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

不過熙瑤卻沒法像他這樣休息。越是過年宮裡越是忙碌。允熥翻身的時候熙瑤就被驚醒,她看了看窗外,輕輕的將允熥放在她身上的胳膊放到一旁,起身穿上衣服去處理宮務。

允熥輕聲嘀咕一句:“這麼早就起來啊。”

“夫君,這已經不早了,現在都已經是辰時了。”熙瑤笑着說道。

允熥又輕聲嘀咕了一句,就又睡下了。熙瑤笑了笑,給允熥蓋了一下被子,走出了寢殿。

又過了半個時辰,允熥醒了過來。他伸伸懶腰,在宮女的服侍下穿衣起牀。

起牀後的允熥問知易道:“幾個小傢伙都起來了麼?”

知易當然知道允熥在有多個小孩的時候喜歡使用小傢伙這個詞語來稱呼,所以馬上說道:“陛下,太子殿下早已起來,還用過了早飯,自己前往小書房去讀書了:大公主昨晚玩得很晚,和藍郡主、琴郡主都在呼呼大睡;三皇子已經起來了,現在在屋裡玩;五皇子還在睡覺。”

“大公主的幾個伴讀都已經起來了,在屋子裡待着呢;鄭國公府、曹國公府、薛指揮府和寧國公主府都派人來了,等着接幾位伴讀回家。”

“文垣這麼喜歡讀書啊。”允熥嘀咕了一句。

然後他卻沒有馬上去文垣的小書房,而是向着敏兒她們三個休息的殿閣走去。

見到允熥走過來,守在門口的宮女馬上要行禮,但被他阻止了。允熥輕輕推開門,走到敏兒的牀邊,低頭看着自己正在熟睡的女兒。

敏兒當然長得很好看,雖然她才六歲,但已經能夠看出美人胚子的模樣。這也很正常,朱元璋的女人當然都長的很漂亮,朱標的女人同樣如此,所以允熥長得就不錯;熙瑤也是美人,作爲他們女兒的敏兒當然也不會難看。

允熥看着看着,忽然心裡涌出了一股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親情,想要伸手輕輕撫摸一下自己女兒的臉頰;他本來是想拿起毛筆在自己女兒臉上畫些什麼的。

可這時思齊忽然醒了過來。她睡覺時臉又正好朝向敏兒的牀鋪,所以一眼就看到了允熥,下意識的喊道:“舅舅。”聲音還不小。

剎那間敏兒和賢琴都被驚醒了,敏兒睜開惺忪的睡眼,正好看見允熥的手在她眼前,驚訝的大叫了一聲,將幾個侍立在門外的宮女都嚇了一跳。

允熥也不由得縮回了手,說道:“敏兒你鬼叫什麼?”

敏兒用被子遮住自己的臉只露出一雙眼睛,對允熥說道:“爹你剛纔是想要在女兒臉上抹水吧!爹爹太壞了,每次都這樣逗我!”

允熥心裡忽然有些失落:自己因爲平時逗敏兒的次數太多了,並且只逗敏兒一個從來不逗文垣等人,讓敏兒一直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沒正行的父親。

不過他馬上調整過了心態,這都是自己作出來的,也怪不得別人,並且他確實經常忍不住就對敏兒做惡作劇,要是突然什麼都不做了自己其實也不習慣。

“爹是來叫你們起牀的!你看,”允熥伸手指向窗戶:“太陽都已經這麼高了,都曬到賢琴的屁股了;要不是你睡的牀靠裡,也曬到你的屁股了,還不起來!”

“好不容易不必上學了,我要多睡一會兒。”敏兒說道。

“你那還叫上學!每日就上半天的課,欒偉教的內容也十分簡單。思齊她們才叫上學。”允熥說道。

敏兒還要再說,允熥又道:“不管怎麼樣,你現在馬上給我起來!不許賴牀。”

敏兒聽到允熥這麼說,知道想繼續賴牀是不可能了,撇了撇嘴將被子掀開,招呼宮女服侍她穿衣。

允熥走出宮殿,不一會兒三個穿好衣服的小傢伙從殿內走了出來。

允熥帶着她們去吃飯,並且吩咐知易道:“去把常繼珺她們幾個也叫過來。”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膳堂,坐下開始吃飯。

允熥一邊吃着,一邊對常繼珺等平日裡在宮中陪着敏兒玩兒的四個小姑娘說道:“你們平日裡在宮裡,也不得和自己的親人經常見面,現在馬上要過年了,朕放你們回家和家人團聚。”

“謝陛下恩典。”幾個小姑娘忙說道。雖然她們並未在言語上表現出對家的想念,但那熱切的神情是掩飾不住的。

因爲期盼着回家,四個小姑娘很快就吃完了早飯,坐在椅子上一邊喝着粥,一邊偷偷看着允熥何時吃完。

允熥笑了笑,說道:“你們不必等着朕吃完了再告退,現在就可以回家了。”

四個小姑娘面現喜色,又對允熥躬身行了一禮,然後邁着歡快的步伐走出了膳堂。

允熥忽然想到了什麼,對黃福說道:“今天來接她們幾個人都是誰?”

