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龍龍龍(4)

變生肘腋間,我只來得及勉力側過半個身體運轉磁場能量,右手臂上頓時傳來一股沛莫能御的勁道,頓時完全都失掉了知覺和活動的能力,我就象一顆小石頭般被擊飛出去!這樣的攻擊實在是太過突兀迅烈,我若騰雲駕霧一般飛出了七八米,然後撞在黑沼澤裡面繁多的腐殖土上,頓時稀里嘩啦的將之撞了個稀爛,渾身上下也裹了一層動植物的爛肉與粘液。隔了好一會兒才緩過氣,劇烈的咳嗽起來。

不過這腐殖土雖然被徹底的毀掉了,但也對我起到了一定的緩衝作用,我被彈開後還在旁邊的泥沼裡面不由自主翻滾了五六米,可以見到,紅樹林在洪水下剩餘的樹樁上面,那些還未成熟的樹葉被這大力一撞,紛紛揚揚的落下,剎時地面就佈滿了厚厚一層。等到我回過神來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去看自己的右臂,右臂上最初是麻木,現在卻傳來了劇痛!就着晨熹的光芒,我發覺自己右臂上已經出現了兩個深達十釐米的血肉凹坑,看起來就像是被兩把利刃插了進去,用力攪拌了一般!十分淒厲悽慘!

一頭龐大無比的黑影,已經從黑暗的沼地裡面現身,是的,這是一頭灰黑色的恐鱷,它的鱗片少說都有洗臉盆大小,兩隻眼睛在黑暗裡面閃耀着幽綠色的光芒,這傢伙在水中擺動着尾巴,以S形的遊姿優雅而蠻橫的遊向了我!這是一頭來自於遠古的強大生物!哪怕是我喚醒了磁場力量,也在這巨鱷的撲咬當中難以承受一擊之威!

大概咬中我的這利齒上還帶着十分惡毒的倒鉤,因此被硬生生咬出來的血肉凹坑的下方,還被撕扯掉了兩條長長的皮肉,那悽慘的傷處甚至都可以見到森森白骨。鮮血簡直若沸水那樣狂涌出來,麻木的感覺正在消失,傷口處現在就如同千萬把小刀在裡面攪動一般!受力處的一段上臂臂骨,相信已經碎成了大小不一的骨片,只要略一活動,就會在快成漿糊般地肌肉中攪動,刺激着神經,再反饋到大腦痛覺中樞。

與此同時,遠處僱傭兵們更是鼓譟起來,大概他們也注意到,周圍的水面上也閃現出了一對一對的帶着森寒之色的幽綠色眼睛!就在黑暗當中毫無聲息的逼近了過來,我們這才意識到,自己這羣人依然小窺了這世界的恐怖,我們原本計劃得好好的伺機而動,竟是一頭撞入到了鱷魚羣的圍獵當中!一頭體長超過五米的恐鱷一下子從寂靜中的河面下竄了出來,帶着鋪天蓋地的水花,撞向了當先的木筏。

奮力划船的僱傭兵感覺視野突然被一團巨大的黑影遮住,下意識的擡起了頭,接着就看到大張的嘴巴咬了過來。

她沒躲開,上半身直接被恐鱷吞進了嘴裡,隨着它的咬合肌發力,利齒嵌進了僱傭兵身體,一下子就將她咬成了兩段。

噗通,噗通,連續的落水掀起的河面波瀾差點把木筏打翻,嶽振德當先盡力控制平衡,可是眼睛中全是僱傭兵剩下的下半身,鮮血和內臟灑在了木筏上。

噗,又一隻恐鱷竄了出去,將木筏撞翻,落水的僱傭兵只撲騰了兩下,還沒喊出救命,就被恐鱷拖進了水中,只留下一團氣泡,紅色的血液開始在河水中瀰漫。

其餘三隻木筏上的僱傭兵們嚇着了,沒想到還是沒避開攻擊,一瞬間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划船,就連負責警戒的人也把手伸進了河面撥水,想再快一點。

虎青嵐瞄準河面,開始威嚇性的射擊,子彈在木筏一兩米處射過,鑽進河面,但是沒人害怕,反而感到了一點安全感。

旁邊木筏上的人太着急了,結果木筏翻掉,接着他們誰也不管誰,拋棄了木筏,朝着河邊遊。

嶽振德木筏上的一個僱傭兵頭目自持身體強壯,看到還有二十幾米,便一下子跳進了水中,遊向了岸邊,他只需要二十幾秒就能到岸邊,如果還在木筏上,會慢一倍。

其他人立刻破口大罵,木筏上突然少了一個人,再加上僱傭兵頭目是藉着反作用力竄出去的,所以木筏差點失去平衡,還好她們運氣,穩住了。

兩個僱傭兵青年對視一眼,也竄了下去,二十米的距離,奮力一遊很快就會到了。

剩下幾個人在最後面,還有四十米,害怕的要命,划槳的時候不停地注意着河面。

“你划船,我開槍。”一個僱傭兵看到了河面下的黑影,恐鱷果然追上來了,於是丟掉船槳,抓起了步槍。

突突突,清脆的槍聲掃射着河面,他想嚇退對方。

僱傭兵的子彈滋滋的射進水中,帶出了一串串的氣泡,可惜早就沒了殺傷力,更何況恐鱷就算是在陸地上,堅硬的鱗片也能擋住百顆子彈的射擊。

噗,恐鱷衝出了河面,撲向了木筏,僱傭兵狼狽的躲閃,可惜木筏上空間太窄,再加上劇烈晃動,差點栽下去。

虎青嵐一直在持槍瞄準,在瞄準鏡中出現恐鱷身影時,他立刻開火,昏暗的深山老林中,子彈帶着火藥燃燒的紅芒,嗖嗖地從河面上飈射而過,打在了它的身上,可惜沒有任何效果。

“多堅持一下吧。”嶽振德也在划水,巴不得僱傭兵在堅持一會,拖延時間,可是三秒後,他們的木筏就被另一隻恐鱷撞散,掉進了河水裡。在這種情況下,嶽振德立即對所有人都狂叫了一聲“分頭遊,逃”!

因爲這種陣仗肯定是無法力敵的,只要分頭逃竄,鱷魚不可能也有那麼高的智商來挨個追擊!更重要的是,這時候就是自己帶來的這些僱傭兵派的上用場了——用最厚黑的話來說,那就是領導不需要逃得過鱷魚的追擊,只需要比這些部下跑得快就好。要知道,虎青嵐雖然強悍,卻更是得同時對付三頭恐鱷,其壓力一點兒都不比其他人輕鬆!

沒有任何救援的空隙,一眨眼的時間,一條殘缺的大腿就浮了上來,接着下一刻就被一頭恐鱷的大嘴吞掉,那些傢伙隨後腦袋伏在水面上,一塊枯木一樣,速度極快的遊向了嶽振德新爬上的木筏。

木筏上的僱傭兵們驚慌了起來,尖叫聲不斷,似乎在用這種方式驅散心中的恐懼,一些人在找槍,一些人則是划船,唯有嶽振德還在鎮靜,試圖勸說,讓他們冷靜下來。

“別慌,別開槍,全部用力划船。”嶽振德的判斷很準確,恐鱷打不死,儘快離開河面纔是正途,隨即又朝着河邊的我們大喊,“幫幫我們。”

僱傭兵們從慌亂中恢復過來,一個個瞄着打開揹包,從裡面掏出了槍械,接着趴在木筏上,打開步槍支架,瞄準了河面,在等着恐鱷竄出的瞬間,虎青嵐也是同樣的動作,不過自動步槍太不給力了,但是比起連樣子都懶得裝的嶽振德又好了不少。

