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文化精英

廖承志是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潘漢年是因爲在上海身份暴露才轉移到香港去的。這兩個人一個比一個能幹,一個比一個精細。這次香港的文化精英大轉移,就是他們兩個牽頭組織的。

這天早上,換上了八路軍軍裝的廖承志和潘漢年一大早就領着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葉以羣、戈寶權、茅盾、胡繩、胡風、樑潄溟、歐陽予倩、廖沫沙、夏衍、喬冠華、薩空了、蝴蝶、王瑩等人到了軍區司令部,來見劉一民。

劉一民正端着個大碗和羅榮桓、項英、葉挺、蔡中、黎玉蹲在地上呼呼哧哧喝白菜蘿蔔湯呢,猛一看見廖承志和潘漢年領着一羣文化名人走了進來,就慌忙站起來,手裡端着碗迎了上去。

潘漢年沒有見過劉一民,廖承志經歷過長征,認識劉一民,趕緊上前一步,舉手敬禮,報告說:“報告劉司令員,先生們着急來見你,我攔不住,只好帶大家來了。請你原諒!”

劉一民哈哈一笑:“你個廖承志,提前報告一聲麼,看看,讓我在各位先生面前丟醜了吧?來來,大家進屋坐,外面冷。”

說着,劉一民就端着飯碗,領着大家進了司令部的會議室。

進到會議室,請大家一一就坐後,劉一民三下五除二喝完了菜湯,這才說到:“讓各位先生見笑了,有點失禮了。本來說好我吃過飯就去見大家,沒想到勞動各位先生走過來了。說不過去啊!”

羅榮桓、項英、葉挺、蔡中也都跟了進來。大家團團而坐。羅榮桓已經見過這些文化名人了。就給劉一民一一介紹。

介紹完,劉一民又問都吃早飯沒有?

廖承志報告說吃過了。

何香凝是遇刺的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的夫人、廖承志的母親,也是同盟會的第一位女會員,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德高望重。這一見劉一民和戰友們一起蹲在地上喝白菜蘿蔔湯,說話如此親切、家常,就笑着說:“劉將軍,要是日軍的元帥、大將能見到讓他們心驚膽顫的劉一民早上喝的是大碗的白菜蘿蔔湯,恐怕不用打就認輸了。”

何香凝這是表揚劉一民和戰士們同吃一鍋飯。不搞特殊!

劉一民笑着說:“廖夫人,你不知道,日軍中也有能和官兵一起吃飯的大將。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就是這樣一個傢伙。我聽說,岡村寧次下部隊的時候,不但和士兵們同吃一鍋飯,還親自拿着飯勺給士兵們打飯,和士兵們交談,鼓舞士氣。那可是個厲害傢伙!當然。岡村寧次是個特例。日軍的元帥、大將都是軍閥,是不會和士兵們同吃同住的。那樣的話,他們發動侵略戰爭還有什麼意義?”

何香凝點點頭,微笑不語。

劉一民掃視了一圈,才知道自己看電報時記錯了,洪深沒到山東來,他此時應該是在大後方的,來的是大戲劇家歐陽予倩。

梁漱溟被後世尊爲“最後一位儒家”。此時他還不到50歲。這個人不光是大學者,還是一個社會活動家,抗戰前曾經在山東教書育人、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現在是民盟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見劉一民英氣勃勃中不失赤子淳樸,梁漱溟就說:“劉司令員,抗戰前我曾在鄒平創辦過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想從鄉村建設入手。以教育手段來改造社會,收效甚微。這些天,我在這一帶的鄉村考察,發現八路軍辦了許多識字班、掃盲班、幹部訓練班、婦女培訓班、醫護培訓班等,還有什麼汽車修理班、摩托車修理班。劉司令員,我想當面向你請教,你是怎麼想到以教育手段開啓民智的呢?”

劉一民回答說:“樑先生,你在山東搞的鄉村建設運動不能說成效甚微,應該說成效還是很明顯的。我們一部分幹部戰士當年就是受鄉村建設運動的影響走進學校的。不過,你的鄉村建設運動存在着明顯不足,那就是覆蓋範圍小,性質上呢,也只是一種改良社會的嘗試。試想,依靠韓復渠的政府來支持你進行鄉村建設運動,會能有多大的成效呢?你問我怎麼想到以教育手段開啓民智,這道理大家都知道啊,不識字就如同瞎子、聾子,中國要想真正站立起來,首先就得解決文盲問題。實際上,這些各種識字班、掃盲班只是初級的掃盲教育措施。真正能讓文盲的民族、國家接訪、富強起來,將來還是要靠完善的教育體系,在全國普及小學、中學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質,讓我們的勞動者都成爲有文化、有修養、有勞動技能的人。”

梁漱溟的眼睛一下子就變得明亮起來,說話的語氣無比熱切:“劉司令員,你說將來要在全國普及小學、中學教育?那豈不是全國沒有文盲了?”