“啓稟陛下,鄭國公府來的是鄭國公,寧國公主府也是寧國公主親自過來了,薛指揮家是薛同知(薛熙冉),曹國公家裡是他們家的大管家。”黃福說道。

“李增枝竟然只派了管家過來。真是李景隆不在京裡,對女孩兒就不重視了。”允熥嘀咕道。

他心中默默的將李增枝的可用等級調低了一級。對外八路的親戚不重視也就罷了,李增枝平日裡和李景隆的關係也不錯,竟然對自己的親侄女都只派一個管家過來接,怎麼也得將自己的兒子派過來接纔像樣。對這樣連十分親近、關係也不錯的親人都不重視的人允熥可不敢重用。

……

……

“阿切!”李增枝忽然打了一個噴嚏。

“老爺這是怎麼了?”他的妻子郝氏問道。

“不知道,或許是着涼了吧。”李增枝說了一句,又吩咐道:“待會兒仙惠回來了,你去門口接她一下。”

“怎麼,老爺要出門?”郝氏問道。

“嗯,和陸賢他們幾個約好了,中午我就不回來了,不必做我的飯了。”李增枝說道。

“老爺,這不太好吧,大老爺現在也不在京裡,仙惠又是今日回來,老爺還是在家裡和她說句話再出去。”郝氏說道。

“等我晚上回來了再和仙惠說話。”李增枝說道。

郝氏不敢再說,低頭吃飯。

……

……

允熥吃過了飯,對王喜吩咐道:“巳時初讓允熞和朕的十二叔入宮,朕有事和他們說。”

“還有那些奏摺,你待四輔官將奏摺票擬完畢後,整理一下,依照朕平日裡的做法分成幾類,下午朕去批答這些奏摺。”

“還有那些朕讓你爲今年的聚會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了麼?”

“陛下,那些東西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人也都吩咐妥當了,保證不會出什麼岔子。現在就怕那些人到時候看着在下面坐着的諸位王爺,心裡緊張。”王喜說道。

“這也沒有辦法,這麼幾天讓他們看到一堆王爺心裡不緊張也不可能。只能讓他們多排練幾遍,即使到時候緊張,也能因爲已經排練了無數遍下意識做出正確的動作來。”

“你和熙瑤手下負責此事的待書多商量,爭取做到最好。不過你也別有壓力,今年是頭一次,有些疏漏也正常。”允熥說道。

“是,陛下。”王喜答應,隨後去找侍衛傳旨。

允熥自己則向着坤寧宮的小書房走去。

此時文垣正在小書房內讀書,聽到門口傳來響動,放下書站起來向門口看去,就見到父親和三弟走了進來。

“見過父親。”文垣彎腰行禮道。他又對文圻說道:“三弟好。”文圻也還禮。

“看什麼書呢?”允熥坐到文垣的座位上,問道。同時他的眼睛已經看到了書的封面:《百家姓》。

“怎麼忽然讀起《百家姓》來了?”允熥又問道。

“父親,欒先生說外面的小孩子啓蒙都讀《百家姓》,所以兒子也就將《百家姓》翻出來看一看。”文垣說道。

“我不是說過了,百家姓並沒有什麼意義,學起來除了多認識幾個字以外也沒什麼其它用處,不必學它的麼?怎麼還看?是欒偉上課的時候教了《百家姓》?”允熥說道。

“這,父親,欒先生並沒有教《百家姓》,只是上課時提了一句,是兒子自己翻出來要看一看。”文垣有些驚慌,但仍說道。

“以後不必讀《百家姓》了,就算是直接讀史書都比讀《百家姓》有用。你現在年紀還小,讀史書恐怕讀不明白,先將《千字文》讀熟背下來,之後讓欒偉從四書五經中挑出幾篇淺顯易懂的文章看,再過一兩年開始讀史書。”

“可不管讀什麼,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聖人當初寫下文字,後人即使是那些學問非常高的人,也未必能明白聖人的原意,所以你一定要會自己思考,自己體會聖人的原意是什麼。”允熥說道。

文垣懵懂的點了點頭。

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1354章 南洋風雨——各自的想法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595章 應對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28章 茹瑺評論第1249章 解釋第428章 下線遁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1516章 抓人第1250章 副校長第1496章 蘇州驚變——發現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1558章 增兵!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378章 禮物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1666章 巴布納——讓他們的運氣更差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544章 聽到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084章 最強男人對話——驚天大謊第180章 突發事件第248章 龍潭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0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危急的局勢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78章 祭祖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435章 還有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639章 糧食和軍歌第100章 後續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675章 虐待俘虜與憤怒的衝殺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282章 年前第600章 三家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1185章 什麼菜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118章 兗州事件——繼續調查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544章 聽到第761章 三元宮第204章 彌勒佛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140章 戰——死戰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1010章 焦急第1466章 新任命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
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1354章 南洋風雨——各自的想法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595章 應對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28章 茹瑺評論第1249章 解釋第428章 下線遁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1516章 抓人第1250章 副校長第1496章 蘇州驚變——發現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1558章 增兵!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378章 禮物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1666章 巴布納——讓他們的運氣更差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544章 聽到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084章 最強男人對話——驚天大謊第180章 突發事件第248章 龍潭第1053章 最終決戰——打架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0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危急的局勢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78章 祭祖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435章 還有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639章 糧食和軍歌第100章 後續第1160章 平陽昭公主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675章 虐待俘虜與憤怒的衝殺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282章 年前第600章 三家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1185章 什麼菜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118章 兗州事件——繼續調查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544章 聽到第761章 三元宮第204章 彌勒佛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140章 戰——死戰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1010章 焦急第1466章 新任命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