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兼併吞併

ps:啊哈!因爲書友要求,這一更提前!第三更在晚上十點!

陳曉奇一聽自己寄予厚望的士官培養基地居然是這德性,當即大失所望啊!再看看人家黃埔軍校開張的那種勝景,人家孫先生大旗一揮,天下英才聞風而動,幾千號人哭着喊着的要進去,人家還在這裡面挑挑揀揀的弄了四百多人,再加上一些預備隊,剩下的都還不要,可是那些剩下的給我也行啊?!

這個事情要抓緊啊!趁着現在第一期剛正式開學,第二期和第三期還沒有開招,這能劃拉多少算多少吧!陳曉奇可是知道,人家黨軍的建設速度那叫一個快,今年之內就連招三期,後世個個響噹噹的好漢都在這裡面呢!自己能拉來幾個算幾個吧!總比干等着被人家都弄去了強!這叫什麼事啊!明明是我處心積慮的搶在前頭把事情給辦了,卻是沒想到實在高估了自己的本事啊!

不管怎麼說,講武堂算是辦起來了,陳曉奇這三件最重要的大事算是完成,現如今他腦袋上也頂上了一個“美華民團幫辦”的頭銜,出入那是可以光明正大帶着荷槍護衛的人了,這種感覺甚爽。

其次,是李俊峰的下層工業扶持兼併計劃了、自從他先把朱敬輿的水泥廠給合資了之後,短短時間內已經早就將一切基礎建設搞好了的水泥廠開始產出了,這年代水泥那是金龜玩意兒,而且還非常稀缺,基本上是產出多少賣多少,一時之間這個中美合資的水泥廠是名聲大振,朱敬輿悶在肚子裡的這些年的窩囊氣徹底出來了,而“美華集團”強勢迴歸並一炮打響,原本那些心存疑慮的工廠主們這時侯也看明白了,自己那點小資本根本不夠人家塞牙縫的。投資將近20萬大洋、在這年頭的山東工業界私人投資裡面數得着的大廠,人家眼皮都不眨的就給合資了,而且還能馬上就出成績,馬上就賺大錢,他們那些不過幾千、撐死幾萬大洋本錢的小廠那裡還禁得住啊!降了吧!

接下來李俊峰的工作就分外順利了許多。有巨大的資金實力支撐,有水泥廠的珠玉在前,有幾個冥頑不靈口出狂言者的倒黴在前,那些心裡頭有着想法的工廠們迅速的加入到這個大家庭中來,這才半年多的時間,基本上濟南本地和泰安、濟寧、周村、德縣一代的數十家工廠已經加入到這個大團體中,不同程度的得到了資金和技術支持,以他們原本歷史上絕對沒有的速度大力發展起來。

這個時代的山東是沒有什麼重工業的,絕大多數的小工廠都是從事底層機加工,不管是鐵工廠、制針廠、紡織廠、印刷廠、製糖廠、牙膏廠、染料廠、火柴廠、毛巾廠、酒精廠等等,都是投資中下規模較小的企業,這裡面以製糖和酒精來說,有北京溥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袁良、協理錢賞延等人集資加上日本人貸款辦起來的總投資超過200萬的大廠,佔地三百畝,從業人員不過兩三百號,而張懷芝、王佔元、靳雲鵬等幾名山東籍北洋軍閥集資一百萬元找了一百多號人的民安麪粉廠,也已經是這時侯山東最大的工業企業。除了這了了幾家,加上日本人注資的幾家採礦場採煤廠暫時沒動之外,李俊峰幾乎能吸收的全都吸收進來了,並且,他還按照陳曉奇的要求,直接建立新的企業對這些有日資背景的企業展開競爭。

陳陶聲,溥益製糖廠的技師,因爲不忿糖廠的日籍技師渡邊把持發酵試驗、屢試屢敗且弄得滿車間臭氣燻人,自己動手潛心鑽研,通過反覆試驗研究成功了甜菜製糖下腳料糖蜜釀造酒精的技術,確實給中國人漲了志氣。他本人也成爲中國近代微生物工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著名工業微生物學家和發酵化學專家。

在他取得成功之後,糖廠將他的月薪增加到一百元。在這個時代這可是巨大的財富了,但是陳曉奇的做事方法卻是如此的惡毒,他授命的李俊峰時就明確表示,這種國人中的英才是一定要不惜手段拉到自己的陣營裡面的。所以李俊峰得知其人業績之後,當機立斷下手搶人,不僅將薪資待遇再翻一番,而且承諾陳陶生可以以技術入股當股東分紅。

