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

禁衛軍訓練總算是步入了正軌,雖說只有萬餘人,但這對於朱由校來說,卻代表着自己開始真正擁有嫡系軍隊。天籟小說

而這些在校場上拋灑汗水,接受自己偉大光正思想洗禮的少壯官兵們,則將是自己改革和開疆拓土的最有力保障。

同時,也是朱由校第一次驗證自己的軍事思想並付諸實踐的一次檢驗。

他不知道自己的這支軍隊會不會無論在作戰方式還是在戰鬥力上都是空前絕後的軍隊。

但他可以確定的是,這支少壯官兵絕對不會在他日面對賊寇時會同歷史上的京營官兵一樣引頸待戮。

不過,作爲帝王,更何況是億兆子民的帝王,朱由校也不可能把精力全花在禁衛軍訓練上。

一離開禁衛軍訓練場,他立即改換服裝,身穿淺藍色直裰,頭戴瓦楞帽,腳踏雲紋靴,微服來到了京城大街上。

因司禮監掌印王承恩又兼管着東廠,事務繁忙,雖然爲了不失聖眷,王承恩即便忙死也願意隨侍在朱由校身邊,但朱由校還是沒讓他再隨駕。

而這些日子重點事務是在禁衛軍訓練,御馬監掌印劉汝愚又掌管着禁衛軍的生活與思想工作。

因而朱由校便讓他隨駕,當然除掉劉汝愚,朱由校身邊依舊常跟着一干身手可靠的錦衣衛,這些負責朱由校安危的錦衣衛雖與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同屬朱由校的親軍,但這些錦衣衛更多的則是負責陛下安全,並不參與特別行動,而且現在也被朱由校撥給了劉汝愚直接管轄,隱隱約約也有扶持劉汝愚與王承恩形成對峙的趨勢。

如今正是會試之月,因而京城倒也多了不少人,尤其以風華正茂的青年才俊居多。

正好,朱由校也可以藉此看看這些大明未來的人物們如今是何風貌。

雖說是王朝末世,京城卻毫無衰敗之象,市井依然繁華,人流依舊是絡繹不絕,從第一次微服出宮不同,如今朱由校倒也更加熟悉了這座古老的帝都。

“賣棗花糕,好吃的棗花糕嘞。”

“各位老少爺們,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鄙人自西域而回,覓得神丹妙藥。”

……

無論朝廷政局變化是多麼的爾虞我詐,波詭雲譎,即便無數官員被朱由檢斬殺,又有無數官員一夜之間高居要職。

也不管外面的建虜到底有多厲害,西北的民情有多危急,西方的展有多迅猛。

甚至,統治他們的帝王是誰,是好是壞。

在大明百姓的眼裡,這些都跟他們沒關係,他們一直在爲生計而奔波着,爲了幾兩銀子而精打細算着,也許一直就這樣平靜下去,就是他們最大的政治訴求。

而峨冠博帶的士子們則要比這些底層的百姓傲慢得多,雖然這些一個個都弱不禁風,但走起路來卻是仰頭看着天,彷彿世界此刻已由他主宰。

他們時而長吁短嘆,時而又唱出幾誰都聽不懂卻又言之無物的詩詞。

總有幾個其他隨行士子會說幾聲好,唱幾聲彩。

但老百姓們卻是投來的鄙夷的聲色,全力的揮動着手裡的毛巾,深怕這些酸臭氣影響了自己的買賣。

朱由校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在大街上,見這些彼此對立恍如是兩個世界的階級,朱由校暗笑之餘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擔憂。

一般而言,當一個統治階級對被統治者越來越漠不關心時,那麼如果不進行徹徹底底的變革,這個王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儼若兄!”

就在這時,朱由校俄然就見一身着靛青色直裰的士子迎面朝自己走來。

不過這士子並不是跟自己打招呼,而是跟自己身後的一白袍在身卻甚是瘦削的士子打招呼。

這兩士子渾然不知朱由校就是當今陛下,因見他衣着華貴,且身後卻也跟着好幾位魁梧的奴僕,便以爲他也是進京趕考的士子。

那先打招呼的士子便朝那叫憲之兄的拱手之餘就朝朱由校也拱手問道:“這位仁兄是?”

“朱寧”,朱由校在出宮之前已做了相應準備,因而當這士子問及時,他也能隨時應答上來。

這士子聽後冥想了一會兒,在進京之前,他已命人將各省此次趕考的舉子的情況都打聽了一遍,實在想不起此次進京的科考舉子有沒有叫朱寧的厲害人物,因而也就認爲朱由校不過是一般的舉子,不是各省的什麼解元或一甲進士有力爭奪着。

所以,這士子也就沒有再搭理朱由校,而是直接和那被他稱呼爲”儼若兄“的士子攀談起來。

“儼若兄,可知今日傅先生已請了李中允於瓊芳樓小聚之事,如今趁此機會,你我何不也去瓊芳樓拜會拜會這位李中允,畢竟李中允乃天子近臣,得他一句好評,到時候傳到陛下耳裡,可要比傳到這些歌姬耳裡好,他日若僥倖進入殿試,也能有機會拔得頭籌。“

這士子笑說着後就斜眼看了朱由校一眼,又道:“李中允素來好宋詞,尤好大蘇,正巧鄙人這裡也準備了幾得意之作,而儼若兄你東坡居士又都是蜀人,與詞一道素來也是見解頗深,說不定到時候也能入李中允之眼,也未可知。”

而朱由校聽見這些說及傅先生和李中允便笑了笑,根據東廠提供的情報,他已知道這傅先生就是此次進京應考復社士子的領袖人物,天啓二年的榜眼。

而那位李中允自然是當初靠彈劾魏忠賢被自己召進西暖閣的左中允李明睿。

聽這二人要去李明睿面前刷存在感,朱由校一時也有了些興趣,他倒要看看李明睿這傢伙怎麼就跟復社的人攪合在了一塊。

“兩位仁兄請了,不知兩位仁兄所言瓊芳樓是在何處,小弟倒也想去一睹李中允風采,還成兩位仁兄成全。”

朱由校降尊紆貴的朝這二人拱了拱手,言語也刻意做的恭敬有禮。

“又一個想攀高枝的,只是也不看看自己肚裡有幾分墨水”,這士子言語有些刻薄,說了幾句後拉着那叫儼若兄的就往前走。

劉汝愚見此不由得捏緊了拳頭,不由得罵道:“這些個士子還真是尾巴翹上天了,錦衣衛何在!”

”屬下在!“

幾個喬裝打扮的錦衣衛見陛下被人無視且還被諷刺,都也有些主辱臣死之感,低聲應了一聲就聚攏過來。

而這時候,朱由檢卻揮了揮手,冷聲道:“不必如此,小不忍則亂大謀,去打聽清楚,這瓊芳樓在何處,朕至少得知道這兩士子是誰!”

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兩百零七章 面對祖墳被挖的孔聞詩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五章 朱由檢最後的請求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九章 早朝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
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兩百零七章 面對祖墳被挖的孔聞詩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五章 朱由檢最後的請求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九章 早朝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