我看見那木筏上的人陸陸續續地爬上了河邊,沒敢停留,別說反擊幫忙,直接朝岸上深處跑,深怕鱷魚追上來,僱傭兵頭目也不例外。一向沒發力的的虎青嵐則是第一次發威了,砰,恐鱷剛竄出河面,虎青嵐就開火了,沒有任何槍口焰,我的超感官看見一道猶如流星的紅色子彈瞬間劃破河面,轟在了恐鱷身上,一下子就把它的頭顱打成了碎末,鮮血和碎肉嘩啦啦的落在河水中。

卡拉,虎青嵐拉了一下槍栓,澄,清脆的金屬音中,一顆黑色彈殼帶着灼熱的氣體被拋了出來,翻滾着掉落在了木筏上,立刻哧的一聲,將溼潤木頭中的水蒸發成白色蒸汽。

砰,第二條恐鱷剛竄出,又再次被打爆,碎肉和鮮血像瓢潑似的澆在了木筏上,染滿了衆人全身。

“好厲害的馬克14步槍魔改版。”不只是我,僱傭兵們也在注視着虎青嵐手上那把充滿了機械質感、佈滿了黝黑塗層的槍械,它的造型別致厚重,一眼看上去就讓人難以自拔。我的超感官聽見他們喃喃自語,這就是進化的M14,1950年代時期,美軍在朝鮮戰場上領略到了阿卡47突擊步槍的厲害後,在“步兵主力突擊武器”的思路下,開發了M14步槍。以M1步槍爲基礎,追加連發功能,增加彈匣容量,採用新型7.62mm×51,.308槍彈,最早的M14步槍於1957年被美國陸軍制式採用,到現在將近,70年,其自問世以來,幾乎在美國所有對外用兵的戰場上發揮了它極大的威懾力。

M14步槍的最大缺點是連發時後坐力過大,使射手難以控制槍體,在越南戰場上這一問題暴露無遺。在大部分作戰區域都被茂密樹林覆蓋的越南戰場上,近距離的戰鬥是主要作戰方式,槍管長、揮動起來不靈活、連發時難以控制槍體的M14很難發揮其應有的威力。於是,美軍慌忙採用了使用小口徑槍彈的阿瑪萊特公司生產的AR-15,M16步槍,該槍當時正處於開發階段。這個在戰爭的白熱化階段更換軍用主力武器的事例,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結果,M14步槍就是在這次戰爭中被扣上了“美國曆史上最次的制式武器”的帽子。越南的特殊地理條件,使M14步槍的遠射程優勢無法發揮,這也是M14步槍短命的最大原因。雖然M14具有這樣那樣的一些缺點,但並不意味着M14的性能就是次到了極處。

很多擁有M14使用經驗的美軍退役老兵,對M14的評價還是相當高的,甚至認爲M14是稀有的傑作。作爲其有力的證據,可以舉出將M14改進爲狙擊用的M21步槍;作爲狙擊步槍的M24已在美國陸軍中長期使用;採用KRIEGER制比賽級槍管的M25步槍儘管採用了半自動機構,卻具有着驚人的命中精度。M14SOPMOD定製步槍,是美國FULTONARMORY公司製作的特種作戰改進型。該槍的最顯著的特徵是,以舊式M14步槍爲基礎,換裝了美國賽格國際公司產EBR,增強型戰鬥步槍槍托。EBR槍托是根據現代戰場的需要,專門爲各種現役步槍升級開發的多功能增強型槍托,在槍械愛好者當中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M14SOPMOD槍最初時被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海軍地面戰鬥中心,NAVALSURFACEWARFARECENTER採用,並將其命名爲“馬克14,Mark14”步槍,裝備給部分海軍陸戰隊和“海豹”突擊隊,而且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投入了實戰之中。

FULTONARMORY公司的馬克M14步槍上有很多特點,世人首先從槍體談起。其他公司生產的M14SOPMOD步槍只是在現有的M14步槍上追加了個槍托,而FULTONARMORY公司的馬克14步槍從製作階段開始,就根據客戶的要求來進行特製。也就是說這一批槍並不是大批量生產型,而是一批經過槍械工匠們的巧手成型的徹徹底底的定製步槍。該槍選用的是45.7cm長的槍管,爲了保證命中精度,還換裝了國際比賽扳機。爲了便於安裝光學瞄準鏡,設計者們還在機匣套上設置了導軌底座。此外,根據客戶的要求還安裝上了史密斯公司生產的戰術燈、XS瞄準具系統公司產氚準星,準星後面塗有氚,可展開夜間瞄準射擊、專用揹帶環等。經過這一系列改裝後,原本比較土氣的M14步槍這時看上去已經面目全非,擺在眼前的是充滿現代氣息的21世紀戰鬥步槍。

“還有TALON光學瞄準鏡和7.62mm裂爆彈,這纔是馬克14狙擊步槍的最佳配置,不過就這樣一發也能打爆一輛坦克。”虎青嵐看到這一幕,自豪地向衆人們炫耀着,“馬克14步槍是一種非常出色的產品,但是要想充分發揮其性能,各種輔助裝備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使用5.56mm,SS109槍彈的M4卡賓槍威力不足的缺點成了美軍士兵掛在嘴邊的話題。由於在這兩個國家的戰場上展開的戰鬥大部分都是遠距離戰鬥,作爲近距離作戰的SS109槍彈受到橫向風力的影響,命中精度當然會降低,其威力也銳減了許多。美軍士兵手裡的使用手冊上介紹,M4卡賓槍的有效射程:點射時爲550m,區域目標時爲800m,可是據參加實戰的美軍士兵反映,其實際射程只有說明書上的一半。如果裝備沒有倍率的M68,M2瞄準具,其威力更加低下。於是7.62mm口徑舊式M14步槍再次受到軍方的關注。7.62mm槍彈的威力遠高於M4卡賓槍用5.56mm槍彈,使用7.62mm槍彈的M14的威力正適合在阿富汗戰場上使用,因此,部署到阿富汗戰場的美軍戰鬥小組都裝備2支M14步槍。

這些M14上裝有TRIJICON公司生產的ACOG瞄準鏡,但由於M14結構上的特點,光學瞄準鏡的安裝位置過於高,加上用以貼腮部分的固定式槍托不能調整高度,導致了光學瞄準鏡無法滿足觀察的要求。這些被美軍士兵提出來的缺陷,引起了軍方與製造公司的關注。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現在,光學瞄準鏡、戰術燈、PEQ—2/PACRC等各種輔助裝備已經成爲了現代軍用步槍上必不可少的裝備。

過去的M14步槍雖然在性能上很出色,但是卻沒有任何輔助裝備。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多家公司火速推進了M14的SOPMOD改進,陸續開發了將人工材料和金屬相組合而成的全新SOPMOD槍托。這些不同公司開發的SOPMOD槍托,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上下左右4面都裝備了現代軍用步槍上不可缺少的導軌系統。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特洛伊工業公司等是生產M14用SOPMOD槍托的代表性公司。

在M4卡賓槍的長期使用過程中,很多美軍士兵對該槍有了很深的瞭解,但對M14步槍卻瞭解的非常少,FULTONARMORY公司的槍械工匠克林特·馬奇對M14有很深的瞭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經常向他的客戶提出一些創造性的建議。面對45.7cm槍管和40cm槍管的兩種M14步槍,大部分美軍士兵都會選擇40cm槍管的M14步槍。理由就是短槍管的M14便於攜帶,也便於操作。斯普林菲爾德公司生產的M14SOCOM步槍的槍管長度正好是40cm,既好看,又滿足了美軍士兵的需要。可是,克林特·馬奇卻強烈否定這種40cm短槍管。理由是發射強勁的7.62mm槍彈時,發射火藥不能在槍管內充分燃燒,槍口上跳現象加劇,槍口部會產生耀眼的火焰。這樣一來不僅彈道不穩定,而且命中率也不會高。克林特·馬奇斷言,對7.62mm槍彈口徑步槍而言,45.7cm槍管是最佳選擇。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斯普林菲爾德公司的40cm槍管M14SOCOM是失敗之作。接下來是形狀獨特的SOPMOD槍托。這種槍托是位於密歇根州奧斯科達市的賽格國際公司製作的。機匣外套以6061T6鋁爲材料,用電腦控制的CNC設備進行精密的切削加工成型。槍本體的安裝位置也低於標準型M14,槍管軸線和槍托之間的距離變短了。這樣一來,射擊時的後坐力能更加直接地傳到射手的肩部,槍口上跳現象明顯減少,這一設置有助於提高命中精度。新槍托使槍管處於浮動狀態,這就具備了高命中率的必須條件。可以說與老式M14步槍之間的最大差異就在於此。槍托的長度和高度都能自由調整,可以安裝使用不同種類的光學瞄準鏡。

