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法理之辯

國大一開,就有許多代表要求修改憲法,憲法應不應修改,此處不談,而會場上所以鬧得如此一團糟,歸根結底,還是吃了憲法第174條的漏洞的虧,憲法第174條文雲:

憲法之修改,應依下列程序之一爲之:

一、由國民大會代表總額五分之一之提議,三分之二之出席,及出席四分之三之決議,得修改之。

二、由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得擬定憲法修正案,提請國民大會複決。

此項憲法修正案,應於國民大會開會前半年公告之。

上文第二款,立法院依法議決之修憲案,應於國民大會召開之前半年公告之,這是十分合理的。

其目的在使國人注意,有充分討論之時間,並使國大代表及政府當局都能明白一般輿論的背向。

但是同條第一款爲什麼不作同樣的規定呢?這是一個漏洞。

憲法是國家大法,絕大多數的公民沒有機會表示意見,由二三千個代表一下子便可隨便修憲,這是很危險的

假如174條第二款。也規定由國民大會代表總額五分之一所提議的修憲案,應於國大召開前半年公佈,至少這次國大召開後,便不致因修憲問題開得滿屋皆噓了。

政協時代,按照張君勱的主張,將四權散佈於人民,人民直接行使四權,是謂國民大會,即所謂化有形之國大爲無形之國大。

其後執政黨召開六屆二中全會,堅決反對,執政黨與在野黨終於妥協,保持國民大會之形式,而減削其權力,使其職權僅限於

(一)選舉總統副總統。

(二)罷免總統副總統。

(三)修改憲法。

(四)複決立法院所提之憲法修正案。

這次國大召開,總統副總統尚未選出,第二款“罷免”一項自然談不到。

新的立法院尚未成立,第四款複決立法院的修憲案也談不到。

憲法尚未實行,利弊得失尚不可知,一般意見都不主修改,所以真正的任務,乃在選舉總統副總統。

除了選舉總統副總統外,並無其他權力。

但國大代表,不甘寂寞,一開會就要求討論國事,聽取施政報告。

從法理的立場言之,凡此皆與憲法規定不合。憲法的條文中,國大代表並無此種權力。

政府當局宣稱,此次召開國大,即爲行憲之始,而不料國大一開,國大代表本身即做了破壞憲法的行爲,同時政府居然接受國大代表的要求,各部會首長一一到會報告施政,亦即不啻政府也跟在國大代表的後面,從事破壞憲法。

所以這次的國民大會,在政府的原意,也許視之爲行憲之始,而事實上,這次的國民大會,卻變成爲毀憲之始,國大代表和政府步伐一致,領導毀憲,這一點是使一切愛護憲法的公民,都引爲遺憾的。

國大代表要求修改憲法,主要的動機是認爲國大的職權大小,要設法增加國大的權力

就人情言,他們這種心理我們是極能瞭解的。可惜國大代表忘了一件事,即他們只站在國大代表的角度上看國大,而沒有從整個國家制度的角度上看國大。

爲歐美民主國家上下議院所有的種種職務和權力,在現行憲法上,已分由監察立法兩院行使,無需再半空中殺出一個國民大會來分權。

這個國民大會在現行憲法中,本來是一個很特殊的組織。爲什麼有這個組織呢?

最初因爲中山先生的遺教中,有國民大會這一名目。張君勱主張人民直接行使四權,即稱之爲國民大會。

其實,人民行使四權,就是人民行使四權,直截了當,還叫什麼國民大會不國民大會呢?這無非是爲了顧到執政黨的面子,保存了中山先生國民大會這一個名稱。

後來因爲執政黨六屆二中全會反對,故仍使國民大會變爲有形,而改變了它的職權,這就是現在國民大會的來歷。

現在許多人,包括執政黨和政府裡的開明分子,想來想去,還是張君勱的辦法高明,即化有形之國大爲無形,認爲國民大會是不需要的。

這次國大代表的選舉,已在憲法頒佈之後,既然競選國大代表,理應對於國大代表的權力,有一瞭解。

假如認爲國大代表的權力太小,太空,希望得到更多的權力,則當初爲什麼不去競選立委,而卻競選國大代表?

在國家的整個制度中,國民大會本來就是這樣一個東西,不站在國家整個制度的角度來看,卻僅僅站在自身權力的角度來看,鬧着要增加國大職權,我們認爲這種態度是不合理的。

國大通過了一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理由是現在是一個戡亂時期,應當給予總統以非常的權力。我們對於這種理論,不敢苟同。

理由如下:

這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算不算是憲法的一部分呢?假如認爲這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憲法的一部分,則我們認爲: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這個根本大法理應籠罩到一個國家無論在戰時或在平時的一切統治的原則,決不能說,這部憲法,平時可行,戰時不可行

美國在最近30年中,兩次參加世界大戰,我們也沒有看到一到戰時,美國憲法便要增加補充條文,授總統以特殊的權力。

假如認爲這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不是憲法的一部分,則爲什麼要由國民大會來通過這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歐美各國在非常時期,雖亦有授權行政首領以若干特權,但此種權力,均由立法機關所賦予,國民大會非立法機關,由國民大會來授權行政首領,於制不合。

政府把任何一個黨,只要是不符合它利益的黨稱爲-什麼什麼匪,動員戡亂。我們現在即從政府的立場來說,則我們認爲,政府出兵清剿什麼匪,和政府派一團兵到太湖去剿匪,在性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不同的只是匪的數目的多或少,匪的組織的鬆或嚴,至於政府出兵剿匪這一行爲,其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假如今日政府打什麼什麼匪,要增加什麼臨時條款,授總統以非常之權,則豈不是將來政府要派兵到太湖、洞庭湖、鄱陽湖去圍剿湖匪時,也須增加什麼臨時條款,授總統以大權嗎?

