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

太尉府沒什麼雅緻的山亭水榭,宅院比起三公府這個名字,更是顯得有些簡陋。

燕北到府中時劉虞正在廳中會客,他便只好在外等候片刻。

彷彿每一次前來薊縣都總能交上些許好運,請戰冀州平黑山的事做成了,州府還會給支應些許糧草;遼東郡無糧可食的難題也被解決,千匹白馬一次販給公孫瓚,八萬石糧草只怕要往返運送十幾趟才能全部進入遼東倉。

雖然討要劉關張被公孫瓚拒絕,不過是摟草打兔子臨時起意罷了。

更何況,至少這次也和劉關張拉近了一點關係。

與人交往,自然要認真投其所好,如那張飛喜好烈酒,那燕北便可以將自己變成他的酒友;關羽對操練兵馬感興趣,燕北同樣可以做他關雲長戰事中的良師益友。

及至此刻,燕北已經做好了平定冀州黑山亂的所有準備,只待回遼東整軍。

這時,從劉虞廳中走出一個少年,用混着好奇的複雜眼光看了燕北一眼,經過他身旁時微微矮身拱手道:“燕校尉請進吧,父親叫你了。”

“哦?”燕北看着這個稱劉虞爲父親的少年,點頭說道:“多謝公子。”

無論他是誰,稱劉虞爲父親便是真正的公子,三公太尉之子。

劉虞的兒子有些靦腆,向燕北點頭後便快步走出府邸,看上去好像有什麼急事般……或許他並沒有急事,只是在燕北有些緊張。

這小子還挺怕生,燕北搖頭笑着便走到門口拱手朗聲道:“屬下燕北,拜見劉公。”

話音剛落,便聽堂中傳來劉虞的聲音,“進。”

燕北走入堂中,卻見劉虞早佈置好了几案,鼠毫擱置一旁深吸了口氣目光定定地看着燕北,開口道:“坐罷,愣着做什麼?”

說實話,像燕北這樣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很少說遇見誰會緊張。但當他面對面坐在劉虞旁邊時,必須承認,他總會覺得緊張。

這種緊張源於燕北內心深處的不安,他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反骨,先後參與兩次造反,又殺了假天子張舉。這種經歷令他每次看到劉虞的時候頭腦裡最會想,劉虞會不會覺得自己也想殺他?

如果劉虞真這麼想怎麼辦?

他會不會殺我?

“在思慮什麼,皺着眉頭,老夫這身衣服就這麼有礙觀瞻麼?”劉虞臉上帶着佯怒,這纔有幾分撒氣意思般問道:“上次離開,怎麼派人送給老夫幾匹錦緞?”

燕北迴過神笑道:“還不是看劉公衣襟上有補丁,便拿幾匹布做衣服。”

“有補丁怎麼了,你們這些年輕人身居高位便不知節儉,安知恭儉莊敬方爲禮教?”劉虞的反映把燕北都嚇着了,這怪老頭兒是怎麼了,開口怎麼劈頭蓋臉就吵人呢?接着便聽劉虞嘆了口氣臉上帶着疲憊說道:“老夫問你,此次奔赴冀州平叛,你心裡有幾分把握?”

燕北這時纔回過來味道,劉虞剛纔是在這兒吵兒子呢吧?怪不得那小子走的時候一臉的靦腆,八成以爲自己在外頭聽到什麼了。不過那也不管燕北的事,他拱手說道:“勝負之事尚且不知,這要等燕某出幽州與叛賊交兵後才知曉。”

劉虞點頭,隨後問道:“你爲何要在州議時選公孫將軍麾下將領,那個劉玄德很有才華麼?”

“當然有才華,不然屬下爲何要他。”燕北點頭說道:“玄德麾下關張二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是蓋世虎將啊!在遼東險些將我斬於馬下……那個朝廷的中郎將孟益原本爲我俘獲,又被他們三人救走,公孫瓚在陽樂也是一樣,不瞞您說,戰場上我見到他們就心驚膽戰。”

劉虞笑了,對燕北說道:“差點把你斬了你還敢把他們帶在身邊?”

“那時候是各爲其主,現在一起爲劉公做事,燕某有什麼怕的?”燕北不屑地撇嘴,抱怨道:“可惜公孫將軍不放人,我也沒辦法。”

“你們都是朝廷的官員。”劉虞責怪地說了一聲,聽到劉備三人只是有武藝懂戰陣後臉上明顯有幾分失望。隨後才語調溫和地說道:“你在遼東做的不錯,兵馬錢糧自給自足,開礦採鹽。州府如今一直有流民涌入,安置百姓是極大的開銷,等中原安定州府有了朝廷支應,遼東郡的官俸老夫會補給你的。”

聽劉虞這麼一說,燕北都不想去冀州平亂了。道路打通那你豈不是還要我遼東將收上的賦稅繳納給州府?那不還是虧本的買賣!