“不對,是恐鱷,都躲開!”說話間虎青嵐掃了一眼,就看到水中溢開了紅色的鮮血,然而來不及了,一個人被拖下水,他的慘叫中透着深撤骨髓的絕望,隨即啞然而止,虎青嵐他舉槍步槍要射擊,可惜僱傭兵們亂糟糟的擠成一團,都想盡快跑到前面,於是攔住了射界。十幾個僱傭兵嚇的臉色蒼白,雙腿發軟,再也支撐不住,跌進了水裡,灌了好幾大口水,他們掙扎着,雙手亂抓,又拉倒了身旁的僱傭兵,造成了不小的混亂,好在河段只到一米多深,幾乎不會淹死。

噗,大量的水花濺了起來,另外一條體長三米的小恐鱷從水面下竄了出來,張開佈滿利齒的大嘴,一下子就將某個倒黴的僱傭兵攔腰咬住,跟着用力,就將他的身體咬成了兩段,大量的鮮血灑出。

噗,噗,就像被捅爛的馬蜂窩似的,更多的恐鱷突然間竄了出來,向木筏發起了攻擊。這條死亡河段是河流最狹窄處,不過五米寬,兩旁都是血盆大口,不知道何時,它們已經成了恐鱷的獵場,此時突然發起攻擊,讓整個混編團隊都措手不及。

浮現在水面上的,足足三十多隻恐鱷,張着血盆大口,要吞噬這些入侵者,幸好它們體型龐大,而河段狹窄,展不開陣型,不然一個照面,僱傭兵就的死光,即便如此,又有三人被咬住身體,拖進了水裡,幾個眨眼就不動彈了。

“別亂,都躲到兩邊去!”嶽振德大吼,讓僱傭兵們讓開射界,可惜他們根本聽不進去,一門心思地要往木筏中心邊跑,他們覺得只有那裡才安全。

嘩啦,前面河段的枯枝敗葉中也竄出了恐鱷,朝着僱傭兵撲擊,虎青嵐諸人立刻調頭,槍聲響起,子彈呼嘯而出,射進了它們的身體中,放翻了最前面的幾隻。

虎青嵐全副武裝,步伐大開,從頭頂躍過慌亂奔跑的僱傭兵,跳在了木筏隊尾。

一隻恐鱷撲了出來,嘴巴中的腥臭味濃郁的一塌糊塗,甚至都灌進了虎青嵐的鼻腔,他用力擺臂,槍托砸在了恐鱷的腦袋上。

恐鱷跌飛,一嘴的大牙都被打爛,連帶着撞翻了後面的幾隻恐鱷,滾作一團。

虎青嵐擡起雙臂,馬克14怒吼,火光射出,打在恐鱷身上,轟出了一個個血肉模糊的肉豁,子彈打在水面上,咻咻作響。

射擊時,射手可用右手握住握把,直接用左手調整槍托的長度。這也是充分考慮到現代戰場需求的設計之一。爲了在槍體上下左右安裝各種輔助裝備,SOPMOD槍托上還設置了導軌系統。尤其是在機匣的上方,安裝有很長的導軌,可設置最新的AN/PVS—22夜視鏡等。在此之前的AN/PVS—14夜視鏡一般都是安裝在光學瞄準鏡後方,這種安裝方式不易觀察光學瞄準鏡內的刻度;尤其是在與單點瞄準具配合使用時,則需要特殊的夜間顯示裝置。很顯然,在光學瞄準鏡前方設置的AN/AVS—22夜視鏡完全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輔助裝備中最重要的就是與命中精度息息相關的光學瞄準鏡。馬克14步槍的射程遠遠超過M4卡賓槍的射程,因此,常規的單點瞄準鏡根本無法滿足7.62mm槍彈的遠距離射擊需求。可是,現在大部分狙擊步槍使用的高倍率光學瞄準鏡只能狙擊固定目標,很難狙擊戰場上的移動目標,也很難代替單點瞄準具。另外,狙擊步槍使用的光學瞄準鏡其體積和重量都很大,不便於在戰場上攜帶和靈活操作。就如此來看,到底有沒有同時具備遠距離狙擊能力和近距離目標快速捕捉能力、防水、輕便、小型、高精度、而且又很堅固的光學瞄準鏡呢?美國HORUSVISION公司爲馬克14步槍提供了可滿足這一系列要求的TALON光學瞄準鏡,1-4×24mm。

TALON光學瞄準鏡一開始就是爲馬克14等7.62mm口徑戰鬥步槍設計的,具備有可計算彈道和彈頭落差的刻度。該瞄準鏡利用特殊的測距儀,可簡單地計算出目標距離,還能根據移動目標的速度,得到彈道推量數據。將這些數據輸入到安裝專用軟件的掌上電腦裡,再輸入氣溫、風向、溼度、風速、射擊角度等一些數據,在畫面上就會自動顯示瞄準點的上下左右調整量。在近距離作戰,CQB時,可降低倍率,利用刻度中的幻影環快速捕捉目標。

該瞄準鏡還具有刻度照明功能,在一些光線較暗的條件下,有11種不同程度的照明裝置可供選擇。另外,瞄準鏡本體重量輕、體積小,具有20m深水防水功能,擁有可抵抗2000G外力撞擊的堅固的外殼。TALON光學瞄準鏡已裝備給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部分美軍,並且投入到了實戰之中,得到了良好的結果。

TALON光學瞄準鏡是使用了ARMS公司生產的瞄準鏡固定環,操作時不需要任何工具,將其直接固定在馬克14步槍的導軌上即可。馬克14步槍要比M4卡賓槍在重量上大得多。爲了在射擊時保持其穩定性,兩腳架是必不可少的裝備。然而,市場上很難找到適合馬克14步槍的兩腳架。哈里斯公司生產的一種質量很不錯的兩腳架,但它適用於射擊固定目標的狙擊步槍,安裝和拆卸的程序都相當的繁瑣,因此,並不適合戰鬥步槍。

正當爲研製這種適合馬克14戰鬥步槍使用的兩腳架發愁時,出現了一個叫麥克·洛克的重要人物。他是原美國陸軍第5特種部隊所屬士兵,還曾參加過越南戰爭,有着幾十年使用槍械的經驗,能充分理解和明白來自戰場上的各種意見,在槍械方面也具有出色的才能。他曾根據美國陸軍的要求,第一個設計出M2RSWS狙擊系統;第一個提出M14SOPMOD的設想;將M14導氣系統移動45度的設想也是他的專利,後來他將這一專利權轉讓給了特洛伊工業公司,由該公司生產和銷售M14ROCKSOPMOD步槍。馬克14步槍所使用的SOPMOD兩腳架也是麥克·洛克的傑作。在兩腳架的底部鑲嵌有3個三角形的小爪子,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動作,即可將其固定在馬克M14步槍下方的導軌上。

不僅如此,尖銳的爪部刺入地面,即使7.62mm槍彈具有強勁的後坐力,也不會出現槍體浮動的現象。此外,由於兩腳架的底部面積相當大,即使地面較爲鬆弛不堅固,也不會陷入地面。與哈里斯公司生產的固定式兩腳架不同,SOPMOD兩腳架還能將槍體向上下左右方向滑動。這一點是考慮到目標經常運動的實戰狀況而設計的特殊功能之一。目前SOPMOD兩腳架的銷售對象只限於美國政府和軍隊相關人員。

