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領兵救走曹真,路上正好遇見司馬懿,司馬懿騎兵三千恰好前往武關。曹真當下問道:“仲達如何在此?”司馬懿道:“我接到大將軍傳報,說是武關並不曾見到一個蜀軍蹤影,於是料定法正定然偷襲武關,便親自提一軍星夜前來。”曹真嘆氣道:“哎!真疏於防範,中了奸計,被關羽襲擊,失了武關。”司馬懿嘆道:“哎!沒想到還是來晚一步。”隨行曹爽暗自驚訝司馬懿的智慧,也心生防備之心。
司馬懿安慰曹真道:“武關已失,如今只要堅守住宛城就可以剋制荊州和三秦的兵馬,到時候大將軍謹慎就是了。”曹真默然點頭。
既得武關,時值夏末初秋,經漢主同意,孝直統兵還朝,撫卹死傷,嘉獎耕戰。孝直因返回軍馬無事,建議盡數編入八陣,務求精通,孫平位於渭水演習水軍陣法,漢主應允。漢主遣趙雲把守武關,堅守不出,漢主又遣魏延把守潼關,換回鄧艾。姜維鄧艾負責練兵,孝直倒落得無事一身輕。漢主考慮荊州黃忠病故,已無大將鎮守,便遣張飛前往襄陽,聽命與諸葛孔明。自古荊州多俊傑,孝直建議漢主命孔明在荊州廣招才俊,文武選拔,以助漢主興復大業。
七月,天空飄來了些許陰雲,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蒙濃如煙,飄渺似夢,江山盡在水墨中,天地沉入翠玉盤,一片詩情畫意,兩眼虛幻迷濛。
一架馬車馳進了長安東門,吳使張溫奉吳王之命來訪長安,約同漢主共同伐魏,又帶來吳王書函。漢主一時難以決斷,暫時將張溫安置在驛館歇息。是夜漢主召見孝直,雲長,許靖,孟啓,等重臣商議。漢主將書函傳至孝直,孝直略微觀看,
但見書函略曰:漢王承天景命,仁德謙恭,天下之人莫不稱讚,四海之內莫不景仰。漢主信義昭彰,忠厚誠款,權有幸結識皇叔,實爲三生大幸,權常念及當年與皇叔攜遊,權常念及當年與皇叔比肩破敵。赤壁猶在,江水濤濤,舊事尤歷歷在目,光陰逝去,轉瞬數十年矣。今皇叔騰達,展翅翱翔,權常謂左右曰:皇叔有今日之勝,實乃蒼生之幸,實乃社稷之福。皇叔登基大寶,俯瞰天下,權亦舉袂贊成,皇叔伐無道逆賊,權亦舉三軍響應,權與皇叔,脣齒相交,天下之人有目共睹,皇叔心中亦自然有數。然,兄弟至親,帳亦需明;盟友雖密,邊界需清。荊州爲皇叔暫借安身之處,當時已諾,但凡尋的安身之處即刻歸還,俗話說君子一言,快馬一鞭,信義爲人安身立命之本,貴爲皇叔怎可背棄承諾。如今皇叔有天府之國,帳下有文武輔佐,羽翼強盛,由長安直出洛陽,掃蕩忤逆,肅清中原。荊州乃權見皇叔危困之時暫借皇叔之地,皇叔許諾但得安身之地,即刻歸還,誓言猶在,聲如昨日,權不敢背信棄義,但觀皇叔爲表率。權以爲,此時正好歸還荊州,兌現承諾,上可以明鑑蒼天,下可以昭示百姓,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皇叔爲人是否磊落光明,皇叔爲人是否信義誠懇,全系荊州之歸屬,天下才俊亦有目共睹耳。若皇叔厚德,當守諾言,若皇叔信義,當還荊州。如此,權感念皇叔深情,東吳十萬官兵舉手稱讚,六郡八十一州子民亦心念皇叔仁德。權拜上。
孝直看完之後,心中暗暗讚歎,不由地道:“孫權此信一者是爲討要荊州,二者是爲逼陛下於不義。若荊州歸還,則孫權目的達成,若不還荊州,則是主公悲辛棄義。二難選擇,這定是東吳陸遜的計謀。”漢主愁道:“如此該如何是好?”孝直正靜靜思考,並未回答。雲長道:“大哥莫要着急,東吳孫權小兒諒他也無膽量謀取荊州,區區來信只是逞口舌之快。大哥若是不安,弟願領一軍由江陵直取武昌,柴桑,沿江而下克定建鄴,活捉孫權,規定東吳。哼!看他東吳小兒何人能檔。”話語間充斥着藐視和鄙夷的神色,關二爺就是關二爺,越到後期越目中無人,驕傲自滿。三國志說,關羽體恤士卒而驕與士大夫,號稱萬人之敵,忠義而自矜,有國士風範,身死人手,死亦由其短也。這也就是後代的木桶效應,木桶裝水的多少,不決定於最長的板,而是取決於短板,人最終取得的成就,往往取決於這個人的弱點的嚴重程度。比如一個人即使是天賜英才,若是此人心術不正,沒有一個人敢於任用他。