不過這話不能和劉虞說,他只好應諾,臉上還要裝出一副喜不自勝的模樣。

“你是有才能的,老夫本以爲遼東落到你手裡會民怨四起,不曾想過會有如今模樣。”劉虞點着頭算是誇讚,接着道:“等冀州平定,你要好好去屬國上任校尉,爲朝廷安撫烏桓人,不要欺壓他們,保護上谷郡互市與烏桓國之間的道路。幽州再禁不起禍亂,你可知曉?”

“諾。”燕北拱手道:“劉公放心,燕某在一日,烏桓便不敢亂。”

“老夫想要的不是他們不敢作亂,還是不會作亂。”不知是不是燕北的錯覺,今日的劉虞看上去即爲疲憊,“幽州東鄰夫餘、高句麗、沃沮、濊貊,境內有烏桓國,北方有鮮卑部落上百,歷來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鮮卑尚有邊塞可阻,境內烏桓又能讓誰來阻呢?烏桓國東來一馬平川,歷來鮮卑南下可爲邊塞阻攔,可烏桓西進卻會禍及冀、青、徐三州……老夫要的,是他們不會叛亂。”

老人家心真大啊!

“劉公恕在下直言,若想永絕禍患,只需遣兵馬將他們殺光……除此之外,指望外族不反叛,不可能。”燕北把話說的相當武斷,伸出幾個手指在几案上點着說道:“烏桓人不事農桑,只會放牧,可塞內沒有馬場,他們的部落每年春夏都要趕着馬匹牛羊出塞,到了秋天冬天,沒有糧食就只能搶奪。搶奪誰?自然是漢家百姓。”

劉虞看着燕北,臉上帶着玩味笑容道:“是不是邊塞人都這麼想?公孫伯圭也是這般說辭,但老夫覺得未必……朝廷已經太難了,涼州的羌亂到現在尚未平息,單單以幽州之力,根本無法完成你們的覆滅烏桓的構想。自有漢以來四百年,漢胡之爭從未平息。匈奴也好、鮮卑也罷,甚至烏桓、西羌、山越,與這些胡夷無論哪一次作戰,無論勝敗皆要傾一國之力。可現在朝廷能傾盡國力來支應幽州與烏桓作戰嗎?”

燕北搖頭,連鬧到三輔的羌人朝廷都傾不出一國,又何況烏桓呢。

“不能再打了,對待烏桓,只能剿滅叛亂者,安撫順從者,引胡爲己用,以胡制亂,以胡制胡,這便是幽州基業的根本。老夫深受先帝大恩得以歷任要職,當盡力爲朝廷分憂。”劉虞搖頭說道:“朝廷的綱常混亂老夫管不了,但幽州不能亂下去……燕校尉,你就是老夫用來制胡的胡!”

“啊?劉公,燕氏列祖列宗在上,我滿門皆爲漢人,何來成了胡?”

“老夫知道你是漢人,但你比胡人更令胡人害怕,更比胡人有能力驅使胡人。”劉虞正色看着燕北道:“烏桓王丘力居怎麼心甘情願地幫你從遼西向遼東運送糧食?”

燕北癟着嘴不說話了,他感覺這個好似溫和的怪老頭心裡頭彎彎繞繞很多,自己做的那點事情什麼都瞞不過他。沉默半晌才問道:“那您說想要燕某怎麼做吧。”

“你要招募一支烏桓人馬參與平亂,交好烏桓國內的貴族,拉攏一部分。”劉虞緩緩說道:“讓他們能爲你所用,然後活着從冀州回來……”

劉虞還沒說完,燕北就點頭說道:“然後試着控制丘力居,如果丘力居不聽話就策動烏桓國內的混亂,最好再讓烏桓王的繼任者打的不可開交,扶植出一個更好控制的人選,進一步削弱烏桓國力,甚至可以在烏桓同時支持幾個王,讓他們共存下來形成幾個分裂的烏桓國。”

這一次輪到劉虞驚訝了,他不但驚訝還很憤怒,“這……誰教你的,老夫就是想讓你與外族通商,讓他們臣服即可,你這豎子竟要壞了屬國,若皆似你這般行事我大漢信義何在!”

“好好好,屬下遵命。”

燕北左右看看,誰知道是哪個怪老頭給我激出這種想法,又是交好烏桓貴族又是拉攏一部分的,嘁!

“燕校尉還沒有字吧?”劉虞說着,將案几上那一副寫在蔡侯紙上的字提起晾晾,這纔對燕北說道:“老夫是你的長者,於你出征之前,爲你取字,以取大勝回還之意。”

說着,劉虞將字收起來卻不交給燕北,說道:“表字仲卿,願你效仿衛將軍的志向,爲大漢平外寇禦敵悔。”

燕北應諾,有表字這種事讓他險些咧開了嘴笑,想伸手去拿卻又覺得有礙法度,只得正襟危坐眼巴巴地等着劉虞給他。

劉虞壓根就沒打算給他,開口說道:“行了,時候不早你便回遼東準備出征吧,讓你在遼東的家僕爲你修宗廟,待你大勝歸來,老夫親自去遼東爲你加冠取字!”

ωωω☢Tтkд n☢C○

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
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