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糧食危機·解決

信陽王趙衡,在龍騰國素有賢名,在當今皇帝登基前曾爲龍騰國徵西將軍,在皇帝登基後主動辭退一切職務,在宛城當起了逍遙王爺,他這一手不但博得了羣臣的好感,皇帝更是對他更是關照有加。

信陽王年方四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因此在他的內宅,大大小小的老婆不下七房,但都和睦相處,並沒有什麼勾心鬥角的事情發生。

“不知劉大人來我府上所爲何事?”趙衡讓管家給劉經緯重新上了一碗茶,開口問道。

“王爺明鑑,草民此次前來乃是奉皇命督察賑災一事。”對於軍人,劉經緯知道不能玩文人那套虛的,所以直接開口道。

對於劉經緯自稱草民,趙衡也是暗自點點頭,看來這劉經緯還是能擺請自己的位置的,加上他剛來宛城所做的那些事情,這信陽王也是很讚賞。

“劉大人自去賑災便是,我趙衡是不管政事的,過多插手怕是不便。”那信陽王笑着對劉經緯說道。

劉經緯聞言微微一笑,他知道這信陽王處事謹慎,身在他這個位子一舉一動都有人盯着,可以說是如履薄冰也不爲過。

“此次草民前來不爲政事,實爲王爺的家事而來。”劉經緯道。

“哦?家事?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你且說來。”趙衡聽完開口大笑,對這劉經緯的說辭很是感興趣。

“王爺,此次賑災,朝廷撥下的賑災款項經估算,尚短了五日之糧,草民斗膽,前來王府求助。”劉經緯很聰明,並有沒有提王府那三成賑災糧食的問題,來之前他已經打聽過了,這趙衡在去年的時候曾經確實將自家糧莊的糧食借給過官府。

當時經手的就是被劉經緯殺掉的東萊郡守郝仁義,由於是官方借糧,這信陽王也沒過多盤問,他也不擔心這東萊郡守不還, 所以就直接撥了出去,所以劉經緯過來,腰板也硬不起來,只能智取了。

“嗯,賑災乃公事,但你所說私事乃是?”這信陽王一下沒轉過彎來,朝劉經緯問道。

“王爺,且附耳過來,我與你仔細說明。”

約莫一個時辰過後,劉經緯抱着寶劍走出了王府,而王府內,信陽王趙衡則滿面紅光的找來了王府西席去書房議事。

宛城縣令康有爲這兩天忙的可算是腳不沾地,因爲手中有把柄握在劉經緯手上,雖然劉經緯說保他一命,但有句話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要想減輕刑法,還得用心辦事纔是。

根據劉經緯的吩咐,爲了解決災民圍城的事宜,他將宛城囤積的大部分糧食都讓汝縣和廬州的主簿帶走了,讓兩縣主簿帶着各自縣城的災民直接返鄉,接下來讓兩縣按照朝廷下達的救災八法去實施。

兩縣主簿帶着陳平派給各自的以前兵丁一大早就返鄉了,可這宛城縣令卻是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直接站在衙門口,等着劉經緯去王府借糧。

遠遠的,看到劉經緯朝着衙門口走來,這康有道立馬迎了上去。

“劉大人,你,你就一個人回來的?”康有道看看劉經緯,再看看劉經緯身後,似乎沒有車隊跟隨,便問道。

“然也。”劉經緯說道。

“那,糧食呢?”康有道問道。

“現在沒有”劉經緯光棍的說道。

“劉大人,您可想清楚啊,宛城的糧食現在只能支持本縣災民兩天的用度了,剩下的十三天怎麼辦?況且你就那麼肯定朝廷能在半個月後發糧食過來?”康有道聞言急道。

他現在與其說是關心劉經緯秋後算賬,還不如說關心自己的前程,畢竟他以前雖然貪贓枉法,但是救災這可是朝廷的重中之重,說不定辦得好的話,到時候功過相抵還能保住這頭上的烏紗。

Wшw ●тт kΛn ●CΟ “行了我的縣令大人,城外要挖一條護城河,街道需要平整,城牆要重修,而且現在洪水退了,要安排災民返鄉重建,你的事多了,糧食交給我,政務可要你來處理。”劉經緯拍拍康縣令的肩膀說道。

八月初十,晚,宛城醉香樓。

由於水災橫行,冷清了半月之久的宛城接到突然熱鬧起來,一輛輛馬車從各處的深宅大院中駛出,偶爾在街道上兩輛馬車碰到一起,馬車中的人都會聊兩句。

“喲,吳掌櫃,您這是去哪啊?”

