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

叢臺自戰國時起便一直是趙國的象徵,邯鄲的象徵。除此之外,叢臺也是兵馬大權的象徵。昔日趙武靈王效法胡族,在盛行車戰的時代引入胡服騎射之法,當時的練兵之地便是叢臺。

而現在,叢臺是燕北驍牙軍的練兵之地。

叢臺與其說是一座閱兵臺,更像是一座小城,外部有引滏水形成的護城河環繞,內裡城高六丈,皆以實土夯成堅實無比,上有城垛射臺,遠遠望去便能看到數以百計的叛軍立於城垛兩旁持弓架弩,槍矛林立。

這是個封閉的練兵場!

魏攸一路隨燕北靠着兩腿走過半座邯鄲城,走到叢臺之外時便聽着遠處叢臺之內傳來赫赫耀武之音,心中不由暗笑,終於還是來了。

燕北帶自己走到這裡,必然是爲了給自己個下馬威。顯示自己好似土霸王般的實力。

不過一路走來,魏攸也確實對燕北的認識更上層樓。邯鄲城談不上什麼治理,無非是一切依照先前的政令罷了,不過燕北敢不帶一個護衛一路穿過邯鄲城走到這裡,街巷偶然遇見的百姓居然還會退到路旁向他笑着行禮。

不得不說,燕北把這個叛軍首領做的好似真正的縣尊一般,這就已經值得魏攸去高看一眼了。

而當魏攸跟隨燕北步入叢臺之後,登時間瞪大了眼睛。這裡的一切,與他所想象的有很大差距!

他是從幽州來的,自古以來幽冀燕趙故地便是天下強兵的出處,更兼得如今幽州有公孫瓚那樣的傑出人物,麾下千餘白馬義從可謂精銳,本來魏攸以爲什麼樣的兵馬他沒見過,燕北的下馬威嚇不倒他。

可步入叢臺之後他不再這麼想了。

叢臺之內的兵馬與外面的叛軍截然不同!

這是一支近兩千人的重步卒,人人穿一層皮甲套一層大鎧,各個健壯精神,重近三十斤的鎧甲穿在他們身上輕若無物,輕裝的刀盾卒提着十餘斤的大盾繞着高臺奔走如飛,持着丈餘長矛的步卒負甲持兵層層推進,更有甚者……穿戴兩層鎧甲還揹負重弩長矛的軍士仍舊行動自如!

“燕,燕將軍,那些弩兵全身甲冑,怕是要有七十斤吧?”

燕北帶着魏攸一路走上高臺,在最上面的亭臺中能夠將整個叢臺盡收眼底,聽到魏攸如此發問,燕北笑了,探手指着正在訓練的弩兵說道:“一雙大鎧重四十斤,重弩與三十矢重二十七斤,一干長矛十二斤,若在加上鐵兜鍪,剛好七十斤。”

驍牙成軍二月,正常情況兵員是很難達到這種素質的,只不過燕北的軍隊並非新軍,而是從各個郡縣提出最驍勇善戰的精銳,雖然現在還無法達到精銳兵馬以一當十的戰鬥力,但在軍士的身體素質與裝備上,燕北有信心與整個天下最尖端的武力一爭高下。

這已經超越了常規軍士的配置了,在東漢王朝已經顯露出頹態的如今,漢軍仍舊維持着精兵政策。因而這支軍隊還尚未顯露出太大的特別。但燕北不知道的在不久的將來,皇權旁落,各地兵馬蜂起,經歷最早的權力爭奪之後各地軍閥能夠募集到更多的兵員,卻也很難拿出足夠的甲兵來裝備他們。

到那個時候,驍牙軍這支在如今就顯示出絕對豪華的武力,又會給世人帶來多大的震驚呢?

招呼魏攸落座,燕北這才問道:“敢問魏兄,幽州劉公派您前來見我,那是否也同時向峭王蘇僕延、烏桓王丘力居等人派遣使者,寬恕他們的罪責?”

問到這種事情,魏攸有些尷尬,不過這種表情只是一閃而逝,旋即正色道:“不錯,劉公已經派出鮮于輔、鮮于銀兄弟分別拜會蘇僕延與丘力居,讓他們罷兵回到屬地了。”

不待魏攸再說什麼,燕北便閉上眼睛長出了口氣,搖頭說道:“依照烏桓人的德行,他們在漢地一番掠奪早夠烏桓數年之用,只怕使者一說,他們便馬不停蹄地一路北上,張公與張舉只怕是攔都攔不住,沒了烏桓人的拱衛,就憑他們那幾千兵馬,恐怕朝廷兵馬一來便要將他們擊敗了!”

“燕將軍所言極是。”

燕北起身指着叢臺之下的操練的兵馬再度問道:“魏兄遍觀燕某之兵,如何?”

“燕將軍尋常之兵,足矣與漢軍老卒相提並論,若是叢臺之內精兵可過一萬,恐怕擊敗十萬烏桓人也並非難事。”

當魏攸見到燕北的驍牙軍,內心自然是有一番計較的,這樣的兩千人,足矣在狹路相逢的戰場上擊潰烏桓兵一萬!