彷彿爲了證明虎青嵐的吹噓,恐鱷幾個呼吸內就丟下了幾具屍體,這裡的河段區已經徹底被攪拌渾濁,再加上鮮血的侵染,徹底變成了暗紅色,在昏暗的日光下,彷彿血池一樣,看上去恐怖至極,可是它們悍不畏死,咆哮着,還在發起亡命衝鋒。

虎青嵐的火力沒有間斷,繼續射擊,以一己之力攔住了瘋狂的恐鱷羣,總算讓僱傭兵們暫時脫離了危險。

嶽振德和其他人火力全開,也在清除前邊的恐鱷,不斷有屍體掉進河段中,隨着碎肉屍塊的增多,河段逐漸變成了泥沼,粘稠了起來。

僱傭兵們也發現了確然馬克14步槍的實際性能非同凡響。首先是後坐力。與前述的一樣,改進型馬克14的後坐力要比原M14步槍柔和得多。該槍由於採用了可調整式槍托,可在射擊的過程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狀態,這一優點對射手而言簡直是如魚得水。SOPMOD兩腳架也相當出色,與槍體之間的融合的也相當理想。2.04kg重的扳機力也沒有任何瑕疵可挑,槍口制退器的效果也非常好。

由於採用了45.7cm短槍管,所產生的槍口火焰並不明顯。軍人在使用槍械時,最關注的就是命中精度,馬克14步槍對命中精度進行了測試。射擊測試結果顯示,使用了3種不同的槍彈並沒有多大差異,在100m距離上,着彈點的平均散佈範圍直徑約3.17cm。該槍採用了全浮動式比賽級槍管,使用的也是比賽級槍彈,因此理應打出2.5cm以內的精度。但是這一射擊結果並不是因爲槍體本身性能存在着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射手不習慣於該槍的操作而產生的。

第二個原因則在於TALON光學瞄準鏡。TALON光學瞄準鏡的刻度是爲快速捕捉移動目標而設計的,十字座標中央畫有一個小圓圈。因此沒有標準刻度一樣的精密性,如果安裝狙擊步槍使用的高倍率光學瞄準鏡,並熟悉其操作,將散佈範圍控制在2.5cm以內是根本不成問題的。總之,對戰鬥步槍而言,擁有這樣的精度,就已經充分滿足了實戰的需要。馬克14步槍的動作情況良好,在約300發射擊過程中,卡殼的現象一次也沒有發生。

由於採用了槍管全浮動結構,儘管在炎熱的太陽下連射300發槍彈,傳到護木上的熱量也是極少的。如此高效的防熱傳導性能的確使人驚歎。目前德國特種部隊第九邊防軍用於射擊訓練的G3步槍雖然發射同樣的7.62mm槍彈,但連發時護木部分迅速加熱,甚至達到無法徒手持槍的程度,冷卻過程也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這是伴隨着通納AR15自動步槍的產生的,早期的AR—15自動步槍尤金·斯通納,1922—1997,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從海軍陸戰隊退役便開始設計步槍。1955年,尤金·斯通納開發了一支採用瑞典AG42楊曼步槍的導氣管,也稱爲氣吹式原理、口徑爲7.62mm的自動步槍,將其命名爲AR—10。

AR—10的設計無論是材料還是外形在當時看來都是相當前衛的,機匣採用的是鋁合金製品,直槍托與小握把採用工程塑料,槍管是鋁製的,內套不鏽鋼襯管,只有槍機和槍機框是採用鍍鉻鋼製件,空槍僅重3.4公斤。1956年,AR—10參與美國陸軍的選型試驗,當時T44E4和T48步槍也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測試階段。AR—10在試驗過程中因槍管過熱導致槍口裝置鬆動,連續撞擊鋼襯管而嚴重開裂,於是它的選型資格被取消了。雖然AR—10無法與前述兩種步槍競爭,但兩年後仍有少量的AR—10賣到了其他國家,如蘇丹和葡萄牙。

後來,AR—10引起了美國陸軍威萊德·維曼將軍的注意,他要求斯通納和阿瑪萊特公司設計高初速的.22口徑步槍。新的設計要求符合下列各項要求:有20發容量彈匣;裝彈後重量少於6磅;能選擇射擊方式;每發子彈能在500米射程上穿透標準鋼盔、防彈衣或3.4mm厚的鋼板。根據這些要求斯通納開始了研製工作。

他的第一個設計是傳統式的設計,但在全自動射擊時完全無法控制,於是,1957年他開始設計縮小型的AR—10。AR—10的設計組把AR—10按比例縮小成口徑爲.222的自動步槍,只用了6個月時間就提交了6支樣槍由阿伯丁試驗場評審。

爲了能達到最後一項500米穿透力的要求,斯通納要求雷明頓公司改進他們的初速3300英尺/秒,1006m/s的55格令.222雷明登步槍彈,而研製出來的新型彈藥就是著名的.223雷明頓步槍彈。除了口徑外,AR—15的槍管改爲全鋼製槍管,並採用短的棒狀消焰減震器,原本位於提把內的鉤型拉機柄改成提把後方的T型拉機柄,其他方面仍然與AR—10一樣。

斯通納的新步槍AR—15其實是把許多其他步槍的設計思想和特點集合起來,包括:M1941約翰遜步槍的閉鎖裝置;FNFAL的機匣蓋和槍尾;T—25的槍管同軸式直槍托;英國EM2的帶有照門的提把;德國MP44突擊步槍的拋殼口防塵蓋;瑞典楊曼步槍的導氣系統,不過斯通納設計的導氣系統減少了幾個活動零件,使步槍操作更爲簡單,生產成本也降低了一些。另外由於當時的新型彈藥允許步槍採用鋁合金和塑料等輕型材料,因此AR—15空槍重只有6.35磅,相當於2.89公斤。

但是斯通納認爲沒有必要給槍膛鍍鉻,而且當時阿瑪萊特公司也沒有給槍膛鍍鉻的工藝能力,但軍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研究表明,對自動武器來說槍膛鍍鉻是大有好處的,因此軍隊宣佈從M14步槍開始,以後生產的步槍都要鍍鉻。AR—15的出現引起了美國軍方的注意,從1958到1959年,陸軍在本寧堡、奧德堡和阿伯汀試驗場等地將AR—15與M14進行多次對比試驗。通過試驗,表明AR—15重量輕、易操控、易於分解結合,而且步兵部門報告說AR—15會是M14步槍的一個合適的替代品。

但在稍後的測試中暴露了一些問題,如槍口焰大、精度不好、侵徹力差、使用30發彈匣時故障率高,而且當雨水進入AR—15的槍管中時發射會導致膛炸。斯通納又重新設計並加強了槍管,但軍械工程人員說問題仍然存在,這是.22口徑槍管可以預期的問題。美國陸軍對AR—15失去了興趣,參謀長麥克斯韋·泰勒將軍也不支持AR—15而建議繼續生產M14。於是,阿瑪萊特公司決定停止對AR—15的研究,爲了償還一百四十五萬美元的研製費用,仙童公司在1959年12月把AR—15的設計、製造與銷售權以現金75000美元和4.5%的提成賣給了柯爾特武器公司。

1960年,阿瑪萊特公司進行改組,斯通納在這次改組期間離開了阿瑪萊特公司。柯爾特公司進一步完善了AR—15的設計,同時有一些外國軍隊也看中了這種革命性的新步槍。AR—15最早的買家之一是英國陸軍,他們採購了一批供SAS在婆羅洲使用,值得一提的是,SAS的對手印尼軍隊也是AR—15最早的用戶之一。柯爾特公司把公司未來命運的賭注押在了AR—15身上。柯爾特公司決定向軍方高層發起一次大膽的攻勢。首先,柯爾特公司開始攻擊M14步槍,然後,柯爾特公司試圖影響國防部的其他高層官員。