劉一民肯定地點點頭,補充到:“一個合理存在的政府,必須是維護國民權益的政府。受教育權是國民最基本的權利之一。凡是搞愚民政策的政府,都是反動政府,應該被推翻的政府。”

梁漱溟是個性格倔犟、很有骨氣的人物,歷史上與主席交往很深,後來在建國後參加一次政協會議的時候,發言中提出搞發展計劃要照顧農民利益問題,還舉了個例子,說是近幾年城裡的工人生活提高得,而鄉村的農民生活卻依然很苦,有人說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農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這話引起了主席的的反感,不點名的予以批判。結果,梁漱溟認爲自己沒有反對總路線的意思,要求發言解釋,和主席當面頂撞。以後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據說,文革中梁漱溟寫了首打油詩,說是“十儒九丐古時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猶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專政全憑知識無,反動皆因知識有。倘若馬列生今世,也需揪出滿街走。”

梁漱溟聽了劉一民的話,大有遇到知音之感,感嘆道:“想不到在抗日主戰場之一的山東,八路軍的將領在和日寇浴血拼殺之餘,還如此重視教育,把教育看的這麼重,實在是難得。難得啊!”

劉一民沒有因爲梁漱溟的誇讚激動,沉思了一會兒,說到:“樑先生,不重視教育不行啊!大道理不說了,諸位都是大家、大儒,比我認識的深刻。就拿部隊打仗來說,光憑勇敢是不行的,需要用腦子打仗,用知識打仗。舉個簡單例子,我們繳獲了日軍的飛機,如果有飛行員、領航員,就能馬上起飛投入戰鬥。如果沒有,只能燒燬。再舉個例子,日軍的士兵一般都有初中畢業文化水平,他們對武器性能的瞭解就比較透徹。象他們的炮手、觀測手,計算座標參數都很而且很準確。所以,日軍的大炮打的就很準。而中國軍隊,士兵大多數都是拉來的壯丁,文盲很多,連名字都不會寫,更不用說迅速計算比較複雜的彈道參數了。這樣一比,兩軍的戰鬥力差距就出來了。這也是爲什麼日軍在做戰役計劃的時候,往往以一個聯隊甚至是一個大隊來比對國軍一個師的根本原因。各位可能不知道,就是日軍步兵,射擊術也是非常厲害的,優秀射手佔的比例很大。特別是小鬼子常設師團的步兵,你只要在他的射程內,被他看見,那基本上都是槍響人倒,不死也得受傷。因此,國軍和日軍的傷亡比例一直維持在10比1的高比例上。可以說,國軍每一次勝利,都是以鮮血和生命爲代價的,這中間也凝結着厚重的文化教育差距的深深的悲哀!”

這話說的很沉重,梁漱溟等人都不說話了,坐在那裡陷入了沉思。

劉一民可不想讓這些文化名人、國之瑰寶精神上受打擊,話鋒一轉,接着說到:“有差距不可怕,落後也不可怕,重要的是能找到造成落後、造成差距的癥結所在,並採取措施迎頭趕上。我們山東部隊主力爲什麼能夠連戰連捷?除了正確的戰略戰術外,最主要的就是想方設法提高戰士們的單兵素質。各位可能不知道,自從湘江整編組建紅十八團後,我軍就把幹部戰士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地處的口號就是當學習型指揮員、學習型戰鬥員。攻佔陝西后,我們不但編寫了紅軍步兵訓練綱要,還編寫了紅軍小學教材、中學教材,組織幹部戰士學習。這些教材都是我編寫的,經過在陝西的教育界的專家們審定的。經過這些年的學習,我們山東八路軍主力部隊的幹部戰士一部分已經完成中學課程,其他的也都完成了小學課程。其中一部分戰士還能流利使用日語,個別的甚至掌握了英語、日語兩門外語。有這個文化水平,再經過專業的培訓,我軍繳獲日軍的各種裝備都能馬上投入使用。比如我們繳獲了日軍的坦克、裝甲車、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在戰場上直接就列裝部隊了。特別是繳獲日軍的各類大炮、輕重機槍,當時就可以調轉炮口、槍口,用日軍的武器彈藥來消滅日軍。這樣一來,戰鬥力自然就上去了!”

各位書友大大:你們的支持是山人創作的動力,請、投票,山人期待着大家的進一步支持!謝謝大家!

