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錯綜複雜

“有些話,剛纔當着外人的面,我沒有直言,你們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因爲局勢,遠遠要比想象中的更爲複雜。”

顧同走下帥位,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語句之中,無不充滿憂慮,甚至,還有些許的焦躁;顯然,那些沒有講出來的真相,讓他真的感到了棘手。

可是,究竟是什麼讓他會覺得這樣沉重呢?

衆將心中一凜,儘可能的往最壞處去想,可是想來想去,也不覺得李安全的篡位登基跟現在的他們能夠掛上什麼關係,要說有的話,那也只有一點,就是身處關中的神武軍老部隊,正在由陳季常、符虎等人統領的將士們可能會捲入戰爭。

“大人可是在爲季常和虎頭牽心?”何方自以爲纔到顧同心中所慮,因而帶着幾分開解的語氣說道:“留在關中的老部隊有兩萬多人,而且季常他們肯定在我們走了之後,又繼續擴充了兵馬,按着神武軍的訓練法子,這半年時間,手底下說不定也聚集起了三四萬的精兵強將,而且還有虎頭、潘武這些老兄弟,再加上王仁杰手下錦衣衛的情報配合,相信他們一定會安然無事。”

何方言畢,羅通也緊隨其後言道:“大人若是不放心,我可以從驍騎營中,調遣一部分兵馬,着杜謙或者其他人領之南下,有了騎兵,相信季常大哥和虎頭那裡,不會難過的!”

“是啊是啊,實在不行,我鬍子親自跑一趟,前番草原之上,步營的好多人也能騎馬開弓,只要指揮得當,一定可以補上騎兵這一塊的短板的!”賀鬍子看着顧同眼神中的憂慮,大有主憂臣死的心情,說什麼,也要替顧同承擔一些。

衆人的分析以及全解並沒有讓顧同覺得開懷,相反,心頭的沉重感反倒越加多了。

嘆了口氣,顧同示意衆人先且坐下。

等衆人坐定之後,他才說出了真正讓他苦惱的緣由。

“我所慮者,並非只爲李安全篡位,西夏有可能引兵攻打關隴。”

“讓我真正覺得棘手的另有他因。”

“嵬兒,你也出來吧!”

從屏風之後喚出來李嵬兒,顧同帶着幾分複雜,又對衆將說道:“這是嵬兒郡主,西夏老將,嵬名令公之後,李安全弒君篡位的情報就是她不遠萬里,帶過來的。”說到這裡,顧同語氣一頓,又是憐惜,又是心疼的看了眼李嵬兒,復又說道:“嵬名令公以及西夏一大派的老臣被李安全圈禁,或殺或流放或監禁,你們可知道這裡面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嗎?”

“不是因爲他弒君篡位不得人心嗎?”陳平未思其他,直接反問,可是說完,又覺得自己的話說得輕巧了些,便有做聆聽狀,想要聽聽,這背後到底還隱藏着什麼。

“還是我來說吧。”李嵬兒走到衆人面前,阻止了正要講話的顧同,溫聲說了句:“忙了一整天,你也休息休息。”

關心完顧同,李嵬兒拖着疲憊的身體,強打起精神,就爲衆人講起了西夏政變背後的幕幕光景和那些不爲人所知的真相。

“話要說起來,有些久遠,我先爲大家介紹一下李安全。李安全乃是西夏崇宗孫,其父乃西夏仁宗弟越王李仁友,西夏天慶三年,安全之父仁友亡故,安全上書要求襲越王爵位,李純佑不許,安全被降封爲鎮夷郡王,這讓他極爲不滿,從那時起,他萌生了篡奪皇位之心。只不過純佑皇叔在位之時,頗有威望,與民休養,也很得民心,李安全雖然有賊心,卻也無可奈何。”

“不過,李安全從來不忘奪取皇位之心,他任鎮夷郡王時,招兵買馬,籠絡朝臣,甚至還與純佑皇叔的母親羅太后有勾結。羅太后因爲也不滿意純佑皇叔的一些作爲,因而讓李安全離間,這纔給兩個月前的那場政變,提供了契機。”

“郡主方纔所言,都是西夏國內政事,這些,與我們現在有多少關聯?”蕭成聽完嵬兒所語,不由問道。

李嵬兒不知道蕭成話語之中‘我們’的深意,還以爲蕭成是在說李安全篡位對大金的影響,因而繼續言道:“蕭統領莫要着急,嵬兒後面自會說到。”

“要說當年,仁宗皇爺爺去世的時候,純佑叔叔和李安全的父親,當時的越王李仁友都很有希望繼承皇位,可是最終,純佑皇叔繼位,李仁友奪位失敗,只能承襲越王,究其緣由,還離不開你們金國對純佑皇叔的支持,金國依靠強大的兵力,一直對我西夏有着極大的影響,不禁新皇即位需要稟告金主,就是儲君選擇,其中也不乏金國的身影,因而李安全不僅記恨純佑皇叔將他降爲鎮夷郡王,他更加記得,當年是金國支持純佑皇叔而害得他的父親沒有坐上皇帝,依着他瑕疵必報的本性,登臨皇位之後,一定會改變夏金兩國交好的局面,引兵攻打你們金國。”

李嵬兒講完這番話,卻也不過是更加加深了衆將對於關隴前線的陳季常他們的擔憂,可是,又難以相通,顧同爲什麼要說李安全登位,不僅影響的是關隴諸路,稍有不慎,甚至還會爲西京路引來戰火。

“因爲蒙古人!”