“吾欲將這支兵馬送與劉公拱衛薊縣,連同燕某麾下萬衆,各個將領,全部送與劉公。”燕北咬了咬牙,有些發狠地說道:“燕北縱橫幽冀一年有餘,就落下這麼點家底,願全贈與劉公,唯獨所求便是劉公在來年春天接納我部兵馬入幽州,無論是驅使他們征戰也好,讓他們解甲歸田也罷,願劉公能妥善安置他們便是。”

“中山張公於燕某有恩,即便他必然落敗,即便烏桓人見利忘義,燕某卻不能眼睜睜看着張公落個兵敗身死的局面。燕某這輩子活得雖少,卻也因緣際會縱橫冀州三百餘日,攻城奪地,募好男兒於麾下而戰,攻陷城池二十有餘,擊潰敵軍數萬有奇,雖非豪傑,亦可留名於世,但憑名號護佑一郡一縣,死不足惜!”

“然麾下兒郎爲某賣命,吾決不可誤了他人性命。燕某爲遼東人,聽過劉公之賢名,如能將他們託付於劉公之手,不求富貴但求下半生無災無禍,燕某來日於九泉之下亦能瞑目。還望魏兄回還薊縣時,能將在下之願望如實轉述劉公,至於是否全在劉公定奪,若有來世,便投劉公門下爲一犬,亦願報效劉公恩德!”

“這……難道燕將軍還要爲叛軍而戰?”魏攸聽出燕北言語中已萌生死志,不禁大急道:“燕將軍,那叛賊必然落敗,實不相瞞,在下出發之時,朝廷已派遣中郎將孟益領軍愈萬出征漁陽,騎都尉公孫瓚亦領軍三千騎從攻,您又何必在此時北上誤了性命!”

說來也有意思,魏攸開始聽到燕北想要率萬衆投入劉虞門下時,尚有不願。但此時此刻得知燕北從一開始便只是想要爲手下這萬餘兵馬謀劃,自己早已做出隻身北上的打算,卻又替劉虞感到可惜。

燕北不說才華橫溢,但觀其領兵練兵,甚至人品上都絲毫不差於幽州的那些從事,而在用兵練兵一道上的成就在魏攸看來並不弱於騎都尉公孫瓚絲毫。

這樣的人,若能安心在劉虞麾下做事,未嘗不是一件美談。

“魏兄不必多說,燕某雖不懂大義,不是英雄,但也明白何爲言必信,何爲行必果。往日裡吾與張公曾有齷齪,張公卻不掛懷,甚至仍舊以燕某爲將,只求燕某不負於他。此等恩等,同於再造。若無張公,又何來如今威風赫赫之燕北?燕某雖無助張公破敵之勇,然與張公君臣一場,爲其效死之事,還是可做的!”

魏攸抿了抿嘴,張開口卻最終沒再說出什麼,只是起身走到一旁,緩緩躬身下拜,面容嚴肅地說道:“在下回還薊縣之時,定然將壯士之心全盤託於劉公,必爲壯士說項。然以劉公之仁厚,壯士不必擔心,無論事成與否,都會善待你的部下!”

燕北重重點頭,這才起身說道:“多謝了!”

正事言罷,燕北這才招呼從人置辦酒席於叢臺之上,看到魏攸面容仍舊有些不忍,笑着寬慰他道:“您不必在意這件事情,只要到時能將燕某的意願如實告知劉公便可以了。劉公所求爲邊郡安定、百姓所求爲躲避戰禍、張公所求起兵出口惡氣、燕某所求也不過是成仁之心罷了。”

“如果這件事能做成,則是各人所求均能得之,皆大歡喜又有何樂不爲呢?”

魏攸搖頭苦笑,再度對燕北下襬道:“我曾以爲這種氣度只有名門冠族的子嗣才能培養的出來,卻不想今日竟在這武靈叢臺見到,您是如先漢時田橫般的人物,若您的部下知道您有如此氣度,哪兒會不爲您效死。魏某自嘆不如您啊!既然您有所求,魏某也不好相勸,若您真的死於北方,魏某自會爲您收屍,年年祭拜不斷香火。”

“哈哈哈!如此甚好,燕某在地上時二十年間憑兩手打出如今局面,方可吃飽穿暖,若到了地下還能有人年年祭拜,大丈夫如此夫復何求?”

燕北與麴義上一次在叢臺之上不算相談甚歡,但這一次與魏攸在此地雖然不過認識一日,卻好似結識數年的知己好友一般,觥籌交錯讓人只恨生不逢時。

任何時代,任何時期,人品總是人們相交的先決條件。在魏攸看來,燕北在張純得勢時與其產生恩怨,卻在其失勢時鼎力相助甚至不惜拼上性命,足可稱之爲高義。

越是敬佩燕北,便越不願讓他隻身赴死。這樣的男人應該活着,活在拱衛他的朋友中間。

魏攸更希望他能真的活下來,效忠劉虞。對待德行不足的張純燕北尚能如此,若是德高望重的劉虞能與之交心,至少幽州之地便可再加上一道保險,有這樣一個挽大廈之將傾的人物留在幽州,足矣庇佑幽州數十萬百姓啊!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奪鹿侯的野望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二章 籌備兵馬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十五章 短兵相接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
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奪鹿侯的野望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二章 籌備兵馬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十五章 短兵相接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