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殿是洛陽中最高最大的一座宮殿,其宮殿可以容納上萬人,封舟在邙山上看向洛陽城,都可以望到德陽殿,可想而知德陽殿有多麼高大宏偉。
不必多說,宏偉高大的德陽殿自然是用來議事朝會以及皇帝辦公的宮殿。
?而崇德殿,則是打掃出來給封舟居住的宮殿。
封舟安穩下來之後,便給長安下了一道詔令。
長安丞相府。
皇帝御駕親征,長安城的政事中心自然轉移到了丞相府。
諸葛亮放下了手裡天子詔令,嘆了口氣道:“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大漢的光輝,終於照進了洛陽城啊!來人啊,傳令,請羣臣過來議事。”
不過多時,一干文武大臣聯袂而來。
諸葛亮伸手請衆人坐下,開口道:“剛纔陛下傳詔,言大軍已經攻佔洛陽,加上之前虎牢關擊潰曹彰五萬人,可以說,黃河以南,已盡歸我大漢矣!”
“真的嗎?”
“終於是等到這一天了!”
“沒想到我還能看到定鼎中原的這一天啊。”
“洛陽既克,天下事定矣!”
衆臣聞言不由得激動起來。
洛陽就是中原,在世人看來,只有拿下洛陽,纔算是天下正統。哪怕不定都洛陽,也得佔據洛陽。
別看現在大漢已經比魏國強大,但歸根究底,還是屬於偏安一隅,因爲洛陽不在手裡。
像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喊出的口號就是恢復中原,興復漢室,其最終目標,就是奪取洛陽。
諸葛亮道:“陛下說了,如今洛陽已復,黃河以南可以說盡歸大漢,但兗州,豫州,司隸一片混亂,更有南陽、江淮一帶還有魏國重臣鎮守,未必肯輕易投降。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讓亮帶着一批文官武將前往洛陽,一來,處理新得州郡的事務,儘快使各地安定下來。二來,要佈置對魏國的防禦。”
羣臣聽了自然無話可說。
自接到詔令,諸葛亮便在心中謀劃東赴洛陽人選,此時早就胸有成竹,便一一安排。
半個月後,諸葛亮率領一批能臣來到洛陽,便着手安排各地官吏治理問題。
攻克洛陽,預示着天下開始由震盪徹底轉爲統一,所有的有識之士已經看出,天下歸漢的局面已經無可逆轉。
封舟在洛陽待了兩個月,一切定鼎之後,便返回長安。
畢竟長安屬於雍涼重鎮,需要皇帝坐鎮,才能更好的發展人口和經濟。
而馬超也返回長安。
經過大半年的征戰,馬超席捲幷州,攻克晉陽,俘虜幷州刺史樑習,幷州歸漢。
洛陽歸漢之後,新任荊州刺史關平已經準備妥當,趁機率軍北伐,與一些魏國奸細裡應外合,一戰攻克宛城,佔領南陽,與中原洛陽連成一片。
而南陽刺史滿寵已經年近七旬,自盡殉魏。
與此同時,趙雲率十萬大軍攻略江淮,而江東孫權也積極攻魏,最終漢吳兩軍攻克合肥,豫州刺史王陵戰死殉魏。
攻克合肥之後,經過和諸葛亮商議,封舟以關平爲豫州牧,鎮南將軍,以李嚴爲荊州牧,撫軍大將軍,遏制孫吳。
建興五年,封舟命楚王劉封統兵十萬,北上伐魏,此時北方羣臣已經喪膽,曹睿獻出玉璽,出城投降,被封安樂公,司馬懿自知難逃一死,遂帶領家族大小逃至遼東。
建興七年,關羽、張飛先後病逝。封舟以子侄禮親往祭拜,遂提馬超爲大將軍,趙雲爲車騎將軍,李嚴爲驃騎將軍,陳到爲衛將軍。
建興十年,封舟命新任驃騎將軍李嚴爲主帥,鎮南將軍關平爲副帥,南征攻吳,孫權戰敗自盡,太子孫登投降,封歸命侯。
同年,鎮北將軍姜維率軍進攻遼東公孫淵,他聲東擊西,暗渡遼水直指遼東郡所襄平,在首山大破淵軍後圍困襄平,公孫淵獻司馬懿全族後投降。
至此,大漢諸州盡歸季漢。
就在這一天,封舟手握傳國玉璽之時,這塊鎮國之寶忽然生出變化。
璀璨光芒依舊耀眼奪目,一股股清泉般的能量,從掌心之中涌入通過經脈流轉全身……
身體像是泡在溫泉中一般舒爽!