李嵬兒沒有注意到的,顧同全部看在了眼裡,爲了讓手下衆將早些明悟,他不惜一語到破天機。

他的話音才落,不僅是羅通等人,就連李嵬兒也目光之中露出來了一些不解。

“蒙古人?”李嵬兒看着顧同,希望能夠從他的眼睛之中讀取一些信息,但奈何,此時顧同的眼中,更加多的卻是憂患。

“大人,您的意思是,李安全弒君奪位,蒙古人在這裡面扮演了角色?”何方把李嵬兒的分析和顧同的提醒稍加聯繫,也略微的摸到了故事背後的真正隱秘所在。

“何止是扮演了角色那麼簡單,我敢斷言,李安全之所以敢突然動手,甚至是在沒有徹底掌控西夏政局的情況之下,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得到了另外一股勢力的支持,什麼人會支持李安全呢?我覺得是蒙古人;爲什麼是蒙古人?因爲兩者有着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大金國,李安全仇恨金國當年對李純佑的支持,而蒙古、女真乃是世仇,生死不兩立,去年冬天之前,蒙古人就乘着闊以田大戰之後,草原逐步實力真空的時機,以微弱的代價,統一了蒙古諸部,依照鐵木真的雄才大略,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成爲自己助力的因素,他能趁着雪災向汪古部伸出聯盟的手,自然不會忘記在金國的西面,還有一個可能中的助手,幫助李安全奪取皇位,換來李安全答應引兵東征大金的承諾,而李安全一旦引夏兵東征,那麼勢必牽扯金國西線兵力,蒙古人因而也就獲得了從北線進攻金國的機會。這,可真是一盤好棋啊!”

聯繫原來的歷史上,幾乎是如出一撤的變故,顧同三言兩語,就把這場政變以及隱藏在背後的真相加以推理,完完全全的展現在了衆人面前,言語之中,也不乏對鐵木真雄才大略和審時度勢的佩服。

顧同的分析,讓衆人深深的吃了一驚。

李嵬兒也沒有想到,一場西夏的政變,原來其中居然還牽扯到了這麼多的可能,而這些可能,卻又極爲可能是事實。

李嵬兒開始回憶,回憶兩個月前那場政變發生前的異樣,忽的,她好似想到了什麼,頭猛地一擡,望着顧同,隱隱的居然還有了一些敬畏。

“你說的不錯,蒙古人可能就是這場變故的神秘推手。”帶着幾分落寞,李嵬兒頹喪的說道:“今年元旦的大朝會上,有蒙古的使者去了中興府,並且作爲使者,覲見了純佑皇叔,據說當時,那位蒙古使者向純佑皇叔提出了共同攻打金國的策略,可是純佑皇叔攝於金國的兵力強大,並沒有同意這個建議。”

“肯定是了,大朝會結束後,蒙古是這並未立即離開,而是去了中興府的朝臣家中,他們也最可能是在那個時候和李安全牽上線並且定下盟約的!”李嵬兒懊惱的拍了拍腦袋,顯然,對於蒙古人和李安全聯手作爲,她有些生氣,不過這也必然,畢竟她是西夏情報機構——西夏一品堂的負責人之一,這麼大的陰謀在眼皮子底下發生,她卻沒有發覺,最終導致悲劇發生,怎麼會不懊惱?

如果說之前顧同只是帶着對歷史的記憶去分析,那麼李嵬兒的話,反過來卻也更加印證了猜測的真實性。

是的,事實已經浮出水面。

可是事實,往往是殘酷和沉重的代言。

至少,對於議事廳中的幾個人來說,確實是這樣。

作爲這個時代居於浪尖的他們,作爲帶兵打仗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將領,他們怎麼會不沉重?

西夏舉國攻打金國,西線的關隴諸路一定會很吃力,要是同時蒙古人從北方攻打,不管選擇什麼地方做切入點,北方的局勢一定會再次風雲變幻。

對於已經定了下韜光養晦政策的顧氏集團來說,這無疑是一種不能承受的變故。

如果,如果這個時候,南宋的兵馬從南方北進,攻打中原腹地,金國還能承受嗎?

