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時事評論

《紀事報》接着說道,就修養言,民主政治的原則是講理,喜歡打的朋友何必競選國大代表?要講理就得聽反對的意見,不願意聽反對的意見的人何必競選國大代表?民主國家的會議代表,都應具有某種水準以上的教育素質。

我們應維持這種水準,我們應提高代表的素質以符合這種水準,我們不應降低這種水準來遷就代表的素質!

這次國大開會之糟,業已衆口一辭。但是大家都在議論國大代表的品質,而很少有人追究這一個失敗的國大的責任應由誰負。

這次國大開會情形如此之糟,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國大代表所負的責任小,20年實行訓政的執政黨應負的責任大。

議會的成就如何,就得看議員的素質如何,議員的素質如何又得看選民的素質如何以及國家政治上的風氣如何。

選民的素質高,產生出來的代表的素質自然也跟着高,國家在政治上的風氣好,選舉的成績自然也跟着好。

在這次的大選活動中,無論選民或競選人,大多數都是在20歲至50歲之間的公民,這些選民與競選人的素質的高下,不能不說與20年來執政黨訓政的成績有關。

衆所周知,這次國代和立委的選舉,弊端百出,弄到發生命案、選官被控、絕食擡棺,笑話之多,開中外古今紀錄。

選舉的成績如此,執政黨對於這20年來訓政的這段歷史,何以交代?再說代表素質,今日國大代表的素質,難道都是理想的嗎?難道都夠得上國家的水準嗎?

假如國內還有素質更好的公民,何以那些素質更好的公民無法產生,因之使國家的政治水準得以隨之提高?執政黨對於此點,有何自解?

我們很坦白的說,從這次國大選舉和國大開會情形來論,執政黨20年的訓政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了

!執政黨要是有勇氣,對於這點應當坦白承認。

也許他們看到這二十幾天來國大的情形,內心裡也在慚愧。

行憲以後,實際上掌握權力的黨還是執政黨,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拿出良心來,拿出勇氣來,全盤改變作風,真正替這個國家做點事情。

只有以國家爲第一,才能大公無私。

只有大公無私,才能在政治上有所成就。

只有有成就的人、團體、黨派,才能在這時代的洪流中立腳!

大家都說,現在中國,除了蔣公,還有什麼人可以出任總統呢?這個問題實際上包括着兩個問題:

一、在現實的政府政局裡,還有哪一個人能有像蔣公所有的那種統籌全局的權力呢?

二、競選就是一種比賽,也可以說是一種挑戰。現在有哪一個人敢起而與蔣公挑戰呢?

由這兩個問題,引起了一個更重要更基本的問題,這一個更重要更基本的問題也就是我們要進而研究的,即爲什麼在這樣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裡,在政府的統治下,除了蔣公之外,竟然沒有一個人,在聲望和權力方面,可以勉強和蔣公濟與並列的地位呢?

十幾年來,社會上對於中國的政局有一種籠統的印象,認爲當局御人,常採分而治之的辦法。

在黨務和教育方面,這一面有一個陳立夫,那一面就有一個朱家驊。

財政經濟方面,這一面有一個孔祥熙,那一面就有一個宋子文。

軍事方面,這一面有一個何應欽,那一面就有一個陳誠

派系方面,這面有一個cc系,那一面就有一個政學系。

使各方面都造成一種均勢的局面,大家都環繞着一個人,任何方面都再也跳不出第二個全國性的領袖人物。

這種情形,據我們所能瞭解的,對於要真正實行民主政治,實在是一種基本的、十分嚴重的缺陷。

因爲在一個民主國家中,全國性的領袖必不能僅限於一人。

所以我們看,在英國,保守黨有保守黨的黨魁,工黨有工黨的黨魁,兩個黨魁在個人的才能上容有高下之分,而在國家的活動中,都能保持獨立的地位,所以一旦丘吉爾內閣垮臺,艾德禮也一樣能起而組閣,掌握國家的大舵。

