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舊的結束

自從商代開始爲了政權順利交接而冊封太子已來,歷朝歷代,冊封儲君都是非常重要,非常嚴肅的事情。特別是從漢代明帝起,冊封儲君的儀式越來越莊重和複雜。

這一天早上寅時,允熥就起牀開始裝扮。卯時初,他穿着沉重地冕服出了文華殿(按照禮儀從太子宮出),過百位侍從跟隨允熥來到承天門外。

不過允熥此時心中是在思考老朱到底要對呂妃怎麼處置。昨天已經有了確鑿的證據證明是呂妃所爲,老朱不可能輕輕放過吧。

這時,響起了“咚咚咚”的打鼓聲,允熥回過神來,知道這時老朱穿着袞冕從謹身殿向奉天殿走去。他遂收回心思:過一會兒看儀式現場有沒有呂妃就能大概猜出呂妃的結局了,自己在擔心也無用了。現在還是多注意這次的重要的儀式吧,。

接下來是一段複雜的過程:先是各執事官進殿拜見老朱,然後承製官帶着冊封的“冊寶”向正副使傳達冊封旨意,然後正副使在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過程,在‘掌節者’和‘舉案者’帶領下,在音樂的伴奏下,來到承天門外宣讀冊封詔書並把冊寶交給允熥身邊的奉冊內官。

今天的正使是李景隆(注1),副使是耿璇(耿炳文長子),二人都是眉目俊朗,看起來一表人才之人,但是內裡,唉……

允熥跟隨李景隆和耿璇從奉天東門走進奉天殿,走到丹陛位上,向老朱行拜禮,然後有資格參加典禮的官員各就各位,看着允熥跟隨音樂的節奏連拜再跪的,如行雲流水般完成了一整套難度係數5.o的規定動作。

然後禮部官員到午門去宣讀詔書,百官聽着。不過這跟允熥就沒有什麼關係了。他從奉天殿回到文華殿,在專位坐下,等着人出來。

這時允熥非常緊張,因爲這時接受儲君拜見的應該是皇后。但是現在沒有皇后,所以誰出來就非常重要,如果是呂妃出來,那麼允熥即位後就必須冊封她爲皇太后,感覺太不好了,哪怕老朱把呂妃在允熥繼位前偷偷弄死,也必須追封爲皇太后。

然後允熥沒等多久,答案揭曉,是郭寧妃(武定侯郭英的妹妹)出來代表皇后接受拜見。

允熥心中大定,按照禮儀起身拜道:“小子允熥,茲受冊命,謹詣貴妃殿下恭謝。”(‘小子’一詞是《明史》原話)

然後在京的各位王世子、郡王和允熥的兄弟走進文華殿。等到允熥坐好了,以允炆爲代表,說道:“小弟(《明史》原詞)允炆,茲遇長兄皇太孫榮膺冊寶,不勝欣怡之至,謹率諸弟詣殿下稱賀。”然後行禮四拜。

允熥很注意允炆的表情,認爲他或許會有不甘之情。但是允熥注意到允炆不僅沒有當不上皇太孫的失落之情,反而滿臉都是慚愧的表情。

到現在,已經是中午了。允熥吃了兩口飯,稍微休息一會兒,又趕到武英殿見在京的各位叔叔和兄弟並向他們行家人禮。大傢伙又像普通家人一樣嘮了會兒磕,允熥纔回到文華殿,休息。

已經勞累了過5個時辰的允熥根本就不想動彈,只想靜靜地攤着。但是他沒攤多久,老朱就叫他去柔儀殿。

允熥聽到這個名字就是一震:柔儀殿是現在呂妃和允炆等人的住所,讓我去哪裡幹嘛!允熥帶着一腦門的問號奔向柔儀殿。

==============================================================

今天中午,已經知道自己暴露了的呂妃拼命拍打門窗,說要見老朱。

太監們馬上飛報老朱。老朱怕萬一她今天自盡了不吉利,所以來到柔儀殿見她。

好幾個身體健壯的太監駕着呂妃來到柔儀殿的另一間屋子,老朱正在屋子裡等着她。

呂妃見了老朱的面,馬上就知道了允熥並未犯病在今天的儀式上。而那夥兒雲滇省來的夷人告訴她的人如果中了毒,十二個時辰之內必然犯病,可見允熥並未中毒。

呂妃暗歎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又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說道:“陛下,意圖謀害允熥,是臣妾一個人的事情,陛下不要牽連到允炆、允熞還有允煕。”

