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周易》第二十七篇《頤》文講述了什麼?
答:爲君子講述了給百姓以休養生息,纔有利解決百姓生計問題的道理。
《頤》篇全文如下:
“( ) 頤,貞吉。
觀頤,自求口實。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顛頤,拂經於丘。頤徵,兇。佛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周易·頤》文講述的意思是:
“遵循休養生息之道,有利於發展。
觀察重視休養生息,自我尋求解決人口的發展生計問題。放棄掉你們那些所謂的神靈兆示,應觀察重視我們的口食生計已到了危險的地步。若違背了休養的自然規律,在貧瘠的地方,徵收賦稅,只能是災禍。違背了休養的自然規律,後果會有兇險。長期都不要這樣做,沒有任何好處。把休養生息當做頭等大事,是正確的;如同猛虎之雄視,慾望之迫切,是沒有任何過失的。若違背常規,去囤積,看來不錯,但這是不利於國家長遠發展的大事。遵循休養生息之道,應不斷的鞭策,纔是安邦治國有利的根本。”
“頤”:指面頰,休養等意。《頤》文的“頤”是講“休養生息”的道理。
《頤》文就是圍繞着“頤”(休養生息)問題展開的論述。
《頤》是圍繞着休養生計這一問題,闡述其利弊關係。而《頤》文作者提出的一重要的政治策略(“自求口實”)。這在十分落後的農耕時代,人口的發展與生計出現了矛盾,而自我解決人口生計問題,體現了作者理性與睿智。這個“自求口實”的生存理念,實際體現的是政治願望上“休養生息”的主張。就是要統治者給百姓一個寬鬆,自由,薄賦的生存環境。不能違背生養之道,向困難的人民徵收賦稅。要想實現“自求口實”,就要提供政策上的寬鬆環境,更要實施“休養生息”的策略,並要把這一方針當做頭等大事去做。這是《周易》作者何等的政治觀上的偉大與睿智。《周易》裡的這一思想,也曾對後世產生過積極的影響。漢初實施了休養生息政策,對漢初國力提高與人民的生活穩定和財富的積累,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頤》文裡又反映了《周易》作者另一面的偉大,作者是反對占卜迷信的(“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其意是“放棄掉你們那些神靈兆示吧,應觀察瞭解我們的口糧生計已到了無法生活下去”)。作者追求的是理性。作者的偉大,爲華夏人類開啓了理性之門。
《大象傳》對《頤》作出的闡述是“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其意是“君子因此要懂得慎重言談、節制飲食的道理”。 《大象傳》闡發出的道理是指君子本身應如何做,而《頤》則論述的是君子應關心治下的百姓應如何解決口食生計問題。兩者顯然不是一回事,若想以《大象傳》去掌握《周易》一書的思想內涵,顯而易見是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