怎奈這時侯的人講求信義爲先,因爲是自己在這裡取得的成就,而人家糖廠對自己也不薄,不能爲了私利就貿然投奔新東家,這不符合他的做人宗旨。對於此李俊峰是非常尊重的,但是他還是提出了,如果溥益製糖廠垮臺了怎麼辦?是不是那時候他就可以來“美華”旗下工作?陳陶生說到時候再說吧。

有這個底子就行了。李俊峰已經可以看到這個廠子將來的下場了,前後不過投資兩百萬元,日本人雖說也有部分不對外明言數量的貸款,但是可想而之日本人的錢不是那麼好拿的,在1922年日本人被迫撤出山東之後,他們在這裡的投資也開始萎縮或者另尋他路,而這些廠子裡面的管事的日本技師本身水平也就那麼回事,被當了冤大頭的中國投資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錢最後會變成什麼樣。

溥益製糖廠開廠一年多,就給洋糖擠得不得不另尋財路,陳陶生的發明讓他們緩過來一口氣,但是架不住這世道的變化,日本人投資中國企業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技術和市場必須要他們來掌控,而溥益製糖廠很顯然已經擺脫了這一切,所以下場不問可知,而陳曉奇也絕對不吝在這種情況下落井下石,順便加力推上一把。

除此之外,濟南的馬長友原本是要獨立投資建立鐵工廠的,但是李俊峰的到來和一系列的做法使他明白,在這麼一尊大神坐鎮之下的濟南,他那區區五千大洋的本錢實在是上不得檯面,興起之下他直接找李俊峰商談,可巧李俊峰正需要這種人來辦事呢,乾脆將馬長友吸納入“美華集團”,投資五萬元加上一系列的設備,然後讓馬長友佔有百分之十的乾股,負責將這個鐵工廠建起來。結果,這個在後世歷史上發展迅速、曾經自己製造出車窗、柴油機、鍋爐和挖沙船的山東最大機械廠,並在抗戰爆發時往大後方遷移中被日本飛機炸沉在長江裡的未來知名企業,從開始的時候就走了樣子。

還有許多的工廠就不一一列舉,麪粉加工廠是這個時代投入最大的工業種類之一,中國人講究衣食住行,這衣食兩樣是最容易滿足也最需要滿足的,所以在民初,山東地界兒的麪粉加工企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的往外冒,但是因爲有了苗氏的“成德麪粉廠”已然是一家獨大,後來在陳曉奇的點撥下利潤翻番,這幾年下來規模已經膨脹到沒有其他資本立足的程度,若不是因爲麪粉這產品在交通限制下很難走出太遠,只怕是整個山東的麪粉市場都會被他佔領,甚至衝到河南河北江蘇一代也不是不可能。這種情況下,上述軍閥投資的麪粉廠一開始就碰上了硬茬子。再加上陳曉奇預先綢繆的聯合幾大家大量買入控制耕地,這讓其他的麪粉廠原材料也緊缺,一時之間這個行業是哀鴻遍野。

這些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是其中涉及到的細節可是多如牛毛,這大半年來,李俊峰幾乎沒有睡好什麼覺,堂堂的保定軍校軍官、“美華集團”參謀部一把手當了這麼個大公關,幹起這種事來居然也很有一套,這實在是讓人意外的很,卻也讓陳曉奇感到萬分高興。如今大隊人馬到齊,李參謀終於可以迴歸本崗位了。

王天運的工作比李俊峰還要繁瑣,還要不如。這個號稱帶領“美華集團”旗下工程部隊的一號人物,卻是回到這裡當了個這時代數一數二的大包工頭。不說別的,光是那個分成兩部分、佔地以平方公里計算的巨大工業基地的基礎建設就要人老命了,而他這麼個年輕人給趕着鴨子上架,只在美國“美華實驗室”園區的二次建設中實踐了一把的他陡然間負責其這麼大的一個項目,說心裡頭有底那絕對是騙人的。