在美國,現在正忙大選,我們看,共和黨、民主黨、第三黨,都各擁有全國性的領袖,一旦事勢需要,均可起而執政。

假如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領袖,或者只容許產生一個領袖,這種國家絕對不夠條件推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純粹從政治制度着眼,這次我們選舉總統,是很滑稽的。我用滑稽兩字是因爲我想不出其他任何更適當的字眼。

總統選舉法裡雖然規定可以自由簽署提名,實際上那是給無黨派的獨立人士一種機會,以便沒有黨籍的獨立人士亦可競選總統,至於政黨方面,按照各國通例,其候選人仍應由政黨提出。

這次執政黨沒有提總統候選人,由簽署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也沒有發表競選演說,這些已是出乎常例,而最妙的,執政黨裡竟然有兩個人出來競選總統。

這算什麼一回事呢?我們學政治學的人簡直沒有法子解釋。

而尤其妙的,居正最初表示競選總統,其後又說不競選了。不競選,且罷了,還發表了一個聲明,說“餘不揣庸朽,偶聽朋友勸告,出而競選總統。嗣經記者圍繞,率作片面談話,雖曰吹笙引鳳,識者已竊笑矣。茲幸經本黨全會深切研究,鄭重決議,一致懇請總裁出而應選爲第一屆總統候選人。輿論既有所歸,說論衷於一是,餘身爲黨員,應即服從黨議,再不作競選言說,以淆觀聽

。”

讀了這個聲明,簡直使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居氏身爲司法院院長多年,總統之選,何等鄭重,而忽競忽不競,真是使人迷惑;

而結果呢?讀者也許不免要捧腹大笑,因爲居氏仍舊是競選了!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說一句話:即今日政治上的人物,是如何的隨便!政治如此,安得不使今日一般青年對於政府失望!

這次參加國大的政黨,除執政黨以外,還有青年黨和民社黨。這兩個黨這次都沒有人蔘加競選總統,這也是奇怪的事情。組織政黨的目的何在?曰,希望掌握政權仰可實現本黨的政策耳。

競選總統,本黨不提候選人,而卻去支持他黨的領袖,政黨史上,事不多見。

去年4月,國、民、青三黨共同執政,共同擁戴蔣公,是猶可說,現在行憲,三黨各自獨立,法理上的立場已變,哪還能承襲三黨共同執政時代的作風?

曾琦還要發表聲明,說什麼總統要具五個基本標準,五個附帶條件,真可謂其臭不可聞也。

假如這批臭蟲都趕不出中國的政治舞臺,請問中國的政治哪有清明進步的一天?

關於副總統,執政黨一黨有四位候選人,其不合理,正如執政黨一黨有二人競選總統一樣,已詳前論,此處不贅。

嚴格言之,執政黨應當只提一個人出來競選副總統,現在擱起不管,聽他們去自由競爭,無非顧全事實。

由此可見,今日中國的政治,一切還是以顧全事實爲主,以顧全制度爲次。在這種政治作風之下,還談得上什麼實行憲政。

關於選舉副總統,在國大代表之間,我們最容易聽到的一種論調是:“糟糕,這幾位候選人都是朋友,叫我到底選了哪一個好呢?”