第一個被說服的高官就是當時的空軍副參謀長柯蒂斯·李梅將軍。在1960年6月4日,空軍在德克薩斯州的一個空軍基地試驗了AR—15,事後李梅將軍確定採購8500支AR—15步槍以代替戰略空軍司令部的崗哨所裝備的M2卡賓槍。柯爾特公司用同樣的方法去影響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ARPA也認爲AR—15在實戰中使用很適合,於是在1961年8月,越南軍援諮詢小組要求買入1000支AR—15讓南越軍隊進行全面的實戰測試,當時的國防部長批准了這一要求。

在1962年初夏這項採購計劃得以實施,通過實戰測試,表明AR—15在性能上優於其他武器。而美國陸軍在1962年、1963年兩次複試AR—15,兩次否定AR—15,理由是遠距離上精度差,易損壞。但在空軍與軍援諮詢小組的努力下,國防部決定對AR—15和現役的M14進行一次效費比試驗。ARPA的報告指出:通過對AR—15和M14的效費比試驗表明,如果裝備一定數量的AR—15會使美國步兵擁有同裝備AK—47的蘇聯步兵相抗衡的火力,而且價格上也相當低廉。美軍駐越南總司令威斯特摩蘭也多次作出裝備的請求,麥克納馬拉在1963年1月23日命令M14停止生產。此時,空軍將在越南使用的AR—15命名爲XM16。

在1963年11月4日,柯爾特公司獲得一份104000支XM16的生產合同——其中85000支提供給陸軍的特種部隊與空中機動戰術部隊,另外19000支供空軍的空降特種部隊使用。M16A1步槍演變取代M14,11964年2月8日,空軍把裝備的AR—15正式命名爲“美國5.56mm口徑M16步槍”。同時,陸軍把他們裝備的試驗型命名爲XM16E1。XM16E1與M16的區別在於其槍機增加了槍機輔助閉鎖裝置,槍機到位助推器,更形象的稱呼爲“輔助推機柄”,而M16的拉機柄只有拉動槍機功能,無法助推,一旦因爲某些原因使槍機不能復進到位,槍機就無法閉鎖。

1967年美國陸軍決定全面換裝改進型的XM16E1,並將XM16E1正式命名爲M16A1。M16與M16A1在外形上的惟一區別就是有沒有一個活塞狀的槍機到位助推器。1966年6月16日,柯爾特公司獲得一份840000支步槍的合同,價值約91700000美元,M16的銷量非常好。但是在1965年至1967年期間,一些主要的問題就暴露出來。對於AR—15能成爲M16,M14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世紀50年代,在北約進行“彈藥通用化”即要在北約內統一槍彈口徑時,美國認爲T65式7.62×51mm槍彈射程遠、穿透力強,堅決反對任何降低威力的小口徑彈藥。於是1953年,北約正式決定T65彈爲北約制式彈。

1957年,美國進行制式步槍的選型試驗,參與競爭的步槍,包括有已經定爲北約制式武器的FNFAL步槍、斯通納的AR—10和在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基礎上設計的T44全自動步槍。其實選型試驗的結果早已內定。美軍的制式步槍是不會用外國貨的,FAL的參與只是做做樣子;AR—10在試驗時出了問題,立即被取消了資格。於是T44步槍理所當然地取勝,並定型爲M14。M14剛剛裝備部隊就立即在越南戰場投入使用,在越南的叢林山區中,M14的缺點暴露無遺。

M14全長1120mm,帶實彈匣時全重4.54kg,由於7.62mm槍彈威力大,在全自動射擊時後坐力非常大,射手不容易控制,從而導致射擊精度很差。還有一點就是在越南戰場上配發的M14都安裝了快慢機鎖,士兵只能是半自動射擊,在阿卡47強大火力的壓制下,使用M14的美軍士兵根本就擡不起頭來,簡直是苦不堪言。

此外由於步槍和彈藥都太重,通常在巡邏任務中的單兵攜帶的彈藥量一般都不超過100發子彈。因此,在越南戰場上的美軍迫切地需要一種新的步槍取代M14步槍。1963年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下令M14立即停產,隨後M16便趕赴越南戰場救火了。M16全面配發到部隊後首次在戰鬥中登場是在1965年11月越南德浪河谷的戰鬥,而且表現得相當好。

後升爲中將的哈羅德·G·摩爾中校,在報告中寫道:這次的勝利是由“勇敢的士兵和M16帶來的。”但是從1966年秋天開始,越南戰場上頻頻傳出M16出現故障的消息。在1967年5月,一名海軍陸戰隊員所寫的家信中就有這樣的內容:“我今天上船時剛好收到了你的信。從上個月的21號到今天世人都在實施一次行動。目前敵人傷亡很大,而海軍陸戰隊的傷亡比較輕微所以我才能回到基地看報紙。

在營裡失去了接近1400人,有半數的人能回來。世人連裡失去了250人,有107人回來。世人排裡失去了72人,有19人回來。我想我的運氣到頭了,他們,死神最後也會找上我的。可是,我只是被一塊小彈片打中了。我希望我的夥伴們都可以說這樣的話。……信不信由你,你知道是什麼東西殺了大部份的人嗎?是自己的步槍。在離開沖繩島之前,世人全部都配發了這種新式步槍--M16。實際上世人發現幾乎每個人在臨死的時候都在維修他的步槍--因爲他的步槍出故障了。有一位跟世人在一起的女記者拍下了這些照相,五角大樓發現後不讓她公開這些照片。他們說不希望影響到美國公衆的情緒。這不是很可笑嗎?”

柯爾特公司立即派出了幾個專家小組奔赴現場,美國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美國步槍手》雜誌等也派人前往調查,進行採訪。當時發現M16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彈膛污垢嚴重、拉斷彈殼、卡殼、彈匣損壞、槍膛與彈膛鏽蝕、缺少擦拭工具,尤其是在惡劣條件下,這些情況更爲嚴重。此時,由凱薩琳·利萊拍攝的這些照片在巴黎《競賽》雜誌上公開,消息傳到國內,引起一片譁然,批評M16的浪潮此起彼伏。這些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南氣候潮溼,溫度很高,若不注意對槍的擦拭維護,就很容易產生生鏽的情況,但其中將其改用步槍彈發火藥是最主要的原因。M16原本所用的M193槍彈原裝杜邦公司的IMR4475單基管狀藥,這種藥燃速快、壓力曲線升得快、殘渣少。

可是杜邦公司通知陸軍說他們無法大量生產IMR4475。1964年1月,陸軍決定採用奧林公司的WC846雙基球形藥,他們認爲這種發火藥易於生產,成本低,而且燃速慢,降低了峰壓,還有利於提高槍管的使用壽命,而且原本T65槍彈也是使用這種發火藥的。可是,M193彈採用WC846藥後便出現了很多問題:

球型發火藥燃燒後會在M16的槍管和導氣管中留下一些粘粘的殘渣,由於槍管沒有鍍鉻,而導氣系統又沒有相應的維護裝置和適合的潤滑物,因此很難迅速使步槍恢復正常使用狀態;由於球型發火藥的彈道特性導致導氣孔的壓力,加上緩衝裝置質量很輕,M16的全自動射速從正常狀態下的每分鐘750—850發大大提高到每分鐘850—1000發;另外由於槍機開鎖時剩餘膛壓高,殘渣也增加了膛壁與彈殼之間的磨擦力,因此卡殼和斷殼的現象就這樣出現了;此外,由於對M16的生產全過程缺乏一個有效的管理體制進而導致的質量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除上述的原因以外,裝備M16的部隊缺乏必要的訓練和指導,也是導致M16在戰鬥中出現了很多戲劇性故障的原因。針對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問題,一個由國會組成的委員會於1967年5月15日開始着手調查,首席代表是密蘇里洲的民主黨員理查德·伊薩霍特。他在本寧堡和彭德爾頓營進行測試觀察M16的故障,並直接專程前往越南評定問題,調查委員會在1967年6月下旬提交報告,陳述“看上去所謂問題重重的M16其實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步槍,其在應用中將發現的種種問題均由部隊內部管理不善所致。”

