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

“政府部門也經過了較大調整。在重新設置政府部門的時候,帝國廣泛參考了當時弗菻國家的制度。弗菻國家擁有悠久的貴族與國君議政的傳統;資本家崛起後,英格蘭又是最早發生社會革命的國家。在這方面,當時確實比大明走的更遠,值得借鑑。”

“首先,被取消的是吏部。在現代制度中,中央政府部門與各省行政長官的權力大爲擴大,原本用來限制他們權力的吏部變得不再必要,被撤銷。禮部被改組爲禮儀委員會,不再是政府部門,而是成爲專門負責皇族相關事務的宗人院的下屬機構。”

“刑部與大理寺被改組爲司法部、警察部,判決權力交由國會上院;工部被拆分成許多部門,比如建設部、……;……。”

“與軍事有關的部門變化很小,甚至可以說,從昭帝在復興歷48年、建業7年改革後到現在,四百多年過去幾乎沒有變化,只是大都督府被改名軍事委員會,又增設了辦公廳作爲對外發布信息、與外國或屬國進行軍事交流的部門,沒有其他變化。”

“地方政府的權力有所擴大。畢竟,建立了遍佈全國的鐵路交通和有線電報系統後,在當地民意不普遍支持的情況下,造反或割據是不可能成功的,沒有必要像古代一樣太過防範。從365年開始,正式實行分稅制,府縣、省、中央各自擁有了固定稅源,能夠進行公共設施建設、自主招聘公務員、實行社會福利等。當然,要經過議會批准。”

“逐步建立完備的小學、中學、大學教育體系。在大明之前,拂菻的普魯士王國已經開始建立類似的教育體系,但只針對容克貴族,針對平民要晚於大明。我們現在並不能十分準確地知道恢復帝國秩序的領導者爲什麼要這樣做,或許是爲了爲工業提供更多的技術工人,或許是爲了選拔普通民衆中的優秀人才。總之,他們建立了完備的教育體系,而且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

“不過,與過去相比變化最大的,是以下兩方面:法律體系的改革與大量國有企業的設立。以上所有改革,都沒有這兩方面的變化大。”

“司法職能徹底從行政體系中分離出來,縣、府、省三級設立法院。法院分爲三類,民事法院,刑事法院與簡易法院。其中簡易法院負責審理涉及金額在5萬元以下的民事糾紛或行政處罰。爲降低簡易法院的訴訟成本,保證公平,要求所有民事糾紛必須在一個月內結案,行政處罰必須當庭做出判決;不允許請律師,所有案件必須當事雙方自訴;對舉證的要求相對簡化。僅有府縣兩級擁有簡易法院,省級並不設立。”

“簡易法院方便了民衆處理糾紛,但也導致許多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比如在簡易法院設立初期,經常需要審理菜市場的大媽們多拿一個雞蛋少拿一根菜的糾紛,鬧得法院不勝其擾,但又不能拒之門外。而且這種糾紛根本談不上舉證,很難保證判決準確。法官爲了儘快判決這樣的案子,乾脆採用抽籤的方式,抽到誰就判誰贏。後來這種判決方式泄露出去,引起輿論大譁。幸好泄露時民衆已經不會因爲一個雞蛋去簡易法院打官司了,要不然憤怒的民衆會把簡易法院拆了的。”

“國有企業,最早出現在建業年間。太祖在位時,並無類似於現代工廠的機構,只有單個的工匠,分爲官屬與平民兩種,國家需要建設工程或者需要製造器具時招募工匠幹活。昭帝即位後,創造性的設立鋼鐵廠,最早出現現代工廠。”

“鋼鐵廠最早是國有工廠,但昭帝於復興歷49年、建業8年進行改革,將大部分工廠、礦場改爲私人企業。不過,這些工廠名義上是私人企業,但實際上卻是貴族企業。所有股份均屬於皇帝與貴族,且股份不能轉讓。”

“第一次社會革命後,新進崛起的大資本家入股這些企業,通過壓低工人工資、提高部分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售價的方式,撮取了鉅額利潤。第二次社會革命後,爲保證社會公平,讓國家擁有更多的財源能夠實行社會福利,重建帝國的領導者們又將許多企業重新變成國有,或國家控股。”