“嗨,別說了,信陽王請客,這不,不得不去,劉當家您呢,可是難得看您出門一次啊?”那吳掌櫃拿出一張請柬,雖然嘴上說的毫不在意,但是內心的傲嬌卻寫在了臉上。

“得,我也是去醉香樓,同去同去。”那劉當家見狀也說道。

與此同時,劉經緯拉着宛城縣令也早早的來到了醉香樓坐定,康有道本來不想來,畢竟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去做呢,但是劉經緯說讓康有道跟着他去拉糧食,這下康有道立馬就丟下了手中的工作,屁顛屁顛的跟來了。

“劉大人,不是來拉糧食麼?怎麼來醉香樓了?”康有道摸不清門道,問道。

“縣令大人放心,糧食來了!”劉經緯朝着康有道說道,同時伸手指指門外。

康有道順着劉經緯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醉香樓門口陸陸續續進來了宛城的各大商賈鉅富與本地鄉紳,此時康縣令明悟了,這劉經緯是準備打他們的主意。

“劉大人,您是想從這些吝嗇鬼身上扒皮麼?別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要想從他們身上刮到糧食,那我這康字情願倒過來寫。”康有爲本來還帶着期望,但是看到這些人後他就慫了,畢竟是本地的父母官,這些人是個什麼德行他清楚的很。

“成與不成那就要看我們趙王爺了。”劉經緯淡淡的說道。

救災他們二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天的時候,宛城收到請柬的人也來的差不多了,劉經緯大約看了下,在座的起碼有上百人,看來這宛城的富戶還真不少。

“王爺駕到!”一聲大喝傳來,說話之人聲音尖細,一聽就是位太監。

“王爺千歲!”頓時在座的衆人立馬下跪行禮,劉經緯也不情願的跪了下去,他覺得這個時代什麼都好,就是這個下跪的理解他有點接受不了。

那信陽王身着朝服,大馬金刀的在太監的指引下坐上了首席,他的軍人作風也盡顯無餘。

“諸位同仁,小王冒昧叨擾諸位,還請海涵”趙衡坐定後開口說道。

“願聽王爺教誨!”似乎是排練過一樣,廳中衆人齊聲喊道。

“本次水災,波及東萊三縣,災民衣食無靠,本王在這裡想請諸位伸出援手,不知諸位有何見教。”趙衡說道。

這一句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本來還高高興興來赴宴的鄉紳富戶們臉皮一下就誇了下來,紛紛開始交頭接耳。

看到底下的騷動,趙衡也不管,任由他們交頭接耳,那康縣令見狀,也是嘆息一聲,但看向劉經緯的時候,只見他面色從容,似乎胸有成竹。

“王爺心懷災民,當是我等榜樣,我劉家願出糧千斤,銀百貫,表表心意。”站出來說話的是劉當家,他心裡尋思着,這王爺都開口了,一點不出是不可能的,索性自己就帶個頭,用他家底來說,這點錢糧還真是表表心意了。

“哦,對了,有句話忘了說了,這次本王前來,代表的是我趙家,這次募捐,我決定在宛城中央樹立一個功德碑,捐的多的名字就在最頂上,同時我趙衡也會讓皇上親自提攜功德碑三個字,諸位捐的最多的人也不是沒有一點東西可以帶回家。”聽到這劉當家的話語,趙衡不置可否的說道。