金國的存亡,沒有人在乎,甚至是巴不得他早些被滅,可是,事情又真的是這樣簡單嗎?

突然而至的變局,讓顧同等人再次沉思,未來,究竟何去何從,在這場變局之中,自己一方又該要扮演什麼角色?

錯綜複雜的時局,讓所有人不由得迷茫了起來。

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522章 登基前的最後一場戲第492章 兵臨城下(二)第150章 夾谷石裡哥的怒火第398章 第三白九十二章 說降第24章 資本第473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第461章 危急第574章 穩坐釣臺,通盤取勝第366章 李好義、楊巨源、陳自強傳第8章 摸魚兒第363章 動向難測的蒙古人第141章 長安亂(四)第394章 奔襲第638章 終戰(五)第146章 未雨綢繆第619章 入甕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83章 別緒第271章 發展第282章 衛王第373章 除賊(三)第17章 籌建餘慶堂(一)第548章 出招第143章 入城第242章 潛入第177章 解決之道第191章 衆賢歸服,勢力壯大第433章 索權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531章 錦衣夜行(上)第123章 大戰闊亦田(二)第31章 變故總在意料外第93章 佈局(中)第150章 夾谷石裡哥的怒火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573章 滅其威風,挫其氣焰第225章 盟約第33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下)第383章 柔情第270章 家事(下)第263章 造勢第201章 巧借局勢第202章 錯綜複雜第266章 炮轟克夷門(上)第274章 比拼(上)第417章 紅襖軍第544章 無愧天地第374章 除賊(四)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263章 造勢第489章 圍殺第621章 瘋狂第606章 俘兵,疏通運河第1章 醉醒時分已千秋第210章 鐵木真的憂慮第627章 進逼(五)第185章 春風徐徐,暖人心意第506章 臣服第586章 箭,我爲你擋第587章 最後的女真第289章 錢荒第7章 爭執第152章 亂與無力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375章 除賊(五)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470章 溫情(下)第111章 追敵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52章 票號問世(下)第177章 解決之道第289章 錢荒第193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上)第195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上)第420章 趁你病,要你命(上)第250章 攻城(中)第504章 滅國(中)第317章 殲敵第572章 精心凝神,等待戰機第384章 土地第270章 家事(下)第598章 西遼王朝第154章 禮與希望第637章 終戰(四)第302章 芸娘生子,顧同有後第632章 肅清(下)第236章 棘手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236章 棘手第375章 除賊(五)第78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上)第301章 幫我帶幾句話第619章 入甕第137章 世家瘋狂第45章 世家謀算第333章 重逢第204章 女兒心思
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522章 登基前的最後一場戲第492章 兵臨城下(二)第150章 夾谷石裡哥的怒火第398章 第三白九十二章 說降第24章 資本第473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第461章 危急第574章 穩坐釣臺,通盤取勝第366章 李好義、楊巨源、陳自強傳第8章 摸魚兒第363章 動向難測的蒙古人第141章 長安亂(四)第394章 奔襲第638章 終戰(五)第146章 未雨綢繆第619章 入甕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83章 別緒第271章 發展第282章 衛王第373章 除賊(三)第17章 籌建餘慶堂(一)第548章 出招第143章 入城第242章 潛入第177章 解決之道第191章 衆賢歸服,勢力壯大第433章 索權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531章 錦衣夜行(上)第123章 大戰闊亦田(二)第31章 變故總在意料外第93章 佈局(中)第150章 夾谷石裡哥的怒火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573章 滅其威風,挫其氣焰第225章 盟約第33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下)第383章 柔情第270章 家事(下)第263章 造勢第201章 巧借局勢第202章 錯綜複雜第266章 炮轟克夷門(上)第274章 比拼(上)第417章 紅襖軍第544章 無愧天地第374章 除賊(四)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263章 造勢第489章 圍殺第621章 瘋狂第606章 俘兵,疏通運河第1章 醉醒時分已千秋第210章 鐵木真的憂慮第627章 進逼(五)第185章 春風徐徐,暖人心意第506章 臣服第586章 箭,我爲你擋第587章 最後的女真第289章 錢荒第7章 爭執第152章 亂與無力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375章 除賊(五)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470章 溫情(下)第111章 追敵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52章 票號問世(下)第177章 解決之道第289章 錢荒第193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上)第195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上)第420章 趁你病,要你命(上)第250章 攻城(中)第504章 滅國(中)第317章 殲敵第572章 精心凝神,等待戰機第384章 土地第270章 家事(下)第598章 西遼王朝第154章 禮與希望第637章 終戰(四)第302章 芸娘生子,顧同有後第632章 肅清(下)第236章 棘手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236章 棘手第375章 除賊(五)第78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上)第301章 幫我帶幾句話第619章 入甕第137章 世家瘋狂第45章 世家謀算第333章 重逢第204章 女兒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