“原來如此。”看到這裡,允熥嘀咕道:“我說呢,怎麼作爲統治者的大學生的晉升方式有兩種,一是議員/行政官員,二是國有企業。原來即使實行了這樣的制度,也與拂菻國家不一樣,仍然是國家主導。換一種說法,就是權力仍然控制資本,而不是像拂菻國家那樣資本控制權力。”

嘀咕完這句話,他停下來喝了一杯水,又揮舞蒼蠅拍打死了兩隻一直干擾他看書的蒼蠅,之後才繼續看起來。

“……,介紹過帝國的政治制度後,我要再介紹一下帝國政黨政治的形成。”

“在新的選舉制度剛剛實行的時候,還沒有什麼政黨,城市裡當選的人都是平時名聲比較好的所謂‘善人’,而鄉下當選的都是流氓惡霸。這一時期鄉村同樣是很黑暗的,過去的封建大家族與地方貴族被一掃而空,農民又大多膽小怕事,往往被流氓惡霸嚇唬住,半是自願半是非自願將票投給他們;中央與省裡的檢查部門一時又難以監管鄉下。”

“後來,在第二次社會革命時期逃亡外地甚至海外漢洲的貴族陸續返回老家,在革命前與資本家勾結不深、在老家名聲不是太壞的人保住了貴族頭銜,他們與新分封的貴族一起掌控了鄉間,雖然自己不能競選下院議員,但鄉下的議員基本都聽他們的話。”

“不過,隨着民衆的教育程度越來越高,生活也越來越好不再在乎三瓜倆棗的,漸漸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手裡選票的意義,開始思考自己到底希望政府實行什麼樣的政策,思考自己應該選什麼主張的人成爲議員。”

“從這時起,候選人開始舉行大型集會,認真向選民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也開始攻擊競爭對手;議會真正變得有意義起來。當時已經年老體弱的幾位偉人看到這一幕十分高興,宣國公張子騫欣慰地說道:‘我們設立的制度,終於開始發揮作用了。’”

“候選人們的政治主張各有不同,但大概都能總結爲三大類,偏向平民,偏向企業主,主張在平民與資本家中間取得平衡。漸漸的,持有同一主張的議員聯合起來,形成了政黨。”

“最早出現的政黨是工黨。革命後重建的、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工會出身的議員最早聯合起來,成立工黨。工黨的主張非常簡單,提高工人工資,提高工人福利,不能隨意開除工人。因爲畢竟平民多有錢人少,當時工黨議員人數極多,聲勢浩大,提案基本都能通過。”

“很快,偏向企業主的政黨也誕生了,這就是共和黨。共和黨認爲也要注意企業主的利益。不過這個主張不能爭取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他們自己也知道;爲了對抗工黨,團結廣大民衆,共和黨舉起了民族/國家主義的大旗,提出國家間的矛盾大於同一國家內的企業主與工人之間的矛盾,國家政策要保證本國商品在海外銷售時比弗菻國家的商品更有競爭力,所以不能一味提高勞動力成本。”

“除企業主外,共和黨的主張也爭取到了一些白領階層的支持。因爲共和黨的主張與代表工人的工黨的主張完全相反,根本沒有調和的餘地,兩黨議員經常在會議中脣槍舌戰,甚至互相開罵、砸東西。國會上院不得不幾次修改議會議事規則,以防他們打起來。”

“隨後又誕生了中間派的政黨,團結黨。團結黨主張在工人與企業主的利益中間取得平衡。團結黨的支持者主要是一些小店主、小商販,要麼不僱傭員工要麼僱傭很少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小資產階級。即使小資產階級也是資產階級,當然不會支持工黨;但他們在與僱工的議價中又佔不到便宜,也不會支持共和黨,只能支持團結黨了。”

“從390年團結黨誕生後很多年,雖然也有其他一些小黨派,但都不成氣候,議員極少,形成了三黨並立的局面。有時候工黨佔優,有時候共和黨佔優,有時候團結黨佔優,輪番組閣。”