我們願意告訴代表諸君:“你們錯了!人民選舉你們,是委託你們,要你們替他們挑選一個最好的副總統,你們不應當從朋友交情的觀點來作投票取捨的標準。

你們這種話,初聽好像沒有什麼?細加研究,就十分嚴重,因爲這牽涉到你們對於代表職責有無基本的認識了。

第580章 中尉日記十一第800章 停戰談判起因第605章 天空戰記一第698章 天空戰記六十九第469章 八大支柱第62章 老兵的搖籃第456章 橫掃中亞第500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恢復常規戰第78章 德國的觀點一第248章 首席談判代表第378章 首戰戰果第300章 張家口之戰第533章 後勤之鐵路的侷限第561章 後勤之無小事第220章 南下第564章 安南政策之不能操之過急第87章 英國人的觀點四第688章 戰爭之前的故事第693章 天空戰記六十四第876章 批覆第476章 百年大計第88章 南苑之戰一第257章 復仇之戰第556章 研究之不能各自爲政第707章 天空戰記七十八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435章 收服勘察加第429章 新規劃第869章 消極措施第336章 國外教官第852章 國家戰略如此第840章 轉折點第529章 後勤之如何保障第640章 天空戰記二十七第31章 訓練開始第95章 南苑之戰五第567章 安南政策之沒有速勝的理第518章 後勤之注意安全第481章 重要人物第199章 要積累經驗第792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七第795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第783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四第135章 冀東大暴動一第325章 我回來了祖國第587章 中尉日記十八第204章 裝甲車輛第384章 非常規戰術第54章 溶洞完工第75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七第79章 德國的觀點二第641章 天空戰記二十八第524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結束第371章 不是一個理念第714章 天空戰記八十五第38章 婚禮需要禮花第15章 雜貨店的用途第511章 後勤之糧秣第726章 天空戰記九十七第89章 南苑之戰二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649章 天空戰記三十六第557章 研究之要聽到呼聲第203章 飛機議題第658章 天空戰記四十五第237章 攻克三河縣城第672章 天空戰記五十九第751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二第129章 軍統訓練人員第326章 穿梭的范登堡第147章 民間鋤奸團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731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二第392章 重新飄揚的國旗第647章 天空戰記三十四第346章 蒙古內衛旅第139章 戴奧特事件二第754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五第97章 提出條件第770章 天空札記一百五十一第53章 搞大了第47章 平安城鎮第773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四第674章 天空戰記六十一第497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不計代價第61章 黑字游擊隊第302章 充分的準備第718章 天空戰記八十九第219章 方方面面第831章 險象環生第328章 兩個拳頭第597章 停戰協議一第224章 知己知彼第295章 可以放手幹了第481章 重要人物第783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四第41章 市外武裝第771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二第231章 淚眼第590章 法理之辯
第580章 中尉日記十一第800章 停戰談判起因第605章 天空戰記一第698章 天空戰記六十九第469章 八大支柱第62章 老兵的搖籃第456章 橫掃中亞第500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恢復常規戰第78章 德國的觀點一第248章 首席談判代表第378章 首戰戰果第300章 張家口之戰第533章 後勤之鐵路的侷限第561章 後勤之無小事第220章 南下第564章 安南政策之不能操之過急第87章 英國人的觀點四第688章 戰爭之前的故事第693章 天空戰記六十四第876章 批覆第476章 百年大計第88章 南苑之戰一第257章 復仇之戰第556章 研究之不能各自爲政第707章 天空戰記七十八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435章 收服勘察加第429章 新規劃第869章 消極措施第336章 國外教官第852章 國家戰略如此第840章 轉折點第529章 後勤之如何保障第640章 天空戰記二十七第31章 訓練開始第95章 南苑之戰五第567章 安南政策之沒有速勝的理第518章 後勤之注意安全第481章 重要人物第199章 要積累經驗第792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七第795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第783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四第135章 冀東大暴動一第325章 我回來了祖國第587章 中尉日記十八第204章 裝甲車輛第384章 非常規戰術第54章 溶洞完工第75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七第79章 德國的觀點二第641章 天空戰記二十八第524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結束第371章 不是一個理念第714章 天空戰記八十五第38章 婚禮需要禮花第15章 雜貨店的用途第511章 後勤之糧秣第726章 天空戰記九十七第89章 南苑之戰二第510章 西南的最終方案第649章 天空戰記三十六第557章 研究之要聽到呼聲第203章 飛機議題第658章 天空戰記四十五第237章 攻克三河縣城第672章 天空戰記五十九第751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二第129章 軍統訓練人員第326章 穿梭的范登堡第147章 民間鋤奸團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731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二第392章 重新飄揚的國旗第647章 天空戰記三十四第346章 蒙古內衛旅第139章 戴奧特事件二第754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五第97章 提出條件第770章 天空札記一百五十一第53章 搞大了第47章 平安城鎮第773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四第674章 天空戰記六十一第497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不計代價第61章 黑字游擊隊第302章 充分的準備第718章 天空戰記八十九第219章 方方面面第831章 險象環生第328章 兩個拳頭第597章 停戰協議一第224章 知己知彼第295章 可以放手幹了第481章 重要人物第783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四第41章 市外武裝第771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二第231章 淚眼第590章 法理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