可是抽殼困難和射速的問題確實是由設計的缺陷引起。爲了解決設計中的一些問題,M193彈中將容易產生殘留物的含鈣元素的碳酸鹽的含量由原來的1%減少到0.25%,這樣使M16導氣管的堵塞現象就減少了一半,抽殼困難的現象也得到了解決。

柯爾特公司對M16本身也進行了改進,例如彈膛鍍鉻;重新設計緩衝器,即復進簧導管,使射速降低到正常的狀態;設計一種維護工具以及新的槍托,使清潔工具能貯存於步槍內;膛線纏距由原來的14英寸改爲12英寸;嚴格控制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最後,還制訂了一項“應該如何正確地維護M16”的訓練計劃,並印製了一份連環漫畫式的步槍維護手冊發給士兵,這項措施是關於操作問題的最終也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在操作性能和生產問題上所作的努力,使得M16/M16A1的運作開始變得相當可靠了。在解決了故障頻頻的問題後,下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更多的步槍交到正需要它們的步兵團的手上。

1966年,柯爾特公司是M16/M16A1的唯一生產商,月產25000支。1967年6月30日,美國政府購買了M16的專利與特許生產權,然後又增加了兩個承包商,在1968年4月,通用汽車公司的Hydramatic分部和哈靈頓·理查森公司開始生產M16/M16A1,月產也分別爲25000支。1969年柯爾特公司擴建,M16的月產量達到50000支。1970年5月,三家公司的最高月產量達到了89000支。到1971年,通用公司和哈靈頓公司相繼停產M16/M16A1,而柯爾特公司則仍在爲美軍提供M16/M16A1步槍,直到1988年。

M16與阿卡47的首次較量是在越南戰場上,當時很多美軍士兵在對手手裡繳獲阿卡47後,寧願扔掉M16而使用阿卡47。在哈羅德·G·摩爾的《世人曾經是年輕的士兵》中多次提到戰鬥中M16出現故障時的解決方法往往是一些人使用傷員或陣亡人員的步槍繼續戰鬥,而另一些人則是蹲在散兵坑底排除故障。因爲繳獲阿卡47是在戰鬥結束後打掃戰場時才能做的,而更重要的是使用不同型武器還涉及到訓練水平的有效發揮和配用彈藥供應等一些瑣碎問題。而改進後的M16A1就大大提高了可靠性。

例如每一批M16A1在配發到部隊前,都會進行可靠性抽試,抽試的結果中表明M16A1平均故障率爲0.033%,低於當時指標要求的0.15%,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爲3000發。通過嚴格控制生產工藝,M16A1還是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的。儘管M16最初在越南戰場上表現得故障頻頻,但問題在六個月的時間內就解決了,M16/M16A1在戰鬥中的表現證明了尤金·斯通納設計了一把優秀的步槍。

當美國深陷越戰的泥潭中時,還出現了幾個M16的衍生型,包括一種短命的狙擊步槍和XM177等。在越南作戰的美國士兵普通反映M16、M16A1火力猛、重量輕,比M14易於攜帶。據在越南作戰的美軍第一騎兵師的一位指揮官P·W·肯德拉中尉回憶,該師的一個班被三面包圍在一個小山上,爲了呼叫直升機火力支援發射了信號彈。北越士兵以爲他們要撤退,於是加快了進攻速度,結果受到M16A1的猛烈射擊,傷亡很是慘重。

當時北越士兵經常採用挖地道偷襲的方法令美軍吃了大虧,後來美軍特種部隊就埋伏在探聽到的地道出口附近,北越士兵剛一露頭就被M16密集的火力所射殺,於是他們稱M16爲“黑槍”。雖然美軍在越南戰場失利,但M16卻從越南戰場起步,僅柯爾特公司在這段時間內就生產了350萬支M16。

1974年,美國陸軍又採購了270萬支。M16開始走向世界,並在世界各國軍隊中掀起的一股小口徑步槍熱潮。更值得一提的是,北越軍隊徹底擊敗南越軍隊後,從南越軍隊手上繳獲了約一百萬支M16A1。越南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把這些繳獲的M16A1銷售到其他地方,大部分是賣到中美洲,尤其是薩爾瓦多的左派游擊隊馬蒂民族解放陣線黨手中。三發點射M16A2步槍的改進,1M16A2自動步槍斯通納本人一直對M16A1情有獨鍾,所以對於M16A2的改進也一直耿耿於懷。他曾經說過,改進前和改進過程中,從來沒有徵求過他人的意見。

他自己說M16A2除了護木以外,其他改動沒有任何的價值。他已經忘記了M16A1的起家正是基於使用部隊的呼聲。海軍陸戰隊將改進的M16A1命名爲M16A1E1,與M16A1相比有如下的改進:改用比利時SS109槍彈,美軍型號M855,膛線纏距由12英寸改爲7英寸,理論射速達到700~900RPM;護木前方的槍管外直徑加粗到18.5mm,接近消焰器直徑,以增加槍管堅固性,提高單發精度,槍管因此加重170克;爲節省彈藥,將連發射擊方式改爲三發點射。

槍托加長了16mm,這是爲了符合人體工程學,以便於抵肩方式進行瞄準射擊,更堅固耐用;三角形左右兩半式的護木改爲圓柱形上下兩半式,護木外表有散熱肋條,也可以起防滑作用;原直徑2mm的覘孔改爲5mm,方便瞄準近距離運動目標,準星尖由圓柱形改爲方柱形,照門的風偏和高低可調;取消了槍口消焰器上的兩個下方的開孔,以抑制槍口上跳和避免臥射時槍口揚塵;拋殼口後面增加了一塊凸起,阻止彈殼後拋,方便左撇子射手使用;槍托、護木和握把材料改用纖維增強尼龍;槍托有防滑底板,直形小握把改爲有手指槽的握把。

在1981年夏季期間,M16A1E1進行了一次非常徹底的測試,並且在1982年9月定型爲M16A2,一年後,即1983年11月20日它才正式地被海軍陸戰隊採用。而此時陸軍中的部分人正試圖說服相關部門不要採用M16A2,雖然他們也承認大量的M16A1在長期使用和訓練中已經損耗很嚴重了,但經過商討研究,最後,陸軍還是在1985年採用了M16A2。1986年,美國陸軍部宣佈在8年內,1986~1994採購2000萬支M16A2步槍進行全面換裝。

本來,柯爾特公司也參與了這次M16A2的改進計劃的,但是在1988年,柯爾特公司卻因爲報價高於FNMI,比利時FN公司在北美開設的製造廠而失去了美國陸軍訂購M16A2的生產合同,結果美軍裝備的M16A2槍身上被打上了FNMI的標誌。M16A2的初始型號只具備半自動和3發點射功能,這也是迎合了某些美國陸軍高級軍官的主張。而英國專家特別讚賞這種發射方式,他們認爲“可控的3發點射可以得到較高的命中率,這比一下子向敵方噴射10或15發子彈要好。”

這確實是一種節約彈藥的好方法。可是美國一些軍事專家和技術專家卻對此做了激烈的反對。因爲這種設計思想從根本上動搖了突擊步槍的宗旨。突擊步槍在戰術使用上的主要意圖是藉助突然和猛烈的火力阻止、壓制、殲滅或震懾敵人。所以M16A2定型後又推出了一些有全自動發射功能的改型,不過這些全自動的M16A2多數是用於出口,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多是三發點射的美國政府標準型,Model645。另外,柯爾特公司向執法機構銷售的M16A2名稱也定爲了RO901。

在這件事上,斯通納本人也是激烈地反對M16A2的初始型號,他並不是反對3發點射機構,而是反對用3發點射代替全自動射擊,因爲這樣做完全背離了他當初設計M16的初衷。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有相當一部分軍人傾向於步槍的半自動射擊方式,理由是全自動射擊會白白浪費彈藥,當時斯通納還爲此據理力爭。不少專家發現在二戰當中,大約有4/5的M1伽蘭德步槍手在戰鬥中不扣扳機,距BAR步槍越近的士兵越是呆看BAR連續射擊的壯觀場面,因此士兵得出“半自動在實戰中無用”論。