一道清流蔓延全身,細胞肌肉血液都發出舒暢的歡呼,身體處於一種極度放鬆的狀態之中,發生着默默而又細微的變化。
шшш• T Tκan• CO
經脈變得更加寬闊而堅韌,身體內臟和血肉也悄然發生着好的改變。從傳國玉璽中傳出的清流好似源源不絕,一遍遍沖刷清理着全身上下每一個角落,慢慢的提升改造着身體素質。
不一時封舟心緒竟然進入了一種奇怪的境界,自己彷彿天地之主,端坐天穹寶座,俯察螻蟻衆生,天地傾覆只在自己一念之間。與此同時,體內真氣汩汩流淌,已經渾然忘我,神思冥冥,無思無想,進入到了尋常武林人物可望而不可及的天人合一的大寂滅大歡喜的無上境界。天地生靈在此種境界之下,天人交感,天地即是我,我即是天地,體內元氣與天地相合,道韻天成,若是靈機一閃,一念成聖也未嘗不可能。便是無上大宗師,對這種傳說中的境界也極爲豔羨。
傳說佛祖成佛,道祖悟道,魔主一念成魔,皆是在這天人合一的大境界中靈機迸發,於冥冥中窺視大道流轉,得以體悟天機妙理,方纔成佛做祖,開創源流。
只是這種直視大道的境界可遇而不可求,古往今來,能有此造化者不出一掌之數,得此機緣者後來無不是開創源流的一脈之主。
良久,封舟睜開雙眼,仰天長嘯,整個長安彷彿都在震動。
此時,他的功力已經達到震鑠古今的地步,只需要再來一番歷練,就可以超脫個人武學之範疇,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不過他倒是沒有繼續鑽研武功,因爲他現在是大一統的皇帝,需要做的事更多。
遼東歸復之後,司馬懿極其家族便被姜維裝進囚車,送至長安。
有許多前朝老臣向皇帝求情,但封舟不爲所動,下令將司馬全族老小盡數斬首,雞犬不留。
同日,他下詔批判陳羣、司馬懿獻給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屬於禍國殃民的制度,必須徹底地廢除,任何再提及與九品中正制有關制度的臣子,全族盡誅之。
一時間海內譁然,不少地方望族惶恐之下,起兵造反。
但封舟坐鎮長安,有條不紊,從容調配兵力,季漢年輕的將領已經崛起,姜維、關平、吳彤、張聞、冷風等等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因此僅僅一年之後,天下便重新安定下來。
封舟趁機推行三省六部制,以科舉制爲主,察舉製爲輔,選拔各級人才。
鑑於中原歷經戰事,人口不足,封舟遂派關興、張苞、趙統、冷風、石環等年輕將領,各率精騎,襲掠鮮卑各部、匈奴、餘婁、羌胡,以劫掠人口和牲畜爲主,並誅殺老弱,留精壯爲奴,興修水利,留婦女分配給漢軍士卒爲婦,留低於車輪以下幼童,由大漢官府撫養。
而封舟通過教育羌胡少年,找到了一種漢化胡虜的方法,遂推廣利用。
建興十五年,公元240年,五十九歲的大漢丞相諸葛亮上書漢帝,請求退休。
封舟准奏,並封其爲靖國公,上柱國,生前便配享文廟、武廟。
其諸葛亮以絕頂智慧,功成身退,晚年悠閒山林,寫出不少精妙文章和壯麗詩篇,名傳後世……
建興二十年十月,封舟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從長安出發,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匈奴、鮮卑、帕提亞、安霜國、倭國、薩珊、樓餘、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十二月雲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處建圓丘祀壇,號“封祀壇”;在山頂築壇,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
次年正月封舟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次日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高宗行初獻禮畢,封禪結束後在朝覲壇接受羣臣朝賀,下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三碑,稱封祀壇爲“舞鶴臺”、登封壇爲“萬歲臺”、降禪壇爲“景雲臺”。
史載:大漢昭武皇帝禪,治國三十年,國家強盛無匹,百姓幸福安康,威及天下,便是大秦、波斯、天竺也都盛傳他的無敵之名,劉氏皇族再享大漢三百年,史稱季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