老朱說道:“你放心,允炆他們也是朕的孫子,朕絕不會牽連他們。”

呂妃也知道以老朱的個性不會牽連允炆他們,所以她的重點是下面的求情:“陛下,臣妾的父親呂本,年事已高,還請陛下給他一個體面的結局;臣妾之兄呂良,一向忠厚本分,請陛下不要害他的性命。”

老朱躊躇片刻。老朱因爲呂本一向勤勉,又年紀大了,可以考慮讓他體面一點;但是呂妃的兄弟他是打算全部幹掉的。不過看着呂妃的表情,老朱因爲允熥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傷害,決定同意呂妃的請求。

他說道:“朕答應你,對於呂良一家,只流放。”

呂妃知道這已經是老朱會做出的最大讓步,再爭已無可能,所以磕頭謝道:“臣妾替臣妾的父親,兄長謝陛下隆恩。”

然後她說道:“臣妾希望可以與允炆再見一面。”老朱覺得合情合理,應諾。

但是然後,呂妃又說道:“請陛下准許臣妾與允熥再見一面。”

老朱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猜不透她想要幹什麼。但是他思量片刻,同意道:“可。”然後就出了屋子,讓太監去叫允炆和允熥來。

允熥來到柔儀殿,先拜見了老朱。老朱和他閒談幾句,說道:“呂氏想要見你一面,現在允炆正在裡面,你在這兒等一會兒,待會兒去見她吧。”

允熥吃了一大驚!呂妃在馬上要死之前見自己幹什麼?難道是要當場確定自己是不是中毒了?還是要向自己狠狠的泄一下怨恨之情?

不過後一種情況允熥想了一下不太可能。允炆他們幾個以後還要在自己手底下混,呂妃作爲一個母親在這個時候一定會爲自己的孩子考慮的,所以絕對不會辱罵自己或者泄對自己的怨恨之情。多半是替允炆幾個向自己求情,求自己以後不要對他們有偏見。

過了一會兒,允炆從屋子裡出來,滿面淚痕。見到允熥,重重的行了一禮,轉身回了自己現在的寢殿。

允熥整理一下衣服,走進屋子。

呂妃此時也是滿面淚痕。她坐在椅子上,用一種說不出的表情在看着允熥,再加上臉上的淚水,讓允熥感覺非常奇怪。

允熥坐到離呂妃有二丈多遠的椅子上,側頭不看呂妃。

呂妃笑起來,說道:“你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人,就採取無視的態度,什麼也不說。”

允熥聽她提起小時候,再也忍不住了,站起來大聲說道:“你,你還有臉提起小時候!好歹你也是撫育過我的,你在下毒之前,難道就沒有想到過這些嗎?”

呂妃說道:“現在我說什麼,你都可能認爲是狡辯,但是我還是要說,我是一度想要默默地接受你即將成爲大明的儲君的現實的。但,當我看到允炆他落寞的表情,就,就最後做了這個決定。只可惜,你不是我的親生兒子,養子在親,也比不上親兒子。”

“並且你捫心自問,你有把我當成母妃嗎在你長大以後?你有想過,在繼位以後,尊我爲皇太后嗎?”

允熥坐了下來。確實,自己都沒有把對方當成母親,對方怎麼可能不爲自己的親兒子考慮。他張了張嘴,想說什麼,但是還是沒有說出來。過了半晌,他才又說道:“你不爲允炆他們幾個求情嗎?”