同時,他也站起身來,走到了早已準備好的桌案前,揮筆疾書,只見“積善之家”四個打字躍然紙上。

“本王決定,在場諸位誰捐的最多,這幅墨寶也就歸誰了。”趙衡清了清嗓子說道,“同時,我府上王妃也將他珍藏的吊墜捐了出來,誰捐出的糧食靠前,誰就能將它帶回家。”

趙衡拍拍手,立馬有太監呈上一副吊墜。

廳中衆人聽完趙衡的言語,頓時眼中變得炙熱起來,皇上親筆題就的碑文,還有王爺手書的墨寶啊,這可比一個普通人嘴裡說的“大善人”要值錢的多,這完全是傳家寶啊。

“王爺,王爺,剛纔我說錯了,我願捐出糧萬擔,銀千貫!”又是那劉當家第一個反應過來。

“呸!劉當家,你那點錢怎麼能夠爲朝廷解憂?王爺,草民願出糧萬擔,銀萬貫,以解朝廷燃眉之急!”站出來說話的是個大胖子,身穿一身麻衣,由於沒有功名,他可不敢穿的太過奢華,但這胖子大家都認識,他可是宛城首富,陳金鑫,家資豐厚的很。

他這一說話,果然就沒人再敢出來叫板了,眼睜睜的讓他拔了頭籌。

“好!陳老闆果然當的起積善之家四個大字,我決定,這副字就送給你了!希望你善始善終,多行善積德!”那趙衡見這陳老闆如此捧場,也是大手一揮,將那字賞給了陳老闆。

那陳老闆欣喜的接過四個大字小心翼翼的收入懷中,正準備道謝的時候又聽到趙衡說道。

“不過,那功德碑的第一人還有第二人估計是給不了你了。”

那陳掌櫃臉上高興的神色還沒收去,又聽到信陽王說的這麼一通話,他張大的嘴巴似乎吞了一隻蒼蠅一樣,苦澀難堪。

趙衡見他坐蠟,也不願再打趣,直接說道,“那功德碑上第一人將是吾皇萬歲,第二人乃是我趙衡,當然我也要出糧十萬擔,銀十萬貫。那第三人嘛,自然是你陳老闆了。”信陽王微微一笑。

那陳掌櫃一聽,心裡彷彿做過山車一樣,毫不顧忌形象的跳了起來,他可是一介商賈啊!區區錢糧就能讓自己與陛下王爺的名字刻在一起,這可是莫大的榮耀啊!他連忙跪下,謝恩不止,同時又追加了五千擔糧食了事。

可以說,信陽王的言語點爆了全場,頓時氣氛又推向了**,底下衆人誰不想將自己的名字與皇上的名字刻在一起?競價頓時一浪高過一浪,把那康縣令鎮的是嘴巴都合不攏,一杯茶在手上端了半晌也沒放下去。

