候回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回道:“就這樣辦,傳旨給兵部,立即調動兵力南下,以演練爲名陳兵兩廣一帶,南海艦隊主力回防海南,也以參與此次聯合演練爲名進抵北部灣,調任扶桑總督楊廷麟爲兩廣總督,命其以兵部左侍郎兼兩廣總督名義指揮此次演練。”

朱由校此令一下,內閣與吏部兵部立即運作起來。

然而,這時候的安南國各地割據政權並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臨近。

就在後黎朝鄭氏籌劃着如何打敗阮氏,並進而滅掉莫氏殘餘勢力和武氏時,大明兵部調動的第四軍盧家鈺部攻擊十萬大軍已經從湖廣集訓地乘坐大型蒸汽機車沿着襄梧(從襄陽到梧州)公路南下,且直接在半月內抵達梧州,並在一月後陳兵鎮南關。

同時,於爪哇島、蘇門答臘島甚至前往澳洲一帶擄掠土著建立殖民地的南海艦隊也陸續向北部灣集中。

等到楊廷麟赴任兩廣總督後,海陸共計十二萬多人已經集合完畢。

莫氏此時也已經收到了大明要他平定黎氏的旨意,而莫氏還沒來得及迴應,兩廣總督楊廷麟便以得莫氏狀告黎氏背叛大明爲由,直接命令盧家鈺的第四軍出鎮南關攻擊安世。

同時,南海艦隊直接炮轟河靜,即後黎朝鄭氏控制區最南的城市。

第四軍是山地戰王牌部隊,進入安南境內後也並不因爲安南的瘴氣所阻,直接用了短短三天時間火速穿插到其北部重鎮安世境內的老嶺關。

而這時候,黎朝實際統治者清都王鄭梉也知道了大明大舉來攻的消息,忙調撥自己的五萬御林軍前去安世老嶺關守衛。

本意積蓄力量南征阮氏政權的鄭梉此時還沒有經歷長德之敗,也算的上是兵強馬壯,因而面對大明的來攻,他也就沒有直接投降,而是直接反抗。

第四軍先頭部隊第三旅第一營也不客氣,直接將一百門營屬火炮擺開,直接兩輪炮彈發射後,整個老嶺關頃刻間就變成了廢墟。

而這鄭梉的五萬御林軍也被直接炸懵,上萬人直接死於炮火之中,緊接着大明的軍隊直接衝過去,手中火槍噼裡啪啦地就猶如割麥草一般將這些安南士兵擊斃在地。

沒到半個時辰,在不過三千人的大明軍隊面前,這五萬御林軍就全面崩潰,大明輕而易舉地進佔老嶺關。

接着,第四軍直接分兵南下,佔領椰州、西都、奇華、高平等城,而同時阮氏卻也趁機落井下石直接進佔長德。

不到一個月,鄭梉直接跳湖自殺,而同時阮氏佔領長德的軍隊還沒來得及撤回便被大明南海艦隊海軍陸戰隊所全殲。

大明陸軍第四軍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阮氏控制的安南南部也全部佔領,等到大明準備揮兵奪取武氏政權時,武氏見大勢已去,直接投降,而莫氏也主動放棄永鎮安南之特權。

與此同時,南海艦隊則直接炮轟占城,並以兩天的時間佔領占城全境。

安南國的軍隊已經完全不能對大明的海陸兩軍形成任何挑戰,唯一形成挑戰的則是這些殘餘的遊擊勢力。

但在火炮、燃燒彈、毒氣彈以及金錢、劃分土地等諸多誘惑下,這些遊擊勢力也對大明統治安南形成不了什麼挑戰。

總計時間用了三個多月,大明便直接平定安南,且重新恢復放棄時間達百年之久的交趾布政司。

盧家鈺由廣東巡撫調任爲交趾巡撫並提督交趾軍務,而張煌言則成漠北南調爲交趾左布政使負責交趾布政司民政。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九章 早朝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十七章 結黨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蘭珠面聖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九章 早朝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十七章 結黨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蘭珠面聖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