“黨報也在這一階段誕生。報紙最早出現在第一次社會革命前夕,前身是揭帖,有人發現售賣印有消息的紙張可以賺錢,於是創辦了報紙。後來大資本家與政客發現報紙能夠用來宣傳自己的理念,開始大規模發行報紙。第二次社會革命後,民衆一度對於報紙十分厭惡,即使向着普通民衆說話的報紙銷量也很低,要不是政府與企業輸血,都得關門倒閉。”

“黨報的出現讓報業重新煥發出生機。隨着全國性政黨的出現,爲了向潛在支持者宣傳自己的主張,各黨派開始發行黨報,許多支持者都會購買,對某黨的主張感興趣的人也會買;衆多勉強維持的報紙見此紛紛選擇黨派站隊,用最大號的字與頭版頭條表明自己的傾向。通過這種方式,許多報紙銷量大增,報業也成功復活。”

“三黨並立的局面延續了很長時間,但終究結束了。導致政黨政治發生巨大變化的,就是著名的‘移民辯論’。”

“這件事的起因是這樣的。在第二次社會革命後,由於懼怕再次發生革命,國家開始實行社會福利制度,一開始要求企業必須爲員工繳納失業保險,後來逐漸出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隨着經濟的恢復,還實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爲殘疾人、年輕時還沒有實行保險制度的老年人、失去父母的孩子、因丈夫忽然去世無法養活許多孩子的女人等提供生活費用,保證他們有飯吃、有衣穿。”

“這當然是好事,但在實行了社會福利制度後,出現了現在習以爲常、但當時的政府官員頗爲驚訝的情形,那就是生育率越來越低。”

“現在研究這一問題的書籍汗牛充棟,我們都知道這是因爲:1、隨着封建殘餘的剷除以及工業社會的建立,父母失去了對孩子的所有權,父母越來越難以從孩子哪裡得到什麼好處;2、封建傳統觀念的消減,使得人們對於‘傳宗接代’看的越來越淡;3、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則使得父母也不用再依靠孩子養老。總而言之,生孩子對父母的用處越來越小。與此同時:4、養育孩子的成本卻大幅度提高,爲了養育孩子許多父母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

“所以,人們生育慾望大幅降低。很多人只選擇生一個或兩個孩子。‘能在我死後安排葬禮,買個墳墓下葬就行了,也用不着孩子幹別的,生一個就夠了,最多兩個,生那麼多幹嘛?你替我養啊!’當時有人這樣說道。”

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827章 戰安南——反應第307章 祖宗們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68章 四名太監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1426章 好奇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20章 拿人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98章 議婚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249章 烏龍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291章 家族宴第136章 襲擊將至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1104章 慶功宴——其它外番第1217章 接媳婦第667章 攻緬——受卓蒲勃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吶第265章 突然的請求第579章 舅爺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434章 對於他們的處置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314章 何榮與齊家第1006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中)第1761章 蘇伊士截殺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420章 回京之前150章 挖坑第813章 探望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518章 爲什麼第163章 新人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413章 歌謠與天上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1063章 決戰——全寧衛第13章 初到兵部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514章 偉大的管子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396章 濟、青第789章 大案——搜捕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889章 撒土士楊王靖韓色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996章 玉佩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295章 重新思考
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827章 戰安南——反應第307章 祖宗們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68章 四名太監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1426章 好奇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20章 拿人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98章 議婚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249章 烏龍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291章 家族宴第136章 襲擊將至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1104章 慶功宴——其它外番第1217章 接媳婦第667章 攻緬——受卓蒲勃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吶第265章 突然的請求第579章 舅爺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434章 對於他們的處置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314章 何榮與齊家第1006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中)第1761章 蘇伊士截殺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420章 回京之前150章 挖坑第813章 探望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518章 爲什麼第163章 新人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413章 歌謠與天上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1063章 決戰——全寧衛第13章 初到兵部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514章 偉大的管子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435章 如何團結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396章 濟、青第789章 大案——搜捕第1142章 相見賞賜第889章 撒土士楊王靖韓色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996章 玉佩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295章 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