陳曉奇的項目有多大?我們可以通過一副地圖來略窺一二。

在這時代的濟南,整個城市是用圍牆包裹着的,南面到現在的文化路,北邊是大明湖北門,東面是到老東門,西面是現在的人民商場。商埠區就在普利門外,現在的經緯路那個巨大的方格,緊貼着膠濟鐵路的濟南站。裡面還有內城。當時的整個城市在現在看來那是非常小的一塊。

推薦書《超時空湮滅》。

第86章 交火第54章 尼龍和潛艇第77章 刨根斷底第75章 漢家衣冠第81章 叢林夢魘(二)第203章 省內移民第146章 持槍令第2章 談判第38章 華北大戰(五)第120章 華夏復興黨第67章 轉折與序幕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48章 山寨版JEEP第2章 暫時安身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17章 淞滬開戰(四)第21章 底氣第61章 艱難的一步第35章 風雲起(四)第10章 兼併吞併第29章 工業規劃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188章 未來希望第206章 亂世慘景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52章 陳平第217章 最後一擊第2章 黃埔軍校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33章 風雲變幻第69章 大亂的序曲第233章 阻敵第35章 風雲起(四)第35章 風雲起(四)第194章 盛唐之韻(一)第103章 反攻東北(十二)第35章 風雲起(四)第109章 瓜島血戰(一)第94章 反擊東北(三)第56章 實業先驅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66章 風起西北(三)第78章 離開美國第89章 孫老當家第73章 國防建設總結第4章 1929年第41章 九一八(六)第128章 新格局的劃分第172章 刀砍鬼子頭第85章 爭執第40章 人才接踵而至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113章 伏擊第40章 東方大商(二)第175章 各方關注第3章 盧溝橋 想不到第84章 摩擦與戰爭進程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126章 張宗昌問計第5章 華北佈陣 待發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37章 九一八(二)第108章 藉機擴展第16章 屠殺第164章 戰艦自沉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30章 冒牌天才第197章 轉折點第68章 黃金基業第7章 殘毒第57章 合作水泥廠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44章 土匪下山第215章 漩渦第61章 拜見督軍大人(三)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139章 突襲(二)第7章 頭筆交易第49章 初見規模第62章 蘭芳後人第15章 騷亂開始第3章 盧溝橋 想不到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160章 驚天大爆炸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53章 託媒求親第150章 誓師第35章 意外修煉第212章 南洋風起第53章 託媒求親第24章 衰落與崛起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13章 邪火拳頭第11章 麻木現實第214章 華工災難
第86章 交火第54章 尼龍和潛艇第77章 刨根斷底第75章 漢家衣冠第81章 叢林夢魘(二)第203章 省內移民第146章 持槍令第2章 談判第38章 華北大戰(五)第120章 華夏復興黨第67章 轉折與序幕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48章 山寨版JEEP第2章 暫時安身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17章 淞滬開戰(四)第21章 底氣第61章 艱難的一步第35章 風雲起(四)第10章 兼併吞併第29章 工業規劃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188章 未來希望第206章 亂世慘景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52章 陳平第217章 最後一擊第2章 黃埔軍校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33章 風雲變幻第69章 大亂的序曲第233章 阻敵第35章 風雲起(四)第35章 風雲起(四)第194章 盛唐之韻(一)第103章 反攻東北(十二)第35章 風雲起(四)第109章 瓜島血戰(一)第94章 反擊東北(三)第56章 實業先驅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66章 風起西北(三)第78章 離開美國第89章 孫老當家第73章 國防建設總結第4章 1929年第41章 九一八(六)第128章 新格局的劃分第172章 刀砍鬼子頭第85章 爭執第40章 人才接踵而至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113章 伏擊第40章 東方大商(二)第175章 各方關注第3章 盧溝橋 想不到第84章 摩擦與戰爭進程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126章 張宗昌問計第5章 華北佈陣 待發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37章 九一八(二)第108章 藉機擴展第16章 屠殺第164章 戰艦自沉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30章 冒牌天才第197章 轉折點第68章 黃金基業第7章 殘毒第57章 合作水泥廠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44章 土匪下山第215章 漩渦第61章 拜見督軍大人(三)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139章 突襲(二)第7章 頭筆交易第49章 初見規模第62章 蘭芳後人第15章 騷亂開始第3章 盧溝橋 想不到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160章 驚天大爆炸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53章 託媒求親第150章 誓師第35章 意外修煉第212章 南洋風起第53章 託媒求親第24章 衰落與崛起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13章 邪火拳頭第11章 麻木現實第214章 華工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