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

允熥見曹徵與周偉這幅表情,就知道他們必定是想不出其他緣故,也不再追問,而是琢磨起來:‘到底要不要給他們些提醒?思澄堂、曹徵與周偉都是極其聰慧之人,得了朕的提醒,多半就能將那條非常要緊的定律發現。只是,如何巧妙給予提醒又不令他們懷疑?’

他又想了想,決定將一件已經得到證明、在天文學上極其重要的事情先告訴他們,旁的過一會兒再說。“曹卿,思卿,周卿,朕要告訴三位愛卿一件事情,或許對你們研究天文有幫助。去歲,已經有人證明,腳下之大地乃是球體。”

“腳下之大地乃是球體得到證明?”一瞬間,無數人驚呼出聲,不僅僅是曹徵等三人。就連文垣、文堃和文珞都驚訝的看向允熥。只有敏兒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並不驚訝。不過她見所有人都非常驚訝,也忙裝出一副驚訝的樣子來。但她之前的表情早已落在父親眼裡,允熥衝她微微一笑,敏兒也眨眨眼睛。

“爹,何人何時驗證的腳下之大地乃是球體?爲何兒子不知曉?”文垣問道。

“此事十分機密,整個大明知曉此事之人極少,朕暫時也不願公開,你們切不可告訴旁人,就算是身旁最親近之人也不能告訴,若是被朕知曉,定然不會輕饒了!”

允熥先厲聲說了這段話,嚇得曹徵等三人都趕忙站起來說絕不敢外傳,就連文堃和文珞的表情都不大自然,這才繼續說道:“是漢洲大陸有一夥人,從漢洲向東航行卻到了默伽獵大陸,而默伽獵大陸應當在大明以西,從而證明腳下之大地乃是球體。戊王前往埃及的半路上碰到這夥人,得知此事;去歲臘月返回京城後他將此事告訴了朕。此事朕決定並不公開,所以之前沒有告訴任何人;戊王朕也囑咐他不要告訴旁人。”

“竟然驗證了腳下之大地乃是球體。”曹徵喃喃的說了幾遍,神情有些茫然,又有些興奮。過了一會兒他說道:“臣多謝陛下將此事告訴臣等。得知此事,雖然對研究爲何日月星辰不會落於地上無多大用處,但對其他研究用處極大。”

“臣多謝陛下將此事告訴臣等。”思澄堂和周偉也都回過神來,躬身行禮道。

可聽到他們這話,允熥卻一陣失望。驗證腳下之大地乃是球體對研究引力用處極大,可他們竟然認爲不大?允熥不由得在心裡搖了搖頭,想着:‘畢竟還是比不了牛頓啊。他們擁有遠比牛頓更加優越的研究條件,遠比牛頓更加充足的研究經費,雖然也研究出了微積分與運動三定律,卻是三人分別研究出的。如今遇到更吃天賦的定律,就研究不出來了。’

允熥當然也知道他們三人進行天文學研究的時候,前置研究極少,不論日心說、還是行星運動三定律,都是他們辛苦研究出來的,而牛頓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他總是希望自己麾下之人能夠做得更好。

不過允熥很快調整了情緒。若被他們注意到自己失望,恐怕會惴惴不安,更難進行研究了。他又開始琢磨要如何給出第二條提醒,是今日或是再選其他日子給出提醒,讓他們發現正確的研究方向,以求定律被發現。

可就在這時,文珞忽然說道:“若腳下之大地是球體,那豈不是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一樣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皆圍繞太陽運轉,地球也圍繞太陽運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是球體,地球也是球體;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有小星辰環繞,地球也有月亮環繞。這樣看來,地球和金木水火土五顆星辰是完全一樣的。”

“地球豈會與金木水火土五顆星辰完全一樣?”思澄堂也顧不得身份高低之別了,出言辯駁道:“地球上有世間萬物,有人生存,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豈有?”

“思先生如何知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上並無人與世間萬物?難道千里眼能夠觀察到這五顆星辰的表面了?”

這番話頓時如同炸雷一般在思澄堂耳邊響起。他喃喃自語道:“莫非金木水火土五顆星辰上也有人與世間萬物?”

“難道金木水火土五顆星辰上也有人與世間萬物?”文堃、周偉等人也議論起來:“這麼說,人並非地球獨有?這些星辰,不,星球上都生活有人?”