“第三隻信鴿了,真是無處不再。”劉經緯也有寫意外,沒想到這個時代的人那麼在乎名聲,而且那麼有錢,突然一聲“撲棱棱”的聲音將他吸引,他下意識的朝外看去,喃喃說道。

第一百四十五章 海戰,新時代的到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遠山封爵第一百二十五章 海軍統領舒繼光第一百九十四章 影子的痛苦第三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三章 葛家覆滅第二百四十章 張鼎天第七章 皇上召見第七十九章 你父親可是姓詹?第一百六十二章 敗筆露陷第一百九十四章 影子的痛苦第二百五十章 突破淮北!第二百零一章 影子行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漕幫第四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二十七章 偉大的臨時工第四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九十六章 皇帝受教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間第九章 公子一怒殺郡守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使計劃!第二百六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師道現第四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一百一十八章 燕子塢第一百七十三章 來頭甚大的書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往南,往南!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天狼報道第八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二章 龍騰戰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遠山封爵第一百四十七章 接戰第四十一章 大破匈奴第八十六章 陰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約見李諫之第二百二十三章 加入儒教第二十四章 三步成詩第六十六章 時代先驅(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圈套與陰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狼集訓第二百一十五章 夫人們來了第三十七章 決戰在即第二百零五章 新的合作第二百零七章 鎮國侯回洛都第七十四章 人心可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李詩詩第一百三十五章 百姓論第六章 我爸是洛都尉第一百八十一章 平息事態第二百二十五章 六部齊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密室謀第六十一章 劫獄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使計劃!第二十九章 滅族(上)第九十九章 斷案入神的鎮長老爺第二百五十章 突破淮北!第九十八章 點天燈,剝皮填草!第九十章 官逼民反第四十二章 風雲起第二百章 巴郡動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革第六十八章 兩犬相爭第一百九十四章 影子的痛苦第二百零七章 鎮國侯回洛都第六十章 殺李順,皇帝受教第六十章 春夢了無痕第二百零三章 史上第一支城管第一百零四章 萌萌病重第七十七章 混戰!第三十五章 報告,我不叫許三多第五章 茶棚方略第二百二十九章 叼魚島點兵第一百零六章 異變突起第三十章 滅族(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往南,往南!第一百二十一章 影子動第九十三章 皇帝下鄉第五十五章 叛亂第一百四十二章 張遠山的婚事第四十一章 大破匈奴第二百五十一章 韓玉出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李詩詩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革第二百六十章 淮南計劃(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風雲起·李於辰VS虎眼第七十七章 混戰!第五章 茶棚方略第五十八章 城破在即第二百四十五章 叛徒!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間第三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一章 平息事態第一百三十九章 教訓第一百三十章 警告第一百一十一章 審訊第三十五章 報告,我不叫許三多第三十七章 決戰在即
第一百四十五章 海戰,新時代的到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遠山封爵第一百二十五章 海軍統領舒繼光第一百九十四章 影子的痛苦第三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三章 葛家覆滅第二百四十章 張鼎天第七章 皇上召見第七十九章 你父親可是姓詹?第一百六十二章 敗筆露陷第一百九十四章 影子的痛苦第二百五十章 突破淮北!第二百零一章 影子行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漕幫第四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二十七章 偉大的臨時工第四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九十六章 皇帝受教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間第九章 公子一怒殺郡守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使計劃!第二百六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師道現第四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一百一十八章 燕子塢第一百七十三章 來頭甚大的書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往南,往南!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天狼報道第八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二章 龍騰戰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遠山封爵第一百四十七章 接戰第四十一章 大破匈奴第八十六章 陰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約見李諫之第二百二十三章 加入儒教第二十四章 三步成詩第六十六章 時代先驅(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圈套與陰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狼集訓第二百一十五章 夫人們來了第三十七章 決戰在即第二百零五章 新的合作第二百零七章 鎮國侯回洛都第七十四章 人心可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李詩詩第一百三十五章 百姓論第六章 我爸是洛都尉第一百八十一章 平息事態第二百二十五章 六部齊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密室謀第六十一章 劫獄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使計劃!第二十九章 滅族(上)第九十九章 斷案入神的鎮長老爺第二百五十章 突破淮北!第九十八章 點天燈,剝皮填草!第九十章 官逼民反第四十二章 風雲起第二百章 巴郡動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革第六十八章 兩犬相爭第一百九十四章 影子的痛苦第二百零七章 鎮國侯回洛都第六十章 殺李順,皇帝受教第六十章 春夢了無痕第二百零三章 史上第一支城管第一百零四章 萌萌病重第七十七章 混戰!第三十五章 報告,我不叫許三多第五章 茶棚方略第二百二十九章 叼魚島點兵第一百零六章 異變突起第三十章 滅族(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往南,往南!第一百二十一章 影子動第九十三章 皇帝下鄉第五十五章 叛亂第一百四十二章 張遠山的婚事第四十一章 大破匈奴第二百五十一章 韓玉出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李詩詩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革第二百六十章 淮南計劃(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風雲起·李於辰VS虎眼第七十七章 混戰!第五章 茶棚方略第五十八章 城破在即第二百四十五章 叛徒!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間第三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一章 平息事態第一百三十九章 教訓第一百三十章 警告第一百一十一章 審訊第三十五章 報告,我不叫許三多第三十七章 決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