斯通納認爲半自動步槍即使在一名訓練有素的士兵手中也難以發揮其最大的威力,原因有以下幾個:一、選擇目標時猶豫不決;二、敵人一反擊就停射;三、鄰兵傷亡時分散精力;四、扣一發響一發,由於緊張甚至恐懼,彈頭射出去不是偏高就是偏低,打不中目標。具有全自動射擊方式的步槍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士兵握住着BAR這樣的槍會感覺到他已經控制着一個區域,只要敵人出現在這個區域裡,就一律全部拿下。雖然美軍對M16步槍進行了多次改進,但M16仍然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例如野戰分解比較複雜;全槍較長,機動性較差;加粗槍管會提高性能,但影響到M203榴彈發射器不能掛裝而只好使用只加粗護木的以前的槍管;三發點射機構設計不佳,每發射3發凸輪轉動一圈,如果中斷射擊停止的位置不同,再次扣動扳機的扳機力就不一樣,以致影響單發射擊精度等等。

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槍機太輕而導致的慣性小,容易出現後坐不到位或復進不到位的故障,尤其是在泥水或風沙等惡劣環境中受影響最大。在黛米摩爾主演的電影《G·I·Jane》中海豹隊員在M16的槍口上套上套的情節並不是虛構。M16的使用說明書上也說明槍管進水後不能立即射擊,這是因爲M16的導氣管太長太細,如果進水就會影響到自動射擊。如果士兵需要攜槍潛水,一個最實用也是最基本的解決方法就是在槍口上緊緊地套上避孕套。不過,M16槍族在海灣戰爭的沙漠環境中表現得非常可靠。1987年9月底,美國陸軍提出了“美國陸軍輕武器總規劃”,M16A2作爲單兵武器至少要裝備到1994年。

在1989年開始的ACR,先進戰鬥步槍計劃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求M16A2的替代品。但由於沒有一個ACR的參與競爭者能達到綜合性能比M16A2還好的要求,這個計劃最終被取消。現在美軍已經拋棄了一些人所主張的“輕武器萬能論”,肯定了單兵武器並不是單獨作戰的,而是主要對付有生目標、輕型車輛和防禦工事內的敵人。至於輕裝甲目標和低速空中目標則由其他專門武器對付。M16A2的改進型M16A3的誕生進入1990年代,由於ACR計劃夭折,美國軍方已經看不到依靠現有技術爲士兵提供革命性的制式步槍,所以他們傾向於對原有武器進行修改,於是這樣就出現了M16A2的改進型M16A3。

柯爾特公司的ACR方案是在M16A2的基礎上作出改進,設計出新的伸縮槍托,新的握把,新的護木,新的槍口制退器和發射雙頭彈,並且取消提把,這個方案提出的相當保守,當時就有人稱其爲M16A3。M16A3的設計保留M16A2的基本特徵不變,只是作少量的改進,其基本宗旨是大幅度地提高射擊精度,並沒有打算採用任何高新技術,因此軍方最初的打算是在三年內,1993年至1995年內廣泛裝備M16A3。M16步槍本身並沒太大改進的餘地,其主要的發展潛力在於採用新型的光學瞄準鏡和夜視儀等瞄準系統。

當時M16A3的計劃是在借鑑一種爲M16A2開發的名爲“SERFS”系統的護木,和現在的KAC生產的RIS護木類似,在增設的M1913標準導軌上可選擇地安裝新型的瞄具。其具體方案是這樣的:在M16上下左右各設一個導軌,取消M16機匣上方的提把,上方的導軌從機匣上方延伸至槍管前端;前護木下的導軌上安裝摺疊式小握把,或安裝M203榴彈發射器;其他的導軌可以安裝激光瞄準器、光學瞄準具等。

M16A3更換安裝了鋁合金制的“SERFS”系統後重量比M16A2減輕0.23kg。但當時因經費緊張,估計只能爲每個步兵班配備3~4支M16A3。據傳當時美國陸軍軍械、彈藥和化學司令部已經與M16A2的生產商簽訂了2710萬美元的合同,對64725支M16A2槍進行改進。M16A2生產商FNMI的M16A3改進計劃,被稱爲“FIRM—M16”。同的改裝也可以在M4上實現,被稱爲“FIRM—M4”。FIRM除了瞄準鏡座導軌外,還增加了一個新的消焰器。

由於美軍不會裝備MIRM—M16,所以FNMI只能直接向使用者推銷“FIRM”的配件。到了1990年代中期,各媒體上始終沒有關於M16A3定型的報道。除了關於美軍特種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大量裝備M4卡賓槍的報道外,通過各類新聞片斷中看到在世界各地奔波的美軍手上仍然拿着的是M16A2槍,或者是根本就沒有必要花那麼多的錢改裝一支專門安裝先進瞄準具的M16A3,只需要直接在M16A2上安裝瞄準具就可以了。到了1997年11月,美國陸軍開始全面換裝制式步槍,但接任的卻不是M16A3,而是M4系列卡賓槍。

後來,一些被認爲是傳說中的M16A3和M16A4的實物圖片出現了。M16A3的外形和1990年代初的設想相差甚遠,它的改進僅僅是將固定的提把改爲整合M1913導軌的平頂型機匣的結構,即和M4A1相同,其他方面則是完全保留了M16A2的特徵,不過M16A3能全自動射擊,這一點和M16A1一樣。相比之下,M16A4的改進則較大,除了把M16A3的護木改爲KAC公司生產的RIS護木套件,和SOPMODM4/M4CQBW相同外,還對發射機構作出了很大的改進以提高其可靠性能。到2002年底,海軍陸戰隊正式宣佈採用M16A4。

M16A4的出現,是在美國陸軍全面裝備M4/M4A1以後,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宣佈全面裝備M4/M4A1,以代替其原來使用的M16A2。在2002年下半年,經過一番辯論後,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JamesJones將軍通過《海軍陸戰隊時報》正式宣佈,美國海軍陸戰隊經過2年的測試和評比,最終決定放棄全面換裝M4而裝備M16A4,裝備時間從年底開始。但海軍陸戰隊實際上也沒有全面裝備M16A4,機械化部隊仍然把M4作爲主要武器。儘管M4/M4A1在步兵戰鬥的射程內已經有足夠的精確,但海軍陸戰隊還是決定選擇射程更遠的M16A4。

爲什麼海軍陸戰隊會走回頭路,重新選擇20英寸長的槍管呢?與阿富汗的戰爭說明了海軍陸戰隊的選擇原因:SS109/M885彈在阿富汗戰場上表現出缺乏殺傷力,特別是在使用M4或C8卡賓槍發射時,SS109/M885要達到有效殺傷力、命中目標時的彈頭速度必須在732m/s以上,彈頭以這個速度穿過一段距離後開始偏轉,偏轉時就會造成較大的創傷。而M4/M4A1的初速較低,創傷效果不理想,致使有些部隊在戰爭中採用比較重的商業用比賽彈頭,以提高終點彈道性能,更有些部隊建議採用新的槍彈。

然而,海軍陸戰隊仍然是以M16A2爲主要武器,直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開戰前,才緊急運送了31000把M16A4到伊拉克戰場。開戰後,有更多的M16A4送到科威特,但由於部隊已經開拔前線,結果直到正面戰鬥結束前這些槍一直都是留在科威特。由於數量不足,主要是作爲SAM,班組精確射手步槍,而陸軍的第三步兵師這時早已全面換裝了M16A4。