“或許此時五個星球上也有人研究出了類似於千里眼的東西,正觀察地球與其他星球。”

“也不知他們是否證明了自己的星球乃是球體。”

“水星與火星上的人應當已經發現了吧?畢竟水火二星太小了,上面生活之人極容易發覺地面彎曲,驗證所生活之地是球體;金星大小與地球相差無幾,不好說;木土二星遠比地球大,恐怕再過一百年,他們也未必能夠發現。”衆人熱火朝天的議論着。

見此情形,允熥不得不咳嗽一聲,待衆人都停止說話轉頭看向他後說道:“關於金木水火土五個星球上是否有人與世間萬物之事稍後你們再議論。朕只想知曉,這對研究日月星辰爲何不會落於大地是否有用處?”

“爹爹,三位先生,還有哥哥姐姐,”文珞說道:“若是地球與金木水火土五顆星辰一樣,既然地球對世間萬物有引力,那五顆星辰,五個星球應當對萬物也有引力。太陽對星辰也有引力,既然都有引力,那莫非說,他們之所以不會落於大地,不,是不會落在太陽或任何一個星球上,是因爲互相之間的引力牽制?”

她打了個比方:“就好像將許多圓球上用長線系在一起,將其中一個圓球握在手裡,其他圓球就不會落在地上了。”

“這個解釋很有道理。”周偉適才也想到了這一點。不過他又道:“只是,爲何會有引力?引力的大小又與什麼有關?”

“會不會,引力是日月星辰自然而然產生的?”文堃說道:“就好像石頭天生就堅硬,棉花天生就柔軟,稻穀天生就能供人食用,引力也是日月星辰天生就有的?”

“至於引力大小,或許與日月星辰的大小有關?個頭越大的日月星辰,引力就越大,個頭越小的日月星辰,引力就越小?”

“引力天生就有?大小與星辰的大小有關?”思澄堂又重複了一遍,語氣堅定地說道:“應當就是如此了。”

“可這也有解釋不通之處。”周偉又道:“太陽極大,遠比金木水火土五個星球與地球加在一起大得多,若是引力大小與星辰的大小有關,那所有六個星球都會落向太陽,而不是這樣懸在天上。”

“遠處不還有其他星辰?那些星辰雖看起來極小,但這是因爲距離十分遠的緣故,這些星辰或許體積很大。”思澄堂道。

“引力的大小除了與體積有關,與距離可有干係?”

“應當有干係,一顆星辰,一個星球總不會對相覷極遠的兩個星球引力一般大。”

“也就是說,引力大小不僅與體積有關,也與距離有關?”

“會不會與引力大小有關的不是體積,而是重量?”周偉又道。

“重量?你爲何猜測是重量?”有人問道。但這人問出這個問題後就沉思起來。

“太陽不僅體積比所有星辰都大得多,與地球之距離也小於其他許多星辰,若引力大小與體積和距離有關,則其他星辰無論如何無法阻止地球滑向太陽。唯有與重量有關,且太陽重量不似體積那般大,纔有可能在其他星球的拉動下,地球維持於遠離太陽之地。”周偉解釋道。

“這也說得通。不過引力到底與體積有關還是與重量有關,還需繼續進行觀測與計算。”思澄堂道。

允熥看他們討論的這麼熱烈,即喜且憂。喜的是他們竟然已經快要討論出引力的計算公式了,只要以後認真觀測,仔細收集各種觀測數據,早晚能夠總結出真正的計算公式;憂的是……

他正想着,忽然聽見文珞又道:“周先生,曹先生,思先生,學生想到一事。”

“殿下請說。”搶在周偉說話前,曹徵說道。

“引力,是否並不僅僅日月星辰自然而然能產生,而是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文珞道。

“引力,並不僅僅日月星辰自然而然能產生,而是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曹徵喃喃的說着,可眼睛卻越來越亮,最後用十分堅定的語氣說道:“引力,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

“引力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文堃道:“那爲何你我站在此處,卻不會因引力牽引而靠近?”

“因爲重量太輕或體積太小。”曹徵還未說話,文珞已經搶先回答:“以地球之重量或體積,尚且只有這點兒引力,人與人之間豈會有多少引力?”