重生之紅星傳奇相關作品

第1323章 破釜沉舟第496章 喜憂交加(一)第208章 晉祠(一)第1380章 科學無國界第736章 軍事論壇(續)第1431章 聚殲第676章 青龍集(續)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204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六)第830章 鬧劇第1317章 血色清晨第396章 相見歡(一)第1205章 金蟬脫殼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1183章 戰上海(續)第329章 徂徠會議(續)第1410章 十四師團覆滅第849章 沙揚娜拉第294章 冀中大突圍(四)第1082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下)第614章 回家第940章 魯西南之戰序幕第1478章 一聲嘆息(續)第1144章 博弈(續)第1290章 指點第1158章 關東計劃第829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392章 東望青島(二)第1012章 雷霆萬鈞第80章 古藺(一)第1146章 覆滅(六)第877章 由他去吧第1425章 大潰退第510章 景芝古鎮(續)第1542章 圍獵黃海(續)第1448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899章 驚變(下)第128章 新年快樂(四)第233章 襲取天津(五)第1412章 ,驕橫的國琦登第500章 向北出擊(三)第628章 汪精衛跑了第279章 地獄焰火(四)第1328章 鬆遼戰役(三)第994章 狂瀾第316章 揮師東進(七)第1517章 一戰定華北(三)第659章 筆部隊第289章 臨清保衛戰(八)第712章 血沃冀魯邊(四)第686章 小年夜(續)第1100章 水淹第1355章 激戰長春(六)第530章 釣魚第765章 亂起諾門坎(續)第37章 子洪口(三)第640章 兩道矛盾的命令第965章 攻佔石門(五)第1389章 空中陷阱(續)第38章 溪口之戰(七)第1325章 血染五里臺(續)第823章 用肩膀搭建的浮橋第1076章 聞風而逃第138章 東風第一枝(六)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中)第75章 磨合(二)第1447章 覆滅(七)第458章 連雲港(五)第1494章 垂死掙扎第486章 武漢上空的鷹(二)第1445章 覆滅(五)第1495章 垂死掙扎(續)第649章 大地飛鷹(續)第1443章 覆滅(三)第983章 鳴鏑第619章 擴軍(續)第541章 寺內壽一橫插一槓第91章 成都風雲(五)第87章 成都風雲(一)第722章 拖刀計第1549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續)第810章 紐約(下)第80章 古藺(一)第1045章 乾隆寶劍(續)第153章 回師(二)第1404章 空中優勢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1252章 死守待援第1459章 滾湯沃雪六四七章 北線風雲再續第790章 於、沈來訪(續)第608章 光明在前第1252章 死守待援第879章 日本救國軍的處女戰第57章 雪夜苗嶺道第1400章 烹小鮮第187章 襲佔太原(一)第1522章 一戰定華北(八)第1450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1453章 東北野戰軍
第1323章 破釜沉舟第496章 喜憂交加(一)第208章 晉祠(一)第1380章 科學無國界第736章 軍事論壇(續)第1431章 聚殲第676章 青龍集(續)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204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六)第830章 鬧劇第1317章 血色清晨第396章 相見歡(一)第1205章 金蟬脫殼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1183章 戰上海(續)第329章 徂徠會議(續)第1410章 十四師團覆滅第849章 沙揚娜拉第294章 冀中大突圍(四)第1082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下)第614章 回家第940章 魯西南之戰序幕第1478章 一聲嘆息(續)第1144章 博弈(續)第1290章 指點第1158章 關東計劃第829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392章 東望青島(二)第1012章 雷霆萬鈞第80章 古藺(一)第1146章 覆滅(六)第877章 由他去吧第1425章 大潰退第510章 景芝古鎮(續)第1542章 圍獵黃海(續)第1448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899章 驚變(下)第128章 新年快樂(四)第233章 襲取天津(五)第1412章 ,驕橫的國琦登第500章 向北出擊(三)第628章 汪精衛跑了第279章 地獄焰火(四)第1328章 鬆遼戰役(三)第994章 狂瀾第316章 揮師東進(七)第1517章 一戰定華北(三)第659章 筆部隊第289章 臨清保衛戰(八)第712章 血沃冀魯邊(四)第686章 小年夜(續)第1100章 水淹第1355章 激戰長春(六)第530章 釣魚第765章 亂起諾門坎(續)第37章 子洪口(三)第640章 兩道矛盾的命令第965章 攻佔石門(五)第1389章 空中陷阱(續)第38章 溪口之戰(七)第1325章 血染五里臺(續)第823章 用肩膀搭建的浮橋第1076章 聞風而逃第138章 東風第一枝(六)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中)第75章 磨合(二)第1447章 覆滅(七)第458章 連雲港(五)第1494章 垂死掙扎第486章 武漢上空的鷹(二)第1445章 覆滅(五)第1495章 垂死掙扎(續)第649章 大地飛鷹(續)第1443章 覆滅(三)第983章 鳴鏑第619章 擴軍(續)第541章 寺內壽一橫插一槓第91章 成都風雲(五)第87章 成都風雲(一)第722章 拖刀計第1549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續)第810章 紐約(下)第80章 古藺(一)第1045章 乾隆寶劍(續)第153章 回師(二)第1404章 空中優勢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1252章 死守待援第1459章 滾湯沃雪六四七章 北線風雲再續第790章 於、沈來訪(續)第608章 光明在前第1252章 死守待援第879章 日本救國軍的處女戰第57章 雪夜苗嶺道第1400章 烹小鮮第187章 襲佔太原(一)第1522章 一戰定華北(八)第1450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1453章 東北野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