M16A4是在M4A1卡賓槍之後大約一年推出的,兩者的工作原理相同,結構也基本相似,許多部件還可以通用。它是將槍械作爲一個模塊、火控系統作爲一個模塊來設計的。瞄具採用了許多的新技術,但槍械本身的改進也不是很多。機匣爲平頂式,上端有M1913瞄準鏡導軌。槍機和其他M16系列一樣有特富龍潤滑塗層,以提高可靠性。重型槍管上刻有適用的槍彈、膛線形成的數字。槍管護木內側裝有鋁製的隔熱屏。提把也可拆卸。固定式槍托後部可裝擦拭工具。M16系列在3發點射和連發上來回變化,M16A2由連發改爲3發點射,M16A3又改成了連發,如今到M16A4又成了3發點射。M16A4上的單發/點射機構也是傳統的技術。M16A4改進最大的地方就是火控系統。

由於技術和功能的進步,現在瞄具已被火控系統這個名詞所代替。在M16A4上,火控系統是作爲一個模塊來設計的,以便能根據技術發展的狀況來不斷改進。其在傳統技術上可以說是沒有大的突破,基本上是傾向於通過提高火控系統的能力來提高武器的性能。M16A4對這一模塊的重視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這也是武器改進的一個重要途徑。

目前M16A4的光學瞄具包括AN/PEQ—5激光指示器、全息衍射鏡,HDS和AN/PVS—14夜視瞄準系統等。在M16A4的基礎上,柯爾特公司已製成同時具有單發、點射、全自動射擊三種射擊方式的型號,可能會以M16A5的名稱亮相。

第二百零七章金口玉言第一百三十四章失魂引(下)第二百二十一章這不科學第一百三十六章搶灘登陸第十三章龍珠歸來(中)第三十三章屍體會發火上架單章第三十五章兇靈再現第一百零七章未聞花名第一百一十二章我老婆比我小十四歲第二百二十章夢想照進現實第一百七十九章邪惡之城第八十三章等愛歸來?也等票歸來第一百九十四章無言的結局下第一百七十章地道戰第三章取之有道第六十六章極品家族之吾兒可教第二十六章我是臥底第八十五章二十四道拐第三十三章六人行第二百一十六章神級學霸第三十二章逍遙法外第十四-十五章首大校園怪談·監視與報告第一百九十六章古書第三十章生死時速第二百七十九章末日壇城第一百六十九章秘經第一百零一章戰場上的蒲公英第一百八十三章月姬第一百三十七章男神時代第八十五章二十四道拐第七十一章梔子花開(晚上還有一章第一百三十章少年壯志不言愁第六十四章幸福歸來第二章她死在視頻裡第一百八十五章三山滴血第一百三十四章生死翻盤第四十三章命懸一線第八十章妻子的謊言?加班地獄中求票第二十五章龍珠歸來(下8)第三十四章荒村怨靈第二百一十章大道爭鋒第二百零二章蝴蝶效應第一百七十六章德充符第六十九章不可思異(颱風大碼字寒大章求暖or投票也行第二十五章龍珠歸來(下8)第一百一十六章龍王神將第六章我是個紳士,我有特別的溝通技巧第八十七-八十八章視頻迷城·二道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你是我的英雄第一百三十一章既然青春留不住(大章求票)第七十章 破鏡第十一章大時代的故事第六十章龍帝之墓(2)第二十七-二十八章迷霧圍城·人生如戲第二十八章龍珠歸來(下11)第一百七十章畫中人第七章等一個人咖啡第七章等一個人咖啡第二十五章龍珠歸來(下8)第一百二十四章媽媽像花兒一樣第一百四十九章僞裝者第六十四章龍帝之墓(6)第三十二章龍珠歸來(下15)第三十八章龍龍龍(3)第十七章失蹤的新娘第二十八章活埋第一百五十九章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第二百一十七章挖出我的屍體第一百章古劍奇譚第一百五十八章惡靈附身第十九章龍珠歸來(下2)第八十五章二十四道拐第一百零五章落跑吧,愛情恐怖分子第一百七十七章咒力第一百七十二章踏破硝煙第四十三章命懸一線第一百九十章網紅第一章第五個鬼故事第一百零一章新步步驚心第一章獨闖龍潭(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養龍第一百七十八章侏羅紀公園二第三十二章無間密室第一百零九章荒唐(再慶鬼子投降)第一百二十三章心香女人第四十五章龍與虎第一百六十八章萬民之哀第三十一章龍珠歸來(下14)第五十九-六十章彗星一夜·愛的冒險第四十六章虎嘯龍吟第一百七十三章午夜兇靈第一百五十五章朋友,你知道移魂嗎?第九十一-九十二章我們十年·殺戮魅影第一百八十二章魔幻手機第二百八十三章嶽紅緒第四十章龍龍龍(5)第七十章破風第三十四章荒村怨靈第五十三章神秘家族(晚上還有一章)
第二百零七章金口玉言第一百三十四章失魂引(下)第二百二十一章這不科學第一百三十六章搶灘登陸第十三章龍珠歸來(中)第三十三章屍體會發火上架單章第三十五章兇靈再現第一百零七章未聞花名第一百一十二章我老婆比我小十四歲第二百二十章夢想照進現實第一百七十九章邪惡之城第八十三章等愛歸來?也等票歸來第一百九十四章無言的結局下第一百七十章地道戰第三章取之有道第六十六章極品家族之吾兒可教第二十六章我是臥底第八十五章二十四道拐第三十三章六人行第二百一十六章神級學霸第三十二章逍遙法外第十四-十五章首大校園怪談·監視與報告第一百九十六章古書第三十章生死時速第二百七十九章末日壇城第一百六十九章秘經第一百零一章戰場上的蒲公英第一百八十三章月姬第一百三十七章男神時代第八十五章二十四道拐第七十一章梔子花開(晚上還有一章第一百三十章少年壯志不言愁第六十四章幸福歸來第二章她死在視頻裡第一百八十五章三山滴血第一百三十四章生死翻盤第四十三章命懸一線第八十章妻子的謊言?加班地獄中求票第二十五章龍珠歸來(下8)第三十四章荒村怨靈第二百一十章大道爭鋒第二百零二章蝴蝶效應第一百七十六章德充符第六十九章不可思異(颱風大碼字寒大章求暖or投票也行第二十五章龍珠歸來(下8)第一百一十六章龍王神將第六章我是個紳士,我有特別的溝通技巧第八十七-八十八章視頻迷城·二道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你是我的英雄第一百三十一章既然青春留不住(大章求票)第七十章 破鏡第十一章大時代的故事第六十章龍帝之墓(2)第二十七-二十八章迷霧圍城·人生如戲第二十八章龍珠歸來(下11)第一百七十章畫中人第七章等一個人咖啡第七章等一個人咖啡第二十五章龍珠歸來(下8)第一百二十四章媽媽像花兒一樣第一百四十九章僞裝者第六十四章龍帝之墓(6)第三十二章龍珠歸來(下15)第三十八章龍龍龍(3)第十七章失蹤的新娘第二十八章活埋第一百五十九章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第二百一十七章挖出我的屍體第一百章古劍奇譚第一百五十八章惡靈附身第十九章龍珠歸來(下2)第八十五章二十四道拐第一百零五章落跑吧,愛情恐怖分子第一百七十七章咒力第一百七十二章踏破硝煙第四十三章命懸一線第一百九十章網紅第一章第五個鬼故事第一百零一章新步步驚心第一章獨闖龍潭(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養龍第一百七十八章侏羅紀公園二第三十二章無間密室第一百零九章荒唐(再慶鬼子投降)第一百二十三章心香女人第四十五章龍與虎第一百六十八章萬民之哀第三十一章龍珠歸來(下14)第五十九-六十章彗星一夜·愛的冒險第四十六章虎嘯龍吟第一百七十三章午夜兇靈第一百五十五章朋友,你知道移魂嗎?第九十一-九十二章我們十年·殺戮魅影第一百八十二章魔幻手機第二百八十三章嶽紅緒第四十章龍龍龍(5)第七十章破風第三十四章荒村怨靈第五十三章神秘家族(晚上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