“這麼說,難道真的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引力?可是,日月星辰竟然與世間萬物都遵循一樣之規律?”周偉道。思澄堂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日月星辰與世間萬物不遵循一樣之規律,除歷代研究天文之人猜測,可有實證證明?”文珞掃視了在場之人一圈,當然在掃過自己父親的時候極快的略過。“沒有,無任何實證能夠證明。既然沒有證明,那就不能否認我的這個猜測,遵循一樣之規律。”

“而且,”文珞又道:“我倒是有證據能證明日月星辰與世間萬物都遵循一樣之規律。我也曾觀測星象,發覺天空中不僅有日月星辰,還有許多漂浮於其中之物,好似石塊。現在想來,這些東西不是好似石塊,而就是石塊。他們既然也漂浮於空中,必定也有引力;既然天上的石塊有引力,那地上的石塊也必定有引力;地上的石塊既然有引力,那與石塊並存於世的其他萬物,也應當有引力。”

文珞的話當然不是沒有漏洞,若想辯駁自然還有可辯駁之處;但周偉與思澄堂都是醉心於天文學之人,孜孜追求的是得知日月星辰轉動的真相。他們聽到文珞之言後頓時呆立在原地,過了一會兒忽然跪倒在地向文珞行禮;曹徵愣了一下,也忙跪下。

“周先生與二位先生這是做什麼?”文珞馬上驚慌的說道。周偉是她的老師,思澄堂與曹徵雖然不是,但也指導過她學習,她也都以先生稱之,三個先生一同跪下,也難怪她驚慌。允熥等人也驚訝地看向他們。

“臣多謝殿下。”周偉道:“殿下能夠想出天地萬物俱有引力,解臣等之惑,臣等研究天文學之人必定俱十分感激殿下,臣與曹院副、思主簿代他們感謝殿下。殿下足以爲臣等之師。”

“明明先生是我之師,我如何還能是先生之師?”文珞忙道。

“韓昌黎《師說》有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殿下解了臣之惑,也就是臣之師。”周偉道。

文珞趕忙又出言反駁,同時讓侍衛將周偉等人扶起來。他們三人的力氣當然不如侍衛大,被扶着站起來,但仍然想要向文珞行禮。文珞好說歹說,纔打消了他們對自己行禮的打算。

“曹卿,周卿,思卿,這樣看來,你們認爲文珞所言十分有道理了?”這時允熥說道。

“陛下,臣等認爲四公主殿下所言十分有道理,應當是對的。”曹徵道。

“也就是說:天地萬物中任何兩物皆相互吸引,引力之大小隨這兩物的重量或體積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隨兩物之間的距離增大而減小,減小而增大。”允熥說道。

“陛下總結的甚好!”曹徵忙道。他隨即又道:“關於引力大小到底如何計算,到底與重量有關還是與體積有關,臣等必定認真鑽研。”

“好。”允熥讚許他一句,繼續說道:“雖然引力大小如何計算尚不知曉,但定律的基本內容已經有了。朕就爲這個定律起一個名字:萬有引力定律,如何?”

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1217章 接媳婦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937章 其它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298章 薛熙揚的任用(五千字章節)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27章 景隆之謀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973章 訓話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1520章 猜到追擊第231章 比武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1143章 懸賞第389章 兗州城下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353章 徐南青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414章 勸降第1161章 事情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868章 反應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866章 捷報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1137章 決心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1686章 總督府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1136章 上陣第960章 政務官與事務官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1443章 對歐洲的謀劃—熱那亞的解釋和原因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484章 懷孕、離京和贊儀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583章 親人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1019章 趕路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465章 改封永王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868章 反應第1026章 攻城——發現機會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973章 訓話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283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五)第1151章 會見前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264章 路遇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282章 年前第117章 兗州事件——調查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第499章 兵藩
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1217章 接媳婦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937章 其它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298章 薛熙揚的任用(五千字章節)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27章 景隆之謀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973章 訓話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1520章 猜到追擊第231章 比武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1143章 懸賞第389章 兗州城下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353章 徐南青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414章 勸降第1161章 事情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868章 反應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866章 捷報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1137章 決心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1686章 總督府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1136章 上陣第960章 政務官與事務官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1443章 對歐洲的謀劃—熱那亞的解釋和原因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484章 懷孕、離京和贊儀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583章 親人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1019章 趕路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465章 改封永王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868章 反應第1026章 攻城——發現機會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973章 訓話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283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五)第1151章 會見前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264章 路遇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282章 年前第117章 兗州事件——調查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第499章 兵藩