呂妃笑着說道:“不必。你不會苛待他們的。你是要幹大事,想要成爲漢武那樣的皇帝的,除非允炆礙了你的事,否則你不會對他們動手的;漢武帝的親兄弟,除了臨江王(漢景帝原太子)劉榮,其它人沒有礙到事的都得以善終。”

不管呂妃這一番話是變相拍馬屁還是確實是她對於允熥的評論,都是非常合適的。並且允熥也確實沒想對允炆他們怎麼樣。

又半晌,呂妃說道:“你回去吧,我沒有什麼可說的了,你今天也是很累的,回去休息吧。”

允熥依言出了屋子,老朱此時已經走了,允熥也就直接回文華殿去了。但是在路上,他一直在琢磨着:呂妃都跟自己說的什麼呢?她把自己叫過來這一趟,到底想要說表達什麼呢?

=============================================================

錦衣衛,鎮撫司。(注2)

一個身穿五品武官服飾的人對上手一個揹着身,身穿三品服飾的人說道:“回稟指揮使,呂妃在宮外的人除譚尚功和陳晨一家以外,已全部抓獲,正在繼續追捕譚尚功和陳晨一家。”

“另外,唐伯鶴夫妻提供的關於那夥兒夷人的描述太籠統,理藩院所有的夷人幾乎都符合他們的描述,根本無法分辨是那夥兒人。”

指揮使郭洪濤回過身來,說道:“繼續抓捕譚尚功她們,絕不能放過。你再派人去齊魯麪館問問唐伯鶴夫妻,還有沒有關於那夥兒夷人的其他線索。”

那人領命退下。

=============================================================

齊魯麪館。

莫氏送走錦衣衛的人,拍拍胸脯,坐下來喝了口水。

唐伯鶴站在門口,把錦衣衛的人目送出老遠,回來小聲說道:“你爲什麼不說出關於那個小姑娘的事情?說了出來他們就能夠找出那夥兒夷人了吧。”

莫氏說道:“不知道爲什麼,不想讓他們把那個小姑娘抓起來。可能是於心不忍吧。”

唐伯鶴說道:“算了,既然已經如此說了,以後也只能不改口了。”莫氏點頭。

=============================================================

注1:查不到允炆冊封爲皇太孫時的正副使是誰了,所以自己編了兩個人。

注2:這時錦衣衛還沒有分開設立南北鎮撫司。

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307章 祖宗們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00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401章 朱藍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918章 對戰程朱理學——結束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592章 蓄養奴僕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後記第1511章 驚訝的敏兒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178章 祭祖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152章 追悼第1691章 倒是十分關心旁人的婚事第148章 卡廷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129章 過山東第164章 各種事第951章 任官第1136章 上陣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1512章 供詞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吶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1752章 炮灰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1784章 工業時代——搗毀機器運動第939章 鑄炮第2章 太子將死第486章 惦記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52章 ……陰謀——搏第592章 蓄養奴僕第98章 議婚第113章 出行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160章 祖陵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154章 被喚醒的噩夢第195章 新位置第1039章 鐵門關之戰——夜襲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1054章 最終決戰——猛獸夜襲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709章 有共同點的談話第1154章 被喚醒的噩夢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1680章 崩塌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648章 糧食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476章 結束番外14:大辯論下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1012章 母女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
第1196章 教中的安排與自己的想法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307章 祖宗們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00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401章 朱藍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918章 對戰程朱理學——結束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592章 蓄養奴僕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580章 正派國舅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後記第1511章 驚訝的敏兒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178章 祭祖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152章 追悼第1691章 倒是十分關心旁人的婚事第148章 卡廷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129章 過山東第164章 各種事第951章 任官第1136章 上陣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1512章 供詞第1009章 出發前的準備——視察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吶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1752章 炮灰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1784章 工業時代——搗毀機器運動第939章 鑄炮第2章 太子將死第486章 惦記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52章 ……陰謀——搏第592章 蓄養奴僕第98章 議婚第113章 出行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160章 祖陵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154章 被喚醒的噩夢第195章 新位置第1039章 鐵門關之戰——夜襲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1054章 最終決戰——猛獸夜襲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709章 有共同點的談話第1154章 被喚醒的噩夢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1680章 崩塌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648章 糧食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476章 結束番外14:大辯論下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1012章 母女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