迴歸話題,許靖這個老夫子,只是愁眉苦臉,他明白漢主的難處,也明白孫權要求的正當性。許靖終究是搖頭嘆氣,沒有給出好的建議。馬孟啓道:“陛下,謀略方面,超一竅不通,自有左右丞相謀定,超唯陛下將令是從。”漢主微笑道:“朕知曉孟啓,孟啓只需馬上殺敵就是。”說着拍着馬超的肩膀笑道。
孝直沉思了片刻道:“陛下,所謂先禮後兵,此書乃是先禮,後面還有兵。”漢主疑惑道:“此話怎講,孝直且說與朕。”孝直道:“東吳料定陛下不會輕易歸還荊州,先送書至此,將其中厲害說成是主公之信義是否堅守。如此陷主公與不義。然後東吳再遣奸細於江陵,散佈謠言,說主公背信棄義。如此主公人心大失,人心不穩,東吳只需一軍暗出洞庭湖沿江而上,一路偃旗息鼓,假裝喬伴,兵臨江陵,到時,江陵震恐,不戰而下。若東吳再與曹丕暗通,出兵直逼襄陽,襄陽北有魏軍,後有吳軍,腹背受敵,時日稍舊,再配計謀,襄陽定然難保。如此荊州全境盡在東吳掌握。”漢主聽完孝直分析,不由地後背發涼,眉頭緊鎖。
雲長笑道:“孝直定有良策,不妨說來與我等聽聽。”孝直笑道:“將計就計。”漢主道:“具體當如何佈置,還請孝直教朕。”孝直道:“主公可下令遣雲長鎮守荊州,命孔明回長安治理三州政務。實際則暗遣微臣把守江陵,雲長只鎮守襄陽。年末再遣雲長攻伐魏國,到時候。。。。。”說道此處,孝直不由地露出詭秘的陰笑,漢主當即明白其中含義,撫掌大笑道:“孝直此計甚好,有引蛇出洞之效。只是,何時任命較爲穩妥?”孝直道:“二月之後,待秋收完成,臣爲陛下再舉薦左膀右臂之後。”雲長笑道:“孝直說的此二人可是姜維與鄧艾?”孝直笑道:“知我者雲長也!”衆人大笑,漢主留衆人飲宴不提。
孝直恐此時江陵有失,又建議漢主流星快馬告知孔明,教其小心江陵和洞庭湖方向。畢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孔明雖智謀高遠,難免也會有失策之時,此時正值多事之秋,天下角逐,羣英薈萃,一個不小心就有大意失荊州的危險。此時就需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穩重,方能駛的萬年船。將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其實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做事切忌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更不要誇誇其談,口無遮攔。
雨還是淅淅瀝瀝地下着,沒有絲毫要停下來的意思,孝直在府中思索着一些問題,孝直腦子裡思索着是否讓姜維與鄧艾挑起大梁了。一直以來都是孝直在前面領兵征戰,姜維與鄧艾這兩位俊傑在後方要不就是練兵,要不就是讀書,如今這鄧艾已經年過三十,姜維也是二十四五了。外面雨絲打着樹葉,沙沙的輕響,孝直撥弄了一下香爐裡的香料,又走到窗前徘徊起來。就在孝直思索的時候,兩隻燕子在雨中飛的很低,卻飛卻很自有,孝直不由地哼着歌:“風雨中擁抱自有。”這好像是前生自己喜歡的歌曲,是黃家駒的《光輝歲月》。孝直看着這幾隻燕子笑了,是的,風雨中磨礪才能鍛煉出優異的人才。正所謂,讀萬卷書,行千里路。
小雨淅淅瀝瀝地下着,下了幾天幾夜了,這日終於晴朗了,西北就像喝飽了水的娃娃,鮮嫩欲滴,空氣裡散發着泥土的芬芳。漢主領着雲長孝直前往大散關,後代這大散關是就寶雞市,那裡後代建有法門寺,寺裡收藏有佛祖舍利;還有前代留下的姜尚釣魚臺,有陳倉關,東面就是歷史上孔明病故的五丈原。
抵達五丈原的時候,孝直建議在此處埋下一座牌位,排位上寫着:漢忠武侯之墓。漢主不解,孝直解釋說:“此爲消災,臣得高人指點,會些陰陽玄黃的掐算知識。臣算得此處爲不久的漢忠武侯星落之處。爲應和天時,消除災禍,可埋下一碑,刻上忠武侯字樣,如此可避過此劫。”漢主應允,於是,孝直素衣道袍,擺下八卦七星陣,點七七四十九盞明燈,念三清咒語,拜二十八星,請天賜壽。於是每星得一,孔明可增壽二十八載。孔明原本天命五十五,現已經可得八十三矣。
雲長問起究竟,孝直搖頭道:“天機不可漏,非黃老之術不可探。”於是,漢主也不追問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