要是這樣,則我們的國家也就永遠沒有回覆到民主的可能,我們的憲政也永遠不能走上正軌了。

所以就純粹的法理立場,增加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其理不通。

中國今日需要努力者,即是要大家來推動,使這個國家進入於法治境界。

要講法治,即須儘量使制度法律化,人遷就制度,不要制度遷就人,不要因人立制,不要因人授權。

假如我們隨隨便便,今天一個特殊條款,明天一個特種法律,這樣下去,我們永遠不能達到法治的境界。

所以在任何理由之下,我們認爲國民大會通過這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都和憲政的精神不符。

《紀事報》的評論總是會激起熱烈的討論,這正是中華復興黨希望的。

第506章 後勤之常備軍時代第199章 要積累經驗第182章 轉戰第500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恢復常規戰第264章 驕橫的談判第658章 天空戰記四十五第542章 後勤之都是意想不到第177章 講課感受第814章 最後一戰開始第361章 標書擱置第585章 中尉日記十六第475章 行動基調第163章 真相和策劃第62章 老兵的搖籃第516章 後勤之貨幣使用第648章 天空戰記三十五第512章 後勤之要變革第745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六第11章 軍火專家第239章 金融體系第73章 二號基地第9章 青皮混混第377章 戰爭反應第97章 提出條件第453章 頑強的蘇聯英雄第617章 天空戰記十三第611章 天空戰記七第57章 血色長槍隊一第230章 我有東西給你看第475章 行動基調第750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一第702章 天空戰記七十三第688章 戰爭之前的故事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547章 西南之分析第334章 準確的分析第574章 中尉日記五第84章 意料中的事第155章 總結會二第783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四第367章 六合營第577章 中尉日記八第37章 擴大機會第475章 行動基調第644章 天空戰記三十一第584章 中尉日記十五第786章 永遠的第一突擊中隊二第95章 南苑之戰五第764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五第115章 我們寫歷史第374章 中國母親第215章 試刀失敗第690章 結局第25章 葉奮韜的佈置第217章 今後的對手第288章 衡陽之戰第292章 空軍是制勝的關鍵第654章 天空戰記四十一第226章 郭長年第24章 算賬第42章 薊州大溶洞第408章 近坦61旅第21章 義結金蘭第127章 日本暗殺團第821章 對戰的南路第583章 中尉日記十四第54章 溶洞完工第410章 蘇軍的反擊第157章 公大七廠一第113章 北平攻略第16章 青黴素的回報第669章 天空戰記五十六第26章 插曲第265章 談判原因第615章 天空戰記十一第596章 歐亞分離計劃五第745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六第90章 南苑之戰三第480章 北方四島第632章 中華後勤保障的理論來源第24章 算賬第694章 天空戰記六十五第350章 作戰編制第665章 天空戰記五十二第680章 輕鬆的戰略會議第74章 血洗計劃第322章 受惠者第277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551章 西南之城市戰結束第9章 青皮混混第297章 港口之戰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76章 學生軍第701章 天空戰記七十二第750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一第67章 紀念碑的要求第864章 國防部長的作用第557章 研究之要聽到呼聲第383章 烏蘭巴托
第506章 後勤之常備軍時代第199章 要積累經驗第182章 轉戰第500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恢復常規戰第264章 驕橫的談判第658章 天空戰記四十五第542章 後勤之都是意想不到第177章 講課感受第814章 最後一戰開始第361章 標書擱置第585章 中尉日記十六第475章 行動基調第163章 真相和策劃第62章 老兵的搖籃第516章 後勤之貨幣使用第648章 天空戰記三十五第512章 後勤之要變革第745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六第11章 軍火專家第239章 金融體系第73章 二號基地第9章 青皮混混第377章 戰爭反應第97章 提出條件第453章 頑強的蘇聯英雄第617章 天空戰記十三第611章 天空戰記七第57章 血色長槍隊一第230章 我有東西給你看第475章 行動基調第750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一第702章 天空戰記七十三第688章 戰爭之前的故事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547章 西南之分析第334章 準確的分析第574章 中尉日記五第84章 意料中的事第155章 總結會二第783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四第367章 六合營第577章 中尉日記八第37章 擴大機會第475章 行動基調第644章 天空戰記三十一第584章 中尉日記十五第786章 永遠的第一突擊中隊二第95章 南苑之戰五第764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五第115章 我們寫歷史第374章 中國母親第215章 試刀失敗第690章 結局第25章 葉奮韜的佈置第217章 今後的對手第288章 衡陽之戰第292章 空軍是制勝的關鍵第654章 天空戰記四十一第226章 郭長年第24章 算賬第42章 薊州大溶洞第408章 近坦61旅第21章 義結金蘭第127章 日本暗殺團第821章 對戰的南路第583章 中尉日記十四第54章 溶洞完工第410章 蘇軍的反擊第157章 公大七廠一第113章 北平攻略第16章 青黴素的回報第669章 天空戰記五十六第26章 插曲第265章 談判原因第615章 天空戰記十一第596章 歐亞分離計劃五第745章 天空戰記一百二十六第90章 南苑之戰三第480章 北方四島第632章 中華後勤保障的理論來源第24章 算賬第694章 天空戰記六十五第350章 作戰編制第665章 天空戰記五十二第680章 輕鬆的戰略會議第74章 血洗計劃第322章 受惠者第277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551章 西南之城市戰結束第9章 青皮混混第297章 港口之戰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76章 學生軍第701章 天空戰記七十二第750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一第67章 紀念碑的要求第864章 國防部長的作用第557章 研究之要聽到呼聲第383章 烏蘭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